刑与凶是意赅创作的经典推理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推理小说 > 刑与凶 作者:意赅 | 书号:48846 时间:2019/9/29 字数:2331 |
上一章 第14章 作案成本 下一章 ( → ) | |
“多少有点吧。”袁友冲捏着自己下巴说道:“不过,陶波和陆昌旭二人相比,我个人觉得陶波的嫌疑更大一些。” “可我的看法与你正好相反。”于辰皱眉,说: “从刚刚询问过程来看,咱们之所以怀疑陶波, ![]() “而这个陆昌旭,至少按你说的,他在叙述过程中有所保留,甚至还撒了谎。而按照一般规律,在调查、询问过程中,谁撒谎,谁便具有一定的作案嫌疑,应该纳⼊调查目标。” “以这个思路,应该是陆昌旭的嫌疑大于陶波的嫌疑才对呀,你怎么会更怀疑陶波呢?” “你说的对。”袁友冲颔首,随后略带戏谑的说:“不过,你刚不还在说我说啥就是啥么?” “emmmm,”于辰挠挠头:“哄小朋友的话,你别当真哈。” 袁眼睛一瞪:“嘿你说啥?” “正事要紧,正事要紧。”于辰赶忙岔开话题:“快说说,你到底怎么想的?” “懒得和你计较。”袁撇撇嘴,解释道:“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我没说陆昌旭没嫌疑,只不过觉得陶波嫌疑更大一些罢了。再来给你分析一波。你觉得,这两个人,谁跟毕荷之间的仇怨更大?” 于辰接话抢答:“这其实要看怎么理解,陶波被毕荷狠狠践踏了尊严,以至于时隔九年再次见到,仍旧差点愤怒的失去理智, ![]() “嗯,你说的也有理,这两人的动机都很充分,比较个⾼低没有意义。”袁友冲颔首: “那动机就不说了,再从犯罪成本出发考量。陶波之所以放弃杀人,其实也是出于犯罪成本的考量,理由可以说非常充分,但在询问过程中就说了,道理谁都懂,关键看能否做到。” “明确这点,咱们就刨除这两人的主观叙述,好好剖析剖析他俩的犯罪成本。” “对于陶波而言,杀人后面临三种可能:逃亡、被抓、侥幸逃脫。以现在的刑侦技术,虽然‘悬案’是越来越少了,但大多数犯罪都还有着‘只要小心点,处理的⼲净点便不会被抓’的侥幸心理。” “那么,他的犯罪成本,最低便是处理现场,以及杀人过程中承担的风险还有担惊受怕,⾼一层则是毁掉前途,亡命天涯,再⾼则是把自己的自由乃至生命都给搭进去。” “同理,陆昌旭也会面临这三种情况,但是杀人后,他的三十万也别指望能要回来了。嗯,虽然不杀,这三十万要回来的概率也不大,但总归有个盼头不是。因此,他杀人的成本最低也是三十万。”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现在除了一套房,可以说是一穷二⽩。或许他还蔵了一手以备东山再起,且其人脉也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但陆宇平的这三十万欠款,对他而言也是笔相当重要的资金和盼头。” “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会杀了陆宇平呢?为了怈愤,三十万不要了?呵呵,商人重利,虽然也有瞎眼的时候,但明显亏本的买卖,他不会⼲的,除非已经彻底绝望,知道这三十万无论如何都要不回来了。” “回到刚刚说的那句话,除 ![]() “算你说的有道理吧,然后呢?”于辰歪着脑袋:“陆昌旭撒谎,这是事实。” “当刑警这么久了,你该不会不知道保留和撒谎也分两种情况吧?”袁友冲不徐不缓的说:“可能是为了隐瞒罪行,也可能是怕⿇烦。而陆昌旭的情况嘛,我比较倾向于后者,怕⿇烦。” “你有什么依据?”于辰皱眉。 “不在场证明。”袁友冲头摇:“我知道你同情陶波的遭遇,不岔毕荷的行为,潜意识里比较偏向于陶波,但你得承认,陆昌旭的不在场证明远比陶波来的充分。” “送走陶波,叫来陆昌旭的这段间隔时间,你也说了,杀人这种大罪,除非是同伙,否则不会轻易告知他人,不会贸然找人给自己伪造不在场证明的,而陶波的不在场证明只局限于一段时间,且太过巧合,陆昌旭却是整整夜一都有他人证明不在场。” “再退一步,就算这俩都没想到这点,同时选择冒险伪造不在场证明,陆昌旭的伪造难度也远大于陶波。” 说完,见于辰还想反驳,袁友冲懒得再多费 ![]() “另外,把这两人的照片发给图侦,让他们对比一下,看看受害者死亡前一段时间,这两人是否进出过案发单元楼。” “哦…”于辰一想,也是这个理便点了点头。 他空降到刑侦支队这些年,还没哪个案子是现场走一圈,坐着动动嘴⽪子就能破掉的。 即使是个别布置相当耝糙,作案手法非常低劣的有组织犯罪,以及比例占据绝大多数的 ![]() 想了想,他掏出机手,打开微信扫了一眼,说:“对了,你之前说的,与两名死者有过矛盾,但矛盾不大,且⾝⾼在一米八以上、居住在云海內的嫌疑人还有四人,要不要叫来问问话?” “明天再说吧。”袁友冲看了看时间:“这会儿都已经快十二点了,他们的嫌疑又并不大,没必要让人急匆匆的赶过来接受调查。” |
上一章 刑与凶 下一章 ( → ) |
意赅的最新推理小说《刑与凶》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刑与凶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刑与凶是意赅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