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圈是岩波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古玩圈 作者:岩波 | 书号:44409 时间:2017/11/24 字数:14882 |
上一章 第十一章 开张 下一章 ( → ) | |
与王广林子的古玩店毗邻的那家店主,叫隋大力,但他好吹,于是人们改了他的姓,接着就又改了他的名,管他叫“吹大梨”吹大梨是蓝海人一句损人的话。怎奈古玩街的人都很聪明,就稍作改变,叫他“大梨”也算留了一点面子。 因为大梨最近买傅抱石的画买打了眼,他的古玩店面临倒闭了。古玩行二十年前“傻买傻卖”都钱赚,现如今弄不好就倾家 ![]() 大梨买的恰恰是一幅傅抱石的人物画,他本想拿到拍卖公司去参加秋拍,结果被鉴定出来是赝品,别说拍卖,就连原价的百分之一也没人要。大梨本来就没多少存项,此次买画是举全家之力,拿出了最后一个存折才把画作买下来,谁知竟打了眼。大梨没辙了,转让古玩店了,连房租都没法 ![]() 如此一来,于博彦想开店,机会就来了。于博彦作价买下了大梨店里的东西,还帮大梨还清了所欠的房租,又给他一笔转让费,让大梨眼含热泪,谢个不停。在大梨原来货品的基础上,于博彦又变卖了自己的几个清代瓷瓶,和一幅齐⽩石的虾,专门购置了一批寿山石,包括十几块品相不错值些钱的鲎箕石。他本想买一块真品田⻩石庒柜台的,但没有本金了。宁海伦在支援了于博彦一笔钱以后说,你已经为罗伊抖净了自己的口袋吧?值吗?于博彦说,值,既为朋友值,也为寿山石值。他告诉宁海伦:寿山石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开采有其局限 ![]() 罗伊果真走马上任了,做了古玩店的当家经理。价格都是于博彦标的,上下浮度也是于博彦对罗伊讲好的,所以,罗伊真⼲起来的时候,还真没怎么出错。每当于博彦来店里视察的时候——这么说好像于博彦是个导领,没错,他就是以罗伊导领的姿态来视察的,每当他表扬了她以后,她都要抱住他吻亲。宁海伦往这个店跑得最勤,如果碰上这种场面,便活活气死。她暗骂于博彦,你怎么就实受呢?你为什么不拒绝?但于博彦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他就是不拒绝。当然,罗伊对他也并没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和举动。 卖了几天石头,罗伊感觉 ![]() 罗伊一听这话,立即说:“我跟你去你家看看怎么样?” 残疾农民连连点头。罗伊便打了车带残疾农民回郊区的家了。一个独⾝女子只⾝跟随素不相识的残疾农民跑郊区,这件事换了精神正常的女子是不可想象的。但就因为罗伊精神不正常,她脑子里“害怕”的两个字被暂时屏蔽了。结果,到了这个残疾农民家里还真找到了另一只破碗。但同时,罗伊还看见残疾农民的⼲打垒围墙上放了一只天蓝⾊釉带紫红⾊彩斑的渣斗。她感觉这只渣斗也非同寻常,便也要一起收了。残疾农民一听失声大笑,连连头摇说:“不卖不卖,那是俺的尿罐,臊臭着呢!” 可罗伊精神偏执,非收不可。最后那残疾农民被 ![]() ![]() 两只破碗于博彦给了残疾农民十五万,一个尿罐给了残疾农民十五万,总共三十万块钱,让伙计把钱打好包,帮残疾农民送到家。残疾农民那个乐呀,说:“我回头在村里帮你们找破东西,肯定还能找到!” 而残疾农民走了以后,于博彦对罗伊说:“这个尿罐,是金代钧窑天青釉紫斑渣斗;那两个破碗都是真品元青花。” 于博彦把臊臭的渣斗用一个大塑料袋封装起来,连同两个破碗,一起送到了拍卖公司。结果,渣斗被拍卖公司以十八万收了,两个破碗被拍卖公司以二十万收了。 天,神经兮兮的罗伊就这样一下子就为店里赚了八万!于博彦感觉这件事只可能发生在罗伊⾝上。连他自己都做不到。 这时,一直对罗伊抱有幻想的王广林子找上门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王广林子已经知道罗伊与张先令离婚了,而且知道罗伊精神不太正常,便想捉弄罗伊——罗伊作为一个小女子,现如今已经这样了,你怎么还要捉弄她?这就是王广林子的人品问题了。当然,罗伊精神没出问题的时候,你捉弄她就对吗?也是不对的,不过那时候罗伊的分辨能力还有,也还让人宽心一点。现在你王广林子算怎么回事?他对罗伊说:“伊伊,让我亲一口行吗?” 罗伊瞪了王广林子一眼说:“不行!我只让家驹一个人亲!” 王广林子说:“你别犯糊涂,天天亲你的是于博彦, ![]() 罗伊说:“就是家驹,就是家驹!你滚,别在这捣 ![]() 王广林子摇摇脑袋,说:“伊伊,我早就喜 ![]() 罗伊看着王广林子不说话。她不知道该不该要。王广林子又说:“你开这个店占用了于博彦不少钱,于博彦那人非常精明,过后会加倍让你还账。所以,你现在应该赶紧赚些钱还他,免得⽇后你背债。” 罗伊似乎动了心思,便问王广林子什么价。王广林子说:“‘乾隆通宝’铜币,批发价每枚一万五,你转手能卖两万;‘光绪通宝’铜币,批发价每枚八千,你转手就能卖一万五。” 罗伊眨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就给于博彦打机手,问这件事办不办。 她这一打机手,王广林子就开始挠头⽪,感觉事情不顺利,这小女子并没有完全疯掉。 而那边于博彦在机手里告诉罗伊:“王广林子是设陷阱蒙你呢!能卖到这个价的钱币一般为金币、银币或雕⺟,而王广林子的钱币估计就是普通铜币。你打开电脑查一下《国中古钱目录》,你可以按图对照一下,你会发现,王广林子的那些古钱币恐怕最贵的一枚只值十几元钱,或者只值2元~3元。” 罗伊此时记忆力很好,把于博彦的话原个转告给王广林子了。王广林子那个气啊!妈那X你于博彦合着在背后遥控呐!看老子怎么治罗伊! 王广林子手里有一尊以两只老货金戒指换来的“大明宣德年制”铭款的“宣德炉”当时他以为捡了便大宜。因为他知道宣德炉的行情,真品绝对价值不菲,感觉自己捡了个漏儿,所以一时自我陶醉。后来他的朋友看了认为靠不住,他也生疑,就托 ![]() 专家还不厌其烦地向他介绍了宣德炉的来龙去脉: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満⾜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宮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郞吴邦佐,参照皇府內蔵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泽晶莹而温润,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其特点:一是在于铜质精密,一斤原铜经炼制后只能得到不⾜一半的精铜,因而炉体手感异常沉重,有的在浇铸时甚至加⼊金片。二是在于造型,宣宗皇帝谕示礼部及太常寺礼监诸官,仿照北宋《宣和博古图》与《考古图》诸书中所绘铜器,御批后照原样勒令铸成。形有盘口、荷花、海棠、仙桃、菊瓣和方形、鼎形、象形等;耳有狮首、牛首、虬、冲天、出戟等;⾜有啂⾜、象⾜、⾼⾜、菊⾜、榴⾜等。三是在于绚丽多彩的⽪壳,有茶⾊、蔵绿⾊、猪肝红及棠梨⾊等。宣德器经打磨光洁、精工染制,数次涂⾊炙烤,⾊料沁⼊炉体,故宝⾊內涵,珠光外现。 专家拿出一尊真品让王广林子比较。他审视宣德真炉,与赝品揣摩对照比较,便一下子就明⽩了。专家又说,明代天启年间,真正的宣德炉已绝少,大概十件“宣炉”九件假。明万历年间,南京的甘文堂与苏州周文甫所造的仿制品,与真宣德炉只差一等,而被人搜购一空。现在地摊上所谓的“宣德炉”几乎十炉十假。 王广林子捧着“宣德炉”来找罗伊了,他先把专家的话复述了一遍,然后说:“于博彦不是总让你查电脑吗?你查查这个,你查实以后,我低价卖给你,保你转手就赚!” 罗伊说:“既然如此,你留着慢慢卖不就得了,你不想钱赚吗?” 王广林子笑盈盈地说:“我不是喜 ![]() 罗伊便打开了电脑,查找关于宣德炉的图片和价格。结果一查,一对照,王广林子手里这个宣德炉还真像真的,但与网上的记述有所不同,于是,罗伊说:“真正的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一共5000只,以后就封炉不铸了,都是 ![]() 王广林子大喜过望,以为罗伊真要买了,就说:“既然你这么识货,价格由你定,你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罗伊把王广林子的“宣德炉”摆弄了一阵子,说“从包浆看,真品宣德炉包浆温润,宝气內蕴,长时间不变。而你的宣德炉包浆枯槁,有的象油漆,越看久越难看。从铸工看,真品宣德炉铸工质量平均,精品铸工相当精。你的确铸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整体看铸工耝糙。从磨损看,真品有自然均匀的磨损,特别是在⾜底。你的这个 ![]() 王广林子不觉暗骂,这丫头片子还真他妈有一眼!便将“宣德炉”抱在怀里,说:“不卖不卖,这个价连回本儿都回不来!我手里还有些小零碎儿,你去看看,也许能挑几件。” 罗伊想了想就说:“好,我看看去。” 她让伙计盯着店里的生意,径自跟着王广林子来到他的店里。王广林子直是⾊胆包天,而且以为罗伊患了精神裂分症了,便不把她放在眼里,其实他错了。罗伊不仅在过去的几年里受张先令影响不小,而且,于博彦教给她凡事要谨慎、果断,她也了然于 ![]() 王广林子取出了摆在柜台里的几粒红蓝宝石,在罗伊面前用聚光电筒一一照示。他自己没发现什么,罗伊却发现一颗有六条玫瑰⾊的星光宝石,将近三克拉,且是老货。可王广林子没认出来,罗伊当即以3500元买下来了。(后来于博彦估价此宝石值6000元。) 罗伊看到货架上有一对描金花卉瓷盆,釉⾊滋润,画工精细,是⽇本货,标价5000元。罗伊只给4000元。王广林子以为洋瓷不值钱,经还价成 ![]() 王广林子拿出一男用玳瑁骨扇,给罗伊,此物是他早先随便收购的东西,他以为是塑料制成的,以8000元卖给了罗伊,还以为讨了便宜。(后来于博彦见到以后说,在蓝海艺术品舂拍时曾有一全玳瑁的折扇,参考价为两万至三万元。而你这个是真的玳瑁,你说应该值多少钱?) 罗伊在王广林子的店里发现有一外表平淡无奇的金壳袋表,一下子奋兴起来。伸手拾起这表,打开前盖,发现前表盖后面有一香炉形图案,上面赫然刻着“播威”二字。而且机械状态良好,搪瓷表面,戟式老针,一上弦就走。一问价钱,罗伊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7000元!她立即掏钱付了款,然后急忙将这只袋表装进口袋, ![]() 王广林子对此当然不明就里,他只以为他是胜利者。往罗伊的店里跑得就更勤了。有一次还抱住罗伊強行亲嘴,被罗伊狠狠打了一巴掌。王广林子挨了打却并不气恼,他感觉罗伊迟早会落⼊他手。他知道于博彦 ![]() 罗伊在王广林子的店里看到一只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大碗,完整无缺,不免心动。王广林子便给罗伊讲了一则故事,说此碗上个世纪70年代末修建青蔵铁路时,在一个古墓里挖到的,还有墓碑云云,是在现场收购的。他拿出同时出土的其他器具加以佐证,并赌咒发誓。罗伊信以为真,最终以3500元购得。王广林子还给罗伊戴⾼帽子,说,你是张先令熏出来的,又是于博彦⾼徒,我骗不了你,就 ![]() 罗伊在王广林子的店里发现一只清代乾隆年间的青花茶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楷书年号款,便眼睛一亮,奋兴不已。起初王广林子要价7000元,经还价降至5000元。王广林子还煞有介事地作痛苦状。(后来于博彦让罗伊拿出同类器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了问题,这只茶壶在 ![]() 王广林子见罗伊屡屡上钩,便向她推荐店里的一只乾隆青花梅瓶,说多了不要,三万就行。她刚要拿起,王广林子的伙计便大谈这是典型的乾隆中期纹饰,夸罗伊眼力好。王广林子便趁机咬价不让,和伙计一唱一和。而此时罗伊被伙计捧得晕头转向,生怕王广林子不卖,立即付钱。(后来于博彦告诉她,瓶底四周的磨痕,是用钢针点出来的,又因埋土数⽇,使其火气顿消,给人以陈旧感。这个梅瓶是赝品,只值一千。) 罗伊几次上当,并没有引起重视,看中的东西该掏钱依旧掏钱。这就是有精神病与没精神病的区别。按说王广林子既然知道罗伊精神不正常就应该适可而止,不能欺人太甚。怎奈他非要把罗伊弄到手,他要通过和罗伊打 ![]() 于博彦曾经嘱咐过罗伊,对古⽟轻易不可动心。但于博彦感觉罗伊的精神似乎越来越好,便有意锻炼罗伊,对她就并不阻拦,只是给她讲些道理。于博彦说:“以你现在的⽔平只怕分辨不出真假⽟器的区别。古⽟作伪在北宋就有,清代和民国达到鼎盛。古⽟作旧的主要方法有:把⽟件用火烧烤,使其颜⾊发⽩,称为‘伪石灰石’;把活羊腿割开,置⼊小件⽟器,用线 ![]() ![]() 罗伊对这话连连点头。一天一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老者来店里推荐一件雕刻精美的⾼古⽟器,还有证书。罗伊首先对老者的外貌产生好感——这其实是古玩圈的大忌,手里的东西是不是真品,要看东西而不是看人。她留下老者说话,还给老者沏了上好普洱。然后她把于博彦叫来了。于博彦感觉老者的古⽟是真品,便以五十万成 ![]() 几天后,这位老者又持一⾼古⽟器来到罗伊的店里,经罗伊反复查看,认为是真⽟,她没通知于博彦就自己作主了,花三十万买了下来。因为上一次赚了钱,所以于博彦就给了罗伊进一步的自主权,结果,她就真做了一次主。她心里很⾼兴,估计于博彦来了肯定还会夸她。谁知于博彦来了以后发现此⽟为“作伪古⽟”再查此人⾝份证是伪造的,老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罗伊等于一赚一赔,整个一个零。于博彦告诉罗伊,以后对⾼古⽟一概不吃进,也一概不送拍。 谁知几天后王广林子给罗伊拿来一块古⽟,说是从京北潘家园用8000元捡的一个漏,愿意加2000卖给罗伊,罗伊忘了于博彦的嘱咐,看着这块⽟像真的,便9000元买了下来。恰在这时来了位韩国客商,罗伊转手又以8万元的⾼价卖给了这位韩国客商。因为考虑钱数并不算多,罗伊也没跟于博彦打招呼。当天,这位韩国客商就坐机飞回国了,回国后找人鉴定这块古⽟,谁知鉴定者认为是假货。几天后,这位客商再次来到蓝海,便又来到古玩街罗伊的店里要求退货。罗伊笑盈盈地两手一摊:“捡漏和打眼在古玩行司空见惯,谁让你没有眼力?难道说只许你捡漏占便宜,不许你打眼吃点亏?” 这位客商被这话气得够呛,便找到蓝海市消协理论。消协的人并不懂古玩,就又拿着古⽟找文物局的专家鉴定,结果专家认为此⽟确为真品,并且是填补我国历史空⽩的文物!于是找拍卖公司赞助了28万元,一方面还给韩国商人8万元,另外20万元作为奖金奖给罗伊,而古⽟则捐给了博物馆。拍卖公司本来不想染这一⽔,怎奈他们是文物局下属的国企,文物局找他们,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这件事。事后他们想在秋拍推出这块古⽟,但文物局坚决不同意。 这件事却让罗伊无意中净赚20万,则完全出乎意料。于博彦对她说怒怒不起来,说喜也喜不起来。因为,罗伊违背他的嘱咐,擅自倒腾古⽟,谁知歪打正着却钱赚了。而罗伊为这事还真去感谢王广林子了,王广林子要求亲她一口,她也应允了,她的⽩净细嫰的脸颊被王广林子嘬红了一大块,而她自己竟一无所知,只是感觉有些疼。 回过头来,王广林子要与她合作,购进一批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然后出口。罗伊傻乎乎地同意了。她现在只觉得王广林子喜 ![]() ![]() 卖主理直气壮回答:“本人仿着玩玩,犯什么法了?你们⼲什么大呼小叫的?” 在场的专家听后大惊失⾊,惊呼:“怎么,我们全打眼了?看不懂,真看不懂了!” 海关人员和专家看了卖主制作的尚未烧制的坯料、器物,一下子消除了疑虑。却原来,他们遇到一位专门制作⾼仿的⾼手!真让在场人员哭笑不得。王广林子被放出来了。回头他又低价给了罗伊好几件⾼仿瓷器。而罗伊依旧懵懵懂懂地收下了。 晚上,于博彦来店里视察,罗伊便拿出那几件⾼仿,还对一只⾼仿元青花梅瓶颇为得意,翻出专业书谱指着说:“家驹你看,元至正型青花器,与图谱一模一样。” 于博彦看了看,笑道:“你理论上钻研得可以。但此物属新仿品,青花发⾊不对,铁锈斑是做上去的,底部火石红也是做的。” 罗伊不以为然,非说这个梅瓶为正宗至正型。 于博彦只好转换话题,说:“如果这个元青花梅瓶是真品,那就价值几幢房子了!” 罗伊说:“如此说来,我这钱就打⽔漂了?” 于博彦道:“也算不上打⽔漂,只是你卖不了⾼价。也不应该卖⾼价。记住:自古以来,古玩因其利大而作伪不断,赝品层出不穷,上当受骗的人成千上万,为之倾家 ![]() ![]() ![]() 罗伊点点头说:“你的话我记着了。” 于博彦感到,罗伊时而清楚,时而糊涂,沾了古玩知识似乎十分⼊扣,但却透着偏执和迂钝。他想试试罗伊的智力情况,就说:“罗伊,你看我是家驹还是于博彦?” 罗伊看着于博彦,想了老半天,终于说:“你是于博彦。也是家驹。你也许是于博彦,因为只有于博彦才懂这么多古玩知识。但我就拿你当家驹。我爱你,我不管你是家驹还是于博彦,你就是我老公。回头咱们俩有了钱就去买房子,然后咱们俩登记结婚。我要为你生儿子,生好几个虎头虎脑的大儿子,将来接你的班做古玩家。” 罗伊说着就搂住于博彦的脖子吻亲,于博彦也搂着罗伊的 ![]() ![]() ![]() ![]() 话说于博彦从周子期家里逃出来以后去哪里觉睡呢?是实验中学的一个叫郑实的历史教研室老师暂时接济了他。这个老师的女儿去国美读书, ![]() 按照法律规定,夫 ![]() ![]() ![]() ![]() ![]() 剩下的坛坛罐罐就被于博彦搬到了罗伊的店里。平心而论,这些东西并没有太像样的,也没有太值钱的,因为值钱的瓷瓶和字画被他变卖换成了寿山石。况且,这些年来他存的东西原本不多,不是他不想存,而是没有这个财力。离开周子期的房子,再倾力帮罗伊开店投一部分资,此后他基本就是连住房都没有的穷光蛋了。他看到马家驹与周子期双宿双飞,俨然如夫 ![]() ![]() ![]() ![]() 男人也是有情感需求的。当他不能把情感寄托在 ![]() ![]() ![]() 回过头来,郑实发动了实验中学的很多老师出面帮于博彦的忙,给他找对象。都是本科毕业以上的,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岁这个年龄档,每天晚上郑实必定带回一个让于博彦过目。而于博彦没有一个看中的。虽然,里面不乏长相超过罗伊和宁海伦的。最后,郑实烦了,说于博彦你究竟想的是什么?难道非那个精神病不娶吗?于博彦只是说,让我想想,让我想想。事情就这么拖着。 就在这时,一位在前几年的拍卖会上买了实验中学的汝窑出戟尊的企业家,来到学校,他找到校长以后拿出一份鉴定书,说:“校长啊,我最近钱紧,想把那个出戟尊出手换些钱,可是,京北的一位专家看过以后说是赝品,还写了证明给我,你看看!” 企业家真的掏出了鉴定书给校长。校长一看,京北的专家果真写了鉴定,签了名字。他便一下子又陷⼊对于博彦的憎恨之中。这于博彦看起来是拿这个出戟尊沽名钓誉来着,一个堂堂的博士生,怎么能这么做人呢?难道不知道这是自毁名誉自毁长城吗?一个人欺骗导领、欺骗同事,可以得逞于一时,能够长久得了吗?校长相当气愤,便给《艺品周报》打电话,叫来了编辑齐有为,如此这般,给于博彦告了一状。 《艺品周报》起初不想登这种消息,因为他们对于博彦印象不错。但架不住校长三番五次地催促,因为校长急于澄清是非,要维护实验中学在社会上的名誉,他就想把责任一股脑推到于博彦⾝上。何况,⾝后还有那个企业家追着要退款。 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钱早就用来盖了教学大楼了,拿什么退?校长想把责任完全推出去的原因就是不想退钱。而于博彦看到这篇报道以后一下子气病了。京北的专家也忒二五眼了不是?明明是真品,怎么非说是赝品,而且竟然具上了大名呢?于博彦在病中给校长打电话,说:“你让那个企业家把出戟尊拿来吧,我找蓝海文物局专家重新鉴定!” 谁知校长这样回答:“算了吧你!人家企业家 ![]() 其实,校长 ![]() 于博彦不明不⽩、乌乌涂涂地为实验中学背起了黑锅。一时间蓝海古玩街的人议论纷纷,说于博彦终归不行,还是得信京北这样大城市的专家。各行各业都 ![]() 郑实真不愧是于博彦的好朋友,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按照于博彦的安排找到拍卖公司的徐涛,详细诉说这件事。徐涛与于博彦关系不错,见于博彦急成这样,便惺惺相惜,感觉这事与自己有关,弄不好自己的拍卖公司也名誉受损,因为出戟尊是经他们之手拍出的;于是便出面为于博彦正名。他在《艺品周报》发文章,说实验中学的出戟尊千真万确是真品,有一系列证据可以佐证,如果还有人言假,就请把东西拿到拍卖公司,届时拍卖公司将找来京北、天津的名家来做鉴定,并声言,如果是假的,拍卖公司愿出一千万;如果是真的,对方出一千万。钱么,归第三方——蓝海市慈善协会。文章登出以后,蓝海古玩界鸦雀无声。这一叫板就真给叫住了。那个企业家没敢露面。 郑实帮着于博彦平了出戟尊一事以后,就想起于博彦现在正需要一个可心的女子照料。这对男女双方都是契机。他想起于博彦被学校除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罗伊,而是另一个古玩街的美貌女子。但他不知道这个女子是谁。于是,他在大礼拜背着于博彦去逛古玩街了。他挨家挨户地进,见了年轻漂亮的女子就问人家认不认识于博彦。结果有好几个说认识的。他便缩小范围,从这几个女子里继续筛选。他问她们是不是了解于博彦的家庭情况,结果只有一个说知道的。这个人必然就是那个“她”了。果然,这个人就是宁海伦。 郑实告诫宁海伦,说现在于博彦的情感之舟还在海上漂泊,长此以往会翻船的,他急需一个稳妥的港湾。你是不是有意做这个港湾呢?宁海伦一听这话就哭了。她对郑实讲起她认识于博彦的整个过程,讲起现在于博彦的一意孤行,她说,她怎么不想做这个港湾,她是想做而做不成啊!直讲得声泪俱下,听得郑实唏嘘不已!最后郑实说:“海伦,坐等,你什么都等不来,你要主动出击。我没法告诉你如何出击,但你必须主动出击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于是,这次谈话以后,宁海伦就跟着郑实来到他家,整整服侍了于博彦半天。而于博彦见宁海伦在⾝边,也果然感觉十分熨贴,宁海伦握着他的手的时候,他很安然很享受。这就促成了宁海伦一个想法,她要把罗伊的买卖搅⻩了, ![]() 作为曾经出资鼎力帮忙的朋友,罗伊自然对宁海伦非常相信,但罗伊还是打电话叫来了于博彦。偏偏于博彦长于鉴定瓷器,书画鉴定是他的弱项。古玩行的人们并不一定是通才,在某一方面可能无与伦比,而另一方面就可能表现平平。于博彦对书画也有一定研究,但略逊于瓷器。他看了这幅《镜泊飞泉》以后就认定是真品。但手里没有这么多钱买怎么办?他便和宁海伦协商,用店里的坛坛罐罐折价 ![]() 谁知拍卖公司总经理徐涛亲自接待了于博彦,并细察了这幅画。最后,徐涛说:“博彦啊,虽然咱们俩是好朋友,但我有话该说还是要说——这幅画是赝品,虽说画得不错,但也值不了几万。” 于博彦非常震惊,宁海伦是经营古玩艺术品五六年的老江湖,而且是自己的好朋友和尚未确定关系的对象,怎么会骗自己?要么是宁海伦也把假画当真画买了?他连连头摇,他不相信宁海伦会骗他。 徐涛拿出一本书说:“博彦啊,有一位专门研究傅抱石的专家叫⾼鸿,曾经做过辨伪。傅抱石先生的真品《镜泊飞泉》现在存在南京博物馆。而赝品已经出现过好几次,而且一般还都卖的价钱不低,有的竟拍到两千多万!傅抱石的《镜泊飞泉》真的这样取之不尽吗?非也!有关创作《镜泊飞泉》的前前后后,傅先生曾经在其《东北写生杂记》一文里有过详细记述,我读一段你听:《镜泊飞泉》画过两幅,这是第一幅,是游了‘飞泉’以后两三天完成的。我们去游的那天,正是雨后初晴,又是下午三点多种,金⾊的 ![]() 徐涛念完,把书递给于博彦。于博彦默默把这段文字看了一遍,没有说话。徐涛说:“傅抱石想画两幅,一幅为横幅,一幅为直幅,可是,他只画了横幅而没画直幅。他自己不是说‘可惜因时间关系,直幅这张,始终未曾着笔’吗?可是,在整个古玩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好几幅《镜泊飞泉》,显然都是靠不住的。” 于博彦将信将疑。他把画作暂时放在拍卖公司,就跑到郑实家里翻自己的蔵书,其中有一本《傅抱石美术文集》,他翻到《在更新的道路上前进》一文,从里面发现了这样的记述:“镜泊湖住了十几天,完成了十多幅画。不知怎的,思想上总觉得非画它不可。有一天,安排去看着名的瀑布‘镜泊飞泉’,大约下午三时光景,金⾊的太 ![]() ![]() 于博彦感到傅抱石话里有话。他立即回到拍卖公司找到徐涛,说:“傅抱石自己说,见到镜泊飞泉以后很受震撼,‘此情此景我能忘之乎,我能不画乎!’‘不知怎的,思想上总觉得非画它不可?’由此可见傅抱石先生创作《镜泊飞泉》之时的 ![]() ![]() ![]() 徐涛对此不以为然,他摇了头摇说:“一个画家即使有创作 ![]() ![]() 于博彦感觉要说服徐涛是不可能的了,但他对书画又确实不如对瓷器等其他古玩那么有把握,于是,只能无奈地将画作拿了回来。他和宁海伦是这种关系,他没法追究宁海伦,况且连自己都没分清真伪,凭什么追究宁海伦呢? 于博彦回到罗伊的店里,看着空了半边的货架,十分气馁。这样的情况在他⾝上仅出现过两次。上一次是他买了一幅张大千的画,结果打了眼。眼下这幅傅抱石的画,他感觉和张大千那幅的情况还不一样,因为这幅画从构图和笔 ![]() ![]() |
上一章 古玩圈 下一章 ( → ) |
岩波的最新综合其它《古玩圈》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古玩圈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古玩圈是岩波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