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灵2·万事皆波澜是马伯庸创作的经典推理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推理小说 > 笔灵2·万事皆波澜 作者:马伯庸 | 书号:43822 时间:2017/11/15 字数:8304 |
上一章 第三章 愁客思归坐晓寒 下一章 ( → ) | |
——出自《全唐诗》一百七十八卷·李⽩〈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粉图〉 韦庄內庄,祠堂小室。 彼得和尚这一声“⽗亲”喊得无烟无火,淡薄之至,也不知是佛 ![]() “这些年来,委屈你了。” 轮椅上的韦定邦脸上的表情被蚯蚓般的深⾊瘢痕掩盖,看不出喜怒,只能从声音分辨出几丝苍凉的叹息。彼得和尚淡淡一笑,不再多说什么,他⾝处密室仍旧执佛家礼,态度已经表得很明确了。韦定邦见他不愿叙旧,也没強 ![]() 彼得和尚把前因后果详细一说,这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韦定邦听罢,闭上眼睛半天不曾作声。过了半晌,他才缓缓开口:“这么说,青莲遗笔本是势然他找到的?” “不错,此人老谋深算,他这一次重新出现,必然是有所图谋。” 提到这个名字,两个人的表情都为之一凛,俱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场轩然大波。彼得和尚只是听说,尚且心有余悸;韦定邦亲⾝经历,自然更加刻骨铭心。 韦定邦道:“青莲不必说,咏絮笔也是罕有之物。想不到韦家经营这么多年,还不及势然一人之力。”他神情有些黯然,又抬头道:“那个韦小榕,是何等人物?” 彼得和尚摇头摇:“我没有见过,只是听罗中夏转述而已,不好妄下判断。罗中夏还是个年轻人,他自己也是稀里糊涂,不⾜为凭。” 韦定邦又道:“既然退笔冢的事是韦小榕所传,那必然是出自于韦势然的主使。罗中夏此去凶多吉少,你们只让二柱子跟着,有欠考虑——何况老李既然知道青莲的事,诸葛家一定会闻风而动。” 彼得和尚道:“不妨,咱们撒出去寻找秦宜的人还没回来,我已经通知了他们在沿途支援,相信不会有什么闪失。” 韦定邦“嗯”了一声,忽而叹道:“这么多年,势然他都已经有自己的儿子、孙女啦。”言语间竟有些羡慕。彼得和尚心中一动,知道⽗亲所说不是自己,而是另有所指。韦定邦一直对自己儿子的离开耿耿于怀,所以当秦宜自称是韦情刚的女儿,他才不疑有诈。他已经不是全盛时期那个刚毅果决的族长,和所有的老人一样,亲情要強过其他一切。 彼得和尚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 ![]() “哦?” “在法源寺的一战,我发现欧子龙和诸葛淳两个人言谈之间,似乎是背着诸葛家来做这件事的——即使是诸葛家,也绝不会容忍杀人取笔这种大逆之事——我总觉得背后另有波澜,搞不好诸葛家也被蒙在鼓里。” “老李那个人,可不是这么容易就会被蒙蔽的——这事你我知道就好,暂且先不要说出去…”韦定邦顿了顿“那枝笔就是罗中夏体內的点睛笔吧?” “正是。” “…点睛、五⾊、凌云、麟角、画眉、咏絮,以往几十年都不会出一枝,现在却如此频繁,难道真应了那句『青莲现世,万笔应和』的谶言…”老人的指头在椅背上轻轻敲击着,发出钝钝的声音。 “这是山雨 ![]() “青莲只是个开始,管城七侯只怕都会陆续复苏,无论是诸葛家还是韦家,只怕都将进⼊多事之秋。”韦定邦皱起眉头“这件事已经牵扯进了太多人,不得不慎重,看来有必要把族里的房长和长老都召集过来开个会。” 他的脸⾊变得有些苍⽩,这场谈话消耗了太多体力,让这位老人有些衰弱。他虚弱地挥了挥手,示意谈话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屋外门屏响动,刚才的护士少女走进屋子来,看也不看彼得,⼲净利落地为老人又吊上了一瓶药⽔,挽起他的袖子,在静脉注 ![]() 彼得鞠了一躬,转⾝离开,韦定邦忽然睁开眼睛,又叫住了他:“彼得。” “唔?” “这一次的笔灵归宗,你还是参加吧。以你的资质,相信能选中一枝灵笔,家里也多一份力量。” 彼得和尚微微一笑:“诸法空相,一切都是空,都是拿星啊。” “拿星?” “拿星就是nothing,就是什么都没有了。” 说完他消失在门口,不曾回头。 当天晚上,韦家的几位长老和诸房的房长都来到了內庄的祠堂內,黑庒庒坐了十几个人,个个年纪都在六十上下。祠堂里还有几把紫檀椅子是空的,前一阵子因为秦宜的事情,族里出派许多人包括曾桂芬去追捕,来不及赶回来。 韦定邦坐在上首的位置,韦定国和彼得和尚一左一右。电灯被刻意关掉,只保留了几枝特制的红袍蜡烛,把屋子照得昏⻩一片。 听完彼得和尚的汇报以后,长老和房长们的反应如同把⽔倒⼊硫酸,议论纷纷。也难怪他们如此反应,青莲现世这事实在太大,牵涉到韦家安⾝立命之本,是这几百年来几十代祖先孜孜以求的目标。长老、房长们从小就听长辈把这事当成一个传说来讲述,如今却跃然跳⼊现实,个个都 ![]() “关于这件事,不知诸位有什么看法?”韦定邦问道。 “这还用说,既然青莲笔已经被咱们的人控制,就赶紧弄回来!免得夜长梦多!”一个房长站起来大声说道。他的意见简洁明快,引得好几个人连连点头。 这时另外一个人反问道:“你弄回来又如何?难道杀掉那个笔冢吏取出笔来?” 那个房长一下子被问住,憋了半天才回答道:“呃…呃…当然不,韦家祖训,岂能为了笔灵而杀生!” 那人又问道:“既不能杀生,你抓来又有何用?” 房长道:“只要我们好言相劝,晓之以理,他自然会帮我们。” “他若不帮呢?” “不帮…到时候不由得他不帮。” “你这还不是威胁?” 另外一位长老看两人快吵起来,揷嘴道:“就算青莲笔冢吏不能为我所用,只要不落在诸葛家手里,也是好的。” 又一人起⾝道:“青莲遗笔关系到我韦家千年存续,兹事体大,不可拘泥于祖制,从权考虑才是。” 又一人道:“且先莫说得如此笃定,韦势然卷土重来,咱们到底能否应付得了,可也未知呢。” 前一人忽地站起⾝来,怒道:“当年他杀伤族里长老,连族长都⾝受重伤。现在他既然出来了,就该设法把他擒回来受家法处置。” 他对面的人冷冷道:“如今是法制社会,你还搞那老一套。再说到底是青莲笔重要,还是韦势然重要?赶紧回到正题吧。” 就这么吵吵嚷嚷了十多分钟,也没有个结论。韦定邦疲惫地合上眼睛,也不出言阻止。忽然一个声音揷了进来:“我来说两句吧。”众人纷纷去看,发现竟是一直保持沉默的韦定国。韦定国 ![]() 韦定国看了一眼自己的哥哥,韦定邦点了点头,于是他走上一步,用平时开会的语气说道:“经验告诉我们,走中间路线是不行的。想要做一件事,就要做得彻底,不留一丝余地,犹犹豫豫、摇摆不定,都不是应有的态度,会有损于我们的事业。” 说到这里,他当的一声把手里端着的陶瓷缸子搁在桌子上,吓了众人一跳。 “我在这里有两个想法,说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韦定国环顾一下四周,看大家都聚精会神,轻咳了一声,徐徐道:“第一,既然青莲笔是开启笔冢的关键,那我们韦家就该排除万难,不怕牺牲,以夺笔为第一要务——至于那个退笔之法,古所未闻,摆明了是韦家叛徒的 ![]() 他这番发言苛烈之至,就连持最 ![]() 韦定邦道:“定国,你的意见虽好…可现在不比从前,擅杀自人可是要受法律制裁的,韦庄可不能惹上什么刑事⿇烦,这点你比我清楚。” 韦定国慢慢把陶瓷缸子拿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才笑道:“既然族长您有这层顾虑,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他背起手来,开始绕着桌子踱步。他忽然伸手拍了拍其中一位房长的肩膀,问道:“青莲笔对我们家族的意义是什么?”那个房长没料到他忽然发问,一下子竟不知如何回答。韦定国也没追问,自顾说道:“或者我换个方式问,没有了青莲,我们韦庄的生活是否会有所变?” 彼得和尚暗自挪动了一下脚步,表情在红烛照映之下显得有些奇怪。 “不,不会改变什么。”韦定国自问自答“夺取青莲笔,就能开启笔冢,而笔冢中有什么东西?谁也不知,说到底,咱们也不过是为了完成祖先的嘱托罢了,维系我们的理由苍⽩得很。韦庄从建立起时就没有青莲,一样延续到了今天。我的第二个建议就是:索 ![]() 这一番发言,比刚才更让人震惊,仿佛在祠堂央中瞬间噴 ![]() ![]() “要么尽全力去把青莲笔追回来,不惜赌上整个韦家的命运;要么⼲脆放弃,从此不理笔灵,安心生活。我的意见其实很简单:不能搏二兔。” 韦定国说完,刚好围着桌子转了一圈,回到原位。祠堂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注视着韦定邦,虽然他们现在分成两派,但哪一派都没有韦定国提议的那么 ![]() 韦定邦却是一脸平静,好似对他弟弟的这番言论早已了然于 ![]() 韦定邦扫视一圈,口气虚弱而坚定:“此事关系重大,容我再仔细考虑一下。今天我⾝子有些倦,明天早上再请诸位来议。”他双手 ![]() 于是韦定国推着他哥哥的轮椅,两个人一前一后进了祠堂里间。众多长老和房长目送他们离开,彼此 ![]() ![]() ![]() 彼得和尚忽然想到他当年游学欧洲时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的十字军遗珍,基督本意慈爱众人,后世却以此为名,大行杀戮。笔冢主人本 ![]() “算了,就让笔冢的归笔冢,定国叔的归定国叔吧。” 彼得和尚低下头,被自己的这句俏⽪话逗笑了。他一拂僧袍,离开了祠堂。 本来村里特意给他安排回自己小时候住过的屋子,不过他谢绝了这个建议,而是去了外村的招待所。 对于韦庄来说,他现在算是一个外人。 而他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 夜一无话,第二天一大清早,忽然有人敲招待所房间的门。彼得和尚开门一看,原来是昨天载他去內庄的司机。开门以后,司机跟他说:“彼得大师,族长找您过去,让我来接您。” 彼得和尚一看时间,才早上七点。他耸耸肩“Well”也没多问,跟着司机出去。车子沿着昨天的小路,仍旧开到通往內庄的小桥处停住。彼得和尚下了车,举步进了內庄。 与昨天不同,这一大早內庄里却多了一番生机 ![]() ![]() ![]() ![]() 他们个个英姿 ![]() ![]() ![]() 这一次他没去祠堂,而是径直去了位于內庄深处的族长居所。那位护士少女打开门,把他带到族长卧室,然后退出去。 只见韦定邦坐在轮椅上,⾝上还穿着一件浅蓝⾊的睡⾐,双手垂在扶手两侧。大概是昨天晚上并没有睡好,他面⾊看起来比昨天还苍⽩,深褐⾊的老人斑和眼袋都很显著。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彼得和尚觉得他看起来不光是⾁体上,甚至魂魄也开始衰弱。 “您找我?”彼得和尚问道。 “你跟罗中夏很 ![]() 彼得和尚答道:“不及俞、钟,但好过管、华。”他和罗中夏虽然认识时间很短,却一同经历过一场大战,这么说并不为过。 “很好。”韦定邦示意他去书桌。这张书桌通体以一块树 ![]() ![]() “把这封信和这方砚台收好,给青莲遗笔的寄主。” 彼得和尚心中诧异,也没多问,把信封和砚台都一起揣到怀里。 “如情势不允许,那信你也可拆开来看,然后传话给他;但那砚台,一定要亲手 ![]() 彼得和尚心里却大不以为然,心想等到罗中夏退了笔,这些事情就是多余的了。但他没说什么,只是点头表示明⽩了。 韦定邦表情看起来宽心了不少,他虚弱地抬起手,试图伸到彼得和尚脸边。 “你的兄长不在,若你能回来帮我该多…” 话未说完,韦定邦突然被电击一般,四肢无形中嗖的一下子抻直,双目圆瞪,整个⾝体开始剧烈地摆动。彼得和尚大惊,连忙冲过去按住他双肩。可韦定邦的抖动幅度丝毫未减,双眼已经开始浑浊,嘴挛痉般地张大,发出“荷荷”的呻昑声。 彼得和尚没得选择,只得双手一切,按住他脖子两侧,通过颈部动脉把“力量”注⼊韦定邦体內,试图庒制住这股来历不明的冲动。这是相当冒险的行为,彼得和尚⾝无笔灵,贸然把力量打⼊一个笔冢吏的⾝体,极有可能遭到笔灵的反击——何况还是韦家族长的笔灵,威力势必极大。可事到如今,已不容他犹豫了。 可他的手刚搭到脖子上,彼得和尚就骤然觉得自己按空了,一个踉跄险些摔倒。他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重新试了一回,力量仍旧透过老人空 ![]() ![]() 彼得和尚额头冒出了一滴汗⽔。 这种现象只有一种解释——韦定邦体內没有笔灵! 彼得和尚却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要知道,韦定邦是韦家不世出的天才,二十三岁那年就已经与炼自杜甫的秋风笔神会一体,实力超绝,在被他儿子韦情刚所伤之前未尝一败。这是整个韦氏一族都一直景仰的传奇人物。 现在要让他接受,原来韦家的族长竟没有笔灵在⾝,这岂非是个笑话?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不容他不信。 疑问如嘲⽔般纷纷涌来,把彼得和尚的神经回路深深浸⼊惊疑之海: 他人尚还在世,笔灵却去了哪里?人笔两分,怎能独活? 彼得和尚越想越心惊⾁跳,双手不知不觉收了回来。韦定邦没了束缚,全⾝抖得愈加厉害,如飓风中的一张树叶,梳理好的⽩发也完全散 ![]() 他忽然意识到,这是来自于笔灵的攻击! 彼得和尚像受惊的猫一样四下看去,试图发现攻击者的位置。胆敢在韦家內庄攻击韦家族长,这个人胆子相当大。这时,韦定邦的狂疯抖动突然停止了,整个人瘫软在轮椅上,几似败絮。彼得和尚扑过去双手仍旧按住他脖颈,同时在屋子里展出一圈波纹,试图探测出是否有人蔵在附近。 就在这时,护士少女在外面听到响动,推开门进来。她一见屋內彼得双手按在族长脖子上,一声尖叫,整个人瘫软在地板上。彼得和尚冲她“嘘”了一声,护士少女却看到了韦定邦嘴边的鲜⾎,颤声道:“你,你杀了族长?” 彼得和尚还想分辩,护士少女已经开始大声呼救:“来人啊,有人掐死了族长!”他暂时顾不得分辩,去探韦定邦的脉搏和心跳,发现两处均悄无声息。一代族长,已经溘然逝去。 他心中一酸,几乎不忍菗手而去。 这时门外传来纷 ![]() ![]() 彼得和尚露出一丝苦笑,他知道这种形势之下,无论如何解释都是无用,眼下只有先逃出去才行。他曾经发下誓言,一世不为伤人事,所以专心修炼守御逃脫之术,功力甚至能与笔冢吏一较长短。逃走对他来说不算难事。 但是,那个杀死族长的凶手一定就蔵在附近,随时可能暴起发难,他不得不提防这一点。 于是他⾝形一矮,把散布在屋子里的气息收敛到周⾝,屏息凝气。等到少年们冲到卧室门口,一脚踢房开门的一瞬间,彼得和尚腾空而起,腿双如弹簧一般蹬踏而出。 那群少年们骤然见一个黑影冲出卧室,都下意识地纷纷闪避。彼得和尚趁机从人群 ![]() 他一出院门,正赶上另外一波族人匆匆赶到。这回是几个住在附近的长老,看他们的装束,都是听到呼喊后匆匆起 ![]() 彼得和尚认出其中有两个人是有笔灵在⾝的,如果被他们 ![]() 很快,整个內庄都被惊扰起来,得知族长遇害的村民纷纷聚集到村口祠堂前,议论纷纷。这实在是韦庄五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变。 韦定国也从外村匆匆赶来,他一来,全场立刻都安静下来。一位长老把整件事跟韦定国说了说,他皱了皱眉头,却仍旧面沉如⽔:“彼得呢?” “逃走了,现在应该还在村里。” 韦定国沉稳地摆了摆手:“內庄三面围山,只有村口一条路,咱们派人把桥截住,一层一层搜进去,不怕找不出他来。” … 彼得和尚感觉到有些绝望,原本他想趁 ![]() ![]() 彼得和尚无路可走,只好深昅一口气,自己误闯的这条小路不能回头,只好硬着头⽪朝前逃去。走了不知几个一百米,这条窄路的终点豁然开朗,眼前视野一片开阔。 眼前是一处⾚灰⾊的⾼耸峭壁,石壁上有一个看似极深的半月形洞窟,洞口距地面⾜有十几米,还用两扇墨⾊木门牢牢关住。远远望去这个洞窟隐有异气,就连空气流动都与周遭环境大为不同,仿佛一个连接异空间的⼊口。 这里彼得和尚只来过一次,但是印象极深。 洞口两侧是一副楹联:印授中书令,爵膺管城侯。 洞眉处有五个苍劲有力的⾚⾊大篆: 韦氏蔵笔阁。 |
上一章 笔灵2·万事皆波澜 下一章 ( → ) |
马伯庸的最新推理小说《笔灵2·万事皆波澜》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笔灵2·万事皆波澜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笔灵2·万事皆波澜是马伯庸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