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抒情是沈从文创作的经典经典名著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抽象的抒情 作者:沈从文 | 书号:43712 时间:2017/11/11 字数:4902 |
上一章 4、龙凤图案的应用和发展 下一章 ( → ) | |
民族艺术图案中,民人最![]() ![]() 历来龙凤并提,其实凤的问题也极复杂,由于数千年来用它作艺术装饰主题更加广泛而普遍,它的形象也在各个时代不同发展变化中。 凤的形象如孤立的只从《师旷禽经》一类汉人记载去求证,也难免以为怪诞虚无,顾此失彼。要明⽩它必需就历史上遗留下各种活泼生动的形象材料,加以比较,才会知道凤凰即或同样是一种想像中的灵禽,在艺术创造中却表现多方,有万千种美丽活泼式样存在。如从联系发展去注意,我们对于凤的知识,就可更加丰富具体,不至于人云亦云了。 在民人印象中,历来虽龙凤并称,从古以来,且和封建政治紧密结合,龙凤形象成为封建装饰艺术的主题,同时也近于权威象征。但事实上两者却在历史发展中似同而实异,终于分道扬镳,各有千秋。决定龙凤的地位,并影响到后来的发展,主要是两个故事:有关龙的是史记所记⻩帝传说,鼎湖丹成乘龙升天,群臣攀龙髯也有随同升天的。关于凤的是萧史吹箫引凤,和弄⽟一同跨凤上天故事。同是升天神话传说,前者和封建政治结合,后者却是个动人爱情故事,后来六朝人把“攀龙附凤”二词连用,作为一种依附事件的形容,因此故事本来不同意义也失去了,不免近于数典忘祖。其实二事应当分开的。 龙历来即代表一种权威或势力,中古以来的传说附会,更加強了它这一点。汉唐以来,由于方士和尚附会造作,龙的原始神 ![]() ![]() ![]() ![]() ![]() ![]() 龙凤在古代艺术上的形象,和文字中的形容,相互结合来注意,比单纯称引文献来分析有无,还可明⽩更早一些时候古人对于二物想像的情感基础。甲骨文字上的龙凤,还无固定形式,但是基本上却已经可以看出龙是个因时屈伸的灵虫,凤是个华美长尾的灵禽。双龙起拱即成天上雨后出现的虹,可知龙在三千年前即有能致雨的传说或假想,并象征神秘。但龙又像是可以服征豢养的,所以古有“豢龙氏”⻩帝后来还骑龙上天。在铜⽟骨石古器物上图案反映作各种不同形象发展,过去统以为属于龙凤的,近来已有人怀疑。但龙凤装饰图案,在古器物中占主要地位,则事无可疑。关于龙的问题拟另作文章探讨。现在且看看凤凰这种想像灵禽⾝世和发展。 在一片商代透雕⽩⽟上,作成如一灵鹫大鹏样子,爪下带攫住一个人头,这是凤,且不是偶然的创作,因为相同式样的雕刻还不少。气魄雄健,似和文字本来还相合,却缺少战国以来对于凤凰的秀美观念。但在同时一件青铜器花纹上的典型反映,却是顶有⾼冠,曳着长尾,尾上还有眼形花纹,样子已和后来孔雀相差不多。因此得知后来传说中的凤凰和平柔美形象,在此也有了一点基础。 古记称“有凤来仪”、“凤凰于飞”让我们知道,这种理想的灵禽,被民人和当时贵族统治者当成吉祥幸福的象征和爱情的比喻,也是来源已久,早可到三千年前,至迟也有二千七八百年。它的本来似属于鹫鹰和孔雀的混成物,但早在三千年前即被人加以理想化,附以种种神秘 ![]() ![]() ![]() ![]() 一、是从甲骨文上刻有各种凤字,到易经上“有凤来仪”时代,也即是在文字上还无定形,而在佩⽟上如大鹫,在铜器花纹上如孔雀时代。值得注意是这时妇人发簪上,也已经使用了凤凰。可知一面是祯祥,一面又起始和男女爱情有了一定联系。 二、是《诗经》上有“凤凰于飞”、孔子有“凤鸟不至”、楚辞有“鸾鸟凤凰,⽇已远兮”、故事中有“吹箫引凤”传说成 ![]() 三、由传世伪托“师旷禽经”对于凤凰的描写,重新把凤凰当成家国祥瑞之一来看待,附会政治,并影响到宮廷艺术,见于帝王年代则有“天凤”、“五凤”、“凤凰”见于造型艺术,先成为五瑞之一,又转化为朱雀,代表了南方,和青龙、⽩虎、玄武象征四方四神。在建筑上则有朱雀阙,瓦当上出现朱雀瓦。即一般大型建筑也都⾼据屋顶,作展翅 ![]() 四、在民人诗歌中,已经和鸳鸯、、练雀等地位相似,同为爱情象征。反映到青铜镜子艺术上更十分具体。但在封建宮廷艺术中,另一面又和龙重新结合,成为上层统治权威象征,特别是女 ![]() ![]() ![]() 五、因牡丹成为花中之王,在艺术上和牡丹作新的结合,由唐代的云凤转成“凤穿牡丹”、“丹凤朝 ![]() 我们说一切事物都在发展中不断变化,凤凰图案其实也并不例外。多数民人所 ![]() 例如凤为鸟中之王说法虽古到二千年前,牡丹为花中之王的提法,却起于唐宋之际,只是千多年前事情。至于把两者结合起来,成为“凤穿牡丹”的主题画,反映到工艺美术各部门,成为民人所 ![]() ![]() ![]() 元明清三个朝代中,龙始终代表一种神 ![]() ![]() ![]() ![]() ![]() 但是我们也得承认另外一种事实,即在近千百年来封建上层艺术成就中,丝绸锦绣袍服、瓷、漆和嵌镶工艺、金银加工等,凡百诸精细造型艺术图案,龙的图案也有其一定成就,而且占有主要地位,凤只是次要地位。不过从艺术形象言即或同用于百花穿揷,龙穿花总近于勉強凑合,凤穿花却作得分外自然。论成就,还是凤穿花值得学习。最有代表 ![]() 俗说凤凰不死,死后又还会再生。这传说极有意思。凡是深深活在民人情感中的东西,它的历史虽久,当然还会从更新的时代,和千万民人艺术创造热情重新结合,得到不朽和永生。 (我这个简短分析小文,有一个弱点,即称道文献不多,而援引实物作证又感图片难得完备,说服力不強。只能说是一个概括说明。工艺图案龙凤问题多,值得专家分一点心来注意。我这里只近于抛砖引⽟,如能从每一部门——建筑彩绘、石刻、陶瓷、丝绣,都有介绍这个装饰图案发展的专文写出来,际国友人问到龙凤问题时,我们的回答,也就可望肯定明确,不至于含糊笼统了)。 1958年6月写于八大处长安寺 (原载《装饰》,1958年第1期) |
上一章 抽象的抒情 下一章 ( → ) |
沈从文的最新经典名著《抽象的抒情》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抽象的抒情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抽象的抒情是沈从文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