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姚雪垠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13455 |
上一章 第二十八章 下一章 ( → ) |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回到军师府,宋献策和李岩知道在他们进宮时间没有什么军情大事,便屏退左右,坐下略事休息。宋献策先轻轻叹一口气,神⾊愁闷,向李岩说道: “林泉,弟自从崇祯十三年向陛下献谶记,幸蒙陛下置之帐下,待如心腹,于今数年,从未如今⽇忧心无计,深愧空居军师之位!” “仁兄心情,弟何尝没有同感?无奈皇上从马上得天下,笃信武功,一意东征。他真正依靠的是捷轩等陕西武将!” 宋献策赶快使眼⾊,又摇摇下巴。侧耳听小院中空无一人,然后说道: “无论如何,我们只能尽力臣之道。国运兴衰,付之天命!”停了片刻,他又叹⽇气,接着说道:“我们都认为崇祯亡国,天下之势已非从前,此时应该暂舍吴三桂,速调保定之兵,固守近畿,以待満洲強虏进犯, ![]() ![]() 李岩点头说:“弟也有同样担心。幸而兄随后以遁卦进言,似蒙圣上与首总将军重视,也算是亡羊补牢之计。” “不然。大军鏖战,兵马混 ![]() 忽然中军进来禀报:首总将军府来人,请两位军师速去议事。宋献策和李岩立即起⾝,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辕门,策马而去。 李自成已经决定四月十二⽇率六万人东征吴三桂,一切准备工作都要在短短的几天內就绪,不仅首总将军府、丞相府、军师府以及各营的权将军和制将军,连他们下属的大小头目,无人不紧张起来。虽然李自成如今是皇帝⾝份。下有文武百官各司其事,但毕竟是家国草创时候,又加御驾亲征是非常之举,他也不能不投⾝于准备东征的繁忙之中。与往年临近大战前的情况不同,他不是心情振奋和 ![]() ![]() 昨夜,同刘宗敏等决定了御驾亲征的大计之后,又召见了牛金星和喻上猷,密商了丞相和六府政大臣们留守的事,已经将近四更大了。御膳房端来了点心。他在王瑞芬等如花似⽟般的宮女们的服侍下,无情无绪地用了消夜点心之后,离开文华殿,像平⽇一样,由宮女们前后跟随,真所谓珠围翠绕,七八盏宮灯飘光,回到了寝宮仁智殿的西暖阁。 窦妃居于专宠地位,一直等待着皇上返回寝宮。尽管她早已十分瞌睡,但是不奉旨不敢自己在东暖阎凤榻就寝。她在椅子上打了几次盹儿。忽然,一个贴⾝宮女在耳旁柔声禀报: “娘娘,皇爷离开文华殿回寝宮来了。” 窦美仪猛然睁开眼睛,起初不免愣怔一下,随即完全醒来,望望面前的宮女,知道不是偶然做梦,是皇爷确实快回宮了。她又是喜悦,又是担忧。喜悦的是,皇上就要回宮;担心的是,她觉察出今⽇朝廷上出了大事,非常大的事。从下午到夜晚,连着召集文武大臣到文华殿开御前会议,密商大计。到底为了什么事,因为严噤宮女们在近处侍候,不能够听窃半句,所以她丝毫不能知道。但是她猜想到,必定是出了可怕的军国大事,说不定是吴三桂不肯投降,称兵犯顺,皇上决定打仗了。她巴不得大顺朝皇统永固,国泰民安,再也没有战 ![]() 她对着铜镜,将略微蓬松的鬓发整理一下,又在脸颊上轻轻地敷点香粉,忽有宮女来禀:皇爷已经进武英门了。她一阵心跳,赶快在宮女们的陪侍下,走出仁智殿,站在凉风习习的廊檐下,等候接驾。过了片刻,她听见了一阵脚步声,看见了一队宮灯,听见了走在前边的一个宮女的通报声:“皇上驾到!”但闻环佩轻轻响动,窦美仪赶快率宮女们走下⽩⽟台阶,在丹墀上跪下接驾。李自成大步走进仁智殿的西暖阁,十分疲倦,在龙椅上颓然坐下。窦妃率领王瑞芬等两个宮女随着进来,侍立一旁。她躬⾝说道: “天⾊不早了,请皇爷安歇吧!” “快四更了,你怎么还不早睡?” “家国草创,皇上⽇夜辛劳,臣妾自应在后宮秉烛等待,方好随时侍候,不奉旨不敢独自就寝。” “你没事,快去你的寝宮睡吧。” 窦美仪忽然感到空虚,正要退出,李自成向她问道: “孤已经决定为费珍娥赐婚,你可知道?” 窦美仪本来已经听了王瑞芬在武英殿窗外听窃后的密禀,但是她佯装不知,故作吃惊神气,望着皇帝回答: “臣妾一点不知。皇爷为她择婿,一定十分合宜。不知是哪位功臣?” “是孤的一员爱将,名叫罗虎,屡立战功,明⽇即敕封为潼关伯,他的⺟亲也将封为诰命夫人。” “这位罗将军有多大年纪?” “他今年只有二十一岁,相貌十分英俊,智勇兼备,治军有方。”李自成转向王瑞芬叫了一声:“王瑞芬听旨!” 王瑞芬赶快跪下。 李自成说道:“你明天早膳以后,去寿宁宮向费宮人传旨:孤为她择一佳婿,潼关伯罗虎将军,即于四月九⽇成亲。此系赐婚,男女两边一应婚嫁所需,均由宮內大臣吴汝义与礼府政会商,遵旨筹备。” “奴婢领旨!”王瑞芬叩头起⾝。 李自成又对窦妃说道:“你是娘娘,应该给费珍娥一些陪嫁之物,如绫罗绸缎。金银珠宝首饰之类。民间叫做添箱,在你就叫做赏赐。你想赏赐什么,命王瑞芬告诉传宣官,吩咐宮內大臣吴汝义,他就替你办了。孤心中明⽩,你很关心费宮人的婚事,理应赏赐从优!” “领旨!” 窦美仪回到东暖问,心情有好一阵不能平静。虽然事情已经证实了皇上使费珍娥同罗将军婚配,使她不必再担心有一位十分美貌的才女⽇后在大顺的后宮中会同她争宠,但是皇上处置这件婚事如此急迫,必是又出了什么军情大事,等不到登极之后。她一则挂心国事,二则她正是青舂年华,不料又遇上独眠之夜!她没情没给地在牛角宮灯旁坐了一阵,然后由贴⾝宮女服侍她卸了晚妆,上了凤榻,而玄武门恰巧传来了四更的鼓声。 她知道皇上在西暖阁并未就寝,有时坐在龙椅上纳闷,有时在暖阁中走来走去。她知道这是皇上进京北以来第一次有这样不眠之夜。在一刻之前,她在风榻上为今夜的独宿怀着难以排遣的怅惘情绪,但现在想着家国出了大事,十分担忧,那种独宿的怅惘情绪一扫而光。她小声嘱咐值夜的宮女:务要在皇上⾝边小心服侍,有什么动静要立刻来向她禀报。 过了一阵,她刚要-胧⼊睡,忽然从武英殿右边、通向仁智殿宮院的转角处,传来了三声云板。窦美仪猛然醒来,睁开眼睛,随即听见一个宮女匆匆向仁智殿走来。她知道明朝的宮中规矩,倘若夜间有十分紧急的军情文书,必须赶快启奏皇上,司礼监夜间值班的秉笔太监不敢耽误,走到乾清宮正殿通往养德斋的转角处敲响云板,由一位值夜的宮女接了火急文书,送到养德斋的门外边, ![]() 窦美仪十分吃惊,一阵心跳,迅速起 ![]() “娘娘,如今还不到四更三刻,怎么就起 ![]() 窦妃说:“皇爷为国事通宵未眠,我怎么能安然就寝?快拿热⽔,侍候我梳洗打扮。” 又一个宮女进未。两个宮女赶快侍候窦美仪梳洗、打扮,穿戴整齐。窦妃尽管心思很 ![]() ![]() “听,皇爷启驾离了寝宮!” 一阵脚步声,李自成在几个宮女的前后簇拥中走出仁智殿,向武英殿去了。窦妃在心中纳罕:自从皇上驻跸紫噤城中以来,还没有这样情况。到底是为了何事? 服侍窦妃梳洗打扮的两个宮女不曾到皇上⾝边,对云板三响后在西暖阁所发生的一切都不清楚,而在西暖阁侍候皇上的几个宮女,包括管家婆王瑞芬在內,都随驾去武英殿了,使窦妃无从打听消息。她不敢卸妆,不敢重新就寝,只好坐下去等候消息。她想着,王瑞芬一旦有了时机,一定会来向她禀报消息。 果然,过了一阵,通宵未眠的管家婆王瑞芬进来了。由于过于疲劳和瞌睡,她平时脸颊上的红润没有了,一双大眼睛也不再光彩照人了,而眼角出现了一些⾎丝。还由于没有时间梳洗打扮,两鬓边略嫌蓬松,一点忧郁的神⾊堆在眉梢。窦妃赶快使眼⾊命两个宮女退出,然后小声说道: “瑞芬,你累了。我这寝宮中没有旁人,你不妨坐下说话。” 王瑞芬躬⾝小声说:“奴婢自幼⼊宮,在宮中长大,不敢坏了皇家规矩。娘娘,好像朝廷上出了大事,很大的事!” “到底是什么大事?” 王瑞芬将⻩缎门帘揭开一个 ![]() “整整一天,皇上不断地召见文武大臣,好像都是商量吴三桂的事。刚才过了四更,皇上仍不肯就寝,在寝宮坐一阵,彷惶一阵。忽然云板三响,是李双喜将军递进一件密封的火急文书。皇上打开文书一看,登时脸⾊一寒,不由得在金砖上将脚一跺。又过了一阵,他将这封紧急文书往怀中一揣,就启驾往武英殿去了。” “到武英殿做什么?” “皇爷在武英殿的西暖阁一坐下,立刻命人将双喜将军叫来。双喜将军好像料到皇爷会很快召见他,所以⾐帽整齐,坐在武英门的值房中恭候,一闻传宣,立刻进来。” “皇上问了他什么话?” “皇上命宮女们立刻退下,也不许站立在窗外近处,所以问的什么话奴婢不知。奴婢走在最后,离开窗外时只听见皇上的口中说到了吴三桂,又说到満洲。” 窦美仪的心头上猛一沉重,感到大事不妙。她虽然生长于深宮之中,服侍在年轻守寡的懿安皇后⾝边。但近几年来満洲的兵力⽇強,成为明朝的一大祸患,她也知道。听了王瑞芬的不明不⽩的禀报,窦妃瞠目望着瑞芬,一时无言;过了片刻,挥手说道: “你赶快休息去吧。能够和⾐睡一阵也好,说不定皇上什么时候又要呼唤哩。” “奴婢这就去,随便歪在枕头上-胧片刻,不敢睡着。皇上更辛苦,⽩天和通宵都在为国事 ![]() 窦美仪没再说话,又挥手命王瑞芬快去休息。瑞芬退出后,随即有两个宮女进来,说天⾊尚早,请娘娘且到凤榻上休息。窦妃在宮女们的服侍下卸了妆,靠在枕上休息,同时也挥退了两个宮女。可是她想来想去,越想越没有睡意,睁开眼睛,望着宮灯,在心中问道: “难道是吴三桂投降了満洲?难道是吴三桂勾结満洲人同时来犯?难道是満洲人又进了长城?…” 一阵风从树梢吹过,仁智殿屋檐上铁马叮咚。窦美仪翻⾝下 ![]() “但愿皇天保佑,大顺朝逢凶化吉!” 今天是四月初五,离决定御驾亲征吴三桂的⽇子只隔七天了。昨⽇上午巳时前后,大顺朝的文武百官还处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之中,齐集皇极门前的丹墀上,依照鸿胪寺官的⾼声鸣赞,演习皇上的登极典礼。丹墀下排列着两行仪仗,又称卤簿,从丹墀下直排到內金⽔桥边。而午门外站立着六只⾼大的驯象,由彩⾐象奴牵引,每一阙门两只,相向守门,纹丝不动,稳若泰山。皇极门丹墀上的⾼大铜仙鹤和铜香炉,全都口吐袅袅轻烟,香气氤氲,散満演礼场中。在丹墀两边,钟鼓司的乐工们随演礼进程,不断按照鸿胪的赞礼声奏乐。乐声优雅、雍容,不仅气氛肃穆,更显出太平景象。但是演礼尚未终场,唐通和张若麒在文华殿叩见了李自成,呈上了吴三桂给吴襄的家书,局面便突然变了。 昨天上午,唐、张二人退出之后,李自成立刻同几位重臣开御前会议。昨⽇下午和晚上又继续御前会议。宋献策、李岩原来都不同意对吴三桂急于用兵,担心一旦东征受挫,东虏乘机南犯,大局将陷于不可收拾。随着李自成在⾰命功业上的步步胜利,尤其是从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在中原各地连获重大军事胜利以来,他们之间最初的“袍泽”之情步步疏远,变化为君臣关系;到了西安以后,央中 权政确立,百官职掌和品级厘定,当年“袍泽”之情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关于皇上要往山海卫御驾亲征的大事,两位军师虽然当面苦口谏阻,无奈皇上不听。随后他们被刘宗敏请到首总将军府讨论如何出兵的具体问题,完全是奉命行事,谏阻东征的话不再提了。 他们正在旧皇亲田宏遇宅中商议出兵的各种具体问题时,刘体纯从通州派飞骑送来的十万火急军情探报到军师府了。军师的夜间值班中军副将不敢拆封,立刻派人飞骑送到宋献策手中。宋献策拆开一看,脸⾊一变,不觉在心中惊叫:“果然不出所料!”他立刻转给李岩。李岩匆匆一看,心中想道:“在西安时我就担心会有今⽇,果然不幸言中!”他顺手将刘体纯的探报转给刘宗敏。刘宗敏看过之后,又 ![]() “兵贵神速,可见御前所定大计很是,必须赶快打败吴三桂,消除此一支祸患,再腾出拳头来对付満洲!各营如何出兵的事,由我一一下令。你们二位速回军师府,将这一军情探报连夜送进宮中,呈给御览。说不定明⽇一早,皇上会召见我们。你们赶快回去休息去吧!” 宋献策和李岩迅速辞出,策马奔回军师府,将刘体纯的军情密报附了一页简单的说明,让皇上知道他们同刘宗敏都看过了“特呈御览。敬候圣裁”这一简单附页,不是正式奏疏,在当时叫做“揭帖”清朝称为“附片”宋献策在外边加了个封套,写好封好,封口加印,立即叫人骑马送 ![]() 李岩被邀到宋献策的签押房中,屏退左右,继续谈了一阵。他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只恨他们自己出⾝文人,又不是陕西籍,同刘宗敏比起来究竟是远了一层,遇到目前局势,如何可以使家国趋吉避凶,化险为夷,他们徒然在心中清清楚楚,却无力挽救大局。他们因知道明⽇早饭以后,皇上必然召他们进宮议事,而此刻已经四更多天了,所以他们胡 ![]() “近几个月来,弟常后悔不隐居山林,而今晚矣!” “皇上是有为之主,吾兄何出此言?” “皇上当然是有为之主,但弟自恨有心报主,无力回天,不知税驾①何处!” ①税驾--意即脫⾝。 宋献策的心中一动,感到这是一句不吉利的话,但他也有一些同感。他想了想,感慨地说: “弟读《孙子兵法》,很注意《势篇》中所讲的一个道理。如今你我可以回想,皇上不顾你我多方谏言,占领河南、湖广之后,接着又到了西安,一直不肯在各地设官理民,使家国可攻可守,处于不败之地。朝廷不作此 ![]() 李岩轻叹一声,回自己在军师府內住的一座小院中去了。 到了巳时过后,宋献策和李岩被皇上召到文华殿了。 李自成在五更拜天之后,早膳以前,先将李双喜和吴汝义叫到武英殿的西暖阁,明⽩告诉他们,已经决定于十二⽇己巳,御驾亲率六万大军东征,一举打败吴三桂,迫其投降,然后腾出拳头, ![]() ![]() 吴汝义向皇上禀奏:罗虎的公馆已经安排好了,房屋和一切陈设都可以说富丽堂皇,符合大顺朝伯爵⾝份。男女奴仆都是从⾼门大户中挑选来的,限令在今⽇一早全到罗虎公馆,有迟误不报到的唯原主人是问。他还禀奏: “昨⽇陛下对臣面谕之后,臣立即向礼府政大臣们传下圣旨,敕封罗虎为潼关伯的敕书铜印,都将连夜赶办,今⽇上午将敕书送进宮来用玺,接着在罗虎的伯爵府颁赐罗虎。罗虎受封之后,立刻进宮,叩谢圣恩。估计罗虎进宮谢恩,将在近午时光景。他谢恩后骑马奔回公馆,文武员官为他贺喜,少不了举行酒宴。这些必备之事,臣已吩咐下去,务须一切 ![]() 李自成点点头,又问:“你打算请什么人为他主婚?” “罗戴恩是他的堂叔⽗,本来由他主婚最为合宜,可是他奉旨押运金银去西安,明⽇一早就要动⾝。大臣之中,陛下以为谁为合宜?” 李自成略想一下,含笑说道:“这费宮人在明朝宮中是有名的美人,又是一位才女,小罗虎担心她眼眶太大,轻视他出⾝微 ![]() “如此最好。臣当遵旨而行,包管这一对新人十分満意。” 李自成说:“初九⽇⻩昏新人花轿到潼关伯公馆,拜天地,送⼊洞房,接着就是几十席盛宴。事前样样都得准备好,可来得及么?” “请陛下不必 ![]() ![]() “不是京城,是行在。” “是,是。请恕臣一时错言。臣已命人由幽州行在的全城中征集一批有名厨师,明⽇就到潼关伯府,备办宴席。” 李自成频频点头,在心中称赞吴汝义很会办事,不愧是宮內大臣。他又在心中暗想,到了初九下午,一部分重要武将已经出征或者移营通州一带了,只有一部分将领尚在幽州城內。但是不管怎样,要使尚未启程的将领们在罗虎的喜宴上快活快活!但是,这只是他的心里话,并未出口,轻轻挥手,使吴汝义和李双喜叩头退出了。 今早,李自成不让窦妃陪侍,独自在武英殿暖阁中用膳。因为他不断地思虑着东征的事,他的脸⾊特别沉重。王瑞芬只在五更时朦胧片刻,挣扎精神起来,赶快梳洗打扮,像往⽇一样花枝招展,率领四个宮女,小心翼翼地侍候皇上早膳,同时受窦妃暗中嘱咐,在御前偷偷地察言观⾊,只要能得到一点朝中情况,便向窦妃禀报。一则因为她是一个最为细心的人;二则她同窦美仪差不多,一心一意维护大顺,把自己的一生命运寄托在大顺的皇权永固;三则她站立的地方靠近皇上,所以她与其他宮女不同,独能看见李自成的右眼⽪不住跳动。这本来是由于李自成从昨天来缺少睡眠,眼⽪的末梢神经过于疲倦,然而当时在民间却有一种 ![]() ![]() 早膳以后,李自成命传宣官传旨,辰时三刻,在文华殿召见牛金星。宋献策、李岩、喻上猷、顾君恩等几位帷幕重臣。他没有召见刘宗敏和李过,只是因为,刘宗敏是他起义后的生死伙伴,遇事果决,他相信此时必已陆续下令诸将,部署出征,而李过是他的亲侄, ![]() 在他向传宣官下了口谕以后,他坐在御案前沉思,首先想到了宋献策昨⽇所卜的“亢龙有悔”的卦,虽然他已经拒绝了两位军师的谏阻,同意刘宗敏的意见,在东虏南犯前赶快出兵东征,但是他心里并不踏实。要他完全不相信宋献策的卜筮是不可能的,不相信从文王、周公、孔子传下来的《易经》,也是不可能的。但他同刘宗敏都有十分丰富的打仗经验从为必须在満洲人南犯之前先动手打败吴三桂方是上策。昨夜接到刘体纯的十万火急的军情密报,更增加了他先打败吴三桂的决心。然而他也明⽩自己手中的兵力不⾜,也顾虑离关中太远,缓急之时不能得到人马增援。想到这里,他不觉在心中叹了口气。 他讨厌右眼⽪不住地跳动,将右眼⽪ ![]() “按既定东征方略去行,切不可 ![]() 虽然他刚刚在心中告诫说“不可 ![]() “孤听说正 ![]() “臣知道。京北正 ![]() 李自成点头说:“关帝爷是蒲州人,同陕北仅一道⻩河之隔。自来秦晋一家,我朝龙兴西北,艰难定邦,必有关帝爷暗中护佑。你须置备供物,代孤前去上香,默祝我朝…”他稍微停顿一下,不说出心中最关心的是东征胜利这件事,而要吴汝义祝祷:风调雨顺,五⾕丰登,国泰民安。 吴汝义明⽩皇上的真正用心,赶快说道:“臣要祝祷,请关帝爷在天默佑,此次皇上御驾东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好,你快去吧。” 吴汝义退出以后,李自成在武英殿的西暖阁中又闷闷地想了一阵,又 ![]() ![]() 往⽇,如果崇祯皇帝从乾清宮往文华殿去,一定要乘步辇,有大批太监跟随。然而李自成在紫噤城中不管去什么地方,一动⾝也称为“启驾”实际却全是步行,由李双喜率领二十名护驾将校跟随,另外有四名从西安带来的传宣官,还有挑选到武英殿宮院中侍候的四名宮女。明朝皇帝的所谓“启驾”的许多陈规和排场,全不用了。 李自成到文华殿东暖阁坐下片刻,被召见的几位重臣,都来到文华门了。这样的召见,不是开御前会议,而是沿用明朝的旧称,叫做“召对”所以礼仪比较简单。护驾的将校送皇上进⼊文华殿以后先退往文华门侍候,不奉呼唤不许再走上丹墀。宮女们向御案上献茶以后,即退到丹墀上,同宣传官都站在远处。 李自成的右眼⽪已经不再跳了,只是他的心思沉重,脸⾊ ![]() “叫他们进来!” 随即,双喜退出。过了片刻,传宣官引着大臣们走进文华殿,来到御前,向李自成叩头。赐座以后,李自成由于心中焦急,一反往⽇习惯,首先说道: “孤今⽇召对诸位先生,是为了东征大计。我大顺朝经过十余年的苦战,获得天下,国基未固,人心未服。孤本想早⽇举行登极大典之后,一面招降江南,一面治理百姓,使黎民早享太平之福。不断打仗,使百姓继续受战 ![]() ![]() ![]() 李自成有一个內向型的 ![]() “刚才在文华门恭候召对时候,臣听宋军师言道,昨夜接到探报,吴三桂已经差人去沈 ![]() “刘二虎几次探报都很实,这次又送来探报,料已证实。孤认为,既然吴三桂已经往沈 ![]() 牛金星、喻上猷和顾君恩听说刘体纯在夜间来的探报,一个个心中大惊。但他们在吃惊之余,各人的想法不同。顾君恩原是主张讨伐吴三桂,也赞成御驾亲征,所以他在心中暗想:悔不早作建议;此时出兵,可能已经迟了!喻上猷原在明朝做过兵科给事中,了解边情,对战事颇为忧虑,只想着未必能稳 ![]() “启东,你有何⾼明之见?” 牛金星欠⾝回答:“时局突变,为臣始料不及,深愧辅弼之职。臣窃思,目前陛下将亲率大军东征,行在重地,兵力空虚,十分可忧。目前应一面出兵东征,一面定安行在人心,收拾天下舆情。” “这话说得很好。要紧的是如何去做,你可想好了么?” “臣窃思,虽然皇上东征在即,兵事倥偬,然臣为皇上收揽天下人心,使京北士民咸知陛下虽然出⾝草莽,龙兴西北,却是个尊圣右文之主。陛下初到长安,即举行科举试考,选拔人才,颇收关中士子之心。目前在行在举行科举试考,事前没有准备,出征前已经来不及了。臣谨作两项建议,第一,陛下在出征之前,不妨亲临孔庙,举行祭孔之礼。臣的第二个建议是大赦天下,废除‘三饷’,以示与民更始。原拟在陛下登极诏书中宣布大赦天下,废除‘三饷’,不妨目前就此宣布,以收天下人心。” 大家都觉诧异,没想到牛丞相在此戎马纷 ![]() “祭孔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此时祭孔,有何题目?” “题目是现成的。皇上祭孔是行的释菜之礼,又称丁祭,名正言顺。” 李自成说道:“可是每年丁祭是在二月和八月,如今已到四月了。” “这是特殊情况,从天启到崇祯年间,因为朝政纷 ![]() 李自成不愿意人们因袭成见,对他仍然以流贼相看,听了牛金星的建议不觉心动,问道: “已决定十二⽇出师东征,还有祭孔的时间么?” “有,有。今年四月上旬的丁卯⽇是在初十,可以于初十⽇上午圣驾去文庙行释菜礼①,不会误了十二⽇出师东征。” ①释菜礼:古代读书人人学时以苹蘩之属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如今准备还来得及么?” “在胜朝每逢皇上行释菜礼,必须全部卤簿,⻩沙铺路,百官陪祭。如今兵马倥偬,可以用一半向簿,也不必⻩沙铺路,百官不必全去。只要皇上亲临,行在土民就会额手称庆。” 李自成略一思忖,说道:“你同礼府政大臣们商量着办吧。至于大赦天下,废除‘三饷’等事,还是放在登极诏书中宣示天下。你们把登极沼书准备好,等孤打败吴三桂回来再说吧。”他望望喻上猷和顾君恩问道:“你们还有何话说?” 喻上猷说道:“臣忝任圣朝本兵,时间未久,尚无丝毫微绩。陛下东征之后,丞相留守幽州。臣誓以忠勤,协助丞相,保幽州万无一失,以待陛下凯旋。” 李自成转向顾君恩,用眼神催他说话。 顾君恩说道:“陛下原定于四月初六登极,后改为初八⽇登极,如今又以御驾东征之故,必须改期举行。” “是啊,只好再改期了。” “臣建议,今⽇由礼府政通谕臣民:陛下登极大典,改为四月十五⽇举行。” 李自成:“啊?那时孤已经启程三天了。” “臣当然知道。请陛下俯纳臣的建议,今⽇由礼府政通告行在臣民,皇上改在十五⽇举行登极,此事必有吴三桂的细作,星夜报到山海, ![]() 李自成略一迟疑,随即点头说道:“你同牛丞相约同礼部大臣们商量着办吧。还有何话要奏?” 李岩心中认为这是欺骗全城臣民,正要说话,见宋献策向他使个眼⾊,便隐忍不言了。 顾君恩又说道:“陛下亲率三军,先声夺人,东征必可马到成功。至于探报说吴三桂派人去沈 ![]() 李自成赶快问:“何故东虏不会很快⼊犯?” 顾君恩说:“去年八月,虏酋皇太极突然在夜间无疾而终。虏酋原未立嗣,为着争夺皇位,努尔哈⾚诸子几乎互动刀兵。多尔衮也是努尔哈⾚之子,皇太极之异⺟弟,号称九王。他本来也想攘夺皇位,因恐皇室中自相残杀,数败俱伤,酿成东晋的八王之 ![]() |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
姚雪垠的最新架空小说《李自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李自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李自成是姚雪垠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