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姚雪垠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7899 |
上一章 第三十七章 下一章 ( → ) |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闯王出寨不远,看见刘宗敏、⾼一功和田见秀三个人站在一起商量什么事,亲兵们都离开几丈以外。他叫自己的亲兵在路边等候,下马走向他们问道: “有什么重要事儿?” ⾼一功回答说:“各营粮饷上的事儿,我找他们两位商量一下,已经商量好了。” 闯王说:“我也正要找你们。很好,就站在这里说说吧。” 他将如何同牛金星商定下一步破洛 ![]() ![]() “你已经答应了么?” 闯王说:“我笑着点点头,没有明⽩说决断的话。既然启东在商洛山中已经同我谈过此人,现在又竭力推荐,想来此人必是有些本领。我已经命二虎前往汝州城外 ![]() ⾼一功说:“军师,这职位可是重要得很啊。像徐以显那样的人,只会帮张敬轩出歪点子,咱们万不能拜为军师。” 闯王望着刘宗敏问:“捷轩,你说?” 刘宗敏笑着说:“咱们听闯王决定,准没错儿。军师嘛,像诸葛亮那样的人自古以来也只有一个。如今的军师,只是帮助谋划谋划,既不指挥打仗,也不手握兵权,有什么大不了的?名义很⾼,实际是主帅⾝边的一个幕僚。他为人正派,出了好主意,咱们大家尊敬他;倘若是个饭桶,又出歪点子,就送点银子请他走路,或者不让他再居军师⾼位,在军中吃碗闲饭得啦。我想,既然是牛启东推荐的,准定不会太差。” 闯王又问⽇见秀:“⽟峰哥怎么说?” ⽇见秀回答说:“咱们才到河南,事业方在草创,正是网罗人才的时候,不可求之过严。求之过严,人才就不来了。” 刘宗敏见闯王微笑,忽然想起来一个故事,哈哈大笑,说:“对。⽟峰哥说得对。闯王,等宋矮子来到军中,你看着办,只要他还有点真本事,对你有帮助,就拜他为军师吧。这也是对三教九流中有本事人物的一个号召嘛!” 李自成感到満意,离开他们,上马往一个大的校场奔去。⾼一功向刘宗敏间:“捷轩,你为什么忽然大笑?” “我想起来在快来河南之前,闯王同咱们谈过到河南后要如何网罗长才的话,真是站得⾼,看得远!他谈了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①,你们忘了?很有意思,不知他是不是从《东周列国志》那几本小说上看来的。刚才听了⽟峰的话,我又想起来这个故事,所以忍不住大笑起来。不过,故事是故事,咱们可不能把宋献策比做马骨。此人必有些真本领,能够助闯王一臂之力。” ①千金买马骨--古代有一位国君想用一千两⻩金买一匹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办事人员用五百两⻩金替他买一具千里马的骨头回来。从此四方都知这位国君确实想买千里马,一年之內就送来了三匹。按这是舂秋时代郭隗对燕昭公讲的故事。昭公卑躬厚礼招聘贤者,使燕国由弱变強。所谓“千金买马骨”在原故事中实际是五百金。 大家都曾经听闯王谈过这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于是都笑了。⾼一功说:“这位未献策一定有些真本事。牛启东很有学问,他不会随便推荐人来做军师。” 牛金星本来想在 ![]() ![]() “我刚才遇见闯王,他对你帮助他决定下一步用兵方略,十分⾼兴。我的事情很忙,顺便来看你一眼。” 牛金星谦虚地说:“愚弟碌碌书生,谬承老兄推荐,竟蒙闯王青眼相待,虚心下问,愚弟自当竭智尽忠,以报万一。” 医生说:“我跟随闯王数年,深知闯王深谋远虑,有过人之智,更善于采纳嘉言,从不自以为是。有时他自觉思虑未周,总是召集众将,叫大家各抒己见。他虚怀而听,择善而从。别人如有好的主意,纵然出自马夫小卒,他也听从。我曾说他:‘闯王,你惟其不自是,所以常是。’可是在大关节上,他也坚持自己主张,不稍让步。像闯王这样人物,尽管过去几年中屡经挫败,但确实有过人之处,确实了不起。遍观当今起义群雄,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他的。张敬轩比他矮了一头,像⾰、左之流的人物连他的十分之一也不如!” 牛金星说:“自古成大事的英雄,必是如闯王这样有雄才伟略,虚怀若⾕,从谏如流。汉⾼祖和唐太宗都是如此。” 医生说:“牡丹虽好,还须绿叶扶持。自古创业英雄都必有谋臣辅佐。张良、陈平都能在要紧时候为刘邦出谋划策,决定大计。朱洪武创建大明,刘伯温实是不可少的谋臣,人们称他是诸葛孔明一流人物。但望启翁从此扬眉吐气,展舒人才,为闯王⾝边的良、平、伯温。” 这几句话正说在牛金星的心坎里,不觉哈哈大笑,但笑后就在谦逊中含着自负地说: “愚弟何能与古人相提并论!” 第二天中午过后,李自成的老营离开⽩土岗,穿越伏牛山的东部,向北进发。在离开⽩土岗之前,他已经同牛金星、刘宗敏、⾼一功、田见秀等一群重要将领商议,决定将“随闯王不纳粮”和“义军所至,三年免征”两句话写成揭帖,在大军所到之处普遍张贴。前一句话是李闯王一进⼊河南境內就提出的一个口号,后一句话是现在新添的口号。前者是号召百姓不再向明朝的官府纳粮,后者是说闯王自己免征钱粮,流传之后就简化为半句“三年免征”了。闯王早在三年前就提出过“剿兵安民”的口号,因目前中原官兵空虚,不再着重去提。另外还有“割富济贫”和“平买平卖”等话,都是李自成义军的一般口号,已经行之多年,不像人豫后新提出的两个口号在百姓中震动之大,传播之广。 这两个新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李自成的⾰命事业开始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明末农民⾰命战争进人了新的阶段。这不是像“均贫富、等贵 ![]() ![]() ![]() ![]() ![]() 李自成向北进军,绕过摩天岭,在二郞庙停下来等候同宋献策会面。在第五天中午,宋献策来到了。李自成、牛金星、刘宗敏率一大群将领出寨相 ![]() “献策兄⾜迹半天下,见闻极广,又 ![]() 宋献策回答说:“献策生逢 ![]() ①芹献--不像样子的馈赠品,献礼品。 李自成慌忙离座还礼。牛金星和刘宗敏也赶快起立。金星最近尚未同献策见面,通过献策到临汝后与他信使往还,他已知道献策认为李自成上膺天命,将有天下之分,但献策的依据他不知道。现在见献策如此行礼,明⽩就要说出极其重大的事。宗敏也心中有些明⽩,当献策拜毕起立时,他一把抓紧献策的臂膊往椅子上一按,大声说: “老兄赶快说出来吧,咱们李闯王⽇后会有天下么?” “有,有。闯王名应图谶,吉兆显明,实系应运而兴,必有天下无疑。” 宗敏又说:“献策老哥,你别绕圈子,明⽩说出吧。咱们闯王是怎样名应图谶?什么图谶?什么吉兆?怎见得是应运而兴的?请快点儿说个明⽩,可不要有半句奉承!” 献策哈哈大笑,说:“此系何事,岂敢虚为奉承之语?且献策今⽇到此,岂是为打秋风而来?倘若捷轩将军以江湖之士看献策,则弟即惶愧不安矣!” 闯王忙说:“捷轩喜 ![]() 宋献策又哈哈大笑,然后向地上吐口痰,清一下喉咙,肃然坐正⾝上,又向闯王拱拱手,从容不迫地说: “今⽇献策所要言者,原是天机。不遇其人,不遇其时,不敢轻易怈露。随便怈露,不仅败坏大事,且有杀⾝之祸。今⽇献策来至义军,面谒麾下,说出天机,正其时矣。献策因见明朝气数已尽,必有真命天子应运而兴,故十年来浪迹江湖,萍踪南北,暗中察访究竟谁是真正的济世英雄。后来得到古本袁天纲、李淳风《谶记》一书,也就是世人所知的《推背图》。然目今所见的《推背图》全系后人伪托,与袁天纲、李淳风二人原本出人甚大。我所得到的是古抄本,题为《谶记》,也是有图有诗,但次序与今⽇所见诸本不同,所记图谶也大有出人。有一极为重要图谶,为今⽇清本所无,正是闯王必得天下之谶。” 宗敏问:“那上边画的什么?怎么写的?” 献策说:“上面如何写的画的,不用我空口说明,现有实物为证。请将我的 ![]() 宗敏立刻叫亲兵将宋献策的仆人叫来。献策向仆人吩咐一句,不过片刻,那仆人捧了一部青布函的大书进来,递给他以后赶快退出。刘宗敏看到书函的⻩纸题签,笑着说: “这不是一部《金刚经》么?我们田⽟峰大哥喜 ![]() 宋献策不慌不忙,打开青布书函,取出大字刻版的四本《金刚般若波罗藌经》,菗出第三本,撕破背面书⽪,拿出半页纸⾊很古的手写图谶,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捧呈闯王,同时解释说:“因怕路上被官府查出,故将全书留在开封,只带来这有用的半页图献于麾下。” 闯王站起来接过图谶,与金星、宗敏同看。宋献策还怕闯王和宗敏不能够完全明⽩,站在一旁解释说: “这画上被 ![]() ![]() ![]() 刘宗敏大叫说:“我的天,果然这谶记上写的明⽩!” 献策又指着后边的四句七言颂诗说:“请看这第三句是‘十八孩儿兑上坐’,十八孩儿即俗话说的‘十八子’,是个‘李’字,明明指的是闯王。兑为北方,闯王起自延安府米脂县,正是兑方。再看这第四句‘九州离 ![]() 金星说:“谶记如此明⽩,则闯王上膺天命,数已前定,复何疑哉!” 宗敏又叫着说:“献策兄,你,嗨!你献来的这一谶记,胜添十万人马。我刘宗敏拼死也要保闯王早定天下。” 宋献策点头微笑,接着说:“这卦是‘既济①’,坎上离下,⽔火 ![]() ①既济--《易经》上的一个卦名。 ②⽔德王--战国时齐人邹衍利用五行循环思想创立“五德终始”的学说,认为每一朝代各据有五行中的一德,朝代兴亡都符合五行生克的道理。这一宿命论学说,与皇权天授的思想互为表里,从秦朝开始就在有关皇朝兴替的政治斗争中起重大作用。李自成建立大顺帝国时自称是⽔德王,服⾊尚蓝。 李闯王一直在听,在看,在想,默不做声,竭力使自己保持镇静。这时他不再忍耐,望着宋献策和牛金星说: “我原是出⾝农家,曾为驿卒,为生计所迫,不得已而聚众起义,立志救百姓于⽔深火热之中。不意名应图谶,当得天下。不过自古得天下的,虽有天命,更要依赖人事。今后望两位仁兄多多帮助,见我有不是之处,随时指出,使我改正。倘果然能得天下,不敢忘兄等辅佐之功。” 宋献策又对闯王说:“崇祯元年十月间,紫噤城中御花园有一棵李树开花,朝臣都向崇祯上表祝贺,说是祥瑞。其实,花开不时,何曾有什么祥瑞?按五行说,此系‘木眚,出在紫噤城內,对崇祯颇不吉利。然李为麾下姓氏,实预兆麾下将开花于紫噤城內。可怜崇祯満朝文武,莫解李树十月开花之故!’” 刘宗敏说:“那时候咱们李闯王还没起义,崇祯的満朝文武当然不懂!” 经过了十二年的武装斗争,千辛万苦,艰险备尝,尤其是在近两三年连遭重大挫折之后,如今初来河南,开始走上顺利道路,长久来梦想中的宏图大略看来并非空想,正在此时,宋献策来到军中,献上“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记,对李自成和全军上下都起了十分大巨的振奋、鼓舞作用。闯王暗想:过去只是有人说我李自成⽇后能得天下,不意果然是上膺天命,见于图谶!刘宗敏等众将领想道:只要闯王上膺天命,纵然肝脑涂地也是值得的。同时从上到下,都想着今后应如何齐心戮力,整饬军旅,除暴救民,佐闯王早定天下。⾼夫人知道了宋献策献的谶记,同左右的女兵们都 ![]() 宋献策来到闯王老营献谶记的消息很快地传知了各处将士,到处一片 ![]() 经过几次深谈之后,李自成明⽩宋献策对于天下形势比较 ![]() ![]() 宋献策到军中的第三天,在二郞庙的闯王老营中召开军事会议,除讨论各项紧要的军事问题外,闯王当着大小将领拜宋献策为军师。闯王还趁机向将领们说明:目前各种官制尚未建立,没有适当职位给牛举人,但实际上是居于宾师地位。将领们都明⽩,牛金星将来必定是文臣之首。在这次大会上,闯王又一次对众将领重申军律和注意事项,亲自解说了人豫以来陆续宣告的各种政策,包括如何对待读书人和明朝官吏。对读书人,愿意归顺的给予优遇,量才任用;不愿归顺的也一概不杀,除非有较大民愤或甘作义军死敌。破城之后,抓到明朝现任官吏,除非民愤较大,也都不杀;如肯投降,照旧任职。当时地主阶级內部正在动 ![]() 闯王的大军一边继续在伏牛山中攻破富裕山寨,一边扩充人马和抓紧时间练兵,一边逐步北移。到了十二月初,闯王来到了伏牛山脉的北麓,攻破了一座大的山寨。这寨中居住着戴、盛二姓,名叫戴盛寨。闯王将它改名得胜寨,驻扎他的老营。这时他已经有十几万人马,声名远扬,但是还不曾派兵去攻破附近的任何县城。河南巡抚李仙风因无力对付,只好佯装不知。 一些原来散在别处的零星将士都找来了。郝摇旗也率领几百人马回来了。他在⽩河县同刘宗敏失散,宗敏渡过汉⽔,而他没有机会过去,率领幸存的不到十名弟兄突围出来,辗转到了山 ![]() ![]() ![]() ![]() 到了十二月中旬,李自成开始准备进攻洛 ![]() “他妈的,他们要将李公子置于死地,咱们就杀了他们!破洛 ![]() ![]() ![]() 几个将领觉得刘宗敏的话也有道理,但又怕打 ![]() 献策说:“即令将李公子判成死罪,也不会很快处决。我们目前只可专心破洛 ![]() ![]() 李自成点点头,同意军师的主张。他吩咐⾼一功,多出派几个人,去杞县和开封打探李信的情况,随时回来禀报。从此,在闯王老营中,除关心破洛 ![]() |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
姚雪垠的最新架空小说《李自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李自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李自成是姚雪垠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