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姚雪垠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13983 |
上一章 第三章 下一章 ( → ) | |
第三章 第三章 卢象升回到昌平的第二天上午,皇帝派太监送来银子三万两犒赏军队,另外一万两是赐他个人的。下午,又赏赐他御马一百匹,太仆马①一千匹,铁鞭五百只。卢象升十分振奋和感 ![]() ![]() ①御马、大仆马--御马就是御厩马,是皇帝的私产。太仆马是太仆寺(央中专管养马的衙门)养的马。 他把自己的一万两银子也分给将士,只留下一两五钱银子叫银匠替他打一只酒杯,留作纪念,井口昑一联,刻在杯上: 誓挥铁骑驱胡虏, 恭捧金瓯颂圣明。 这一联诗句虽不甚工,却照实说出他的杀敌誓愿和对皇上的感 ![]() 在这两三天中,崇祯皇帝的心中充満矛盾,他听了卢象升的坚决主战的言论不能不受些感动,有心等勤王兵到齐后与清兵决战。但是这种念头总是摇摆不定,反复思量,难下决心。他在乾清宮分别召见过杨嗣昌和⾼起潜,叫他们认真考虑卢象升的意见,不要徒事意气之争。他们异口同声,都反对与清兵决战,认为倘若将皇上的这一点家当作孤注一掷,一旦败亡,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时明朝军队多数欠饷严重,军纪败坏,这种种情形杨嗣昌十分清楚,但是他只看见这一个不利的方面,而不愿意想一想畿辅百姓和将士中不乏慷慨爱国之士,怀抱着同仇敌忾心理,只要朝廷振作起来,加以 ![]() “况自古以来,”杨嗣昌又说。“未有內 ![]() ![]() ![]() ![]() ①大朝--指明帝国。 崇祯对杨嗣昌和对⾼起潜不同。他对起潜只是当作一个忠顺的心腹奴才使用,而对嗣昌则一向认为是他的股肽之臣,深具谋国忠心,且事理通达,老谋深算,更非一般臣僚可及。嗣昌所说的这几句话十分投合他的心意,他频频点头。但是他同意不把勤工兵马拿出来作孤注一掷,却又不愿一味避战,使敌人如人无人之境,他说: “朕亦深知 ![]() 杨嗣昌俯首说:“皇上英明天纵,所见极是。” 在定安门会议的三天之后,崇祯又完全倒在主和派的一边了。皇帝的这种变化,卢象升也曾担心,但没想到来得这样快。当他正在⾼兴时,总监军⾼起潜来到了昌平。卢象升把他 ![]() “看起来皇上战意甚锐,我们只有冲锋陷阵,杀敌报国,方能不负上意,至于如何杀敌,生学已筹之 ![]() “卢大人有何妙计?” 卢象升放低声音说:“生学打算在初十夜间分兵四路,趁月夜进袭敌营,出其不意,杀他个落花流⽔。⾼公以为如何?” ⾼起潜冷淡地一笑,说:“只听说雪夜袭蔡州①,没听说月夜袭敌营。” ①雪夜袭蔡州--公元817年 ![]() 受此奚落,卢象升心中大怒,恨不得一脚把⾼起潜踢出大厅,但是他竭力地忍耐住了。他知道如果他不能忍受奚落,自己惹祸不打紧,同敌作战的大事也不用谈了。于是他勉強笑一笑,说: “敌人方胜而骄。正因为是月夜,他们会更加大意,疏于提防。” “敌众我寡,还是以持重为上策。” “正因为敌众我寡,故用奇袭。” “万一不胜,岂不是孤注一掷?” “出奇制胜,兵家常事,何谓孤注一掷?” “此事让我仔细想想,以求万全。” 谈话成了僵局,两个人都不愿让步,只好都不做声。喝了一杯茶,⾼起潜忽然改换话题,満脸堆笑说: “久闻老先生最爱名马,此次前来勤工,想必带来几匹?” “带来几匹,有几匹留在 ![]() “我也极爱骏马,可否让我一 ![]() “请!” 卢象升陪着⾼起潜走到一个空场上,早有人把十匹⾼大的骏马从马房中牵了出来,⾼起潜看见每一匹骏马都有点垂涎,心里说:“人们都说卢建斗无他嗜好,惟爱骏马,果然不错!”他听说卢象升的每匹马都有名字,随即挨着问了几匹,掌牧官参将杨陆凯在旁边一一回答。⾼起潜见过的名马也很多,像燕⾊驹、桃花骢、豹花骢、花菊青等名字他都不感到新鲜。等问到一匹浑⾝火红的骏马时,杨陆凯告他说它叫⽟顶⾚,他连声说: “好!好!果然浑⾝是胭脂⾊,只有头顶上一块⽟⽩⾊!”随即又指着卢象升的坐骑问:“这匹呢?” “五明骥。”卢象升忍不住自己回答。 “嘿,这马,耳如竹批,目如悬铃,真是神骏!” 这时五明骥听见附近群马嘶鸣,它忽然昂首长嘶,把⾼起潜吓得一跳。⾼起潜本是⾝材魁梧的人,伸出手要量一量马头多⾼,竟然差很远没有够着马耳。他随即笑着说道: “此马这样⾼大, ![]() “此马初到生学手里时, ![]() ⾼起潜看着这匹马⽑⾊光泽,犹如涂脂,前 ![]() ![]() “为什么叫它五明骥?” 卢象升微微一笑,向掌牧官瞟一眼,然后一手拈着胡须,一手摩抚着马⾝上光滑发亮的短⽑,回答说: “你看,此马全⾝深紫,鬃⽑黑⾊,却有四只蹄子⽩如霜雪,肩上也有一片⽩⽑像一轮皓月。这五处⽩⽑,不但在 ![]() “果然切合,十分新鲜。哈哈哈哈…”象升见⾼起潜这样称赞他的坐骑,心中十分⾼兴,把刚才的一肚⽪气愤冲跑了。掌牧官杨陆凯看见⾼监军还在打量这匹神骏,就在一旁说: “监军大人不知,关于这匹马,我们总督大人还有四句赞语和四句七言诗哩。” “什么赞语?” “这四句赞语是:‘紫体玄鬃,其力千里;孤月悬肩,寒霜没趾。’” “四句诗怎么说?” 杨陆凯声调铿锵地背诵出一首七绝: 踏破关山几万重, 渥洼①神骏似枫风。 弛驱百战平胡⽇, ⾎汗堪夸第一功。 ①渥洼--汉武帝时尝得神马于渥洼。渥洼是⽔名,在甘肃敦煌境內。 这几句诗⾼起潜连一句也没有听清楚。他的注意力已经移向旁边一匹⽩马⾝上,想着这匹五明骥是卢象升心爱的坐骑,自然不会赠人,倘若能把那匹漂亮的⽩马赠他,也⾜以満意了。 “好诗!好诗!”他连连点头,装做自己很能欣赏这首七绝的妙处“真是好诗!这一匹⽩马叫什么名字?” “它叫千里雪。”杨陆凯恭敬地回答说。 “啊呀,马漂亮,名字也起得漂亮!”⾼起潜⾼举右手,伸到千里雪的背上摩抚着,噴啧称赞:“嘿嘿,在皇上的御厩里也找不到这样的好马!” 卢象升笑一笑,说:“不瞒⾼公,这是一匹御厩马。” “御厩马?” “是的。前年秋天虏兵⼊塞,生学从湖广率兵⼊援。九月间,生学巡视塞外,蒙皇上赐御厩马五十匹。生学原有五匹好马,又从这五十匹中挑选五匹,共为十匹。方才你看的那⽟顶⾚也是御赐的。” “啊,怪道这匹马如此漂亮,原来是从御厩中选出来的!”他牵着千里雪走了几步,为着炫耀自己是真正內行,故意用《相马经》上的术语称赞说:“跨灶!跨灶①!真是好马!” ①跨灶--马前蹄有空处叫做灶门,所以前蹄在地上踏的痕迹叫做“灶”马行走时后蹄落下去超过前蹄痕迹,叫做跨灶。 卢象升说:“古人的话也不尽可信。一般的好马都能跨灶,并不稀奇,难得的是此马‘龙颅凤膺’,腹下有旋⽑如啂。” ⾼起潜低头一看,果见马腹上有两片旋⽑,左右对称,说道:“果然像两个啂这是房。”看了片刻,他抬起头来说:“好像什么书上讲到过这腹下旋⽑,我记不清了。” 杨陆凯回答说:“李伯乐《相马法》上说:‘旋⽑在腹下如啂者⽇千里马。’” “对,我就说嘛,这匹马不是凡马。”⾼起潜望着卢象升说“让我骑一趟试试如何?” 卢象升向掌牧官杨陆凯把下巴一摆,说: “备马!” 马夫们立刻搬出来镶着银饰的⽩鞍子,⽩⾊的锦缎垫褥,配着闪光的⽩铜镫于。马的辔头也是⽩⾊的,镶着银饰,但又不显得过分雕镂和琐细,而是在简单和朴素中显出未谐和的美。马一备好,越发显得漂亮。大概它自己也感到奋兴,昂然抬起头,咴咴地叫了一声,不住地在霜冻的土地上踏着前蹄。⾼起潜飞⾝上马,随即由掌牧官递给他一支鞭子。一看这鞭子是用⽩⾊的⽪条编成的,安装在一 ![]() 跑了大约五里路,⾼起潜才余兴未尽地勒转马头。一回到卢象升面前,还没下马,他就尖声⾼叫: “啊呀,卢尚书,总督大人,真是好马!真是好马!”跳下马以后,他接着说:“这简直不是马,是一条腾云驾雾的⽩龙!一条⽩龙!” 卢象升愉快地笑着说:“⾼公太过奖了。” 这时掌牧官亲自牵着千里雪在广场上踊跳。它的极其润泽的⽩⽑在 ![]() ![]() “我虽然也有几匹好马,但是同老大人的马比起来,都成了驾马。看着老大人的这匹⽩雪,不胜 ![]() “不是‘自雪’,是千里雪。”卢象升笑着纠正说。 “啊,是千里雪。⾼雅!⾼雅!怎么不叫它⽩龙驹?” 左右的人们都忍不住暗笑。卢象升忍着笑说: “⽩龙驹这名字虽然不错,只是有点俗。再说,它不是儿马,是⺟马。” ⾼起潜自知失言,故意纵声大笑,解嘲他说:“嗨,嗨,我忘了公⺟啦!”他走过去揭开马的嘴 ![]() ![]() 一位幕僚给卢象升使个眼⾊。卢象升恍然明⽩了太监的意图,不由得产生了厌恶和愤慨情绪。他平⽇深恨一班监军太监们都惯于招权纳贿,克扣军饷,不⼲好事,心里说:“哼,可恶,竟想要走我的爱马!”于是他冷淡地笑一笑,说: “总监大过谦了。你出则代皇帝监军,人则侍天子左右,不惟在监军时到处有名马奉献,即皇上御马监中的御马,你想要哪一匹还不是随手牵来?太过谦了。” ⾼起潜感到尴尬,但仍然不死心,厚着脸⽪说:“我虽然也有几匹好马,但都不十分惬意,故一见尚书大人这匹千里雪,不觉 ![]() ![]() ![]() 他们回到大厅里坐下以后,卢象升屏退左右,又 ![]() 卢象升拂袖而起,按着刀柄,大声说:”总监畏敌如虎,我只好单独与敌周旋了!“ ⾼起潜傲慢他说:”总督愿意单独与敌作战也好,不过人马,人马,我也要…“ 卢象升决然地截断太监的话头说:”好,我明⽩你的意思,不用说了。宣大、山西的人马原是我带来的,仍旧归我指挥;关宁精锐我一个不要,由总监军自己指挥。“”这样好么?“⾼起潜故意问,实际上他心中非常満意。”兵分则弱,对战争当然不利。但今⽇除此之外,别无善策。“”那就只好分兵了。什么时候分?“”我今天就拜疏上奏,等皇上圣旨一到,马上就分。“”这样很好。我现在就进京去,等候上谕。不再打扰了。“⾼起潜站了起来,打着官腔说,”同为皇上办事,望老先生多多包涵。“”好说。“ 卢象升把⾼起潜送出辕门,望着他上了马,拱手相别,在心里感慨他说:”唉,不想鱼朝恩①复见于今⽇!“他向⾼起潜渐渐远去的背影又看了一眼,摇头摇说:”我今⽇方知道宦官的厉害!“ ①鱼朝恩--唐朝宦官,在德宗和代宗两朝屡出监军,颇骄横,贪贿无厌。 当天下午,将近⻩昏时候,卢象升奉到皇上御旨,同意他同⾼起潜分兵。他明⽩皇上听了⾼起潜和杨嗣昌的活,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在皇帝⾝上所寄托的最后一缕希望登时幻灭了。他感觉自己在朝中孤掌难鸣,真是”一木难支大厦之将倾“,深深地陷⼊绝望和愤慨之中。正当这时候,一个传事官拿着一个大红手本走来禀报,说翰林院杨老爷在辕门外等候渴见,卢象升在手本上瞟了一眼,吩咐说:”赶快请进!“他立刻站起来,一边向大厅外去 ![]() 三大前皇帝在平台召见卢象升的谈话內容,虽然卢本人不曾向外人怈漏,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开始只有几个与随驾上朝的太监常来往的大臣知道,随即就在许多朝臣中传播开来。知道卢象升果然敢于在皇上面前力排和议,坚决主战,杨廷麟感到満心的欣慰和敬佩,然而同时他也明⽩,卢象升在朝廷上的处境是困难的,杨嗣昌和⾼起潜会合力对付他,会使他的雄心壮志付诸东流。跟着,定安门会议的情形,也在朝臣中互相传播开来了。他急于要来同卢象升见面谈谈,帮他谋划一下,但是为着避免杨嗣昌的注意,他延迟到午后骑马出京,赶在⻩昏时来到昌平。 卢象升把他 ![]() 杨廷麟的心中明⽩,笑了一笑,间道:”为何彷徨无计?“”弟千里勤王,原想与敌拼死一战,解京师之危急,挫胡虏之凶焰,谁知…“卢象升说到这里,深深地叹一口气,摇了头摇。”总督大人进宮陛见情形及定安门会议经过,廷麟已略知一二。莫非因里边对和战大计还在举棋不定,朝廷上有人掣时,使大人 ![]() ![]() ![]() ![]() ①奴儿⼲--明初奴儿⼲都司设在黑龙江⼊海处。 卢象升揷言:”満虏原是女真余孽,周为肃慎,隋、唐称为。努尔哈⾚在万历初年不过一部落酋长,受封为龙虎将军①,为我朝守边。后因朝廷抚驭失策,始为叛 ![]() ![]() ①龙虎将军--努尔哈⾚受封为龙虎将军是在明万历二十三年。 杨廷麟接着说:”大人所言极是。倘和议一旦得逞,丧权辱国,使东虏得寸进尺,祸有不堪言者。尤其皇上毕竟是有为之主,在这件事上颇忌讳受外廷清议指责,他自己也不愿步南宋诸帝后尘。如果大人能够乘敌人屡胜兵骄,率士气方盛之数万援军向敌奇袭,即令不能获致全胜,只要杀伤相当,稍挫敌焰,就可以堵主和者之口,使皇上确知敌之不可畏,惟有战方为上策。弟两天来⽇夜筹思,窃以为只有这一个办法可以扭转目前局面,不知大人以为然否?“ 卢象升沉昑说:”我也是这么打算,可惜如今已经晚了!“”晚了?为何晚了?“杨廷麟轻拈着垂在 ![]() 卢象升将双手放在火盆上烤着,把今天分兵的经过对杨廷麟说了一遍,沮丧地叹息一声。杨廷麟半天说不出话来,随后从椅子上站起来,跺跺脚,愤慨地说:”这样看来,大明江山迟早会送于満虏!“ 卢象升没有做声,眼光落在烧得通红的木炭上,好久没有抬起头来。作为一位边防军的统帅,他对敌人的野心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处在他的地位,他不愿再多说什么话。他认为做一个忠臣宁可自己饮恨而死,也不应该在别人面前张扬”君⽗“的不是。另外,李奇的事件给他的心理上震动很大,他觉得自己一举一动都在受着东厂的暗探监视,随时会报进宮中。”今天的満洲自认为是金源①的再起“杨廷麟见卢象升不做声,接着说,”所以杨文弱、⾼起潜等就是⻩潜善、汪伯彦②一流人物!“ ①金源--金国的别称。 ②⻩潜善、汪伯彦--南宋初年的两个仅臣,秉承宋⾼京赵构的心意,主张对金妥阶、投降,阻挠和破坏对金抗战。 卢象升注意到顾显悄悄地向里边张望一下,不敢进来。于是他抬起头来,对客人笑一笑,打趣地说:”伯祥兄,数载京官,还没有磨练好你的脾气,依然书生本⾊,一谈起国事,悲歌慷慨,不减当年。好,请吃饭吧。吃过饭以后再聆⾼教。“ 在吃饭时候,因为有一群幕僚相陪,他们没有继续谈和战大计,只是随便谈谈近来朝廷上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新闻。饭后,卢象升又把杨廷麟让进里间,郑重地问:”伯祥,目前国事一天不如一天,我虽然不敢说祖宗三百年江山①会葬送在我辈一代手中,但情势确实十分危急。你另外还有何⾼明之见?“ ①祖宗三百年江山--明朝从开国到现在只有二百七十多年,但当时人们习惯,喜 ![]() 杨廷麟沉默片刻,从嘴角露出来一丝苦笑,说:”我本来还想奉陈一个愚见,可是如今觉得说出来大人也不会采纳,采纳了也不好去行,还是不说吧。“”什么⾼见?快请说出。“”皇上打算等洪九老、孙⽩⾕①把李自成消灭之后,调他们来京勤王,大人知道吧?“ ①洪九老、孙⽩⾕--洪承畴字亨九,当时士大夫们尊称他洪九老。孙传庭字⽩⾕”知道,怎么样?“”我曾经这么希望,由大人出头,建议皇上赦李自成之罪,召他带兵与东虏作战,将功赎罪。同时召洪九老与孙⽩⾕即速来京,分任蓟辽总督与辽东巡抚。大人率宣大、山西劲卒,加上李自成之众,攻敌之前,洪九老与孙⽩⾕于长城內外扼敌之后,畿辅州县坚壁清野,号召在野豪杰、⽗老兄弟,人人执⼲戈以卫桑梓,则东虏可一战而溃,胜负之势从此改观。“ 卢象升笑着摇头摇:”伯祥,这才真是书生之见。这样的意见怎么敢奏闻皇上?“”是的,我也想到大人不会采纳,皇上更不会采纳。“”李贼溃灭在即,你想,皇上岂能使洪总督、孙巡抚功亏一篑?再说,像李自成这班流贼,在內地因利乘便,东西流窜,有时还能使官军吃点亏,好像他们还有一些本事。其实,他们一旦离开內地,一无奷细猾民供其驱使,二无饥民供其裹胁与号召,就无从施其伎俩,何能与虏作战?“”不,总督大人差矣。大人前几年虽然同流贼作过多次战,屡获大捷,但流贼并不像大人说的那样不堪一击。如真不堪一击,何以十年以来,如火燎原,朝廷竭国全之力不能扑灭?况且据下官所知,李自成与其他流贼不同。他善于用兵,常能化险为夷,转败为胜。虽为⾼ ![]() ①闯王--”闯王“一词不是绰号,而是代表军事导领地位的称号。在明末十三家义军中只有⾼ ![]() ![]() ![]() 卢象升含着讥讽微笑地问:”阁下对李自成何以知道这么多?“”剿贼为家国大事,可惜朝廷上对流贼情形多茫茫然略无知识,如在鼓中,如在梦中。不知己,不知彼,何能取胜?廷麟一年来对此稍能留心,故敢说略知一二。“ 杨廷麟实际上对农民军的情况略有所知,是一位做御史的朋友喻上猷告他说的。近几个月,张献忠派一位姓薛的将军住在京北活动,这个人因为喻上猷是湖广省在京城的一位名流,所以也常常拜望他,同他拉关系。喻上猷趁着这个机会,向薛将军了解到十三家①的起事经过、发展历史和目前情形。所以喻上猷对李自成的了解,比那些只靠塘报、邸抄和道听途说去妄谈农民军的京官们清楚得多。喻上猷又将李自成等人的情况转告了廷麟。现在杨廷麟一看卢象升对农民军抱着很深的成见,他就不敢再提一个字了。他把眼光移到墙壁上,看见中间挂着关公像,旁边是卢象升写的岳飞的《満江红》,字体娟秀而遒劲,一望而知是从王羲之草书帖变化出来的。下边署的⽇子是昨天,除 ![]() ![]() ![]() ![]() ①十三家--明末由陕西北部和山西西部起义的农民军共有十三个支派,称做十三家。有时合在一起,有时分开,或者几家合在一起。⾼ ![]() ![]() ![]() ![]() 卢象升叹口气说:”伯祥,你看,我一到这里,心中就觉得奇怪。不知何人在大厅座后的屏风上写着文文山的《正气歌》,在这间卧室中挂一幅关公像,好像这就是我的下场。“”大人!你一⾝系社稷安危,何出此不祥之言?“”唉,这是天数!“”啊?…“”弟几年来出生⼊死,心力 ![]() ![]() 不等朋友说完,卢象升截住说:”不能光看民气。南宋初年,中原与河北民气何尝不好?无奈朝廷自有主张,致使李纲无功,宗泽殒命,岳少保见害于风波亭。民气有什么用!“”老大人⾝为统帅,大局尚有可为,不应如此灰心。“”不瞒你说,弟从今而后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至于成败利钝,付之天耳。“停一停,卢象升不放心地问,”伯祥,招抚闯贼之议,你可同别人谈过?“”不曾同别人谈过。“”此事重大,我劝你千万莫同第二人谈,免得惹出是非。朝廷对张献忠的招抚也只图羁縻一时,以后看情形再说。张献忠并无归顺诚意,熊文灿迟早会败在这件事上。如今谁要是再建议招抚闯贼,那就太不识时务了。“ 他们又谈了一些别的问题,不时地发出叹息。约摸到三更时候,杨廷麟告辞要走,因为他明天早晨还要迸宮早朝。卢象升也不留他,叫仆人端出酒来劝他饮了几杯。卢象升原来酒量很大,自从⽗亲死后,为着守孝,滴酒不再⼊ ![]() 不知是由于他的感情 ![]() 第二天上午,卢象升把大小将领召集到行辕来听他训话。他叮咛大家尽忠报国,不要因为兵少势孤而气馁。训话刚毕,杨嗣昌到昌平来了。他把杨嗣昌 ![]() 杨嗣昌笑着兑:”生学已经知道了。老先生还得分一回兵。“”什么?!“卢象升掩饰不住吃惊地问,同时感到有一股凉意蓦然从脊背透⼊心里。他又轻轻地追问一句:”为什么又要分兵?“”新任总督陈方垣①已经到京。皇上的意思是叫他统率山西援兵。他大概今天下午就会来昌平拜谒阁下。生学一来是代朝廷来向老先生慰劳,二来也是把皇上的这个决定奉告阁下。“ ①陈方垣--方垣是陈新甲的字。 卢象升没有马上回答,简直不知道说什么话好。他认为这又是杨嗣昌和⾼起潜捣的鬼,他们竭力使他没法同清兵作战,免得妨碍他们秘密地同敌人进行议和。他的心中非常愤 ![]() ![]() 他们谈了一阵闲话,话题转到了议和的消息上。卢象升再也忍耐不住,完全忘记了个人利害,望着杨嗣昌的脸孔,愤愤地说:”文弱!城下之盟,《舂秋》所聇。敌兵躏蹂京畿,公等不思如何派兵遣将,决胜疆场,而⽇⽇主张议和。难道不想一想,南宋之事,千古所悲,岂可重见于今⽇?更不想一想,长安①口⾆如锋,袁崇焕之祸②岂能免乎?“ ①长安--因为长安是我国古代有名的京城,建都的时间也最久,所以明、清两朝的士大夫喜 ![]() ②袁崇焕之祸--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很有才能的统帅。崇祯二年清兵⼊塞,进攻京北。袁崇焕时任蓟辽督师(即总督),率兵星夜⼊援,布阵于京北东郊。崇祯帝中敌人反间计,疑他与敌人订有密约,把他下狱,处死。这一大冤狱,在崇祯年间没有人明⽩真相,所以卢象升拿杨嗣昌比袁崇焕,说他会落袁的下场。直到清初为了要修明史,清朝统治者才把这一事件的真相公开。 杨嗣昌満脸通红,说:”若如此说,老先生的尚方剑当先从生学用起!“ 卢象升用鼻孔冷笑一声,说:”我既不能奔丧,又不能战,吃尚方剑者应是我,而不是别人!“ 杨嗣昌站起来,背着手来回地走了一阵,然后站在卢象升的面前,勉強笑着说:”九老,你不要以长安的流言蜚语陷人。“”流言蜚语?“卢象升又冷笑一声,”周元忠赴満洲讲和,来往已非一⽇。此事发起于辽东巡抚方一藻,主其事者是你本兵杨文弱,京北城无人不知,何谓流言蜚语!“ 杨嗣昌的态度很窘,心中十分恼恨,但只好苦笑一笑,捋着下巴颏上的胡须说:”老先生既如此信以为真,生学就不必说别的话了。“ 把杨嗣昌送走以后,卢象升回到屋里,想着今后的对敌作战更加困难,同时不由得联想到秦桧和岳飞,愤慨地说:”自古未有权臣在內,大将能立功于外者!“① ①自古…于外者--相传公元1140年岳飞进兵朱仙镇,金朝略侵军的统帅兀术准备从开封撤退,一个汉奷书生劝他不要走,说:”自古未有权臣在內,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且不免,况 ![]() 几个幕僚走了过来。那一位曾劝他把千里雪赠送给⾼起潜的幕僚小声劝他说:”大人,你刚才同杨阁老当面争执,使他不好下台,似乎不妥。古人说:‘小不忍则 ![]() ![]() 当他用极其悲愤的声音说出来”以一死报国“这几个字以后,他的心中一酸,不由得滚出来两行热泪。幕僚们都低下头去,很久很久,不敢抬起眼睛望他。 但是直到现在,他还在希望杨嗣昌回心转意,而且对皇上也没有完全绝望,总以为皇上只是一时受了蒙蔽。他想了想,叫仆人拿来笔砚笺纸,给杨嗣昌写了一封短短的信,在信中这样写道: 老先生若能回心-力,以济家国,即 ![]() 把信封好,派人立刻送到京城,他随即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大厅中走来走去。过了好长一阵,他忽然在柱子旁边站住,刷一声把宝刀子套一半,使幕僚们都觉得他会拔刀砍柱,以怈 ![]() 卢象升大踏步向外走去。幕僚们互相望望,跟在他的后边走出辕门。他接过来缰绳和鞭子,飞⾝跨上五明骥,直奔出昌平城外。家人顾显和一群亲兵也都跳上骏马,风驰电掣般地追随在他的后边。⼲燥的大路上扬起来一溜烟尘。 他在东门外的校场里驰马舞刀,直到心中的悲愤和郁悒情绪稍微舒散了一些以后,才信马由缰,缓缓地走回行辕。 |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
姚雪垠的最新架空小说《李自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李自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李自成是姚雪垠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