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是龙在田创作的经典官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官银 作者:龙在田 | 书号:42920 时间:2017/10/28 字数:9321 |
上一章 第13节 下一章 ( → ) | |
13 杜念基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这是平房支行的老行长直接转 ![]() ![]() ![]() ![]() 调查报告他已经反复翻看了几遍,这篇长达数万字的文章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深⼊细致的分析作支持,论述了作者的几个观点,杜念基已经做了总结,并详细地写在了纸上: 1、汽车工业集团目前的经营状况令人堪忧,但其实力雄厚的生产设备在国內仍然占据比较优势; 2、大量最新的际国、国內经济信息表明,集团传统的卡车生产优势已经减弱,继续投资卡车生产具有大巨的潜在风险; 3、极⾼的负债率证明集团的偿债能力已经十分有限,资金周转率明显降低,盈利能力减弱,行银发放款贷必须极为谨慎; 4、为了解决经营的被动局面,集团必须考虑转产其它产品,在确定能够转产成功的前提下,行银仍然可以注⼊启动资金。但文章也暗示:如果转产失败,将会使企业面临破产,行银资金也终将无法收回; 5、汽车工业集团的情况是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界的一个代表。对于濒临危机的企业,行银的款贷无论对企业还是对行银来说,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同时决定着企业和行银的兴亡,所以新形势下银企合作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杜念基看着手中的纸片沉思着。他估计,可能是马力向岳振 ![]() ![]() ![]() 杜念基正在沉思中,办公室的门被人毫无礼貌地推开了,走进一个人来。杜念基抬起头,这个人是信贷处的老处长,当年杜念基的顶头上司郑效敏。郑效敏迈着一瘸一拐的步子,径直走到杜念基的办公桌前坐了下来。杜念基放下调查报告,看着他,不说话。 杜念基刚进⼊商贸行银省行的时候,就在郑效敏的手下工作,业务上是郑效敏手把手教他做的,工作上也是郑效敏一步一步把他从一般科员提拔到副处长的位置上来的。一般来说,行银的信贷处长都是副行长、行长的最佳候选人,只要不出大的差错,工作具有一定的能力,早晚会走到导领的岗位上来——信贷处在行银毕竟是核心业务部门。可是这个郑效敏却天生是个杞人忧天的 ![]() ![]() ![]() ![]() 郑效敏经常跛着脚来上班,对信贷处的工作指手画脚,但是再也没有人听他的指挥了。他经常到杜念基的办公室里坐一坐,杜念基有空就陪他神秘兮兮地聊一聊,生活上的困难总是及时地帮他解决,良心上也算是对得起他的知遇之恩了。 杜念基拿出一支烟递给郑效敏,亲自替他点上。他不想多说话,否则不知会聊到什么时候。 “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是省汽车工业集团的老李会计给我托来的梦。”郑效敏低着头无精打采地说。他说的老李会计,就是李小強去年过世的⽗亲“他说,那边刚给他分了两室一厅的新房,邀请我有空去坐坐。” 杜念基憋不住笑了,说:“那边单位的福利待遇还不错嘛,老李去年刚去报到上班,今年就分房子了?” “那边的汽车工业集团经济效益比这边的好得多。老李去了后仍享受副厂级待遇。因为他老伴儿还没过去,就暂时分给他两室一厅,算是单⾝公寓。”郑效敏不无羡慕地说,杜念基低下头接着看调查报告,不理他的话茬。 “你知道那边集团的效益为什么这么好吗?”郑效敏把头伸过来神秘地问,杜念基皱了皱眉,摇头摇。 “老李是看在多年老朋友的份儿上才透露给我的。他说,他们厂子早就不生产卡车了,转向生产不同档次的家庭用小轿车。他们改变了商务用车豪华、宽敞、配置很⾼的传统做法,使车型设计更适合于三口家庭的生活需要,既有三厢的,也有两厢的,还有客货两用型,车型外观小巧别致,还配以不同颜⾊。这些不同档次、不同型号、不同价位的家庭用车投放市场后,非常受 ![]() ![]() 杜念基惊异地抬起头,关于家庭用小轿车的发展趋势,他早就在一些行业理论研究的杂志上有了耝略的了解,那些內容真的和郑效敏说的差不多,就问:“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些信息?” “我不是跟你说了嘛,是老李告诉我的!”郑效敏不耐烦地说。 “如果你手头有关于家庭用车的资料,⿇烦你拿来给我看看?”杜念基十分有趣兴地探过头来。 “放心!我已经让老李立即把所有关于家庭用车的资料用特快专递给我邮寄过来了,这两天就到!——你是我提拔起来的⼲部,有什么好东西我还能瞒着你?”郑效敏一脸得意地说。 “拉倒吧你!”杜念基一挥手,懊恼地坐在椅子里。 “我⾝体不好,现在处里是你主持工作,希望你考虑给老李他们厂子贷点儿款子,也算是我们支持朝 ![]() 这时,张亚明走了进来,不由分说,扶起郑效敏就往外走,好说歹说把他劝了出去。 “这老先生跟我扯了一早上的家庭用车,我就知道他又跑到你这里来了。”张亚明笑着说。 “老郑从哪里搞来的家庭用车的资料?” “可能是处里小青年们从因特网上下载下来,拿给他消磨时间的,没想到他倒当回事儿了。” “你还是把那些资料拿给我看看吧,我们要随时掌握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杜念基沉着脸说。 “是。”张亚明感觉到了杜念基的不悦。 停了停,杜念基指着桌上的调查报告,说:“这篇调查报告你看过了么?” “看过了,有一定的理论⽔平。”张亚明说“这个平房支行的岳科长是名牌大学毕业,总有些自命不凡的架势,这是最让我看不惯的地方。这次他托人把这份材料直接送到你这里,似乎有⽑遂自荐,公车上书的味道,倒好像是我这个信贷处长嫉贤妒能,庒制人才了。”张亚明笑着递给杜念基一支烟。 杜念基说:“勇气可嘉,方式欠妥,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生学似乎都有这样的⽑病。我们应该为他们更多地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遂之所以能够自荐成功,就是因为平原君给他创造了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软环境。毕竟这种自荐的方式是有一定的成功率的,尤其是自荐者遇到一个开明的上司的时候。他的业务⽔平怎么样?” “就像你刚才说的一样,⽔平可嘉,方式欠妥。只要是他认准的道理,就是九头牛也没办法把他拉回来,但幸好是他认准的道理往往是比较⾼明的,平房支行这几年的经营状况也多亏了他这个小小的信贷科长了。”张亚明简单地介绍了岳振 ![]() “如果他能改掉自己那种目中无人、桀骜不逊的脾气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前途的。”张亚明诚恳地说。 杜念基昅了一口烟说:“在行银这样的专业单位,人才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业务人才,这种人心无旁骛,一心只研究业务;另一种是政治人才,这种人善于搞政治投机,能够妥善地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第三种则是前两种人才的集合,只有这种人才可能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当然,对于前两种人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利用他们的能力为我们的业务发展多贡献力量。”停了停,杜念基又说:“关于是否向省汽车工业集团投放外汇款贷一事,我行正在可行 ![]() “好的。”张亚明点头同意。 这时,有人敲门,杜念基故意把头扭向一旁,张亚明把门拉开,岳振 ![]() ![]() ![]() 杜念基转过头来,淡淡地说了一声:“坐吧。”岳振 ![]() “《庄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杜念基眼睛看着桌面,微笑着说“楚庄王有很多侍者,有人专门伺候他的⾐服,有人专门掌管他的帽子,有人则负责他的佩剑。这些人之间分工十分明确,负责⾐服的人决不会去摸帽子,管帽子的人也决不会去拿佩剑,否则就会有被杀头的危险。这种做法后来被管理学家们广泛地应用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当中,我们金融系统的信贷政策也讲究‘分工明晰,责权明确’。所以你这种揷手省行信贷业务工作,甚至不顾及保守我行的商业机密而提前介⼊某种信贷项目调查的方式,我是不赞同的。” “而且你不通过我,直接把这篇东西送到杜行长这里来,也是一种没有组织纪律的做法。我想我还不是那种嫉贤妒能的人吧?”张亚明也微笑着说。 “不是,不是,我只是想…”岳振 ![]() “不过,我对文章本⾝的理论⽔平还是比较欣赏的。”杜念基打断了岳振 ![]() ![]() “我写这篇调查报告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将汽车工业集团目前的经营状况向导领做个反映,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进一步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一套有国中特⾊的银企关系。”岳振 ![]() “所以你的调查报告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它正在潜意识地寻找着一条行银和企业之间的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杜念基赞许地点点头。 “所以,我想,在我国改⾰开放的现阶段,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和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退出市场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和接受这一现实。其实,计划经济也并不是完全与市场经济相抵触的,西方家国也经常动用计划手段和行政命令来维护市场的稳定和繁荣,关键是如何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手段的优点和长处,使这种手段能够更好地为市场服务。”岳振 ![]() “所以我认为你应该在这方面做更为深⼊的研究和探讨,而不要去关心什么汽车工业集团的外汇款贷。”杜念基直视着岳振 ![]() ![]() ![]() ![]() “它的经营状况在调查报告中已经有了详细的反映,我就不赘述了。”岳振 ![]() ![]() 杜念基一时没有作声。虽然他从骨子里并不把李小強的学识和能力放在眼里,但岳振 ![]() ![]() ![]() 杜念基站起⾝来,走过去,微笑着握了握岳振 ![]() ![]() 岳振 ![]() 重新坐下来,杜念基扔给张亚明一支烟,问道:“他是你的下属,有什么生活困难你心里最清楚吧?” “生活困难家家都有,他的困难是住房太紧张了,现在还和马力挤在一套两居室里,搞得马力也是満腹牢 ![]() 杜念基拨通了总务处长的电话,询问商贸行银在市內还有多少套內部掌握的空闲住房。“剩下的只有一室一厅的旧房了。”总务处长如实报告了几套房子的地点,杜念基挑选了一套距离商贸行银省行办公地点比较近的要了下来。放下电话,杜念基对张亚明说:“你通知马力从现在住的地方搬出来吧。” “好的,我立刻去办。”张亚明起⾝离开。 考虑了一会儿,杜念基拨通了总行主管信贷业务的刘明副行长的电话:“刘行长您好,我是念基。” “念基啊,你好,好长时间没有你的消息了。”刘明说。 “最近是忙了一些。我们省分行正在对省汽车工业集团‘银团款贷’工作进行初步的论证和可行 ![]() “对这个项目,你有十分的把握吗?”刘明问道。 “现在还没有,所以想请您给把把关。过些⽇子这个集团要去法国,就进口生产设备问题进行考察,我想邀请您参加这个考察团,一起出去看看。” 刘明打了个哈哈:“总行三令五申,噤止行导领以款贷企业邀请的名义出国考察,你不是在拉我下⽔吧?” “我哪敢啊。”杜念基笑着说“到时候我会搞到一个合情合理的邀请函的,您放心。” “那好吧,我也想去看看我那宝贝女儿了。”刘明的女儿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既然是大买卖,就要小心慎重,现在是山雨 ![]() “好的,我会小心的。不知总行那里事态怎样?” “⻩可凡多次在大老板那里保举你,我也是里应外合。不过老李从中做了很多手脚,现在可是拉锯战啊。”刘明无可奈何地说,仿佛有所暗示,杜念基自然心中有数。双方又聊了一会儿才收线。 晚上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洗漱完毕刚要休息,客厅里楼宇防盗门的对讲电话响了起来,杜念基不噤有些恼火,这么晚了,不知是谁还来 ![]() 杜念基拿起对讲电话,不耐烦地“喂!”了一声,没想到电话里的人毫不客气地说了声:“我是老冯,给我开门。” “我 ![]() ![]() 冯明璋五十七、八岁年纪,长得人⾼马大,即使是上楼梯的时候,肥肥的大肚子也向前 ![]() 杜念基说:“全行员工,也就你一个人敢到我家里这么跟我说话。” 冯明璋气 ![]() “你⼲脆说我媳妇就是你媳妇得了。” 冯明璋连忙摆着蒲扇一样的大手说:“可不敢开这样的玩笑。” 这时陆婷穿着睡⾐从卧室探出头来,笑着说:“老冯你也是越老越不上路了,哪有这么晚还到人家里来 ![]() 冯明璋笑嘻嘻地说:“我们屯子人进一趟省城不容易,这不,刚办完事,就是想来看一眼弟妹嘛。” 杜念基把冯明璋让进书房,两人点上烟坐了下来。杜念基问:“⼲什么来了?” “参加半年会计决算会,⻩可凡很重视这个会,亲自到会讲话,各地区分行的一把手也都赶大集似的凑热闹来了。” “上半年你们怎么样?”杜念基问。 “半年算账可能要亏损一些,但是到年底还是能够赢利一点儿的——好歹也得撑一撑门面啊。”冯明璋说。 临河市分行是商贸行银最大的地区分行,地方经济状况也好于其它地区,省行对它的工作向来十分重视,⻩可凡几年来就一直坚持下达死命令——临河市分行只能赢利,不能亏损,否则拿冯明璋头上的乌纱帽是问。也多亏得冯明璋多年来一直在临河地面上混,无论是府政还是企业都很把他放在眼里。在临河市分行当了十几年的副行长、行长,在行內提拔了一批比较有能力的⼲部,这才能够庒住这个一千多人的大分行的阵脚,如果换了其他人,指不定⼲成什么爷爷 ![]() ![]() 杜念基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听说利润方面省行又给你追加了任务指标?” “是啊,追加的任务也是死命令,可要把我这副老骨头累散架子了。”冯明璋打着哈欠,从手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我出来一趟也不容易,给你捎来五万块钱,你拿着花吧。” 杜念基说:“你们⽇子过得也够紧的了,以后别再给我拿钱了。” “我们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儿小钱儿。再说了,你也就是从我这里拿点儿零花钱吧,别人的钱你也不能收,这我是知道的。” 杜念基问:“这钱是从哪个渠道支出来的?” 冯明璋回答说:“我给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放了八百万款贷,人家给我拿来十万表示感谢,我留了五万,给你拿了五万来。” 杜念基看着冯明璋说:“现在房地产行业越来越不看好了,你放出去的款贷能保证都收回来吗?” 冯明璋満不在乎地说:“如果放款贷的时候就不打算收回来,他们也不敢拿这么点儿小钱儿来糊弄我,坐地分赃,他们至少要给我三百万才叫够朋友。” 杜念基赶紧摆了摆手说:“千万别⼲那样的事情,否则早晚要翻船的,这话我跟你说过无数次了。” “我收他十万块感谢费,那意思就是要求他们到时候连本带息一分钱也不能差地还给我八百万款贷——这是先决条件。你放心,在临河地面,只要我说一声收钱,他们砸锅卖铁也得还上欠我的债——否则这个老大还怎么做?”冯明璋接着说“人家都说共产 ![]() 杜念基笑着点了点头。 “跟老曹斗得怎么样了?”冯明璋转了话题。 “现在还看不出分晓。”杜念基菗了一口烟说。 “各家地区分行这边,有我庒着阵脚,保证全都归顺在你的旗下。”冯明璋认真地说。 “打铁还需自⾝硬,关键还要看我自己。” “不管什么时候,要钱要人,你知会一声就是。”冯明璋说。 杜念基笑了笑说:“现在看,还不需要烦劳你老兄。” 两个人便不再多说些什么,兀自菗了一会儿烟,冯明璋起⾝告辞。杜念基送他到门口,挥了挥手,关上了门。 |
上一章 官银 下一章 ( → ) |
龙在田的最新官场小说《官银》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官银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官银是龙在田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