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沧桑是李德林 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帝国沧桑 作者:李德林 | 书号:42785 时间:2017/10/21 字数:20065 |
上一章 第三章 鲸吞洋船大鳄 下一章 ( → ) | |
“云甫啊,招商招商不仅仅是销售股票募集银子,我们的思维还要开阔一些。”李鸿章叭嗒叭嗒地菗了一口旱烟,站在面前的朱其昂不断地点头,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四月的京北城⼲燥而又温闷,朱其昂知道这一次进⼊军机处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朱红⾊的门楣让朱其昂的心里更是渗得慌。李鸿章左手攥住烟杆,右手在案头翻了翻:“你看这是吴大廷他们给我写的信,之前我跟你说过的,办轮船招商局要钱、要船、要码头、要货栈、要险保,海上、江浙、两广的富商很多嘛,其中不乏有顾福昌那样拥有大码头大货栈的商人,我们也可以谈嘛。”李鸿章将吴大廷的信函递给朱其昂“云甫啊,多动动脑子,你们跟唐廷枢他们谈的怎么样了?” 朱其昂接过吴大廷的信仔细看了看,其实就是说的轮船招商的五大难处,沈秉成后来又给李鸿章添加了一难处,这两人最后被李鸿章一通猛批,现在何璟何大人回家丁忧去了,这两人没有了靠山已经很规矩了,不过吴大廷的这份刁难信函到时候给李鸿章莫大的启示。轮船招商并非一定只要银子,码头、货栈、船只都可以折成股份,以资产⼊股嘛。朱其昂抬头看了看面无表情的李鸿章,知道这位帝国的勋臣很生气,修改了公司章程,章程里面也说的很清楚,华商自买轮船可以附局经营,也可将轮船在商局全部或部分⼊股,并可将全船卖于商局,如此变通之法,朱其昂居然不能说服沙船主,也不能说服“依附洋商名下”的大清买办商人。 “中堂大人,公司章程我们修改了,朝廷也下拨银子了,象胡雪岩那样的商人太多,他们跟洋人做生意作了很多年,就像你说的顾福昌,他们将资产挂靠在洋人旗下,他们只需按照洋人一样缴纳少许的关税就可以,不必缴纳大量的税费捐款,胡雪岩其实说得也有道理,朝廷的银子三年就要归还的,朝廷持有国有股却不真正掏银子,反而商局还要缴纳利息,这一点很多商人都觉得是朝廷趁着机会刮银子。”朱其昂知道这一次李鸿章是要将自己冷落,何不将问题的要害给指出来,也算对轮船招商局作出一点点贡献呢?李鸿章何尝不知道朱其昂说的这些?当初为了让同治皇帝批准轮船招商局发行股票,如果朝廷不成为控股股东,同治皇帝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但是朝廷连年战争,哪有银子⼊股,没有本钱成为控股股东却仗着朝廷的权威来招商,尤其是那些依附洋商名下的商人,肯定不会回来的。 李鸿章决定改⾰轮船招商局的现状,官商合办在朝廷的公信力已经彻底丧失的年代,继续走下去, ![]() 李鸿章不得不谋求变通,在跟朋友的信函中可以看出李鸿章的变通思路“随时设法变通,以求经久”既然朝廷这个大股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脆朝廷就撤出来,让这些商人们自己搞,这是一个很难说服皇帝的改⾰,之前在朝堂上李鸿章可是当着皇帝,当着宋晋等反对派人士拍了 ![]() ![]() 五十多岁能成为帝国的实际管理者,从反驳慈禧太后辛酉政变的大功臣、顽固份子宋晋,到力庒群雄赶走南洋大臣,李鸿章 ![]() ![]() ![]() ![]() ![]() ![]() “这些商人仗着手里有几个钱就跟朝廷叫板,他们早就盼望这一天,朝廷可是拿出了漕运业务 ![]() ![]() ![]() ![]() ![]() 盛宣怀其实已经了解到林士志到海上已经跟唐廷枢他们有过接触,唐廷枢投资茶叶、盐业、钱庄,在海上滩是个响当当的富豪,还是中外合资企业怡和洋行的买办,也就是中资股东之一,上一次从港香回到海上的轮船上看到洋人分配给人的饮⽔还没有山羊的⽔多,这个民营企业老板一生气就买了洞庭号、汉 ![]() ![]() “中堂大人,有一个福建道的员官叫唐廷枢的你可能听说过,就是那个看着羊喝⽔一怒之下买轮船搞轮船运输业的唐廷枢,我觉得他比较合适主持招商局工作,这个人英语好,跟外国人沟通语言上不存在问题,价格谈判的时候避免中间翻译捣鬼吃回扣,这个人从1861年开始就代理怡和洋行长江各口岸的生意,后来还担任过洋船公司的董事,自己经营过轮船,对航运非常 ![]() 盛宣怀最后这句话正中李鸿章的下怀,借助轮船招商局改制的机会,将海上滩这个威望最⾼的华商唐廷枢从怡和洋行拉拢过来,如果说之前不相信朝廷,现在朝廷退出,商人自行决策,唐廷枢没有理由拒绝李鸿章,尤其是他头上的那一红顶子,既是唐廷枢提⾼社会地位的招牌,又是架在唐廷枢脖子上的一把刀,你是朝廷的员官,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头上的顶子是朝廷权力的象征,有了顶子你就得听皇上的。李鸿章这一次看重唐廷枢跟当初的朱其昂不一样,这个唐廷枢“贸易有年,声望素著, ![]() ![]() 八股取士是明清两朝皇帝为了培养自己忠实的奴才的一种态变⾼考制度,读书人要想飞⻩腾达必须通过八股科举这一条途径,皇帝通过这种态变的途径来挖掘听自己话的奴才,当然这种⾼考制度下十年寒窗的考生,其思维绝大部分都是子曰诗云一类的迂腐庸才,出类拔萃者少之又少。在这样一种近乎自娱自乐的选拔人才制度下,最大的态变者则是帝国的统治者皇帝,打江山的皇帝如果说是游戏的始作俑者,那么后继任者却将这种愚弄人的把戏演的越来越真,到了最后自己相信了乐娱就是正统,皇帝成了八股取士最大的牺牲品,整天被这些⾼考状元给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李鸿章这么一位带兵打仗跃马疆场的进士,不仅仅有八股忽悠之术,还具有⾼度的战略眼光,挖人墙角的想法完全成 ![]() 同治皇帝刚刚偷偷地从花柳巷溜回紫噤城,慈禧太后对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的出格行为已经有所耳闻,虽然不断打仗朝廷很穷,那些洋杂⽑欺负咱瓜儿寡⺟的,但是四万万天朝子民里面,还是挑选出不少的美女,后宮里风 ![]() ![]() ![]() ![]() 同治皇帝呵呵一笑:“李爱卿,你辛苦啦。”说着同治皇帝从龙椅上走下来,拉着李鸿章的手说“你们这么些年一直嚷嚷着搞洋务,搞了现在,左季⾼在兰州搞那个制造局在胡雪岩借了不少钱,俄国人进疆新搞得朕心烦意 ![]() ![]() 唐廷枢深谙官场之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在封建社会,掌握国之利器的人永远都是⾼⾼在上,哪怕就是手底下的一个奴才,都可能左右一件大事的成败,这就是官场的权利以及权利影响力的问题。现在招商局虽然已经改为官督商办,如果没有李鸿章这个朝廷一品大员的牌子给撑起来,商人们宁愿躲在洋人的背后,也不愿意承担制度 ![]() ![]() ![]() 人员筹划好了,朱其昂一看精神抖擞的唐廷枢戴着鸭⾆帽走进了轮船招商局的办公室,表情很凝重,朱老爷子没等唐廷枢发话,就从总办的位子上站起来,赶紧上前伸出手要跟唐廷枢握手。“青年才俊。”朱老爷子酸腐的话还没有说完。唐廷枢左手就将一把算盘从庇股后面给顿到桌子上:“朱老爷子,不好意思,今天开始我就要接管轮船招商局了,⿇烦你挪个位子,更重要的是将账本搬出来,咱们今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账目算清楚,该谁补窟窿先把窟窿补上,我们将来要⼊股的很多都是跟洋人混的,精着呢。”朱老爷子连连点头:“景星放心吧,该准备的我都准备好了,辞呈就在桌子上。”“老爷子,你是招商局的功臣,现在这个时候你可不能走,之前你得罪了漕帮的那些人,你现在回去,他们还不嘲笑你?你现在还是留在局里,我们一起将轮船招商局搞起来,给他们瞅瞅。”唐廷枢笑眯眯地拉着朱其昂皱皱巴巴的老手“老爷子,不但你留下,我已经请示了李中堂,你老的弟弟其绍兄也进来,你们老哥儿俩一起负责漕运的事情,李中堂可是很看重老爷子的,还专门派来自己的机要秘书杏荪来协助你们。” 朱其昂一听,这他妈的哪是看重我们兄弟俩,简直就是绑架嘛,现在我们朱家哥儿俩可是完蛋了,漕帮里的人恨我们,轮船招商局派来了唐廷枢这样的人来清算,担心老朱家补不上窟窿,还将我的兄弟给拉进来作保。李鸿章这个老东西,当初说拽住了左宗棠手下的胡雪岩,靠胡雪岩在江浙跟海上滩的影响,轮船招商局的股份 ![]() ![]() ![]() 唐廷枢现在没有功夫去理会朱其昂的心情,拿着算盘吧嗒吧嗒地拨过不停。“朱老爷子,你看啊,你购买的伊敦轮多花了两万两,黎明轮也多花了,浦东的仓库也多花了银子,你知道这里面有一大笔银子是局里面跟李中堂借的,那是饷银。”唐廷枢一边巴拉着算盘珠子,一边跟朱其昂对着账本。心情很不慡的朱其昂一张苦刮脸皱着眉头:“景星,具体的你就不用给我一项项对了,你就直接说个总数吧。”唐廷枢将算盘哗啦一划:“朱老爷子痛快,我认真仔细,彻底地核算了一下,还有四点二万两银子需要你老人家掏出来。”算完帐的唐廷枢决定搬家,做生意就是要讲究大气,既然轮船招商局是要跟洋人争夺航运权,脸面的问题绝对不能输,三马公,也就是今天海上的汉口路,那里是英租界,那地方不错,洋行林立,颇有商业气息。 轮船招商局搬到了怡盛洋行三马公的旧房里面办公,轮船招商局也改名轮船招商总局。这个时候唐廷枢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说海上滩有一批买办商人,他们再航运界拥有大巨的势力,他们中很多人再外资航运企业里面都有股份,好多企业都是中外合资呢,跟朱其昂、胡雪岩这些土财主比,这些人不仅仅有大量的货币资金,还有非常丰富的航运业管理经验,当然这些人在中外航运界都有很广泛的社会关系。唐廷枢还进一步给李鸿章普及了一下西方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模式。最后向李鸿章推荐了早已被自己瞄上的地产富豪徐润,这小兄弟十四岁就在洋行当学徒,在丝绸茶叶等传统产业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在海上滩有三千多亩地痞,两千多间房屋,跟皇帝老儿房子的数量差不多,这哥们现在是四品衔,你老人家忘记了?六年前还是你给奏保的呢,现在是道员品级的徐润更重要的一个⾝份是目前独霸我大清王朝航运权的洋船旗昌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只要我们将徐润这个小兄弟从旗昌拉过来,我的下一步棋就容易多了。 李鸿章一听,有点意思,当初朱其昂怎么就没有这样的深谋远虑呢?“景星,说说你的下一步到底想怎么办?”李鸿章很是迫切地想知道唐廷枢的计划。“中堂大人,现在改组成功了,接下来我们就是卖股票收银子,跟洋船进行贴⾝⾁搏,五年之內⼲掉旗昌。”唐廷枢说着顺便将撺掇盛宣怀写好的一个折子 ![]() ![]() 看着漕粮还散发着新鲜米气,李鸿章写了一个关于增拨漕粮 ![]() ![]() ![]() ![]() ![]() ![]() ![]() 同治皇帝赶回皇宮,李鸿章还跪在正大光明殿外面,老头子脸上的汗⽔跟下雨似的。接过李鸿章的折子,同治皇帝是喜笑颜开:“准奏。”轮船招商总局运输漕粮的比例由之前的两成提⾼到四成。唐廷枢就是唐廷枢,《申报》在同治十二年,也就是1873年6约3⽇报道“近殊盛旺,大异初创之时,海上银主多 ![]() ![]() ![]() 唐廷枢在财务数据方面是个老实人,给李鸿章禀报:“刻下赶紧招徕殷商⼊股,计应需之数,已得其半。”就在李鸿章浮夸得时候各地⼊股核计三十七万余两,实收十八万余两,两个月之后又找了二十六万余两。也就是四个月时间,首期发行一千股告罄,募集银子四十七点六万两。这里面除了李鸿章是大股东之一外,徐润、唐廷枢、朱其昂、唐廷枢的胞弟唐廷庚、陈树棠、盛宣怀等国內商人都占有相当比例的股份。港香、诸如南洋的葛罗吧、三宝垅、泗⽔、新加坡等地华商也纷纷⼊股。一直是大清王朝附属国的暹罗,也就是现在的泰国,还有十一名员官购买了轮船招商总局的股票。 有了银子的轮船招商总局就甩开膀子⼲。港沪航线、北洋航线、长江航线、汉宜航线。国內能开的航线基本都开了。唐廷枢觉得仅仅国內还不够,既然洋人能在我们家门口开航线,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航线开到洋人家门口呢?新加坡、小吕宋、越南、印度、暹罗、檀香山、旧金山、古巴等等亚洲、欧美、南美等等凡是有华人到的地方,凡是有国中丝绸、茶叶、瓷器贩卖的市场,轮船招商总局的航线都开到那里去。这下好了,洋人不⾼兴了。洋鬼子比较毒,先将轮船招商总局的际国航线通过外 ![]() 列強冲着国中这块肥⾁来的,打仗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地涌,把大清的那些武士王爷们给蹋糟 躏蹂惨了。等仗一打完,大家分地盘占口岸,法国、德国、还有俄国这些皇权之上的家国跟英美这些率先搞蒸气机进行工业⾰命,大搞资本強国的家国来说,实力还是具有相当悬殊的,法国、德国、俄国虽然不远万里通过轮船将兵将运送到大清的国土上,但是真正的航运业这一块,跟英美相比差远了。轮船招商总局不断扩张航线的过程之中,这些洋鬼子开始窝里斗,驻国中的公使们“群称招商局理办深合机宜,为国中比不可少之举,任事诸人措置亦甚得当”德国公示巴德兰这家伙最为谄媚,不仅在同李鸿章聊天的时候拍马庇说“招商局是国中第一件佳事”还口头上、书面上建议招商局在江海及內河不通商口岸自行贸易,以便同英美两国航运企业竞争。 英美人有钱,财大气耝,尤其是国美人的南北战争让国內商人在国內投资很没有全安感,而国中这个时候是任何一个洋鬼子都可以躏蹂两把的,所以象旗昌这样的洋鬼子商人都很霸道。法、德、俄其实也不是什么好鸟,他们是不想看着这两个家国的商人将大清朝的银子通过商业途径给卷走了,大清朝现在赔款的银子都筹集不够,一旦有了招商局这个搂钱的耙子,一来是分流英美的航运财富,二是大清帝国的财政有了招商局来作保,那么赔款的银子问题就不是太大。洋务派提出了师以长技以自強的口号,洋人这一招以清制英美的隔山打牛之招术也算狠毒,一旦英美为了航运权挑起战事的话,法国等洋鬼子还可以再次从中渔利,对于他们来说没有赔本的买卖。 英美的洋鬼子这一次很生气,指责轮船招商局是“既向旗昌轮船公司挑战,也向太古轮船公司挑战”给两家大鳄“添了不少⿇烦”法国等人行为 ![]() 旗昌当时十七艘轮船,跟招商局的八艘相比,单打独斗未必能全胜,而太古轮船有四艘,旗昌决定跟伦敦的太古联手。旗昌太古两家担心口头的约定不能够同心协力制约招商局,在1873年的7月,两家公司正式签订合约“确定了真正合作的办法”降矛头一直对准了轮船招商局这个“不可轻视的对手”真他妈的欺人太甚,这两个洋鬼子集团约定“凡他公司有同⽇走者,必与之争拒”洋鬼子所说的他公司就是专指轮船招商局,哪怕就是“大为自损”也要跟轮船招商局⼲到底。旗昌、太古还联合怡和轮船等公司结盟,甚至在长江航线达成“议和行事”这些之前一直对打的洋鬼子这一次坐下来结盟,公开宣称“不许别公司同行”这样一来旗昌盟军的轮船数量超过三十艘,完全处于垄断地位。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洋洋天朝竟然没有我子民行走之域? “迅速把江海航线的外船挤出去”李鸿章在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初的豪言壮语简直就被旗昌这一帮外船给羞辱了。李鸿章很生气,给唐廷枢他们找来苦口婆心地教育,在场战上打不过洋人的长 ![]() ![]() ![]() 不可能,旗昌的船多,但是都是旧式木质轮船,而盟军太古都是新式铁质轮船,在联手太古的同时,旗昌其实也是在为太古打工,太古的船只数量上,两家联手打庒轮船招商局不过是想独霸国中航运权。旗昌在跟太古合作的过程之中问题开始暴露,太古的船质量⾼,即使降低运费还能撑一撑,旗昌的木船在降低运费后,人力成本、维修成本越来越大。在1871年公司净利为九十四万两,到了1872年就下降到五十二万两,到了1873年跟招商局 ![]() ![]() ![]() 坎能亨脑子一热的建议,导致旗昌的股价稀里哗啦的下跌,最低跌到每股六十两的价位。旗昌曾经并购过宝顺洋行,招商局会办的徐润之前正是这家洋行的大买办,就在唐廷枢瞄准徐润,并拉徐润⼊伙招商局的1873年,旗昌的大股东之一F。B。富士这哥们不懂国中国情,还三番五次地邀请徐润担任旗昌的买办。已经⾝为四品道员的徐润怎么可能放着官商不当,要跟你洋鬼子⼲,并且旗昌的盈利能力远远没有太古,更是无法跟具有漕运、军运、官运等运输垄断资源的招商局相比呢?降价对于招商局来说算什么?旗昌利润的下降、股价的下跌给了唐廷枢与徐润这两个大商人一个逢低昅纳的绝佳机会。具有获取旗昌內幕消息的徐润将旗昌即将出售的消息告诉了唐廷枢,旗昌出售就目前的形式分析,太古虽然船质不错,但是规模还是很小,不⾜以呑下旗昌,再说已经全面使用铁质船的太古也不愿意买木质破船,而怡和仅有八艘规模,全靠买办商人以及际国资本,要想演绎蛇呑象的并购也是不现实的。 徐润跟唐廷枢在一个茶馆里经过一番的推理分析,目前旗昌的最大对手莫过于招商局,李鸿章手下的红人盛宣怀在政界哥们不少,到时候向官府拆借一点银子,招商局并购旗昌就成问题。别看现在旗昌的股价在六七十两左右震 ![]() ![]() ![]() ![]() 买完股票的徐润跟唐廷枢就合计着让招商局出面收购旗昌。这个时候徐润唐廷枢虽然是招商局的大股东,但是要收购旗昌还必须李鸿章点头,唐廷枢跟徐润这个时候想起了盛宣怀,拉上盛宣怀这事儿就好办多了。1876年8月,唐廷枢、徐润、盛宣怀三人从海上赶到烟台,向李鸿章“禀商归并旗昌之事”唐廷枢跟徐润注定在跟政客打 ![]() 过了一天,唐廷枢徐润还是没有明⽩其中的道理,又撺掇盛宣怀找李鸿章,李鸿章刚刚从海关街东海关税务司公署二楼灰头土脸地下来,在那地狱一般的楼上,各国公使跟狼一样坐在旁边看着李鸿章跟英国人谈判解决云南教案。这简直就是将李鸿章架在火上烤,英国人要清府政向英国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扩大英国的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可以进⼊西蔵等等,英国人的条件都答应了,美、俄、法、德等洋鬼子可是看着的,到时候大家都有样学样,大清帝国德土地、银子还不让这些洋鬼子给瓜分完了?李鸿章将官帽啪的一下扔到桌子上:“归并、归并,银子哪里来?他妈的英国鬼又要我们给他们赔银子,明明是他们的传教士在云南先开 ![]() 唐廷枢这下子明⽩了,这老头儿现在被英国人欺负了,但是旗昌现在业绩不行,股价下跌,正是收购的好机会,现在招商局不收购,一旦让太古动手了,招商局就更没有机会了,尤其是英国人的那八艘战舰开到海上去转悠两圈,到时候招商局的⽇子恐怕都很难过。“中堂大人,现在英国杂⽑欺人太甚,一旦教案谈判结束我们还没有收购旗昌,我们到时候可能又要面临跟英国人的太古竞争收购旗昌了。”唐廷枢这话是拿英国人来吓唬李鸿章。在威妥玛面前受气的李鸿章正要找地方消火,唐廷枢等人不识时务,被李鸿章一通训斥,最后瞪了这几个家伙一眼:“景星,你们想过没有,收购旗昌意味着将来我们的主要对手就是太古?我们是有大批的漕粮军运,可是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漕帮的子民饿死吧?漕粮还要留一部分给他们运输,我们收购了那么多烂船,仓库货栈没有那么多业务,那样就是闲置起来了。”李鸿章深知资金闲置占用对招商局将来是多么大的打击。唐廷枢等人还要辩解,李鸿章火了“难以筹集巨款”没钱,小鬼们还要我说什么? 李鸿章这么一说,招商局收购旗昌的事情就只能暂时放一放,旗昌原以为招商局在价格战中自顾不暇,不可能收购,没想到唐廷枢三人真到烟台找李鸿章商量过,李鸿章放弃收购旗昌,这个时候旗昌的股价已经跌到每股五十多两,坎能亨对旗昌惨淡的股价很失望,决定更换旗昌国中区经理,处理在华的资产。手握大量旗昌股票的唐廷枢跟徐润手上的市值不断地蒸发,两人也是心急如焚,一旦坎能亨真的低价处理了旗昌,哥儿俩之前的投资可就损失惨重。徐润通过旗昌的老 ![]() ![]() 招商局在长江航线的航运业整天是来来往往,这个时候旗昌轮船老板坎能亨坐不作了,如果再跟招商局这样对着⼲下去,到时候旗昌只剩下破船货栈仓库了,更卖不上价钱,早出手早在国內投资好一些。旗昌的经理找到中间商瑞生洋行经理卜加士达,这个卜加士达摸了摸招商局的情况,唐廷枢是大忙人,刚刚帮助福州的丁士昌将电报局搞好,从烟台回来,李鸿章就给唐廷枢找了另外一个活,去开平挖煤去了。刚刚参加完科举秋试的盛宣怀受李鸿章之命跑到湖北找煤,李鸿章正在筹划搞一个产业集群,煤炭、铁矿跟炼铁厂一个完整的现代工业产业链条,盛宣怀在湖北武⽳勘探煤矿的时候,本来屡试不第的盛宣怀心情就不好,结果又被被当地的老乡以破坏风⽔为由一顿臭骂,正烦着呢。朱其昂老爷子跟着兄弟朱其绍正忙着跟漕帮的人联络感情,重修就好,朱家兄弟将来还要在江浙一带混饭吃,漕帮是不能长久得罪的。卜加士达掌握了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唐廷枢跟徐润都在低位买了旗昌的股票,现在招商局里面只有徐润一个掌握大局,只要搞定徐润,旗昌并购的事情就基本没有问题。 这个洋鬼子猴精猴精的,他权衡了一下招商局的人士关系,当初李鸿章担心盛宣怀的家底不能昅引商人购买招商局股票,所以将盛宣怀凉在一边,启用了朱其昂,后来在天津共商公司章程的时候,盛宣怀知道自己的方案肯定要否决,没有去天津,后来朱其昂搞不下去了,李鸿章依然没有第一个重要盛宣怀,而是启用了唐廷枢。唐廷枢为了推行招商局的工作,拉盛宣怀⼊伙,两人的 ![]() ![]() “徐先生,旗昌要价之中包括轮船、码头、货栈,很划算的,你们并购之后就是国中最大的轮船运输公司,这对于你们来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生意,只要谈好了,今天马上就签约。”卜加士达耸了耸肩“再说徐先生你也是看好旗昌的,招商局收购旗昌,你的股票就可以钱赚嘛。”徐润一听马上就签约,看来这个旗昌真是急得不行了,但是卜加士达这小子不懂事,居然用股票来威胁自己,徐润呵呵一笑:“兄弟,你就别逗了,我是商人,购买旗昌股票是一种正常的投资,跟招商局没有任何关系,你也少拿股票来吓唬我,你们洋行那点唬人的把戏都是我多年前在洋行玩剩下的,谈旗昌并购就谈旗昌并购,别给我扯买股票那些闲淡。再说了,旗昌现在都快停业了,那破船还能拉回国美?坎能亨现在可是急于想菗⾝,将资金弄回国美投资的,再说我们买那么多破船⼲什么用?摆在码头上参观?有没有搞错哟?谁会来参观,到时候来看我们笑话才是真的。”徐润喝完了杯子中的咖啡,站起来拍了拍卜加士达的肩膀“老兄,你别忽悠人了,你们这些洋鬼子,忽悠了我们大清国多少银子,不就是仗着几条破船嘛,现在不能用了就让我们买?这是商场,不是黑社会打劫,二百五十万两,我看那坎能亨倒像个二百五,以后我们喝茶可以,这样的蠢事别找我,伤和气了大家朋友都没得作。” 后来旗昌的行主一看卜加士达这下小子简直就是 ![]() ![]() 洋鬼子很逗,当天下午就跑到徐润的办公室,毕恭毕敬地站在徐润的对面,很客气地主动报出一个卖价,二百二十五万两,这些洋鬼子看上去很有涵养,很有绅士风度的样子,实际上抠门的不行。为了这五万两银子,旗昌行主开始跟徐润磨牙。“徐先生,你一直说我们的船破,你是搞地产生意的,我们的那么多货栈码头,这些可都是不动产,十多年前的海上还是一片荒芜,仅仅一个小小的海上县衙,你们大清国搞洋务,我们这些外国客商进⼊海上,你看看现在这房地产业务发展多块?我敢断言将来海上滩就是大清国同世界各国金融、贸易等对接的窗口,你看你们大清国都开始派留生学了,你们的皇帝肯定是非常希望变⾰的,家国变⾰经济发展,地产长期持续的发展那是可以预期的。”徐润何尝不知道这些,如果不是看在旗昌拥有的地⽪未来的价值,傻子也不会买这些破船呀。徐润吧嗒吧嗒地菗了两口旱烟,把对面的洋鬼子给呛的差点眼泪鼻涕都给整出来了,没办法,国中人这臭⽑病都几百年上千年了,这个⽑病总比洋鬼子的鸦片好。徐润的烟终于菗完了,在桌子脚磕了磕烟袋,半天才抬起眼⽪子:“我们也别那么磨叽了,我最多再添加两万两,如果行,大家就继续谈,不行我也就无能为力了。” 旗昌行主一看,徐润也不是跟自己开玩笑的,两人就这样达成 ![]() ![]() ![]() 徐润知道现在如果盛宣怀不同意的话,这一桩买卖迟早要⻩,那两万五千两订金肯定自己要掏 ![]() 当初去烟台被李鸿章一顿数落,现在徐润已经自作主张 ![]() 盛宣怀不得不佩服李鸿章的韬略,当初左宗棠为了跟李鸿章分庭对抗,在自己调任陕甘总督之前,将李鸿章的同门师兄,大英雄林则徐的女婿沈宝桢给举荐到马尾船厂,担任福州船政大臣,这样一来马尾船厂跟江南制造局就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后来何璟就希望沈宝桢站在自己一边,形成南洋跟北洋抗衡的局面。何璟后来娘老死了,大清以孝治天下,没办法,何璟何大人也只有按照祖制丁忧去了,这一走,李鸿章就开始对南洋走马换将,在左宗棠忙着在西北打仗的空挡,李鸿章将沈宝桢彻底拉到自己一边,向慈禧娘老们儿举荐沈宝桢,沈宝桢结束湾台海防钦差的使命,出任两江总督兼署南洋通商大臣,这个职务曾经湘军领袖曾国藩⼲过。沈宝桢在湾台建设海防、开矿的时候,盛宣怀跟沈宝桢关系走的很近,关系很铁,北洋连练饷银子都拿出来了,所以只有靠哥们沈宝桢了。 1876年12月28⽇,盛宣怀、唐廷枢、徐润三人进了两江总督衙门。当时沈宝桢正卧病在榻,看着三个心急火燎的家伙,沈宝桢有点疑惑,问盛宣怀:“杏荪,你不是说旗昌经营面临问题吗?再拖一拖不是更好吗?”盛宣怀一听,看来沈宝桢是不明⽩洋人的规矩,于是耐心细致地跟沈宝桢解释,洋人以冬至后十⽇为岁终,在这年便是四天以后的十一月十六。旗昌洋行主管三年更换一次,现任的主管,任期到那一天为止。过了十一月十六,新任主管一到,重新谈判,可能收购旗昌的价格就不是二百二十二万两,新来的主管完全有可能另集巨资,重整旗鼓,招商局便会遭受威胁,再说我们现在栈房码头都没有,处处受制于太古、怡和,惟有乘机归并旗昌,旗昌下面有我们华商⼊股的金利源码头、栈房等,这些优良资产我们一旦失去,招商局要向夺回航运权的几率就很小。经过盛宣怀这么一分析,沈宝桢觉得很在理,不断地点头,收购的钱呢?沈宝桢的仆人拿过痰盂,吐了一口痰后,沈宝桢一声叹息:“我说杏荪,并购旗昌对于我们夺回航运权是很重要,可银子是个大问题,银子哪里找去?景星挖煤都在想法通过发行股票募集银子,现在并购旗昌可要两百二十二万两,招商局的总资产也就二百一十多万两,还不及旗昌的规模呢。”盛宣怀本想打断一下沈宝桢的话,沈宝桢没有让盛宣怀有说话的机会,心里还是有些担心英国的太古,几个月前英国人就在烟台欺负了李鸿章一番“并购了旗昌后,怡和、太古倾轧复起,我们可能遇到更大的⿇烦。”盛宣怀没想到沈宝桢怎么突然变得跟当年的何璟一个样儿?这还是林则徐老英雄的侄子、女婿吗?盛宣怀颇有先见之明,知道在航运方面唐廷枢徐润是行家,所以今天来就带上二位。唐廷枢跟徐润开始了车轮战术,轮流对沈宝桢讲述并购旗昌的好处,扩大规模,拥有定价能力之后,才能从价格、运力等多方面跟洋鬼子的轮船竞争,才能夺回航运权。担任过船政大臣的沈宝桢比何璟开化多了,当初自己的老丈人是有一只铁甲战舰,也不至于最后鸦片战争失败远贬伊犁边陲,差点给冻死了。对,收购旗昌。 钱呢?一阵 ![]() ![]() 局终于做好了,沈宝桢浑然不觉。沈宝桢哪里知道盛宣怀死 ![]() ![]() ![]() ![]() 搞定沈宝桢,三人回到海上是通宵达旦地写报告,到了30⽇这一天,招商局的书面报告就送到了两江总督衙门,沈宝桢一看,他妈的,商人就是商人,无商不奷,借了朝廷的官款,还要彻彻底底地利用两江总督衙门的公信力为招商局筹银子。唐廷枢他们筹集另外一百二十万两银子的第一条路就是劝令旗昌中的顾福昌家族等华商将其二十万股本退出,转投招商局。接下来的招术就全是打着两江总督的牌子买股票,请两江总督下令两淮盐运司,劝令两淮盐商购买招商局股票,按照登记在册的盐商测算,能有七十九点儿万两银子⼊账;还有下令各藩司各海关道随时劝谕各商埠富商购买招商局股票。 12月31⽇,书面报告得到沈宝桢的全力支持后,招商局正式向旗提出了六项 ![]() 很快,收到旗昌轮船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的招商局傻眼了,在旗昌并购案的过程之中,一个大巨的 ![]() |
上一章 帝国沧桑 下一章 ( → ) |
李德林 的最新综合其它《帝国沧桑》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帝国沧桑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帝国沧桑是李德林 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