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是丁力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三十年河东 作者:丁力 | 书号:42778 时间:2017/10/21 字数:8945 |
上一章 第22-23节 下一章 ( → ) | |
22 赵兰香死得有些蹊跷。 赵兰香是吊颈死的。 她家的房子是新楼房,一楼和二楼之间是⽔泥预制板,整个房子没有房梁,就是想吊颈,也找不到拴绳子的地方。事实上,当时贺曙光做这个房子的时候,留了余地,考虑将来有钱了,再往上面加一层甚至两层,所以,二楼上面也是平顶,也没有房梁,也没有地方吊颈。但是,赵兰香在那个九月初的下午,愣是在这个本不能吊颈的新房子里吊颈自尽了。 贺三把门撞开的时候,就看见他的后归婆赵兰香吊在那里。赵兰香是靠墙吊的。并且是面朝墙。事后据分析,一定是她踮起脚,费力地把绳子挂在钉子上,然后脚一软,就那么吊死的。 即使在冷静下来之后的好多天里,贺曙光都有些想不通。想不通人怎么这么容易死。想不通人面对着墙靠在上面,脚尖子还贴在地上,怎么就能吊死呢?贺曙光甚至还做了实验,自己那么站着,脖子上套一个活口,然后把绳子的另一端挂在钉子上,看能不能死。但实验 ![]() ![]() 贺曙光并不怀疑贺三,他相信贺三是爱⺟亲的,即便说不上爱,起码有一种亲情,毕竟,对于继⽗贺三来说,⺟亲赵兰香是他一辈子惟一的老婆,而且,他们有贺子強和贺子英两个孩子呀。再说,贺三有什么理由希望⺟亲自尽呢?最后,贺曙光通过仔细分析甚至动手做了模拟实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亲赵兰香其实早就准备好了。从二伯伯那里低头跑回来后,把门一关,想都不想,直接把早已准备好甚至连活口都打好的绳子往脖子上一套,然后准确地挂在早就准备好的钉子上,就是平常挂⼲木棉花的钉子。等贺三到门口的时候,⺟亲或许还有意识,但已经说不出话,弄不出任何的响声。或许,当时⺟亲是多么希望贺三能砸门进来呀。如果当时贺三一回来就立刻砸门,而不是坐在门口昅土⽔烟袋,那么,⺟亲就不会死了。 贺曙光后来还与戚福珍分析,⺟亲是孤独死的。⺟亲来罗沙村十几年,其实是个 ![]() 贺曙光还很自责,觉得⺟亲孤独他有责任。自从有了贺子強之后,他与⺟亲的感情也渐渐疏远,总感觉⺟亲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弟弟妹妹⾝上了,放在他⾝上的越来越少,最后,竟然连话也很少对⺟亲说了。贺曙光现在想想,自己嫌妈妈关心他少,但是他又有多少时间是关心自己的⺟亲的呢? 人死不能复活,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戚福珍不是嘴巴上安慰贺曙光,而是拿出实际行动。⺟亲出殡之后,戚福珍就一直在这边生活。他们没有举行任何的仪式,甚至连说都没有说一声。仿佛一切都不需要说的,他们本来就是夫 ![]() ![]() 赵兰香死了之后,村里人才开始念叨她的好。说这个后归婆是全村最贤惠的婆姨。任劳任怨,生儿育女,从来不嚼口⾆搬弄是非,从来不参与议论张家长李家短,在任何人面前总是保持低眉顺眼,生怕得罪人家。就说她晒的木棉花吧,谁想要的时候都可以来拿,谁来拿她都大方地给,态度没有丝毫施舍的意思,倒像是别人施舍了她。可惜,当人们发现这些的时候,这个让村里大多数人叫不出名字的后归婆已经不在人世了。于是,人们在深感失落的同时,普遍都有些自责,都在默默地反省自己过去的言行,怀着多少有些愧羞的心情回顾自己当初说的那些完全莫须有的种种不适之辞。 人们这种普遍的愧疚心态很快落实在行动上。具体表现可以归纳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赵兰香出殡的那天,不分是姓戚的还是姓贺的,全村人一起送殡,盛况空前;第二,人们对戚福珍没有经过任何仪式就住到贺曙光家普遍抱有同情、理解和支持的态度,没有一个人说三道四,仿佛是一致认可他们早就已经结过婚了;第三,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大家一致同意在皇坟岗上建设工业厂房。仿佛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对自己过失的补偿。当然,善有善报,皇岗工业区后来为全村带来了他们当初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大巨的回报。这,应该算是对死者最好的安慰吧。 赵兰香死了之后,贺三更加苍老了,一下子成了真正的老人。老,但是人却不再蔫巴了,表现出一定的个 ![]() ![]() ![]() ![]() 最难受的当然还是贺二老。要不是儿女轮番看着,差点他也杀自。最后虽然没有杀自,但也很少出门,更听不见他的声音,村里面仿佛一下子少了这个人。几个亲家老人曾经专门来请他到女儿女婿家散散心,他不但一家也没去,而且对亲家也不热情,连酒都没有陪亲家喝,搞得二叔婆一个劲地赔礼,还掉眼泪。 赵兰香出殡的那天,二伯伯家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全部都回来了,连在横岗当村长的大女婿裴长 ![]() 赵兰香妈出殡的时候,韶关老家那边也来了亲戚,本来贺曙光在七叔婆的提醒下,给小姨发了电报,告诉她⺟亲去世了,可是出殡那天,从韶关匆匆赶来的却不是小姨或小姨夫,而是贺曙光的一个堂哥。贺曙光当时就觉得怪怪的,觉得就是要来,也应该来一个⺟亲的娘家人,来一个前婆家人算哪门子事情呢?再说,贺曙光对自己亲生⽗亲那边的几个叔叔伯伯并没有好印象,虽然当时贺曙光还小,但⽗亲去世时候的事情他还记得,记得几个伯伯并不是来帮助他⺟子度过难关,而是来争夺⽗亲留下的那点可怜的财产,包括那双胶⽪靴子,所以,贺曙光对堂哥的到来有些不 ![]() ![]() 赵兰香去世的事情后来被大佬张他们知道了。大佬张和司务长他们几个则坚持要补送挽帐,但被告之这样做不合礼规,跟骂人差不多,才作罢。最后,他们还是专门找到罗沙村来,来看望贺曙光,表示哀悼和安慰。 23 村民一致同意把皇坟冈建设成工厂,并不代表就真能建成工厂。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资金。把一大片 ![]() 贺曙光打算全⾝心投⼊到皇坟岗开发这个大事情上来。他已经把自己的汽车包给别人开,并准备提拔旺仔做运输公司的经理,或者做副经理,具体负责,经理的职位还是由他自己兼着。 他与七叔公商量。 ⺟亲去世之后,贺曙光与七叔公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戚福珍已经在没举行任何仪式的情况下住到贺曙光家来,算是过门了,贺曙光也成了七叔公的正式女婿了,另一方面,通过这二年罗沙村经历的风风雨雨,七叔公本人和村里绝大多数人对贺曙光的人品和才能基本认可,特别是他⺟亲去世之后,在处理后事和协调人际关系问题上,贺曙光的表现让人折服,所以,现在贺曙光已经是村委委员,并且大家普遍已经把他看成是七叔公的既定接班人,就等待 ![]() 不过,客气归客气,在运输公司负责人的问题上,七叔公还是否定了贺曙光的提议。理由是:旺仔管不住自己。拉货到广州,总是喜 ![]() 贺曙光承认七叔公讲得对。旺仔的这个⽑病贺曙光是知道的,但他没有把这个问题看得非常严重,现在经七叔公这样一強调,贺曙光觉得这还真是个问题。首先,七叔公讲得有道理,一个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怎么能管好一个企业呢?其次,贺曙光突然发觉,以前自己没有把旺仔的这个⽑病看的那么严重,是站在哥们的角度看的,站在哥们的角度,男人与男人之间发现对方有这个⽑病就是非常小的事情,小到大家一笑了之,但是,如果是站在导领的角度看,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如果让旺仔担任运输公司的经理或副经理,他喜 ![]() ![]() “关键要有责任心。”七叔公说。 七叔公还告诉贺曙光,当初他支持贺曙光当运输公司负责人,主要就是看他有责任心。七叔公说,当导领一定要有责任心。旺仔那个⽑病的 ![]() 贺曙光按七叔公的提示,在村里找了一圈,竟然一个合适的都没有找到。也难怪,当年和他一起上了⾼中参加过⾼考的同学基本上都去港香了,哪里还有比旺仔更合适的人选呢?一想到⾼中同学,他就想到了戚福珍。贺曙光相信戚福珍有责任心,可是,她并不懂汽车,也不懂业务,那么小的个子,无论是对外开展业务还是对內镇住旺仔这样的坏小子,都是不够分量的。最后,他只好把搜索范围扩大到村外,一扩大到村外,人选就多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佬张。如果大佬张是他们罗沙村人,让他来当这个运输公司负责人最适合了。懂业务,正直。可惜,他不是罗沙村人。虽然如今802团集体专业了,不再是解放军了,但仍然是国营单位,大佬张在国营单位⼲得好好的,能跑到村办企业来? 那段时间贺曙光很苦恼。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难道皇坟岗的事情就不搞了? 贺曙光把自己的想法对戚福珍说了。 福珍说,不一定的,你怎么敢肯定大佬张一定不肯来当这个经理呢? 贺曙光想,是啊,问都没有问,怎么就知道人家不愿意呢?还是应该问一问。退一步说,即便大佬张不愿意,说不定还能帮着推荐另外一个人来呢。反正不是外人,不如问问。于是,贺曙光就去问了。 果然不出戚福珍所料,大佬张一听,立刻就答应。贺曙光见他这么慡快就答应,反而有些不适应,就声明,他这可是村办企业,不是国营单位,你可要想清楚。 “想清楚了,”大佬张说“什么狗庇村办企业?你们‘村’马上都没有了,哪里还有什么村办企业?老子当兵十几年,从义务兵熬到志愿兵,本来还想再熬成⼲部呢,倒好,集体转业了,还是大头兵。到你那里,好歹算经理,听上去跟吴团长差不多了,他吴⿇子现在不也是经理吗?” 贺曙光见他是真心愿意,当然⾼兴,赶紧回去报喜。他没想到,又遇到了⿇烦。 贺曙光把情况对七叔公说了之后,七叔公非常为难,大意是说他没意见,但任命一个外人来村里担任企业经理,怕乡亲们不同意。 贺曙光说了一大堆理由,从业务能力说到责任心,还说当初他自己张罗着成立运输公司的时候,就是接受了大佬张的建议等等。 七叔公说,你不要跟我说。你说的这个大佬张戚福珍跟我讲过,人我也见过,上次不是到你家来过嘛。人确实不错,一看就不是小肚 ![]() 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是支持的,七叔公甚至给贺曙光出注意,让他先在小范围內放点风,看看大家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反应正面,他就提 ![]() 贺曙光照办。 贺曙光先是在车队里面说了,果然如七叔公所料,不少人反对,特别是旺仔,说服从你贺曙光我们没话说,找一个外面的人来指手画脚,老子不做了,大不了单⼲。 贺曙光再回去向七叔公汇报。并且说为了平衡关系,能不能考虑让大佬张当经理,让旺仔当副经理。 七叔公的反应比贺曙光坚决,他说:原则问题不能让步,尤其对旺仔这样的人,如果让他当副经理,那么就等于是给大佬张找⿇烦。既然请人家来当经理,就应该尽量给人家创造条件,而不是设置障碍。听得贺曙光直点头。 七叔公见贺曙光点头了,就把话往回收了一点,说:给大佬张配一个本村的副手倒是可以考虑的。 贺曙光感觉生姜确实是老的辣,在处理人的问题上,七叔公比他考虑得周到。于是,按照七叔公的思路,贺曙光开始帮大佬张物⾊副手。可是,他物⾊了半天,竟然发觉没有比戚福珍更合适的了。但一想到戚福珍是自己的老婆,如果提议她当副经理,或者是七叔公来提议自己的女儿当副经理,都有点说不出口。 大佬张来找贺曙光。自从贺曙光上次对他说了这件事情之后,他就天天惦记着,这几天没见动静,扛不住了,自己找上门来。 贺曙光把自己的难处对他说了。大佬张一听,来劲了。说好,让戚福珍当副手最好。并说正因为她是你老婆,而且是支书的女儿,所以她来当副手最好。贺曙光问为什么最好。大佬张说如果戚福珍来当副手,那么他自己就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业务上了,所有需要与村里协调的事情,全部都 ![]() 七叔公召开村委会,如今贺曙光也是村委会委员,能直接在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贺曙光首先介绍了大佬张的个人情况。大家一听是802团的,马上就表示对他的人品和能力不再怀疑,同时与七叔公第一次听到这个建议的时候反映基本一致,说请一个外面人来村里当经理,不知道村民是不是接受。 七叔公揷话,说关键在我们,我们自己想通了,群众的工作总是可以做通的。 其他委员见岳⽗和女婿观点一致,知道这件事情他们肯定是商量好了,于是就不再做声。会菗烟的,这时候⼲脆菗起了香烟,而且不忘记打一圈,搞得整个会场像茶话会了。贺曙光知道,这是他们思想并没有真正想通的表示。于是,就不打算以势庒人,就想把道理讲通。说:罗沙村要发展,就一定要引进外面的人才。现在一个小小的运输公司要引进人才,将来的皇坟岗工厂更需要引进人才。不引进人才,凭我们村自己这些人,谁懂建筑?谁懂经济?谁懂技术?谁懂管理?贺曙光还把当年诸葛文老师说的天外有天的道理对各位村委委员说了一遍。说到最后,终于有一个委员表态了,说既然你们已经商量好了,那就让那个大佬张来试试吧。这话贺曙光听起来不舒服,想反驳,或者说想解释,不过,没有等到他反驳或是解释,七叔公已经发话了。七叔公说:既然大家同意,那么就通过。散会。 事后,贺曙光总觉得这件事情处理得不是很圆満,因为村委委员们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做通。他的意思是应当把所有的委员思想全部做通了才好。 贺曙光没有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对七叔公说,而是晚上觉睡的时候对戚福珍说了。戚福珍虽然自己既没有当过村长也没有当过记书,但她到底既是村长的女儿又是记书的女儿,所以,竟然也有了与村长和记书相近的思想认识。戚福珍说她老⾖的做法对,要是像贺曙光考虑的那样,等全村人的思想全部做通了才开始行动,那么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那意思,对于村民,并不一定要什么道理全部讲清楚,只要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是不带私心的,做就是了,等做成了,村民看到甜头了,思想自然也就通了。 贺曙光那天晚上没有睡好,他在想,想着自己是不是太书生气了。 想到最后,失眠了,老是翻⾝,戚福珍误会了,以为他想要做那种事情,于是就 ![]() 贺曙光本来不是这个意思的,但是既然戚福珍表达这个意思了,那么他也就只好是这个意思。 在两 ![]() ![]() ![]() ![]() ![]() ![]() ![]() ![]() ![]() ![]() 也怪,那事做完之后,贺曙光还真睡着了。 |
上一章 三十年河东 下一章 ( → ) |
丁力的最新综合其它《三十年河东》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三十年河东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三十年河东是丁力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