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50 时间:2017/10/5 字数:8228 |
上一章 第十七章 瑜珈與煉丹 下一章 ( → ) | |
蘇東坡曾經說:"未有天君不嚴而能圓通覺悟者。"解脫、或佛道,皆始于此心的自律。人在能獲得心的宁靜之前(心情宁靜便是佛學上之所謂解脫),必須克服恐懼、惱怒、憂愁等感情。在黃州那一段⽇子,蘇東坡開始鑽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彩。他潛心研求靈魂的奧秘。他問自己,人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宁靜?有印度的瑜珈術,有道家的神秘修煉法,為人提供精確的心靈控制法,保證可以達到情緒的穩定,促進⾝體的健康,甚至,當然是在遙遠的以后,甚至發現長生不死的丹藥。對于精神的不朽呢?他對尋求常生之術十分著![]() 所謂長壽秘訣,包括很多因素與目的,以及瑜珈、佛道,及中國醫學傳統的要素。長壽的目的包括⾝心兩方面。在⾝體方面,其目的在求容光煥發的健康、體格精力的強壯,以及祛除纏綿的瘤疾;精神方面,在于求取心靈和情緒的穩定以及靈魂元氣的放發。再加上樸質的生活,某些中藥的輔助,便可返老還童,享受長壽,這些,在道家看來,就與長生術在不知不覺中融合起來。簡單說,這種方法在中國叫做"養生術"或是"煉丹"。所尋求的丹,是內外兼指。"內丹",按照道教的辦法,是練肚臍以下部位;"外丹"是中國煉丹家所尋求的一種長生不死之藥,一旦得到手而服用之,便可騎鶴升天。外丹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汞的合金。在這一點上,長壽術和煉金術卻混而為一了,完全與歐洲的煉金術相似。當然,對一個哲學家而言,人若⾼夀而健康,又有黃金花費,到天堂去反到成為次要。因為還有什麼要請求上帝的呢? 蘇東坡的弟弟子由練瑜珈術倒走在他前面, ![]() 他在給王鞏的信裏,道出他對修煉各方面的看法。 安道軟朱砂膏,某在湖親服數兩,甚覺有益利,可久服。子由昨來陳相別,面⾊殊清潤,目光炯然。夜中行氣腹臍間,隆隆如雷聲。其所行持亦吾輩所常論者,但此君有志節能力行耳。粉⽩黛綠者俱是火宅中狐狸 ![]() 近有人惠大丹砂少許,光彩甚奇。固不敢服,然其人教以養火觀其變化,聊以悅神度⽇,賓(廣西賓州,王鞏今居此)去桂不甚遠,朱砂差易致。或為置數兩,因寄及。稍難即罷,非急用也。窮荒之中恐有一奇事,但以冷眼陰求之。大抵道士非金丹不能羽化,而丹材多在南荒。故葛稚川(葛洪)求峋樓令,竟化于廉州,不可不留意也。陳噪一月前直往宿州見子由,亦耝傳要妙。雲非久當來此。此人不唯有道術,其與人有情義。道術多方,難得其要,然某觀之,唯靜心閉目,以漸習之,似覺有功。幸信此語。使氣流行體中,癢痛安能近人也? 印度瑜珈術功夫及其理論何以中國道家比中國佛家反易于昅收?其理亦至為簡單。誠然,中國佛教中亦有禪宗一派,專下打坐功夫,為印度佛教與中國道教哲學之混合。不過,實由中國道教先有自然之基礎,才能昅收瑜珈之要義。道家之特點在于重視自然的冥想沉思,重視由清心寡 ![]() ![]() 在其他宗教裏,再沒有把宗教和⾝體鍛煉結合得那麼密切的。煉瑜珈術時,由于控制⾝心,就導人⼊于宗教的神秘體會。其領域由控制反 ![]() 一般而論,我們在此並非對練習瑜珈術感到興趣,只是對蘇東坡在元豐六年(一O八三)詳細說明的瑜珈術練習有些好奇而已。那時,他對佛經道蔵已然大量昅收,而且時常和僧道朋友們討論。以他弟弟為法,他開始練氣功和⾝心控制。對求長生不死之藥的想法,他並不認真,但是即便沒法得到,但對獲得⾝體健康與心情宁靜,他總是喜歡。須要知道的是,中國人的養生之道,在實際和理論上,都和西洋不同。按中國人的看法,人不應當浪費精力去打球追球,因其正好與中國人的養生之道相違反,中國人的養生是"保存精力"。而瑜珈對⾝心衛生的方法最適合中國文人,因瑜珈的精義是休息,是有計劃的、自己感覺得到的休息。不但規定在固定時間停止呼昅,並且⾝體採取休息的姿式,並且還要消滅靜坐在臂椅中時頭腦裏自然的活動。練習瑜珈全部的努力,可以用簡單而非專門的術語描寫為——在于努力少思索,以至一無所思。最后這無所思乃是最難做到的。最初是集中思想于一點,這已經夠難,因為人的頭腦習慣于由這個思想轉到另一個相關聯的思想。使思想集于一點還是最低階段;再⾼一點兒,使專心于一點進而到一點皆無的沉思,最后達到恍惚出神的愉快境界。 瑜珈的特點是全部⾝心的休息,再由于各種方式的控制呼昅以增加氧氣的昅⼊。這時胃中輕靈無負擔,渾⾝處于一完全放鬆的姿式,深深的呼昅,⾝體則保持于非常容易得到氧氣的狀態,而同時並不消耗同等量的精力,而別的運動則不然,所以說養生之道再沒有如此理想的。因此,我們似乎可以了解,如果在萬籟俱寂的深夜,在家中練這種功夫,人的頭腦可以銳敏到感覺出自⾝內在的理生功能的活動。因為在最后階段,人的心靈活動可以脫離自己而成為自己的觀察者。在更為微妙的階段,心靈以旁觀者之⾝,可以觀察兩個思想之間那段空⽩。最后階段,在心靈裏一無所思,而能覺察比較微妙的次原子物質的形式,消除了一般人與自我的觀念,這個階段各宗教皆有其不同的宗教解釋。一種解釋是個人的靈魂與世界靈魂完全的融合,這正是印度教修煉的目標。但是,不管人對宗教的看法如何,瑜珈術使人獲得的心境,雖然與睡眠和自我暗示狀態相似,還是不同于此等狀態,因為心靈還保持完全的自覺和反 ![]() 蘇東坡在描寫自己的修煉時,他發現瑜珈術有很多明確的特點。他控制呼昅,似乎是脈搏跳動五次算呼昅的一週期。昅,停,呼的比率是一:二:二。停止呼昅最長的時間是"閉一百二十次而開,蓋已鬧得二十餘息也",照印度的標準,較低的限制,是大約一百四十四秒。像一般瑜珈的修煉者一樣,他計算他的呼昅週期,也和他們一樣,他自稱在控制呼昅時(呑吐比例規則)有一段時間完全自動而規律。在集中注意力時,他也是凝神于鼻尖,這是瑜珈的一個特點。他也描寫了一種為人所知的瑜珈感覺,在此一期間,心靈完全休息,再加上內在知覺的⾼度銳敏,他覺察到脊椎骨和大腦間的振動,以及渾⾝⽑髮在⽑囊中的生長。最后,在他寫的那篇"養生論"裏,他描寫此種狀態的舒服,與從此種運動所獲得心靈宁靜的益處。 關于此種運動的心靈方面,他的修煉仍是瑜珈術。在給弟弟子由的一封信短裏,他描寫正統瑜珈默坐的目的。他認為從感官解脫出來之后,真正體會到真理,或上帝,或世界的靈魂,不是在于看到什麼,而是在于一無所見。他致子由的信如下: 任 ![]() ![]() 據我所知,蘇東坡賦給了瑜珈幾項中國要素。他不但排除了那些彎曲 ![]() ![]() 每夜以子后披⾐起,面東或南,盤⾜叩齒三十六通。握固閉息,內觀五臟,肺⽩肝青脾黃心⾚腎黑。次想心為⾚火,光明洞澈,下⼊丹田中。待腹滿氣極,即徐出氣,惟出⼊均調,即以⾆接 ![]() ![]() ![]() ![]() ![]() 呑咽唾 ![]() ![]() ![]() ![]() ![]() ![]() ![]() 此外,道家還努力追求"外丹",又名"方士丹",也就是"仙丹",就是長生不死之藥。像歐洲的煉金術士一樣,中國道士求"方士丹",一為變低級金屬為純金,一為返老還童,恢復青舂。也和歐洲的煉金術士一樣,中國道士也主要用汞的化合物來制煉。因為汞的特殊勝質,有如金屬的光澤,重量大,其比重近于黃金(原子重各自為二百、一百九十七),比較易于流動,和金屬物如金與銅,因接觸而混合,還有變成氣體、粉末、 ![]() 《舂請記聞》的作者何精——他⽗親曾由蘇東坡推薦為官——曾在書中以一章之多的篇幅記載長生不死之藥,有關長生不死之藥的種種情形,當時很流行。何返所說的幾個人,本書上已經提過,另有幾個人是何蓬的親戚,其中有數則故事是作者經驗之談。此書和一本叫《蘇沈良方》的書(傳為蘇東坡與沈括合編),記載過一切煉朱砂的方法。若讀完那些故事和煉丹方法,就會得到下列的印象。總是有一座煉丹爐,煉丹者用⽔銀、硫磺、銅、銀、砷、合金、硝酸鹽,或是硝石煉製。也許他們還試試硫化金。硫化汞(辰砂)和硫化金,都可用做紅顏料。各類汞合金還當藥物服用。按當時並不可靠的記載,不少的道士都有化鋼成金的秘方。必然有造出紫紅⾊的金化合物,鑄成各式器皿,曾經大發其財。也可能有道士在銅器上塗⽔銀,當做銀子賣與無知鄉民。他們將金汞融合,自然不是難事。他們又將硫和汞混合,稱為"黃金",又稱為"死硫"。 有一個故事流傳,說有一個道士確能造出真金,京都的商人都試不出是偽造。由于何蓬的記述,我相信那個道士用的是金礦砂,他能從其中提煉黃金。其中詭詐之處是道士說他用的是一種銅砂,所以用銅變黃金的說法自然就轟動了。他能向何精的一個親戚表演銅變金。他說那礦砂是銅,他說他以銅砂狀攜帶,而不以純銅,是因為純銅在路途中有被偷竊的危險。那礦砂在火上加熱,但並不融化。等道士在鍋中放⼊一點⽩⾊粉末,結果變成了黃金。 道士的經歷是這樣:道士和兩個朋友在幾年前決定各奔前程,約定十年之后在某處相會。他們在中間這段⽇子分頭去尋求"道士丹"的秘訣。等再度相遇,便大家共用此一秘訣。尋到此秘訣的人把經過告訴別人,他自己並沒做富商,已然出了家。下麵便是他的經過。 幾個朋友在指定的地方相會時,大家比較尋求的結果。已經出家的那個道士告訴朋友他已得到妙訣,只是所煉成品尚含有雜質,有欠精純。一個朋友說他已得到一種藥粉,可以除去雜質。只要加上此一藥粉,他們就可以煉出純金了。 幾個朋友說:"咱們到京都去。聽說京都灤家金店為國內最大金店,若能經得起他們的試驗,咱們的秘訣就算對了。"他們拿了十兩自己煉出的黃金求售。店家將黃金檢查、過秤、用火燒,然后按真金價格付了款。朋友很快樂,如此成功,彼此相賀。 彼此相向說:"現在咱們可以成仙了。我們若不願棄卻紅塵,可以用此錢吃喝玩樂。咱再煉一百兩分用吧。" 那天晚上,大家痛飲,有幾分醉意。把銅礦砂放在煉丹爐裏就去睡了。夜裏,銅⽔四濺,引起火燒著房子。三個朋友還沉醉未醒,救火隊已經來臨。"我睡得不太沉,從火焰裏逃出來。我怕被捕,又善于游⽔,就遊往對河,順⽔遊下。我料想城門上鎖之后,才爬上岸來。在⽔裏時,我向上蒼禱告,我仟悔,說我決心出家,再不做此勾當,決不再為自己煉金子。若是修廟籌款,我一定要煉,但也要先求神答應。"這就是為什麼那個道士不能將煉金術洩露出來的緣故,但若為行善,他百兩也樂捐。他那個朋友,一個被火燒死,一個為官方逮捕,不久因傷重而死。 蘇東坡對于各種硫化汞藥劑,特別有興味。因為大家都知道汞有毒,所以他試驗那些藥物時,特別警覺。因為那些藥物的製造秘訣不為人知,其中什麼成分誰也不太清楚。與東坡同時代的一個人,記載過一人因呑服汞化藥物而亡,那是因為他要在皇帝面前試驗一個藥方。也許他是要服氧化亞汞,卻誤服了氯化汞吧。再者道家也試驗別的化學藥品,如硝石、硝磺等藥物,甚至由鐘啂石提煉出石灰質來吃,有時引起潰瘍。蘇東坡本人吃兩種別的食物,據說是仙家的食物,就是伏苓和芝⿇。芝⿇多油,並含有定量的蛋⽩質,自然有食物價值。但是我有幾分相信,本被認為此種東西是仙家食物,主要是因為道士住在山上,不易找到別的食物。植物生長的越遠,越與普通的五穀雜糧不同,就會越被認為是仙家食物。 關于煉製外丹,蘇東坡寫了兩篇劄記,一篇叫"陽丹",一篇叫"陰丹"。陰丹是從生第一胎男嬰的⺟啂中提煉出來的。把啂在文火上加熱,用的鍋是銀汞合金製成的,一邊加熱,一邊用同一金屬制的調羹緩緩擾動,直到 ![]() 蘇東坡直到他人生的末⽇,一直想求得"道士丹";不過他對尋求長生不死之藥,還沒有⼊ ![]() 自省事以來,聞世所謂道人有延年之術者,如趙抱一、徐登、張元夢皆近百歲,然竟死與常人無異,及來黃州,聞浮光有朱元經尤異,公卿尊師之者甚眾。然卒亦死。死時中風搐溺,但實能黃⽩,有餘藥,金皆⼊官。不知世果無異人耶?抑有而人不見?此等舉非耶?不知古所記為虛實,無乃與此等不大相遠,而好事者緣飾之耶? 姑且把求取"道士丹"這種徒勞無功的事擺在一旁,我個人則認為道家諄諄教人的養生術和現代醫生對人的忠告,在原理上無何差異。我看還是忘記這種無益的追求,回到單純有節制的生活上來吧,要有⾜夠的工作,⾜夠的休息,最主要的還是無憂無慮,避免心情上的緊張 ![]() 一、無事以當貴。 二、早寢以當富。 三、安步以當車。 四、晚食以當向。 夫已饑而食,蔬食有過于八珍。而既飽之餘,雖芻豢滿前,惟恐其不持棄也。若此可謂善處窮矣,然而與道則未也。安步自佚,晚食為美;安以當車與⾁哉。車與⾁猶存于 ![]() 我最喜愛蘇東坡給李尚的一封信,以常情的看法論節制與單純。他說: 僕行年五十,始知作活。大要是。陛爾,而文以美名,謂之"儉素"。然吾儕為之則不類俗人,真可謂淡而有味者。不能不難,受福不那,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此似鄙吝,且出之左右,住京師尤宜用此策。一笑。 李尚現在已回到京師,連王鞏也遇赦回到北方。皇帝現在深悔對反對派的懲處。也許是命運對人的嘲弄吧,蘇東坡剛剛定安下來,過個隨從如意的隱居式的快樂生活,他又被沖 ![]() |
上一章 苏东坡传 下一章 ( → ) |
林语堂的最新综合其它《苏东坡传》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苏东坡传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苏东坡传是林语堂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