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望月是刘心武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红楼望月 作者:刘心武 | 书号:42149 时间:2017/9/26 字数:2100 |
上一章 腊油冻佛手·羊角灯 下一章 ( → ) | |
有些人总強调研究《红楼梦》要“回到文本”言外之意是某些“红学”文章的话题未免太烦琐了。但《红楼梦》这部著作很不幸,不仅曹雪芹并未能将它写完写定,而且在传抄的过程里出现了不少错讹,所以读者要“回到文本”洵非易事;更不幸的是在曹雪芹去世二十七八年以后,书商程伟元与⾼鹗联合作弊,排印了一百二十回本,那后四十回的续貂是否狗尾且不讨论,对前八十回曹雪芹的文字妄加改动实在不少,而这一版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经“修订”由权威出版社大量印行,成为了“通行本”弄得很多读者以为所看到的都是 曹雪芹的文本,其实,真要“回到文本”前提应是抛开“通行本”下些个正本清源的功夫。 曹雪芹原本的文字,比如第七十二回里,写到有种古玩叫“腊油冻的佛手”通行本倒没改,1982年首版的国中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的校注本却改为“蜡油冻的佛手”并在回后“校记”里称是并无其他版本参照的“径改”红学所的这个校注本有优点,我常使用,但这样“径改”“腊”为“蜡”并无道理。1944年5月一位署名“绪”的研究者在重庆《新民报晚刊》连载了《红楼梦发微》,其中有一节就是“蜡油佛手”他说:“贾府生活穷极奢华,其饮食起居,即近人尚往往不能想象。但亦有极平常物品,当时因不多见,以为奇货者…蜡油冻的佛手,系一外路和尚孝敬贾⺟者。现在看来,不过一蜡制模型,不算一回事。然在当时,却非同小可,价款既在古董账下开支,当作古董看待,贾琏又特地向鸳鸯追问下落…何等郑重其事!给现代人看了是不噤要发笑的。”且莫 ![]() ![]() 《红楼梦》里多次写到了羊角灯。红学所校注本所据的底本是庚辰本,有关文字没有“径改”处理得当。贾府里的灯具多种多样,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所写到的灯就有玻璃芙蓉彩穗灯,錾珐琅的活信可扭转的倒垂荷叶彩烛灯,各⾊宮灯,各⾊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羊角灯自然是用羊角制成的。羊犄角能有多大呢?怎么将其制成灯呢?古本《红楼梦》里,第十四回都是这样写的:“凤姐出至厅前,上了车,前面打了一对明角灯,大书‘荣国府’三个大字,款款来至宁府。”明角灯就是羊角灯。“通行本”则删去了“大书”两个字。显然,程伟元、⾼鹗他们没见识过可以在上面“大书”文字的羊角灯,依他们想来,那灯上能有三个描红格子般的“大字”也就很不容易了。出于同样心理,古本第七十五回写到中秋节“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的描写,到了“通行本”里,后半句变成了“挂着羊角灯”⾼鹗续《红楼梦》,因为见识毕竟短浅,第八十七回写林黛⽟喝粥,想不出该配什么佐餐,便写下了五香大头菜拌⿇油醋,这真令读者发笑。但你续书捉襟见肘倒也罢了,怎能擅改曹雪芹的原文呢? 《金瓶梅》里曾写到“云南羊角珍灯”明末清初的张岱在其《陶庵梦忆》里也写到羊角灯,说灯面上可以有描金细画,清末夏仁虎在《旧京琐记》里记载:“宮中用灯,当时玻璃未通行,则皆以羊角为之,防火患也。陛道上所立风灯,⾼可隐人,上下尖而中间椭圆,其形如枣。”他还说南京人有吴姓者专门在前门外打磨厂开“羊角灯店”其实在京北什刹海附近,至今有条胡同叫羊角灯胡同,那里当年要么是有制羊角灯的作坊,要么是有经营羊角灯的商人居住。清末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里说,每逢灯节“各⾊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可见随着时间推移,羊角灯已经从宮廷和贵族府第走向了民间街头。近人邓云乡先生在其《红楼风俗谭》一书中说,羊角灯“是用羊角加溶解剂⽔煮成胶质,再浇到模子中,冷却后成为半透明的球形灯罩,再加蜡烛座和提梁配置成”但这只是他个人的一种想象,其实,羊角灯应该是这样制成的:取上好羊角将其先截为圆柱状,然后与萝卜丝一起放在⽔里煮,煮到变软后取出,把纺锤形的楦子塞进去,将其撑大,到撑不动后,再放到锅里煮,然后再取出,换大一号的楦子撑,如是反复几次,最后撑出大而鼓、薄而亮的灯罩来。这当然要比溶解浇模困难多了,许多羊角会在撑大的过程中破损掉,最后能成功的大概不会太多,寸尺大的尤其难得。这样制成的羊角灯,最大的鼓肚处直径当可达到六七寸甚至一尺左右,所以上面可以“大书”(每个字比香瓜大)“荣国府”字样,并且在过节时不是在园子正门上“挂着”的小灯,而是“吊着”的非常堂皇的“羊角大灯”准确理解曹雪芹的原文,可以加深我们对贾府贵族气派的印象,获得细腻⼊微的审美怡悦。 |
上一章 红楼望月 下一章 ( → ) |
刘心武的最新综合其它《红楼望月》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红楼望月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红楼望月是刘心武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