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望月是刘心武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红楼望月 作者:刘心武 | 书号:42149 时间:2017/9/26 字数:6534 |
上一章 樯木·义忠亲王·秦可 下一章 ( → ) | |
汝昌前辈: 得您端午大札,蒙您见告:近考“潢海铁网山”所产“樯木”即辽海铁岭山中的梓木,潢⽔是大辽河的主源,蒙语曰锡喇穆伦[或作楞],河自古北口以北流至铁岭之正北,此处明代设“辽海卫”铁网山即铁岭甚明,夹一“网”字寓“打围”之义,盖清代在此有大猎场。梓木⾼而直,故似桅杆也,汉帝以梓作棺名曰“梓宮”义忠老亲王即取此义,隐寓“ 帝位”(康熙太子胤礽与其子弘皙)。您说:可卿之殓竟用了“梓宮”之材,此中意味深长。极是。 端午大札早悉,迟至今⽇才回,是因为看了一个月的世界杯球赛,并应邀为报纸特刊写些侃球的文章,都是些速朽的文字,十⾜的板儿⽔平——《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板儿将手中佛手换来巧姐手中圆柚当球踢着玩的情节——让您见笑了! 大札所示內容极为重要。《红楼梦》第十三回所出现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影 ![]() ![]() ![]() ![]() ![]() ![]() ![]() ![]() 据王士祯《居易录》卷31,胤礽在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写过一副对子,大受康熙夸赞:“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与胤礽过从甚密的曹寅、曹很可能常常引来 ![]() ![]() 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红楼梦》第二回里他通过贾雨村之口所说的那种秉正琊二气的异人里,也许就隐蔵着一个胤礽。有些人总嫌“红学”的分支“曹学”“喧宾夺主”其实,岂止应该把曹家的事情弄清楚,把胤礽这位“坏了事”的“千岁”的事情弄清楚,都是准确把握《红楼梦》文本真情真意的大前提啊!我的关于秦可卿这一艺术形象的研究,算是“红学”的一个小分支吧,虽被讥为“秦学”我却不想改弦易辙,还要继续探究下去,因为我相信,只有把曹雪芹的⾝世以及写作背景,以及他不得不修改秦可卿出⾝死因的种种具体原由弄清楚,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文本,也才能进⼊深刻的审美境界。 感谢您的一再指教,特别是多次提供资料线索,令我眼界思路大开! 溽暑中望您格外保重! 晚辈刘心武 拜书 2002年7月12⽇ 【附】周汝昌 铁网山·东安郡王·神武将军 ——致刘心武 心武学友: 昨⽇收到前⽇的《今晚报》,我方看到你7月12⽇写给我的“论红书简”——这“看”字是该加引号的,因为拙目已不能阅报观书了,是家里人念给我听的。 我听了之后,大为⾼兴,深感你的见解与文笔更为深沉精练,可知⽇进千里,君子不息。 你这篇书简写得好,內容十分重要。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通过相互启发切磋和共识,已然逐渐显示清晰,可说是红学史上一大“突破”因为,这实质上是第一次把蔡元培和胡适两位大师的“索隐”和“考证”之分流,真正地汇合统一起来,归于一个真源,开解了历时一个世纪的纷争,而解读破译了红楼奥秘。 你引了我信札中的考证收获:“潢海”即辽海,今之辽北铁岭地区,亦即雪芹上世由京东丰润出关落户的地方,薛蟠透露:樯木是他的⽗亲给义忠亲王“老千岁”(皇太子也)从家乡带来的。这表明薛家原型也就是铁岭人,都是內务府包⾐人,故为“支內帑”做“皇商”之家世。“铁网山”者,即“铁岭”(辽海卫地区)的大围场所在,所以冯紫英才随其⽗神武将军冯唐到那里去打围行猎——而特笔写清是三月下旬启程,到四月底方回,将近一个月,正是京师距铁岭的往返程期,因单程即达一千五百里,素有“里七外八”之谚语,是说关內须走七百里,出关再行八百里之遥也。 我们的共识是秦可卿一案涉及的是废太子胤礽、弘皙一支的史迹,是为清代⼊关后第一大事,几乎“翻天覆地”曹家始终卷⼊此一旋涡而不能自拔——与“王爷级”竟会“同难同荣”实指非它,即此是矣。 “神武将军”要到铁岭(附近的西丰至今有大围场遗址)去打围,也不是闲文淡话,中有事由。冯家与“仇都尉”家是“对头”也就是当时政局大斗争中的一个小局面的反映。 如今还要说说你引录的太子胤礽的对联:“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异常重要!我有一种新解破—— 请看雪芹在书中第三回,黛⽟⼊府,初见“荣禧堂”大匾,是御笔(先皇,康熙大帝也),故云“⾚金、九龙、青地”的最⾼规制——而下面即又特写一副对联,道是: 座上珠玑昭⽇月,堂前黻黼焕烟霞。 我们立刻感受的是什么?就是此联文藻风格,怎么就和“老千岁”那么相仿! 我想,你必已注意到了:这副联的落款尤为惊心动目:“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同乡”何义?都是辽北之人也。莫忘努尔哈⾚破明,第一步是设计 ![]() ![]() 奇怪的是:小说中写得分明的四郡王是东平、西宁、南安、北静,人人尽晓了;哪儿又出来一个“东安郡王”呢?难道是作者“一时疏忽”致此笔误?那太把雪芹看“扁”了。 这就是特意逗漏重要消息:此是实真的“王爷”另外一级,不在“四郡”之中。 尤其要注意一点:⾼鹗篡改雪芹原文,用心精密,他一见这落款,心里就知“了不得”马上提笔抹去了真文,换上了什么“衍圣公”云云。 你看《红楼梦》的事情,如此之曲折复杂,没有“学”不知“史”只论“文”(也只限字面表层最浅一义),如何能读得其中之味,而解悟字里之情呢? 所以你说得最为深透了:很多人总认为我们的研考是节外生枝,是喧宾夺主,是“不务正业”是“外围离谱”…殊不知,他们正是看不见雪芹的⾼妙手法,以“荒唐言”来晓示于天下后世的一段特大的奇闻故事,这事牵连了多少人的生途命途,离合悲 ![]() 多亏你提示了《居易录》中幸存的胤礽之对联,月与霞,在《红楼》中均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地位,这也是一大发现。因此刻笔倦了,留待下次再叙。特表欣佩之意,并祝笔健! 周汝昌拜启 壬午七月初二⽇⼊秋之第三⽇也 【注】 “东安郡王穆莳”当即指皇太子胤礽。“莳”有“立也”一义,又有更(改)种(栽)一义,即移植义。此正合既立又遭废黜的史实。又,太子自古例称“东宮”此殆即“东安郡王”的隐意更显者:老皇御匾是“⾚金”字,而对联特叙是“錾银”字,又正是皇帝与太子的“级别”标志。“穆”是美词、敬称,如《诗经》“穆穆文王”是例,有和厚欣悦等义。 至于神武将军“冯”家,则喻指富察氏马齐、马武家是康、雍、乾三朝富贵极品之家,故时谚曰“二马吃尽天下草”冯即“二马”隐词。胤礽是索额图的侄女孝成太后所生,索、马皆任內务府总管大臣,又都与争位“拥立”的皇子权政斗争,是关键 ![]() ![]() 【附】刘心武2002年9月16⽇信 汝昌前辈: 大札早悉,《铁网山·东安郡王·神武将军》大文也已拜读,因家中事冗,迟至今⽇方复,心甚不安,恳乞谅鉴! 王士祯《居易录》原书未访到。我所据为转引。转引自以下二书: 一、《康熙朝储位斗争记实》国美吴秀良著,张震久、吴伯娅译 该书1979年在国美出版,译本1988年9月国中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一版,该译本34页有下列一段文字:…康熙还自豪地提及胤礽的少年有为,他说:“其骑 ![]() 二、《清朝皇位继承制度》杨珍著,2001年11月学苑出版社第一版 该书193页有下列一段文字:康熙帝对于允禧与一般汉臣的 ![]() “楼中…江上…”一联,确实与《红楼梦》中“座上…堂前…”一联太相仿了!何况当年胤礽确实以此给人题写过,估计不止是给徐嘉炎一处。 我有华中书局印的王士祯《池北偶谈》,另知海上古籍出版社印过他的《香祖笔记》,《居易录》和《居易续录》不知出过铅排本否?杨珍书后所附参考书目,《香祖笔记》标明铅排本,《居易录》却注明是康熙刻本。倘《居易录》没有影印本和铅排本,则访求不易。《居易录》、《居易续录》应尽快访到,以便细阅,也许还会有意外收获。我当努力。 上述二书,国美吴博士的似⽔平一般。但杨珍女士的两本书(另一本是《康熙皇帝一家》)则相当有参考价值,她通満文,能直接阅读満文档案,见解不俗,书中引用资料较丰,附表中有清朝历朝皇子简表,及康熙帝诸女表,很有用。 先就对联一事汇报如上。 颂 秋祺! 晚辈刘心武拜 2002年9月16⽇ 【附】周汝昌先生壬午中秋后二⽇信 心武学友: 昨(22)接16⽇来书,喜知所示出处情况。此二书我毫无所闻,只因目不能读,故多年来不看“新书广告”也不买书(买了蜗室已无处可放…)其孤陋之状可笑之境若被“名流”得知一定大牙笑掉也!此二书即皆专题专著,而且他们又有条件博搜史料,料想此联之外也不见其它记载了(指胤礽之文字)。旧年我曾烦人到郑家庄去“考古”(胤礽所邑,而今恐无遗迹矣)。其师傅熊赐履文集应重读(昔时不能注意及此),可惜我已不能而你也不易为此而跑图书馆,徒叹奈何(熊即为曹玺作挽诗的大学士,十分重要,康熙命曹寅看顾他的晚境…见《新证》所引)!这段“公案”是破译红楼的钥匙,盼你能坚持深⼊不断研究。 兄“枉凝眉”文本想也写写,又虑人家说我二人“对口相声”是“编”好了的,故暂按笔不动,以俟良机。附及。 因老伴突然病逝,心情不好,此信草草望谅。 秋⽇笔健 盲者周汝昌拜上 壬午中秋后 (另纸)手文心武亦痴人 绿叶红楼境自新 每见佳篇吾意来 共启尺素托游鳞 临缄口占 解味草 壬午中秋后二⽇ |
上一章 红楼望月 下一章 ( → ) |
刘心武的最新综合其它《红楼望月》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红楼望月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红楼望月是刘心武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