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娇梨是张匀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玉娇梨 作者:张匀 | 书号:39887 时间:2017/9/8 字数:7582 |
上一章 第05回 穷秀才辞婚富贵女 下一章 ( → ) | |
诗曰: 闲探青史吊千秋,谁假谁真莫细求。 达者鬼谈皆可喜,痴人梦说亦生愁。 事关贤圣偏多阙,话到齐东转不休。 但得自留双耳在,是非朗朗在心头。 却说苏友⽩自从考得一个案首,又添上许多声名,人家见他年少才⾼,人物俊秀,凡是有女之家无不愿他为婿。苏友⽩常自叹道:“人生有五轮,我不幸⽗⺟早亡,又无兄弟,五轮中先失了两轮。君臣朋友间遇合有时,若不娶一个绝⾊佳人为妇,则是我苏友⽩为人在世一场,空读了许多诗书,就做一个才子也是枉然,叫我一腔情思向何处去发怈?便死也不甘心。”因此人家来说亲的,访知不美,便都辞去。人家见他推辞,也都罢了。只有吴翰林因受⽩太玄之托,恐失此佳婿,只得又央刘⽟成来说。 这刘⽟成领了吴翰林之命,不敢怠慢,即来见苏友⽩,将来意委委曲曲说了一遍。苏友⽩道:“此事前⽇已有一媒婆来讲过,弟已力辞了,如何又劳重仁兄?仁兄见教本不当违,但小弟愚意已定,万万不能从命。”刘⽟成道:“吴老师官居翰林,富甲一城,爱惜此女如珍如宝。郡中多少乡绅弟子求他,他俱不肯。因慕兄才貌,反央人苦苦来说,此乃万分美事,如何执意如此?”苏友⽩道:“婚姻为人生第一件大事,若才貌不相配,便是终⾝一累,岂可轻意许人?”刘⽟成笑道:“莫怪小弟说,兄今⽇虽然考得利,有些时名,终不免是一个穷秀才,怎见得他一个翰林之女便配兄不过?且不要说他令爱如花似⽟,就是他的富贵,吾兄去享用一享用,也強似⽇⽇守着这几 ![]() 苏友⽩道:“这‘富贵’二字,兄到不消提起。若论弟辈既已受业艺林,谅非长贫 ![]() ![]() ![]() 刘⽟成道:“兄不要谈那千古的虚美,却误了眼前实事。”苏友⽩道:“兄只管放心,小弟有誓在先,若不遇绝⾊佳人,情愿终⾝不娶。”刘⽟成遂大笑起来,道:“既是这等,便是朝廷招驸马也是不成的了。好个妙主意!这个妙主意只要兄拿得定,不要错过机会,半路里又追悔起来。”苏友⽩道:“决不追悔!”刘⽟成只得别了苏友⽩,来回复吴翰林。 吴翰林闻知苏友⽩执意不允,便大怒骂道:“小畜牲这等放肆!他只倚着考了一个案首便这等狂妄,看他这秀才做得成做不成!”随即写书与宗师细道其详,要他黜退苏友⽩的前程。 原来这学院姓李名懋学,与吴翰林同年同门。见吴翰林书来, ![]() ![]() 学官奉命,遂请了苏友⽩到衙中,将前情细说一遍。苏友⽩道:“感宗师美情。老师台命,门生本该听从,只是门生别有一段隐衷,一时在老师面前说不出。只求老师在宗师处委曲方便一辞,便感恩无尽。”学官道:“贤契差矣。贤契今年青舂已是二十,正得受室之时。吴公雅意相扳,论起来也是一桩美事。若说吴公富贵,以贤契⾼才,自然不屑;况闻他令爱十分才美,便勉強应承,也不见有甚吃亏。为何这般苦辞?”苏友⽩道:“不瞒老师说,他令爱门生已细细访过,这是断然不敢复命。” 学官道:“贤契既不情愿,这也难強。只是吴公与宗师同年同门,未免有几分情面,这事不成,恐怕于贤契的前程有些不妙。”苏反⽩微笑道:“门生这一领青衿算得甚么前程,岂肯恋此而误终⾝大事?但听宗师裁处罢了。”造起⾝辞去。 学官见事不成,随即报知宗师。宗师听了也不喜道:“这生胡狂至此!”便要黜退他,却又回想道:“这一桩美事若在别一个穷秀才,便是梦见也快活不了。他却抵死不允,也是个有志之士。”又有几分怜他,尚不忍便行。 正踌躇间,忽闻一声梆响,门生传进一本报来。李学院将报一看,只见一本叙功事:原任太常正卿新加工部侍郞衔⽩玄出使虏营 ![]() 提学察院李,访得生员苏友⽩素 ![]() 牌行到学中,満学秀才闻知此事,俱纷纷扬扬,当一段新闻传讲。有笑苏友⽩呆的,也有羡苏友⽩⾼的。又有一班与苏友⽩相好的愤愤不平道:“婚姻事要人情愿,那有为辞了乡宦亲事,便可黜退秀才的道理?”便要动一张公呈到宗师去讲。倒是苏友⽩再三拦阻道:“只为考了一个案首,惹出这场事来。今⽇去了这顶头巾,得耳 ![]() 三分气骨七分痴,酿就才人一种思。 说向世人都不解,不言惟有⽟人知。 按下苏友⽩不题。却说吴翰林见黜退了苏友⽩前程,虽出了一时之气,然心下也有三分不过意,还要过几⽇仍旧替他挽回。只因闻了⽩公荣归之信与自家钦召还朝之报,与无娇姐小说知,大家 ![]() ![]() ![]() 此时⽩公实受了工部侍郞之职,奉旨驰驿还乡,一路上好不兴头。不月余到了金陵,竟到吴翰林家来。吴翰林接着,不胜 ![]() ![]() ![]() 此时吴翰林已备下酒席,就一面把盏与⽩公洗尘,二人对酌。吴翰林因问出使之事,⽩公叹一口气,道:“朝廷之事,万不可为。前⽇小弟奉命是 ![]() ![]() ![]() ![]() 吴翰林道:“吾兄历此一番风霜,劳苦回所不免,然成此大功,可谓完名全节矣。但小弟奉钦命进京,未免又打⼊此网,却是奈何。”⽩公道:“吾兄翰苑可以养⾼,又兼乡试在迩,早晚奉差,何⾜虑也。” 吴翰林道:“赖有此耳。但不知后来老杨可曾相会?”⽩公笑道:“有这样无气骨之人!小弟一回京时,即来再三谢罪。后因旨意说他荐举有功,升了光禄,愈加亲厚,请了又请。小弟出京时,公饯了又私饯。小弟见他如此,到不好形之颜⾊,只得照旧 ![]() 二人 ![]() 吴翰林因说道:“前⽇还有一件好笑的事,未曾对吾兄说。”⽩公道:“甚么事?”吴翰林道:“前⽇小弟因在灵⾕寺看梅,遇见一少年秀才,叫做苏友⽩,人物聪俊,诗思清新,甚觉可人。随着人访问,恰恰李学台又考他作案首。小弟意 ![]() 到第三⽇,⽩公决意要行,遂领了红⽟姐小,谢了吴翰林,竟回锦石村去。吴翰林亦打点进京。不题。正是: 只道琉璃碎,翻成画锦⾐。 前程暗如漆,谁识是耶非? 却说苏友⽩自从黜退了秀才,每⽇在家只是饮酒赋诗,寻花问柳。虽不以功名贫 ![]() 一⽇,舂光明媚,正要早到郊外行昑取乐,才走出门前,忽见几个人青⾐大帽,都骑着驿马,一路问将来,道:“此间有一个苏相公家住在哪里?”有人指道:“那门前立的不是。”那几个人慌忙下马,走到面前问道:“敢请问相公不知可就是苏浩老相公的大相公?”苏友⽩惊人答道:“正是。但不知列位何来?”众人道:“我们乃河南苏御史老爷差来的。”苏友⽩道:“这等想是我叔⽗了。”众人道:“正是。”苏友⽩道:“既如此,请到里面说话。” 众人随苏友⽩进到堂中,便要下礼相见。苏友⽩问道:“且住,列位还是老爷家中人,还是衙门执事?”众人答道:“小人等皆是承差。”苏友⽩道:“即是公差,那有行礼之事。”只是长揖相见过,又让众人坐了,问道:“老爷如今何在?”众人道:“老爷巡按湖广回来,进京复命,如今座船现在江边,要请在相公同往上京,故差小的们持书 ![]() 苏友⽩拆开一看,只见上写着: 劣叔渊顿首书付贤侄览: 叔因王事驱驰,东西奔走,以致骨⾁睽离,思之心侧。前闻尊嫂亦辞世,不胜悲悼。近闻汝年学俱成,又是悲中一喜,但叔今年六十有三,景⼊桑榆,朝不保夕,而下无子息。汝虽能继书香,而⽗⺟皆亡,终成孤立,何不移来一就,庶几同⽗犹子之情,两相慰藉耳。此事叔虑之最详,虽告先兄先嫂于地下,亦必首肯,侄慎勿疑。差人到,可即发行装同来,立候发舟,余不尽写。 苏友⽩看完了书,心下暗想道:“家中已是贫乏,一个秀才又黜退了,亲事又都回绝了,只管住在此处亦觉无味。莫若随了叔⽗上京一游,虽不贪他的富贵,倘或因此访得一个佳人,也可完我心愿。”主意已定,随对众人说道:“既是老爷来接,至亲骨⾁,岂有不去?但此处到江口,路甚遥远,恐怕今⽇到不得了。”众人道:“老爷 ![]() 苏友⽩随即分咐一个老家人叫做苏寿,留他在家看守房屋。又打点些⾐服铺陈之类,结束做两担,叫人挑了,先着一个家人送到江口。自家止带一个小厮叫做小喜。当下分咐停当,随即上马要行。怎奈那匹马最是狡猾,见苏友⽩不是久惯骑马的,又无鞭子打他,便立定不走。苏友⽩忙忙将缰绳 ![]() 此时舂风正暖,一路上柳明花媚,苏友⽩在马上观之不尽。因自想道:“吴家这头亲事,早是有主意辞脫了。若是沾了手,那得便容你自由自在到京中去寻访。”又自想道:“若有分撞得一个便好,若是撞不着,可不辜负我一片念头。”又想道:“若是京中没有,便辞了叔子出来,随你天涯海角,定要寻他一个才罢。” 心中自言自语,不觉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忽岔路里跑出一个人来,将苏友⽩上下一看,口里道一声:“果然有了。”便双手把缰绳扯住。苏友⽩因心下友思 ![]() ![]() ![]() 那人跑得气呼吁,一时答应不清,只道:“好了,有下落了。”苏友⽩见那人说话胡涂,便扯起鞭子要打。那人慌叫道:“相公不要打,小人的 ![]() ![]() ![]() ![]() ![]() ![]() 那人被打慌了,一发说不清,只是 ![]() 苏友⽩ ![]() ![]() ![]() ![]() ![]() ![]() ![]() 那人道:“小人是丹 ![]() ![]() ![]() 苏友⽩听见说出“求婚姻”三字,便呆了半晌,心下暗思道:“这件事乃我肺腑隐情,便是鬼神亦未必能知,他如何晓得?”便有几分信他,因说道:“便把这鞭子与你,也是小事。只是我今⽇还要赶到江口,若没鞭子,这马决不肯行,却如何处?”旁看的人见说得有些奇异,都要看拿了鞭子如何寻 ![]() ![]() ![]() 此时是二月中旬,道旁小柳树都是柔弱枝条,折来打马不动,只东南角上一条冷巷中一所破庙旁边,有三四株大柳树⾼出墙头。杨科看见,慌忙爬将上去。爬到树上才要折柳,忽听得庙中有人啼哭。他分开柳叶,往內一张,只见有三个男子将他 ![]() ![]() ![]() ![]() ![]() 此时苏友⽩听见寻着 ![]() ![]() 苏友⽩道:“天下有这等奇事,险些儿错怪了你。我且问你,那起课的先生叫甚么姓名?”杨科道:“人都不知他的姓名,只因他挂着一面牌上写‘赛神仙’三字,人就顺口叫他做赛神仙。”说罢,便再三谢了苏友⽩并众人,领着 ![]() 苏友⽩走出庙来,上了马,一头走一头想道:“我苏友⽩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我此生虽因叔命,原为寻访佳人。这赛神仙他既晓得我为婚姻出门,必然晓得我婚姻在何处。我放着现消息不去访问,却向无踪无影处寻觅,何其愚也!今天⾊尚早,不如赶到內容镇上,见了赛神仙问明婚姻,再到叔⽗船上,未为迟也。”主意定了,遂勒转马头,向西南杨科去的路上赶来。只因此一去,有分教:是非堆里转出个佳人,生死场中抬回个才子。正是: 树头风絮 ![]() 不是多情爱狂 ![]() 苏友⽩去见赛神仙问婚姻,不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上一章 玉娇梨 下一章 ( → ) |
张匀的最新历史小说《玉娇梨》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玉娇梨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玉娇梨是张匀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