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册、假官真做是高阳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官册、假官真做 作者:高阳 | 书号:39792 时间:2017/9/8 字数:3605 |
上一章 第一节 下一章 ( → ) | |
绍兴出幕友“绍兴师爷”天下驰名。但亦出书办,在京的部院衙门,称之为“经承”他们见了司官称“老爷”⾝分很低,可是权力很大,此辈![]() 京北外城有许多土著,住宅的门楣,毫不显眼,在地方上亦无赫赫之名,一经人內,别有洞天、虽非千门万户,而院落一个接一个,老树参天,花木扶疏,愈深⼊,愈精致。饮食起居,为一般富贵人家所不及。此辈大都为吏部户部的书办,祖籍绍兴。书办可世袭,所以在这些人家中,自前明即在京北定居的,比比皆是。 部院衙门的书办,以吏部、户部、刑部最阔,兵部、工部则要看机会。兵部遇有大征伐,工部遇有大工,如修陵寝,或者宮殿衙署失火,需要重修之类,都是他们发财的机会到了。只有礼部的书办,比较清苦。 有个礼部铸印局的书办,名叫谢应龙,绍兴人,忠厚老实,不会搞钱。铸印局掌管宝玺及京內外文武衙门的印信关防,亦没有什么油⽔可捞。因此,谢应龙老老实实,按照定制,服役五年期満后,申请试考。考上便可派到地方上去做官,一等正八品、二等正九品、三等从九品、四等未⼊流。做官讲班次,最神气的是“正途”翰林出⾝的“清班”而像谢应龙的这一班称为“吏员”在地方上只能做佐杂官,即令劳绩卓着,可升知县,犹须大吏特保奉准。因为知县虽只七品,却是正印官,所以这些吏员出⾝的“风尘俗吏”自嘲为“磕头虫” 但是,不论如何,一官荣华,哪怕是刚⼊流的从九品,一旦⾝故,孝子贤孙立神主,可以写上“皇清诰封圣仕佐郞某某府君”的衔头,而老百姓有事来打 ![]() 谢应龙役満报考,考了一个“三等”在家候缺时,家乡来了一个胞侄阿⽑。这阿⽑一向在家种田,亦不识字。一个乡下佬,千里迢迢,上京来⼲什么? “我来赶功名。” 进京赶考,亦谓之赶功名。谢应龙大为诧异“阿⽑!”他问:“你姓啥?” “咦!大叔,你姓谢,我当然也姓谢。” “好!你把谢字写给我看看!” “大叔,”阿⽑不好意思地陪笑“你晓得我不认识字。” “字都不识,来赶什么功名!莫非你得了痰症?” “这有个道理在內——” 据阿⽑自己说,有一回他到县城里去完粮,在茶馆中歇⾜时,有个人坐在他对面,左看右看,看之不已,最后向他拱拱手说:“老兄,我看你的相,是贵相,不出一年,必有奇遇。将来会有贵人扶助,至少亦是四五品的官。” “不要寻开心!我是种田的,一个字不识,怎么做官?” “你问我,我说不出来。不过,我对我的相法,是自信得过的,一定不会错,做官要进京。”此人问说:“你在京里有没有亲戚?” 问到这话,阿⽑心中一动。当时虽没有说什么,回到家自己拿镜子照一照,方面大耳,一貌堂堂,也不像是个终⾝贫 ![]() 于是,他跟亲戚去商量,便有人说:“不错!你亲叔叔不是在部里?或许可以帮你的忙。不过,我看千家诗要改一改了,‘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这两句要删掉。” 阿⽑听不懂是在讽刺他不识字想做官的妄想,兴冲冲地筹划盘 ![]() 闻知这番经过,谢应龙啼笑皆非,叹口气说:“你早几个月来,我还可以想点办法,哪怕借几两银子,替你捐个把总,大小也是个官。现在我役退了,虽有几两银子,要当外放的盘 ![]() 谢应龙的太太很贤惠,劝她丈夫说:“不管怎么样,总是自己人。你又没有儿子,将来要靠阿⽑顶你的香烟。而且,我看他的相貌,也不像没有出息的人。” 谢应龙心想,一放出去当佐杂官,总也要有帮手。老仆谢升虽很得力,只是望六之年,精力衰颓,不比阿⽑年轻力壮,他所欠缺的是,肚子里“火烛小心”一团茅草。不过,这也是可以补救的。 “好吧!只要你有做官的命,将来总有机会。目前,你先跟我读书。” 当天便从打磨厂河西金溪人开的专卖闱墨的书铺中,买来四本蒙童所读的书,名为“三百千千”——《三字经》、《家百姓》、《千字文》、《千家诗》的合称。由谢升当助教,为阿⽑启蒙。 “阿⽑啊!你要想做官,就要用功。脑子里不通,是抓不住印把子的。”在谢太太这样策励之下,阿⽑倒很用功,进境亦不算慢。谢应龙颇为欣慰。 其时官多缺少,补缺要等。谢应龙等了半年,尚无消息,坐吃山空,不免焦急,便去找他在吏部当书办的朋友问计。 “现在苗疆不靖,四川总督来了一道咨文,要部里拣发佐杂官十员到省,以备差遣。边疆很苦,大家都不愿意去。你老兄如果有意,这件事包在我⾝上。” 谢应龙想了一下说:“再苦,也比坐困在这里好。不过,我把丑话说在前面,我可没有谢礼送你。” 选缺不论是何种情况,谢礼一定要送。选这种苦缺,至少亦须送二十两银子。那吏部书办说道:“反正你出京,我总要送程仪。咱们扯个直,‘两不找’好了。” 于是谢应龙领了“凭文”摒挡赴任,一家四口先由京赶早到荆州,然后雇了一条船,溯江西上。船过宜昌,谢应龙忽患腹泻。三峡之中滩险⽔急,既无法中途停留,亦无处可以延医,只有从行囊中取些成药服用,却并无起⾊。走到巴东以西,待⼊四川境界之处,谢应龙一瞑不视了。 谢太太自然哭得死去活来。阿⽑情急之下,爬上船头,预备投江自尽,但亏得谢升有见识,一把拉住他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侄少爷,你先不忙,我有个计较。” 阿⽑五衷芒然,跟着他进⼊舱中,劝得谢太太住了哭声,方始问道:“现在来得去不得,你有什么计较?” “谁说来得去不得?”谢升低声说道:“老爷一直在京,四川没有人认得他。我的意思,趁此荒郊野外,把老爷悄悄埋了起来,侄少爷就顶了老爷的名字去做官。三年两载,积下盘 ![]() 阿⽑一听不由得想起那相士的话“不到一年,必有奇遇。”这不就是奇遇吗? “喔。”精神一振,死念全消的阿⽑问道:“婶娘有什么主意?” “我现在是没脚蟹。”谢太大哭着说:“有什么主意?” “既然婶娘没有主意,就照谢升的话做。不过,”阿⽑问道:“船老大是知道这回事的,怎么办?” “我实说了吧!这个主意,就是船老大教我的。这一来,我们得救,他也省事。” “怎么说是他也省事?”阿⽑不解地问:“跟他什么相⼲?” “怎么不跟他相⼲?出了这种意外,老爷大小是朝廷的命官,他要停下来,到县里禀报。这里属宜昌府巴东县该管,县大老爷要来相验,他起码要耽搁三天的工夫。县大老爷是地方官,事无大小都要管,遇到这种事,不能不料理善后。做官的拣小辫子抓,一定责成船老大送我们出境,没有盘 ![]() “我明⽩了。大概这种事,他遇见过不止一回。”阿⽑想了一下问:“我冒充得过?” “冒充得过。”谢升答说:“凭文上开的年貌是‘面⽩有须’。侄少爷从现在起,就把胡子留起来。至于年岁,向来是开得小的,更加相符了。” 计议已定,连夜动手。此时此地,当然谈不到用棺木盛殓,将尸体用一 ![]() “可怜啊,一生辛苦,死在这个连地名都不知道的地方!” 谢太太且哭且诉:“做官、做官,做了一场恶梦——。” “谢太太,”船老大劝道:“这地方风⽔好得很,寅葬卯发,也是谢老爷⾝后的福气。” “还讲福气!死了连口薄⽪棺材都没有。” “有棺材反而不好了。是要这样子葬才会发,这叫‘蒿禾葬。’”船老大又说:“谢太太你不要哭了,惊动了人,不妥当。” 这个警告使得谢太太收住眼泪。回到船上改了称呼,阿⽑升格为“老爷”名字当然也改为谢应龙了。谢太太算是他的继⺟,谢升称之为“老太太”表面看来是谢应龙奉⺟上任,毫无破绽。 |
上一章 清官册、假官真做 下一章 ( → ) |
高阳的最新历史小说《清官册、假官真做》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清官册、假官真做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清官册、假官真做是高阳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