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是高阳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慈禧全传 作者:高阳 | 书号:39770 时间:2017/9/7 字数:22257 |
上一章 第九九章 下一章 ( → ) | |
“大爷,你快回府去吧!老爷子不知急成什么样儿了。有话不会到天津再说吗?” “嗐,翠喜,你不懂!”载振又愁又急“刚才我是宽你的心,说过几天到天津来看你,其实那一天才能到天津呐?你要知道,我们的行动比谁都不自由,不奉旨不能离京,这个时候,你倒替我想想,我拿什么理由跟上头去说,我要到天津?” 载振心 ![]() “大叔!”袁克定说:“我⽗亲已经知道这回事了,有电报来,请王爷跟大叔别着急。风浪虽大,消得很快,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 “喔,”载振问说:“电报是打给谁的?” “打给杨杏丞的。他此刻到中堂那去了,一会儿会来,必有妥当的办法。” 听得这一说,载振心神略定,愁绪稍减而怒气反增,愤愤地说道:“人心太险!云台,咱们就是《红楼梦》上的话,‘一荣皆荣,一枯皆枯’。你看见这情形了,只怕对你⽗亲也还有不利的举动。” “是!‘一荣皆荣,一枯皆枯’,我⽗亲拿王爷跟大叔的事,当自己的事一样。好的是要查的人,都在天津,多少是有把握的。” 载振让他提醒了,顿时精神一振“不错啊!人都在天津,还怕逃得出你⽗亲的掌心。”他说:“咱们等杏丞来了好好商量一下,事情要办得⼲净利落。” 正说到这里,听差来报:“杨大人到。”接着只见杨士琦步履安闲地踱了进来,见面致礼,换到载振的书房去密谈。 “请姨 ![]() ![]() ![]() 载振为之啼笑皆非“这是什么时候,杏丞,”他苦笑着说:“你居然还有开玩笑的心情!” “要有开玩笑的心情,才能化险为夷。育公,请你先进去关照姨 ![]() ![]() “原就预备好了的。”载振突然想起,大声喊一句:“来人!” 走来的是个俊俏小厮,是载振的贴⾝跟班小福,进来先向杨士琦与袁克定请了安,才走到主人面前去听使唤。 “你进去告诉姨 ![]() ![]() 你得看着,让她卸下来。” “是了!”小福答应着,转⾝便走。 “杏丞,我得知道,翠喜到了天津,怎么安顿她?” “只有安顿在王益孙那里。” “安顿在他那里?”载振不由得心里嘀咕“不能安顿在别处吗?” “不能!有移花接木一计在,非王益孙顶个名不可。” “真的只是顶个名?” 这话杨士琦无法回答。“嗐,育公!”他不以为然地:“这时还顾得那许多?” “大叔,”袁克定率直地说:“祸⽔去之唯恐不速,何必自寻烦恼。” “好吧。”载振扭过脸去挥一挥手,就象杨翠喜此时在他眼前似的。 “育公,”杨士琦又说:“醇王跟燮老,当然不能亲自到天津去查,已经派定两个人了。一个是正红旗満洲印务参领恩志,一个是內阁侍读润昌。恩志不必管,润昌那里该打个招呼。能不能赏一张名片,我派人传育公的话,向他致意?” “那有什么不能?”说着,载振亲自找出一张名片来,递给杨士琦。 “还有件事,”杨士琦说:“我是转达那中堂的意思,这一案即使⽔落石出,尽皆子虚,可是在育公似乎不能没有表示!” “表示?”载振愕然:“表示什么?” “应该有个闭门思过的表示。” 载振想了好一会,慡然若失地说:“是要我辞官?” “是!差缺都要辞。” “这!”载振问道:“老爷子怎么说?” “王爷的意思,大叔,”袁克定揷嘴:“你该想得到。” “有句成语,叫做‘上阵还须⽗子兵’,”杨士琦紧接着说: “育公,试想⽗子上阵,谁个当先?” 载振恍然大悟!⽗子同时被劾,如果不能两全,当然是他退避言路。体会到此,反有如释重负之感!因为他很清楚,是自己“罪孽深重”祸延老⽗,所以一直不敢回府。如今有此护⽗之功,稍减不孝之罪,可以少挨多少骂,自然乐从。 “杏丞,这样办很好。所难者是这个折子的措词,就烦大笔,如何?” “理当效劳。”杨士琦安慰地说:“育公,一时顿挫,不必介怀,所谓盘 ![]() “那是以后的话了。”载振泰然地“反正只要把这场风波庒下去,无所不可。” 正红旗満洲印务参领恩志与內阁侍读润昌坐头等火车到天津时,是由北洋衙门出派一名候补知府在 ![]() ![]() 下了火车上马车,接到英租界一家字号叫“利顺德”的西式旅馆,住的是每天大洋十六元的特等套房,有卧室,有客厅,有澡洗房。开出窗去,便是公园,轩敞慡朗,比起旧式客栈来,不知⾼明多少倍。 但是恩志却住不惯“世大哥,”他说:“两个人占了六间房子,未免太糟踏,再说,这个坐着拉的洋马桶,我也用不惯,一大早起来,非上茅房蹲在那里不可。怎么着,世大哥,换一家吧?” 世寿与润昌都为之啼笑皆非,但无理由可说,唯有依他,换到⽇租界旭街乐利馆,才算安顿下来。 “世大哥,”恩志又发话了:“我有一张名单在这里,劳你驾把地址都写上,再派个听差来,明天领着我跟润二爷一家一家去查。” 这使世寿与润昌的诧异更甚于他不愿住利顺德,两个人面面相觑,好久说不出话来。 “怎么着?润二爷,”恩志问道:“我的话说错了?” “那里,那里!”润昌急忙分辩:“咱们先吃了饭再说。” 及至下了馆子,只见润昌不断劝恩志的酒,世寿心里明⽩,帮着殷勤相劝,毕竟把他灌醉了。等送回旅馆,已经鼾声大作,打雷都惊不醒了。 “到我屋里坐去!” 世寿跟着到润昌屋子里,煮茗相对,世寿蹙眉低声,指指间壁:“怎么派了这么一个不懂事的来?” “有小醇王那样的主人,就有‘那位’那样的下人。咱们不管他,你说吧,这件公事该怎么办?” “润二哥,这趟是好差使,不瞒你说,我也大大地沾了你的光。只要这件案子一了,上头答应派我一个铜元局会办的差使,所以,润二哥你有话尽管说,我一定尽心尽力,替你办到。” “你说吧!我又不是不漂亮的人。” 世寿沉昑了一下回答说:“祸是段香岩闯出来的,他愿意拿一万银子,袁大帅总也要送程仪,听说是四百两一份。润二哥,我沾的光不少了,又是老朋友,我分毫不落,涓滴归公。” “那也不必! ![]() ![]() “要加个二千两,大概…。” “不,不!我是作比方。” “那么,润二爷,你开个价儿! “这可难说了!瞧你的面子,来这个吧!”说着,润昌伸出两个指头。 “他的也有了?”世寿一指隔室。 “你不必管他,那归我说话就是。” “是!是!”世寿赔笑说道:“润二哥,我不能驳你的老面子,这样吧,我把我那个二八扣省出来,明后天你带一万六千银子回京。间壁那位归你自己安排,我一字不提。” 润昌盘算了一下,慨然答说:“好吧,世三爷,冲你的面子,就这么说。你也不必给我一万六,一万五就行了!按说,我从京里来,吃的、用的,该替你多捎一点儿,只为走得匆忙,来不及预备,那一千银子就算折⼲儿。至于那面你戴不戴帽子,就全在你自己了。” “不戴帽子,不戴帽子,自己人的事,我还想落后手,那成了什么人了?”世寿紧接着说:“公事呢?润二哥预备怎么办?” “怎么都可以。不过,我得跟你说明⽩,案子里有关系的人,过两天得进一趟京。” 世寿大吃一惊“怎么?”他问:“还得过堂?” “什么过堂?醇王和孙中堂跟大家见个面,随便问几句话,不必慌张,反正凡事有我。” “好,好!一切拜托。”世寿想了一会说:“明天上午,我派车来接,请润二爷一个人来好了。” 到得第二天,恩志宿酲未解,躺在 ![]() 见面的地方是在一家饭馆里。跑堂的将门帘一掀,只见里面除了主人还有个陌生人在,经世寿引见,才知道就是王锡瑛。 王锡瑛舂风満面,笑起来眼角两道极深的鱼尾纹,正是走桃花运的脸孔。对润昌当然巴结得无微不至,但言不及义,而世寿亦一直等他托词告辞以后,才谈正事。 “润二哥,你点一点!”世寿将一个鼓起来的红封袋摆在润昌面前,又加一句:“不必客气,点一点的好!”这是笔润昌从未经手过的大款子,自然要作一番检点。一共是十五张银票,每张一千两,丝毫不错。 “再有东西,请润二哥过目。” 润昌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的是:“卑职等到津后,即访歌 ![]() “原来是替我们代拟的,复命的公事。” “对了,若有不妥,咱们再商量。” 于是,润昌聚精会神地,一面看一面轻声念道:“当时天津人皆言杨翠喜为王益孙买去。当即面询王益孙,称名王锡瑛,系兵部候补郞中,于二月初十间,在天津荣街买杨李氏养女名翠喜为使女,价三千五百元,并立有字证。再三究问,据王锡瑛称,现在家內服役…。” 念到这里,润昌抬眼问道:“杨翠喜真的在王家?” “是的,在王家!”世寿答说:“让王益孙捡了个便大宜。” “那…。” “润二哥,”世寿赶紧拦他的话:“王益孙不是不开窍的人,他已经跟我说过了,另外还有一点小意思。润二哥,看我的面子。” 润昌不作声了,接着往下看:“又据杨翠喜称,先在天仙茶园唱戏,于二月初间,经过付人梁二生⾝⽗⺟说允,将⾝卖与王益孙名锡瑛充当使女。复据杨翠喜之⽗⺟,并过付人梁二等称:伊养女杨翠喜实在王益孙名锡英家內,现充使女等语。” “嗯,嗯!”润昌凝神考虑了一会说:“这话都要他们记清楚,不然,到了京里会露马脚。” “当然,当然!” “也还得让我见一见。” “应该,应该。润二哥,你再往下看。” 这稿子分为两大段,第一段是为载振洗刷风流罪过,第二段才是替奕劻澄清受贿十万金一事。润昌离京以前,就曾奉到孙家鼐的指示,⽗子同案,轻重不同,有无纳贿情事,应当格外细查。所以他觉得不能只凭世寿送来这么一个稿子,轻易上复。 “我并无他意,只是为了把事情办妥当。”润昌很急切地解释:“案內一⼲人证,要提进京去面询,这话我已跟老兄说过。杨翠喜跟她的养⺟,上头不会多问,问到就说得不大对,也还不要紧。至于庆王的这重公案,情形就不同了,一定会问得很仔细,而且虽是商人,到底也是官儿,说一句是一句,一字不符,出⼊甚大!所以,我想形式一定还是要做。” 所谓“形式一定要做”意思是必定将有关人证找来问一问。这不过稍为⿇烦些,关系不大,只是有件事,不能不弄清楚。 “润二爷,你要找人来问,是一个人问,还是两个人问?” “一个人问如何?两个人问又如何?” “如果是润二爷你一个人问,那就没话可说。倘或是跟恩参领一起问,怕他问到不在路上,彼此合不上拢,岂不糟糕?” “这没有什么!”润昌答说:“第一,他问得不在路上,只要答的人心有定见,有把握就回答,没有把握就推托,说一声‘不知道’,‘记不得’,‘不清楚’,都无不可!” 世寿把他的话细细听了一遍,完全领会了,点点头说: “好!我会安排。” “第二,说到合不上拢,你也可以放心。恩参领那里能提笔?将来禀复,是我主稿,我当然会叫它合上拢。再说,你有现成的稿子在这里,我只按你上面写的去问,答得不错,我就用这个稿子抄一抄,往上一送,怎么会合不上拢?” “那就是了!”世寿欣然问说:“你看什么时候找他们来?” “明天上午吧!今天我得在恩参领⾝上下点工夫,能把他说服了,只听不开口,那就最好。” 回到旅馆,只见恩志穿一件小棉袄,裹着被靠在 ![]() ![]() “好家伙!”他一见了润昌的面就说:“那是什么酒?这么厉害!” “酒并不厉害,是喝得太多了。”润昌关切地问:“要不要请个大夫来看看?” “不必。”恩志答说:“一半是闷得慌,不知道你上那儿去了?公事还没有动手,我又不能出门,就能出门也不知该⼲什么?” 听他说得如此无奈,润昌不觉失笑“因此,你只好躺在 ![]() 他去掀他的被“洗洗脸吃饭,还得喝一点儿酒,这个名目叫作‘以酒醒酒’。” 说着,润昌替他叫来四个菜一个汤,另外带一瓶玫瑰露,恩志強打精神,坐下来喝了两口醋椒鱼汤,觉得很受用,胃口慢慢地开了。 “你别客气,我是吃了饭回来的,陪你坐坐。”润昌问道: “你这趟来,醇王是怎么 ![]() 这让恩志很难回答。原来他是醇王府属下的护卫,当差颇为谨慎,载沣特意派了他这个差使,说是“调剂调剂”他。载沣说话,固然辞不达意的时候居多,恩志也太老实了些,连“调剂”二字都不甚明⽩,只好向同事去请教。 同事告诉他,这是醇王挑给他一个好差使,此去查案,不管是什么人来接待,必然会送个红包。至于红包的大小,要看他自己的做法。那同事又教他,凡事刁难,让人家觉得他不好对付,自然就会大大的送个红包。 然而,恩志却又不懂如何刁难,只得抱定宗旨, ![]() “王爷说,这趟派我出来,是‘调剂调剂’我。” 一听这话,润昌喜在心头,表面上仍旧平静地问:“那么,你老兄打算要个什么数目呢?” “我不知道。”恩志答说:“千儿八百的,总该有吧!” 润昌益喜,也益发冷静,想了好一会说:“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上头派了我这个差使,也是为了调剂调剂我,不过千儿八百不行。” “你想要多少呢?” “我想要他五千银子,咱们俩对分。” 恩志大为奋兴,却又迟疑地问道:“行吗?” “一定行,也许还能多搂几文。不过,你一切得听我的。” “行!”恩志答应着,大大地喝了口酒。 就这样,轻易地将恩志布摆得服服帖帖。第二天上午,两人由世寿陪着到了商务局,便由润昌一个人出面打 ![]() 对方一共三个人,穿的都是便⾐,问起来却都有前程。王竹林是三品的候补道,充当商务局总办,亦算管着直隶的一个衙门,所以润昌很客气地请他对坐谈话。 “竹翁的台甫是?” “贤宾。”王竹林答:“圣贤的贤,宾客的宾。” “竹翁的本业呢?” “做盐。” “长芦盐商阔得很…。” “不,不!”王竹林急忙分辩:“现在大不如前了,糊口而已。” “不必客气!”润昌又问:“平时跟段香岩有没有往来?” “认识,没有往来。” “那么,怎么说你替他筹了十万银子,送庆王作寿礼。” “那是那班都老爷,吃 ![]() “还有谁?” “本局的商董一共七个人。” “都在这里没有?” “商董开会才来,只有一位兼协理的宁世福在这里。” “那就请这位宁协理来谈谈。” 这宁世福捐的是个候补知府,若论官位,比润昌还⾼,不过既然穿了便⾐来,便是自居于商人之列。他的态度很谦恭,而且也会说话,提到十万银子,脸上有极诧异的表情。 “十万银子?”他说:“不但未见,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也许你不知道。” “不会的!王总办遇事都要跟我商量。再说,十万银子,既不是我出,也不是王总办出,那就一定是商家分摊。请润二爷仔细打听,不难⽔落石出。” “是的,我要仔细打听。” “喏!”宁世福指着外面说:“刚才那位姓郑的,开着一家银号,专门兑钱,一天进出七八万,是个大买卖。润二爷不妨先问问他。” “好!”润昌说道:“我先问句话,福翁,你们在局的商董,可能共同具结。” “当然!”宁世福问:“这个结怎么写法?” “只说并无为段某某筹措十万金之事,就可以了。” “那好!我马上就办。” 于是,一面由宁世福去具结,一面由润昌找了预先安排好的钱商郑金鼎来问话,答语与王竹林、宁世福所说,大同小异。 “既无其事,可以不可以具结?”润昌说道:“不是你一个人,天津的大商家共同具个结。” “这…。”郑金鼎迟疑着,面有难⾊。 “可以,可以!”王竹林赶紧接上来说:“我是商务局总董,事情又与我直接有关,我来找各大商家具结。’ 要具结方便得很,商务局平时常为各商家有所呈请,或者办什么报销,刻有一大批图章,盖上就是。⿇烦的是案內人证,均须进京,听候面质,其中杨翠喜忽然胆怯,不肯抛头露面,事情成了僵局。 “不要紧!”世寿向润昌拍 ![]() ![]() “这不是我们 ![]() ![]() “请教!” “杨翠喜这样子不听话,到得醇王跟孙中堂问的时候,她如果不按商量好的说法说,那漏子就大了!” “不会,不会!她不能跟自己过不去。总而言之,两位的差使,打这儿起就算 ![]() 听得这么说,润昌越发放心。回到客栈,取出三千两银票, ![]() “找点乐子吧?”他向恩志说。 “都说天津的侯家后,赛似京里的八大胡同。”恩志缩着脖子笑道:“咱们瞧瞧去!” “那得人带路…。” “用不着,用不着!”恩志办事很老实,唯独花街柳巷,內行得很“有人带,就不好玩儿了,自己摸着去才有趣。” 润昌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走出房门才想起,⾝上揣着一万多银子的银票去逛窑子,这件事危险得很。万一让剪绺的扒了去,说出来都不会有人相信,若要问到那里来的这么一大笔钱?更是无辞以对。 “你等等!”润昌回到自己屋子里,打开箱子,将整把银票塞在箱底,只带了百把两银子在⾝上,但自信到侯家后已是阔客了。 安步当车,一路问,一路逛,很容易地找到了侯家后,果然热闹非凡,但如说可与八大胡同相提并论,却又未必。 不过,有一样花样是八大胡同所没有的,有公然聚赌的宝局子。润昌一听“沙啷啷”骰子响,手心就庠了。 “等一等!”他拉住恩志“等我进去看一看!” “算了,算了!”恩志的兴头不在此,不肯进去“已经发了一笔横财了,不会有第二笔。走吧!” “不!”润昌抬头一看,对面就是一家 ![]() 恩志无奈,只好“单嫖”去了。润昌精神抖擞地,昂然直⼊。初进大厅,黑庒庒的一片人头,还不了解情形。稍微站一站,就弄清楚了,是一桌宝,两桌牌九,他毫不考虑地,往牌九桌边走去。 推庄的是个大胖子,穿一件油光闪亮的缎子夹袄, ![]() ![]() 见此光景,润昌且不出手,看了两把,觉得下门不坏。此念一动,想到那一万两千银子,顿觉胆耝气壮,往口袋大把一兜,将银票都抄在手里,捏紧了往下门一丢,嘴里说一声: “舂天不开路!” 这是来了豪客了,大家都抬头来看,润昌声⾊不动,只望着庄家。 庄家将银票稍微拨了一下,没有说话,往桌面上撒骰子,是个九点,拿起头一把牌,就往外一翻,漆黑一片,立刻引起一片笑声。“鬼黑子抗洋 ![]() 翻出来是八点,天门两点,下门看牌的那人,不大慡脆,先翻一张,是张长三,再翻一张,是个长二。这下轮到庄家笑了! “别吃别!”他说:“有这‘舂天不问路’的一注,配过有余。” 润昌脸上讪讪地,好不得劲,唯有转⾝就走,想想实在有点不服气,到得梨香院,却又折回客栈,开箱子取了一千两银票再来赌。 越赌火越大,每到他将近翻本,打算歇手时,必定连输三注,想走不可,送光为止,这样一连回了客栈四次,自己都不大记得输了多少了。 第五次回客栈,正把箱子来开,听得门口有人在说:“我的老爷子,你倒是怎么回事啊?” 回⾝一看是恩志,他在梨香院等得不耐烦,到宝局子又找不到润昌,心里很不放心,才赶了回来,果然把人找到了。 “我以为出了什么事呢?”恩志看着他的手说:“怎么着,你还要去赌啊?” “我再去一趟。” “你输了多少了?” “我输…。”润昌猛然会意,不能说实话“没有输,没有输。就一百两银子,玩了好半天。” “没有输就算了。辛辛苦苦来一趟,何苦?” 润昌不便再坚持,狠一狠心,斩断了想赌的念头,将银票仍旧塞回箱子里。 到得就寝时,关起房门,细细点数,说来正巧,剩下的不多不少,恰恰三千两正。 “命也!运也!”润昌反倒睡得着了。 传询杨翠喜等人的第二天,醇王与孙家鼐便即会衔复奏,一切都如在天津的安排。慈禧太后看完折子,连同载振自请开缺的奏折,一起发 ![]() 奕劻看完,自感欣慰,心里在思量,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载振可望保住原职了。那知瞿鸿玑有不同意见,认为言官固可闻风言事,但不能摭拾浮言浪语,污蔑亲贵,此风不可再长! 奕劻当然不便为赵启霖说话,只好请旨理办。慈禧太后却深知其中的妙用,乘机要裁抑奕劻的势力,便即说道:“赵启霖除非不处分,要处分就该⾰职。” 奕劻不作声,瞿鸿玑答一声:“是!”“先拟旨来看。” 于是将原折及慈禧太后的意思,告诉了“达拉密”引叙原文,拟成一道上谕: “前据御史赵启霖奏参新设疆臣夤缘亲贵一折,当经派令醇亲王载沣、大学士孙家鼐确查具奏。兹据奏称,派员前往天津详细访查。现据查明杨翠喜实为王益孙即王锡瑛买作使女,现在家服役。王竹林即王贤宾,充商务局总办,与段芝贵并无往来,实无措款十万金之事,调查帐簿,亦无此款,均各取具亲供甘结等语。该御使于亲贵重臣名节所关,并不详加查访,辄以毫无 ![]() ![]() ![]() 旨稿送到奕劻手里,颇有局促之感。他这个亲王与众不同,别人是袭祖⽗的余荫,安享尊荣,他是打过滚来的,由疏支的辅国将军、晋贝子、贝勒,而爬到郡王,再进而亲王,什么炎凉世态,险巇人情没有经过?因此,他的长处就在有自知之明,舆论对他们⽗子的批评,完全明了。上谕煌煌,固然可以遮外省的耳目,但辇毂之下,防民之口,有如防川,必有人为赵启霖大大地不平,而况有岑舂煊在,岂能默尔而息? 看来难安于位了。 这样一想,决定不顾嫌疑,毅然说道:“子玖,措词太严厉一点,我看要改。” 瞿鸿玑故意报以苦笑:“我何尝不想改,赵某是我的门生岂有不想回护他之理。无奈面奉懿旨,拿他⾰职,王爷。”他问:“措词若非如此严厉,这个职怎么⾰得下来了?” “其实⾰职也重了一点,申饬或者至多让他回原衙门行走,也就是了。” “嗐!”瞿鸿玑大不以为然地:“王爷怎么在承旨的时候不说?” 奕劻语塞,只好将旨稿送了上去。不久,第二次叫起,慈禧太后将载振的奏折发了下来,垂询处置的意见。 这个奏折是杨士琦手笔,瞿鸿玑事先已经听说,立言有法,是个必蒙嘉慰的奏疏,所以看得很仔细,是一字一句的默念。 “奴才出派天潢,夙叨门荫,诵诗不达,乃专对而使四方,恩宠有加,遂破格而跻九列。方滋履薄临深之惧,本无资劳才望可言,卒因更事之无多,以致人言之 ![]() 果然写得好!瞿鸿玑暗暗赞许,但却不便表示意见,只说:“亲贵大臣的进退出处,向来非臣下所敢妄议,请皇太后、皇上裁夺。” “这个折子写得很恳切。”慈禧太后问道:“奕劻,你的意思怎么样?” 奕劻唯有免冠碰头,用惶恐的声音答说:“奴才的儿子不肖,负皇太后、皇上的栽培,其罪该死。这个折子,亦是出于悔过的愚诚,请皇太后、皇上俯准所请,奴才亦同感成全的恩德。” “既然这么说,我可不能不准奏了。”慈禧太后又说:“载振人很聪明,好好多念两年书,将来不怕没有重用的时候,写旨来看吧!” 于是,军机用“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的格式,写下一道上谕: “载振奏沥陈下悃恳请开去各项差缺一折,载振自在內廷当差以来,素称谨慎。朝廷以其才识稳练,特简商部尚书,并补授御前大臣;兹据奏陈请开去差缺,情词恳挚,出于至诚。并据庆亲王奕劻面奏,再三吁恳,具见谦恭抑畏之忱,不得不勉如所请。载振着准其开去御前大臣、领侍卫內大臣、农工商部尚书等缺及一切差使,以示曲体。现在时事多艰,载振年富力強,正当力图报效,仍应随时留心政治,以资驱策,有厚望焉!” 这两道上谕,连同载振的原奏,经由宮门抄与新闻纸传布京內京外,顿时成为茶坊酒肆无人不谈的话题,谈奕劻⽗子,谈杨翠喜,谈段芝贵,也谈赵启霖。 但在朝贵的书房中,所谈的却是岑舂煊与瞿鸿玑,而瞿鸿玑又比岑舂煊更可谈。大家所不解的是,奕劻本无意报复,而瞿鸿玑又立⾜以救门生,何以竟忍心让门生落得这么一个结果?且不说师弟之情,不同泛泛,只就利害来说,瞿鸿玑走的是李鸿藻、翁同龢的路子,以收物望为固位的基础,倘或能照应门下弟子而吝予一援手,试问还有什么人愿意捧这位老师? 唯一的解释是:一条苦⾁计。非此不⾜以 ![]() ![]() ![]() 了解到这一层,奕劻有如芒刺在背,但其他旗下人员,则视岑舂煊如蛇蝎,尤其是內务府,从堂官到司员,无不战战兢兢,深怕一不小心,落个把柄在他手里,那就糟不可言了。 为此,杨士琦为奕劻划策,內而求援李莲英,外而策动袁世凯,齐心合力,扳倒瞿、岑。奕劻当然接纳,而且就委托杨士琦到天津跟袁世凯去面谈。 头一天去,第二天就回京了。杨士琦在天津勾留的时间虽短,成就却不小“王爷,”他说:“袁宮保的意思,攻瞿必先去岑,岑如不去,盛杏荪的势力卷土重来,那就要成大患了。” “盛杏荪?”奕劻有些困惑“莫非岑三早就跟他有勾结?岑三自命清廉,盛杏荪又是什么好东西,怎么会跟他谈的来?” “盛杏荪不是什么好东西,岑三又是什么好东西?仕途上原是以势相结,不问本心。袁宮保有确实消息,盛、岑在海上走得极近。朱某之被劾,就是盛杏荪的报复,而岑三甘为所用。即此一端,可想而知!” “这话有 ![]() “怎么没有 ![]() 杨士琦将从袁世凯那里听来的故事,转告奕劻。据说朱宝奎不独由于盛宣怀的提携,办铁路发了大财,并且在盛门执贽称弟子,应该在“死 ![]() ![]() “原来有这么一回事,我倒不知道。”奕劻接下来问:“去岑是如何个去法?慰庭跟你谈了没有?” “谈了!不但谈了,且有成议了,不但有成议,且已付诸实行了。这两天请王爷格外留心两广来的电奏。” “你是说周⽟山的电奏?” 周⽟山就是袁世凯的儿女亲家、两广总督周馥。袁世凯也是定下一条苦⾁计,牺牲亲家以攻岑,设计甚巧,奕劻听杨士琦说完,大为赞赏。 “妙极,妙极!”他说:“你给慰庭去个电报,不妨从速,宮里我都说好了。” “是跟⽪硝李接的头?”杨士琦问:“他怎么说?” “这件事,莲英说不上话,由他去托大格格。不过,这份礼,”奕劻有痛心的表情“可是不轻!” “重到什么程度?” “不谈了,反正我不说,你总也会知道。我只托你务必把彼此休戚相关的意思跟慰庭说到。” 于是杨士琦又去了一趟天津,依旧是倍宿即返,这趟带来一笔巨款,有六十万两银子之多。不过, ![]() “慰庭让我转禀王爷,北洋已尽全力报效,就为的休戚相关,慰庭又说,如今已不是求福,是求免祸。” 奕劻且不接银票,神⾊沉重的想了好一会说:“我也知道,这六十万银子是北洋的公款,倘或慰庭不保其位,查这笔帐就能出大祸。他说不是求福,是求免祸,我说非福即祸,非祸即福,祸福在此一举了。” 第二天,奕劻便准备了一个红封套,黎明带⼊宮中,派苏拉去辗转传达,请李莲英中午务必出来见一面,他在王公朝房等候。 过了十二点钟,李莲英未来,来了个世续。进门行了礼,疾趋到奕劻面前低声说道:“王爷请借一步说话。” “喔!”奕劻站起⾝来,走到远处坐下,他的贴⾝跟班,理会得是有不⾜为外人知道的话要谈,便在门口一站,替他遮挡闲人。 “莲英有差使不能来,让我来见王爷。”世续紧接着说:“王爷有话尽管跟我说,如果一定得找莲英,他晚上到府里来伺候。” 奕劻很机警,觉得这件事不但不必瞒世续,而且正要让他知道,当即答道:“跟他说,跟你说,本来我就要托你办的。 这里有笔款子,让他跟大格格分着花。” 世续将红封套接了过来,一看便说道:“没有封口。” “对了!” “封了口的,我原样转 ![]() “是这个!”奕劻伸了一只手指。 “十万?” “不!你看了就知道了!” 菗出一看,是两张银票,一张六十万两,一张四十万两。世续吓了一大跳,两眼眨巴了半天问:“王爷一定还有话让我带去吧?” 奕劻想了一下说:“一时也说不尽,反正‘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有什么动静,莲英自然知道。” “是了!东西跟话,一定原封不动转到。我想莲英晚上大概会去见王爷。” 果然李莲英这天特地到庆王府去见奕劻,不断地请安道谢以外,很谨慎地探问,有何可以效劳之处?同时又说,荣寿公主受此重馈,亦深为不安,必得给奕劻尽点什么力,心里才能好过些。 荣寿公主居然主动作此表示,在奕劻还是第一次经验,心中大感安慰,当时便与李莲英促膝深谈,约莫有一个更次,方始结束。 两广总督周馥来了一个电报,说是“ ![]() ![]() ![]() 慈禧太后一看这个奏折,不免又上了心事。荣寿公主察言观⾊,知道奕劻与袁世凯的密谋已经发动了,便关切地旁敲侧击,很快地让慈禧太后吐露了烦恼。 “还不是闹‘ ![]() ![]() ![]() ![]() ![]() ![]() “山东紧挨着直隶,当年拳匪就不敢进德州一步。” “那是袁世凯。” “周馥不是袁世凯的亲家吗?” “是啊!可是,袁世凯是袁世凯,周馥是周馥!” 荣寿公主不作声了。慈禧太后亦没有往下再谈,静等军机处议奏。谁知就在这时候,广东又来了个急电,说钦州土豪刘思裕聚众劫掠,有攻打城池之意,来势汹汹,请速派大军,兼程⼊粤剿匪。 这个电报到京,是扣准了时候的。送到军机处,恰在上午十点多钟。军机章京译好送呈军机大臣,瞿鸿玑略略看过,随即吩咐用⻩匣子送至內奏事处,转递至御前,正是慈禧太后传膳之时。 一看这个电报,席前方丈无下箸处了,慈禧太后一下子失去了食 ![]() 见此光景,李莲英向荣寿公主使个眼⾊,然后另外抬上一张食桌,荣寿公主一面伸手去揭大碗上的银盖子,一面说道:“今年的鲥鱼进得早。可不知道新鲜不新鲜?” “不用了!”慈禧太后摇摇手,起⾝就走。 荣寿公主急忙上前搀扶,到得膳后喝茶休息的偏殿,关切地问道:“老佛爷怎么了?今儿吃得不香。” “唉!”慈禧太后叹口气:“烦死了!” 荣寿公主把握机会,不徐不疾地说道:“我看老佛爷是累了!岑舂煊所奏的,不错,都是为了国富民強。话很不错,可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光说也没有用。现在每次召见岑舂煊,都要费到一两个钟头,奴才真是着急,老佛爷太累了,不大相宜。” “岑舂煊的 ![]() “ ![]() ![]() 就这时候,李莲英来请示,原先奕劻已递了牌子,为今年万寿的庆典,请求“叫起”慈禧已吩咐在膳后召见。此时是否“撤起”来取进止。 慈禧太后方在沉昑,荣寿公主就怂恿了“还是叫起吧!” 她说:“跟庆王聊聊,也散散心。” “好吧!叫!” 于是,就在乐寿堂西的三友轩,召见庆王奕劻。他先奏陈了万寿庆典应该预备的事项,提到广东应该进贡的焰火等物,说是嘲州、钦州一带,匪氛甚炽,贡品恐不能如数进献,须另筹补充。 这让慈禧想到了刚才收到的电报,随即唤人将原电取了来, ![]() “这情形很不好。‘三点会’刚在嘲州闹事,还杀了地方官,如今钦州又闹土匪,倘或不办,跟⾰命‘ ![]() ![]() 奕劻紧接着说:“周馥勤慎有余,到底精力衰迈,胆小怕事,恐怕应付不下来。上次袁世凯进京,也跟奴才谈起,说他亲家的才力有限,年纪也大了,不宜在两广,奴才真怕他不幸而言中。” “原来袁世凯也这么说?” “是!”“那么,你看调谁去好呢?” “这个…,”奕劻沉昑了一下,面容肃穆地说:“奴才不敢以私害公。岑舂煊跟奴才不和,奴才可不能埋没他的长处,论到带兵剿匪,眼前只有他跟袁世凯两个。可是论到威望,袁世凯又输他一着了!” “嗯,嗯!”慈禧太后深深点头“带兵就要靠威望!岑舂煊是好的,而况两广他最 ![]() “这话奴才可不敢苟同了。君命如天命,爱去不去,那里可以随臣下自己⾼兴?何况岑舂煊受恩深重,更不应该怕吃辛苦!” 慈禧太后沉昑了好一会说:“就这样吧!他很忠心的,谅来不会推辞。” “是!”奕劻答应着,又谈了些他项事情,跪安退出。 出宮便回府,对于召对所作的决定,即便是对亲信,亦只字不露。第二天领班进见,首先便提周馥那个电报,只说广东的情势凶险,周馥请求派兵,应准所奏, ![]() “兵是要派的,不过有兵也得有人会带。”慈禧太后说:“周馥不是带兵的人,而况年纪也大了。我想还是叫岑舂煊到广东去吧!” “是!”就这样三言两语,便定了局。在瞿鸿玑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岑舂煊本人更是既惊且怒,错愕莫名,毫不考虑的上折告病,自请归田。 这不用说,当然温旨慰留,上谕中说:“岑舂煊奏,恳请收回成命,另简贤员一折,岑舂煊病尚未痊,朝廷亦甚廑念。唯广东地方紧要,现在廉钦等处均有土匪滋事,嘲州府属之饶平县境,竟有聚众戕官重案,周馥恐难胜任,非得威望素著,情势 ![]() 此外又赏了十天假,在岑舂煊来说,面子十⾜,不便再闹意气,否则就会自讨没趣。不过他当然亦不甘于就此离京,一天一个折子,痛陈时政,字里行间,夹 ![]() ![]() 当岑舂煊离京时,赵启霖亦方在摒挡行装,预备回湖南先住一阵再说。凡是言官因弹劾权贵而落职回乡,是件最出风头的事,朝士识与不识,大都会设宴饯行,甚至馈赠路费。离筵往往设在松筠庵——杨继盛的祠堂,是御史经常聚会之处。 这一次公饯赵启霖,却不在松筠庵,而在陶然亭附近的龙树寺。此寺以一株极古的龙爪槐得名,张之洞当翰林时,最喜 ![]() ![]() 这天的主人是政民部参议汪荣宝。当客人到达时,壁间已贴了一张诗笺,题目叫做“赠别”下面署名“衮甫”正是汪荣宝的别号。 这自然是赠别赵启霖的诗,共是两首七律: “城阙 ![]() ![]() 縆瑟⾼堂曲未同,明灯离席思难穷。岂期并世闻鸣凤,长遣行人惜逝骙,左掖花枝 ![]() 客人看了,少不得有所评论,也有人觉得是个大好题目,很可以步韵寄意。其中有个侍讲学士叫恽毓鼎,正在漫步构思时,忽然有个人在他耳边叫一声:“老爷!” 恽毓鼎心无旁骛,不免吃惊,定睛看时,是他的贴⾝跟班⾼升,便即问说:“什么事?” “太太打发人来说,有位极要紧的客人来拜,请老爷赶紧回去。” “是什么要紧客人?” “没有说。”⾼升踏前一步,低声说道:“只知那位客人送了很重的一份礼。” “喔!”恽毓鼎考虑了一下,决定先行告辞,向主人撒了个谎,说家里来了常州的乡亲,必得赶回去见面,随即就坐车走了。 赶回去一看,不由得诧异,客人原是常有往来的世 ![]() 朱家⽗子都很懂得骛声气,偶尔也烧烧冷灶,恽毓鼎既是同年,又是御史,当然是逢年过节,送红包的名单上必有之人。此外,也常有土仪馈赠,每次都是朱纶亲自登门致意“老伯,老伯”地叫得非常亲热,所以恽毓鼎对他亦颇有好感。 等朱纶刚请过安,恽毓鼎便向听差发脾气:“明明是朱大少爷,怎么说是不 ![]() “老伯,老伯!”朱纶急忙解释“是小侄的不是,特意叫贵介不要说破,因对…,”他赔笑说道:“小侄有下情禀告。 能不能容小侄书房伺候?” “喔,喔!”恽毓鼎有点明⽩了“当然,当然。请!” 进书房要经过后轩,只见桌子上堆満了礼物,有云南宣威火腿、吉林人参等,地上还堆着五十斤坛的花雕四坛,不言可知是朱纶送来的。 “这是朱大少爷送的吗?”恽毓鼎特意问一声。 “不中吃!”朱纶抢着回答:“请老伯不要见笑。” “太破费了!太破费了!”恽毓鼎一叠连声地说。心里有点嘀咕,知道朱纶有所求而来,而又决不是请“大笔一挥”作篇寿序什么的,否则不必摒人密谈。 果然!到了书房里,关上房门,朱纶开门见山地说:“小侄是衔了振贝子之命,特地来求老伯主持公道的。” “喔!这…。”恽毓鼎昅着气说:“为王公亲贵主持公道,这,我还差几年道行。” “老伯太客气了!老伯一枝笔,横扫千军谁不佩服?”朱纶放低了声音说:“有个稿子,请老伯过目。” 恽毓鼎接到手里,⼊目便觉心惊,只见案由是:“奏参枢臣,怀私挟诈,请予罢斥。”有“枢臣”的字样,而又是载振所托,当然指瞿鸿玑。恽毓鼎心想,这一 ![]() 这样想着,便先不看下文,抬头问道:“枢臣指谁?” “老伯看下去就知道了。” “不看我也知道。不过,世兄,”恽毓鼎微笑问道:“我很奇怪,何以不找别人,要找到我?” “这有个缘故。壬辰各位老年伯,都觉得只有老伯最看顾同年,众望所归,请老伯出面。” “这话,世兄,真是俗语所说‘丈二金刚,摸不着头’了!” “我略微说一说,老伯就明⽩了。壬辰一榜,如今得意的,都跟庆邸、北洋处得极好,换句话说,庆邸跟北洋一倒,壬辰一榜,只怕都要大受打击。” “啊!”恽毓鼎一下子被提醒了“这话不假!” 他略略算一算,眼前朱纶的⽗亲朱家宝,就是走庆王的门路;现任农工商部侍郞的唐文治,是庆王府的西席;学部侍郞宝熙亦跟庆王很接近。而凡跟庆王接近的,亦都与北洋有渊源。如果庆、袁一垮,同年中受影响,确是大有人在。 可是,赵启霖亦是壬辰科。提到这一点,朱纶认为瞿,赵以同乡而认为师生,乡谊重于同门之谊,正该群起而攻。 “同门岂可相攻?”恽毓鼎有不以为然的神⾊。 朱纶善于察言辨⾊,听出语气中并不是不可攻瞿鸿玑,便又说道:“还有件事禀告老伯,善化如久此执政,迟早会危及圣躬!” 一听这话,恽毓鼎的双眼睁得好大“这是怎么说?”他咄咄 ![]() “善化几次造膝密陈,戊戌政变一案中获罪的人,应该起用,皇太后总是装聋作哑。这已很给他面子了,那知善化言之不已,只怕皇太后疑心是皇上的指使,那一来⺟子之间,不又生了很深的意见了吗?” “你这话,”恽毓鼎近乎呵斥地“是听谁说的?” “庆邸、泽公,还有肃王都说过。”朱纶从恽毓鼎的脸⾊中看出,这个说法有用,所以又加上一句:“唐年伯也知道的。” 他口中的“唐年伯”便是唐文治。此人虽在庆王门下,但人品学问,均有可取,是同年公认的君子。朱纶引他为证,话就有力量了。 恽毓鼎眨着眼想了好一会,点点头自语似地说:“是不可不去!不然就是皇上的一大隐患。” 原来恽毓鼎倒也是爱君的人,不过他跟戊戌前后的新 ![]() ![]() 这样一种了解,正是朱纶所期待的,忖度情况,已是⽔到渠成,不必再多说什么。果然,恽毓鼎开始看那个稿子了。奏稿的案由之下,写的是:“据称协办大学士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瞿鸿玑暗通报馆,授意言官, ![]() ![]() 看到这里,他有疑问了。 “何谓‘暗通报馆’?” “办《京报》的汪康年,不是恃善化为奥援吗?” “这不能说是‘暗通’。” “别自有故。”朱纶紧接着说:“宮里传出来的消息,有一次太后跟善化发了几句牢 ![]() ![]() “原来有此一说。那么,‘授意言官’自是指赵而言?” “是!”朱纶答说:“听说另外还有人。” “‘ ![]() “不就是岑制军吗?” “这一款倒是情真事确!”恽毓鼎点点头又问:“你倒说,‘分布 ![]() “老伯看下去就知道了。” 下面是抨击瞿鸿玑的姻亲余肇康,于“刑律素未娴习,因案降调未久”由于与瞿鸿玑是儿女亲家,因而得任法部左参议。此外还有许多“窃权结 ![]() 恽毓鼎看完沉昑着说:“话好象说得过分了一点!” “老伯,不是这么说,怎么攻得下来。为了保护皇上,其势非如此不可!” 恽毓鼎心想,这话不错!为自己设想,不攻则已,一攻非将瞿鸿玑攻倒了,才能安心,否则别人不倒,自⾝要倒。 “好吧!”恽毓鼎说:“摆在我这里,容考我虑。” “是!”朱纶恭恭敬敬地告辞。 到夜来,恽毓鼎绕室彷徨,有七分上折之意,却还有三分忌惮。正在为难之际,丫头来请,道是太太说的“时候不早,请老爷回上房休息了。” 到得上房,恽太太问道:“倒是什么大不得了的事,弄得废寝忘食?” “你们女人家不懂!” “是啊,女人家不懂家国大事,只懂家务。我也不知道你这个穷翰林当到那年,才当出头。” 这时,平常受惯了讥嘲,他一向采取犯而不较的态度,此刻却有股郁 ![]() 恽太太与丫头相顾会心,伺候纸笔茶⽔,剔亮了灯,让恽毓鼎舒舒服服地坐下来,先改朱纶的来稿,在词藻上好好修饰了一番,紧接又拿⽩折子来誊清。 一鼓作气将奏折弄完,天都快亮了,抬头一看,恽太太还坐在旁边相陪。便讶然问道:“你怎么还不睡?” “你辛苦了夜一,”恽太太盈盈含笑地:“还不该陪陪你吗?” 恽毓鼎久未见 ![]() “我不困,煮了一锅鸭粥在那里,我叫人端来你吃。” 于是喊醒丫头,预备早餐,鸭粥之外,还有四个碟子,一盘烫面饺。恽毓鼎奇怪,何以这天有这样丰盛的早餐,更奇怪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预备下的? “烫面饺是昨天晚上包好的,拿 ![]() “想过舒服⽇子还早,”恽毓鼎叹口气说“唉!还是从前好!子午卯酉的年分,总还有放主考的希望,象今年丁未,本该是会试的年分,弄个房考,有个十来个门生,也还有几百银子的贽敬好收。从科举一停,翰林真没有什么当头了。” 恽太太笑笑不响,等恽毓鼎吃完粥洗了脸快上 ![]() “不必!你只告诉他,他托我办的事,我照他的意思办好了,今天不上衙门,明天递。” 恽太太知道,所谓“递”就是递折子,当即说道:“ ![]() 恽毓鼎想了一下说:“不好!不妥!” “那么,自己派人去递。你 ![]() 恽毓鼎如言照办,然后上 ![]() 折子是 ![]() “节敬?”恽毓鼎诧异“不是送过了吗?” “这不同。上次是他老太爷的,这次是庆王的。” “庆王的?” 恽毓鼎急急接过红封袋来,上面什么字都没有,里面是一张満纸洋文的票据。幸好,恽毓鼎还认识“洋码”五字后面拖三个圈圈,料想是外国行银五千两银子的支票。 “这…,”他又惊又喜又不安“这好象…。” “你不要说了!”恽太太抢着说:“庆王一天收的门包都不止五千两,你用他几个怕什么?” “是怕人说闲话?” “谁?谁敢说闲话?”恽太太说:“若是有人说闲话,倒更应该收了。不然,羊⾁不曾吃,落个一⾝ ![]() 恽毓鼎觉得太太说的是歪理,可是真还驳不倒她,只好不提。不过想一想,还是有件事不安。 “今天五月初三,折子一上去,节前就有下文,何苦连个节都不让人家好好过?这,一定会有人骂我刻薄!” 恽太太不作声,而恽毓鼎却越想越觉得不妥,决定亲自上衙门,把要递的折子截住,过了节再说。 见此光景,恽太太只好开口了:“跟你实说了吧!折子是朱大少爷拿去了。”她说“朱大少爷的意思跟你一样,过了节再递。” “喔!你早该跟我说实话。”恽毓鼎突然神⾊严重地问: “这个封袋是你 ![]() “那里,昨天就 ![]() “那还罢了!”恽毓鼎神⾊缓和了:“不然,一手 ![]() ![]() |
上一章 慈禧全传 下一章 ( → ) |
高阳的最新历史小说《慈禧全传》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慈禧全传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慈禧全传是高阳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