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在黄土高坡是就是一俗人创作的经典乡村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乡村小说 > 插队在黄土高坡 作者:就是一俗人 | 书号:38055 时间:2017/8/9 字数:3311 |
上一章 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 下一章 ( → ) | |
地主家房子多,老两口一间,儿女各一间,一家人很少说话,知青住在紧东边一间,薛⽟昌就住在那儿——薛⽟昌刚来村时和李全旺,葛存天一起住在那里的,可是,只过了几天,他们便相继搬走了,去和别的知青挤热炕去了,丢下薛⽟昌一人,仍然在这地主家住。 每每想到这里,他心里便有一种凄凉感。他⽗亲是个⾰命⼲部,文化大⾰命说他⽗亲是特务不久,便到西郊铁路卧轨了。此后,他的背便被庒一座大山,心里庒了一个磨盘,原来胳膊戴的红卫兵袖章被别人没救了,自己⾝穿的⽗亲留下的就军⾐被别人抢跑了,揷队了,和自己住一个屋里的好朋们,也借故搬走了。现在,他这个自绝于 ![]() 他感觉好像是一个轮回。因为听⽗亲讲,他的爷爷早年也是一个地主,⽗亲把爷爷的地卖掉,把房子卖掉,捐助了红军,自己也参加了红军,所以薛⽟昌也常寻思,从跟讲,自己也是地主子孙,住地主家,也是命里注定。 想是这么想,心里仍感到凄凉,百无聊赖,他便透过屋里唯一带玻璃的窗户,观察院子里的鸽子。 地主家养了好几十只鸽子,有⽩⾊的,有铁⾊的,有灰⾊的,还有半⽩半黑的,每天清早,地主儿子便拿着一 ![]() 鸽子在天盘旋几圈后,便飞向远处了。午九点多回来,便到一个放着⽩⾊⽔的⽔盒前饮⽔,下午一点轰出,三四点钟又飞回到⽩⾊的⽔盒前饮⽔。院子的地很平,踩得也很硬实,经常能见地有些⾼粱和⽟米粒一片片的,薛⽟昌以为这些粮食是喂鸽子的,心想,这地主还真有粮食,撒这么多粮食喂鸽子,他几次指着地散落的粮食问地主儿子:“喂鸽子呢?” 那个大汉只是一笑,一声,便进屋了,从不多说。 他趴在炕,从玻璃窗向外刊,鸽子三三五五地飞回来了,一回来,便蹦蹦跳跳地到⽔池边喝⽔,他看着看着,突然看见几只刚喝过⽔的鸽子脑袋突然左右摇摆起来,随着鸽子脑袋的摇摆,一粒粒的⾼粱⽟米便从鸽子嘴里噴了出。 鸽子是不是病了?不知怎么,他忽地替地主养的鸽子担心起来。过了一会儿,又见几只鸽子从外面飞回,喝了盆里的⽔,脑袋又摇摆起来,从嘴里又噴出⾼粱⽟米粒来,他继续观察着,发现几乎所有从外面飞回的鸽子都是一样。他心里纳闷,便连续观察了好几天。 天天如此,也没见鸽子生病,而每次鸽子噴出粮食后,不大一会儿,地主家的儿子便拿把扫帚,把地的粮食扫起,放到簸箕里,面盖一个窗纱罩,放到院子当中晒,第二天再收进口袋里,薛⽟昌明⽩了,他是靠鸽子弄粮食呢?找了个空儿,他问地主儿子:“你拿鸽子外面吃食,都到哪吃食啊?” “地里。” “地里哪有?” “地里多的是。” 地主儿子看了他一眼继续说:“现在收庄稼,谁能做那么细,⾼粱把头一砍往地一摔就算⼲了活。⽟米掰下 ![]() “那你喂它们什么⽔让鸽子把粮食吐出来?”薛⽟昌指着装有⽩⾊ ![]() “这个呀,就是石灰⽔。鸽子喝了石灰⽔,就把粮食吐出来,在这儿,不是新鲜事,家家养鸽子的,都是这样。”薛⽟昌默然了。 薛⽟昌还从来没和地主儿子说过这么多话,自从谈养鸽子的话后,他和地主家的人的话便多了起来,进门互相也能打个招呼,有时也能聊一会儿,偶尔,地主家的儿子也给他送块煮 ![]() ![]() 地主家的房檐下地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都放有两口大缸,缸⾜有半人多⾼,面盖着石板做成的盖,一般时候缸都半盖着,一口是酱缸,一口是醋缸。酱缸里边有一些酱⾊的汤,汤里面放着一些萝卜,洋⽩菜和鬼子姜之类的菜蔬。醋缸里面是一些带壳的⾼粱和带壳的小米之类的。酱缸里有酱咸菜的味,醋缸里有一股酸酸的醋味。 薛⽟昌最爱吃地主儿子送他的老咸菜了,这咸菜有些发黑,半⼲不⼲的,有些像果脯的咬劲,但是咸的,可又不是死咸味,有一股软绵绵的咸味,他问地主的儿子:“这咸菜怎么做的?” 地主儿子告诉他:“这咸菜就是酱缸里捞出的腌过的萝卜,把它蒸 ![]() 接触多了,薛⽟昌了解到,地主的前两代并不是地主,家里也就七八亩地,是个下中农。他的爷爷在口外,呼和浩特给买卖人家做活计,一做做了四十年,攒了几个钱,要解放时,一个要跑湾台的大地主卖地,便宜的很,几块大洋一亩,他便买了七八十亩,没想到,买下的地刚种了一茬庄稼,便解放了,他便被化成地主了,而且是村里唯一的地主。 薛⽟昌想:这个人家业够倒霉的,早不买地晚不买地,非要快解放买地,得,地主帽子扣了,一扣几十年,还要扣个几辈人。 一天下午,知青们被叫到大队部,⾰委会主任李目向大家宣布了任务:大队为了发扬⾰命精神,村里也要破四旧,破四旧破什么呢,就要消灭村里各户养的鸽子。 李目接着说出了村里养鸽子的七八户人家的名字。当然,头一户就是村里唯一的地主,李广利家。 薛⽟昌听到要抄自己住的李广利家的鸽子,心里便有些发慌。但他不敢多说什么,便找了个茬,悄悄溜出大队部。李广利的儿子李三江刚出院门,刚好碰到薛⽟昌,当薛⽟昌把大队要超鸽子的事告诉李三江,这条大汉立刻満脸通红,但片刻便又安静下来,小声骂了一句:“⻳孙子,又欺负你老子了!”随即,立刻返回院门打开一排鸽子笼的一间,把七八只鸽子放飞后,便对薛⽟昌道:“你赶快回?” “你怎么不把鸽子都放飞?”薛⽟昌问。 “都放咋行,他抓不到鸽子,抓你啊!”李三江叹了口气道。 和挖坟一样,抄鸽子的事村里只有贫协主任李声响带着男知青去执行的,一个村的,都姓李,这缺德事没人⼲。 知青许加添似乎又找到文化大⾰命破四旧时的感觉,他在贫协主任李声响的带领下,一家一家地闯进人家,掏人家的鸽子窝,然后学着李声响的样子,把鸽子脖子用食指和中指加住。鸽子头在手心里,用力向下一甩,鸽子的⾝子便和头分了家。 另外,男知青孙茂和单丁一也学会了这招,也都争先恐后地把鸽子夹住甩向了鬼门关。他们⼲的很起劲,完全不顾养鸽的人家惶恐的表情和愤怒的眼神。 鸽子很快便抄到了最后一家,薛⽟昌所住的地主家,也是养鸽子最多的一家。 薛⽟昌一只鸽子也没甩,他因为⽇⽇和鸽子相处,多少有些感情,他是去那个背包的,别人把鸽子甩掉头后,他和另外两个知青拿着布袋,把没有头但仍在地动扭⾝体,扑动翅膀的鸽子捡到布袋里,然后背着布袋跟着大伙到下一家。 许加添抄了两家鸽子后,突发奇想,便跑到村东头半里地外的熬盐房去了。 许加添知道村东头熬盐房的李文华那老头也养了一群鸽子,想先来,卧卧底,别让这老头把鸽子都轰飞了,抓鸽子时抓不到。 几天前,他曾来过这个熬盐房,这个熬盐房只是三间相通的屋子,屋里支三口大锅。门外有几座一两丈⾼的盐土堆,盐土都是附近地面泛起的⽩花花盐碱地面的土。秋冬,妇女小孩们用一种好像耙子但无齿只一块窄铁板做的叫⽪⽑的工具,将盐土刮在一起,堆成盐土堆,要熬盐时,挖个坑,放⽔,把盐土放到里面,然后在挖个坑,里面放口缸,在缸口前放筛子,筛子放一层⼲草,把过盐土的⽔过滤后,流到缸里,这盐土⽔便像浅酱油一般的颜⾊了,把这⽔舀进锅里,用火熬,便是熬盐了。 |
上一章 插队在黄土高坡 下一章 ( → ) |
就是一俗人的最新乡村小说《插队在黄土高坡》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插队在黄土高坡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插队在黄土高坡是就是一俗人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