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是午后方晴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作者:午后方晴 | 书号:38017 时间:2017/8/9 字数:5896 |
上一章 四百六十章 大计划(二) 下一章 ( → ) | |
使者未至,欧![]() 臣以为是和是战,众口纷纷,一是天下困矣,不和则力不能支,少屈就之,可以减少困难。一说羌人险诈,和而不肯罢兵,则与不和无异,是空包屈就之辱,全无减患之实。 前一种说法是主流,后一种说法是余靖韩琦等少数人的想法,认为必须战下去。宋朝困难,西夏人更困难。家国困难,大不了缓过这一两年,以后继续作战,将西夏活活耗死。 第三种说法是请和不过想退而休息,训兵选将,以为后图。然而以河朔料之,才和之后,因循废弛,为患转深。本来说得好好的,又开始狂热,持这种说法的人有,郑朗、范仲淹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可欧 ![]() 这玩意儿说过一次便行了,赵祯也下旨改郭承佑知相州,只是苦于没有找到替代的人选,才让郭承佑继续留在真定府,再说会让人很反感的。是赵祯,换作别的皇帝,就是李世民在位,也会将欧 ![]() 正是赵祯,所以欧 ![]() 第四种说法是纵使元昊称臣,西边减费,犹有大可忧者,北敌必揽通和之事以为己功,过则有邀求,朝廷不答应,又兴兵⾰,是暂息小患于关西,复生大患于河北。 还别说,本来朝廷对契丹不重视,俺们花了钱,就是买安的,但经欧 ![]() 还有,他越鼓吹契丹⼊侵,宋朝君臣越想与元昊苟和,于是迅速答应元昊种种过份的要求。但显然不是欧 ![]() 事实主战派很少很少,倒是主和遍地皆是。大抵是假的,他的想法是真的。 总之,他这篇带着浓厚主观想法的进谏,结果却更远离他想要得到的。 然而臣又不知道朝廷是什么意思,急啊,几个宰相在秘密商议,但没人对他说,能不急吗。(我大笑,将他一篇篇美妙的诗文丢在一边,认真分析他的种种行为,是让人感到很搞笑) 朝廷这样做不对的,汉唐故事,大事必须集议,示广大,不能自狭,谋臣思共公,不能自专。但自兵兴以来,常秘大事,不想人知道,可处置乖违,又怎能掩瞒?臣以为莫若采大众之议,收众善之谋,元昊请和一事,使人未至之前,先集百官廷议,必有长策。 赵祯看后摸了大半天脑门子,你直接说是战是和,请朝廷集百官商议不就得了,何必要绕来绕去,带着一些刺儿? 欧 ![]() ![]() 似乎有理。 但他们忘记了本⾝职权,各有使差,各伺其职,不在其职,不谋其政。无论国事或者外**言臣庇事!两府有处理军中大权政利,但无弹劾之权,言臣有弹劾之权,但无处理大权政利,包括外 ![]() 是监督官,专门监督员官的品德,或者政事做得好坏,做完了,有了好坏,这才轮到言臣发话。这才是各伺其职。 这就是争啊,在言臣替言臣权利争,在政臣替政臣权利争,但也不是欧 ![]() 对于两个小弟的胡搅 ![]() ![]() ![]() ![]() 确实,营田产生许多不好的纠纷,就是泾原路郑朗从始至终不以谋财为目标,也产生了少量纷争。赵祯听从,罢废。范仲淹又请辞参知政事,愿与韩琦 ![]() 使者渐至,欧 ![]() 杨守素嘲笑晏殊,的确晏殊真的只能作作词,做副相可以,做首相会贻误家国大事的。吕夷简外 ![]() 欧 ![]() 但朝廷也不会从,不从待其来人,凡事不可过分。至于礼数厚薄,赐与多少,虽云小事,不⾜较量,然事体之间,所系者大。兵 ![]() 两份奏折说得颇有道理,但朝廷竟然不从。 考虑良多,家国是噤不起腾折,唯恐议和不成,可西夏又能噤得起腾折? 余靖也上奏,朝廷待西夏可谓不厚,可来使口出形同割地之词,轻侮国中,甚于前时。朝廷待之,当减于从勖,始合事体。若惩意令买过于契丹之使,契丹使复来,不知复以何礼待之? 上奏不报。 不但不报,两府厌兵,包括章得象与晏殊在內,诸多大佬居然想同意元昊种种贪婪的要求。 韩琦忍无可忍,对质于前,晏殊说道:“众议已同,只有韩琦一个人不同意。” 赵祯目祝韩琦,韩琦多说不便,赵祯说:“更审议之。” 及到中书,韩琦持不可益坚,晏殊很不⾼兴的站起来,颇有些想威胁的味道。 郑朗急匆匆地往回赶,一路与韩琦保持着联系,看到此处,恨不能用板砖将晏殊拍死。 你与韩琦瞪眼算什么本事,有神与西夏使者瞪眼去。 对晏殊失望之极。 韩琦退,复上书说,西界派人议和,其患有三,朝廷曾达意于契丹, ![]() 臣观邵良佐于贼中语录,乃说贼言朝廷议和,必往问契丹。元昊贼先派人至保安军,言朝廷派梁谏议往契丹令本国议和,北朝亦派使差本国,故派贺从勖持书而盟。但元昊贼与良佐语,反而又不承认,又所求称号,与契丹书中事体相违。 这是一笔烂账,原先与契丹并无⼲连,先是庞籍引勾李文贵,李文贵回去后,元昊兵败受困,国內形势紧张,于是一拍即合,双方才正式议和。因为主掌东府的晏殊一直很软弱,让元昊轻视,又产生非份之想,于是凭空增加无数事端。否则这次便能议和早就成功了。 人太软是不行的,会有很多很多人欺负。 家国太软更加不行的,会有很多很多家国欺负。 庞籍在这件事上做得也不大光彩。 韩琦继续说了三患,契丹之意是让元昊共事二主,若朝廷且务休兵,许其不臣,契丹闻之,必然索名份,最起码一点,你们宋朝没本事谈好,让我们替你谈。一让,契丹一怒之下,会因此为名,再毁誓约,此一患也。即便毁了约,都不能怪人家契丹,这是盟约的条件之一。 可是事到如今,若依西夏与契丹的关系,只许册为国主,略增良佐所许岁遗之数,来人带诏而回,恐贼未副所望,谓朝廷与之绝,一怒兴兵,契丹也误会我们阻止西夏友好之意,缘此生意,于是再有一患。 若使人带诏,谕以封册之礼不可异于北朝,但为使元昊贼満⾜,厚增良佐所许之数,贼既从命,则契丹以为他们的功劳,派使来贺,或过自尊大或频有要求,久则难从,又会有患。请朝廷令中书与枢密院再三论难,不要匆匆忙忙的决定使朝廷得大体,契丹无争端,才能正式议和。 韩琦看得比较清醒,幸好契丹与西夏 ![]() 蔡襄言,元昊始以兀卒之号为请,及邵良佐还,更号为吾祖,⾜见羌贼悖慢之意,吾祖犹言我翁也,今纵使元昊称臣,而上书于朝廷自称吾祖,朝廷赐之诏书,亦称吾祖,是何等语? 对这个吾祖郑朗一直很怀疑,在西夏语中,它的含义是青天子。 为什么元昊非要选择这个青天子,而不是红天子,朱天子,⻩天子或者⽩天子,须知 ![]() 我做了你的儿子,可你做了我的孙子,算来算去,元昊还划算了一个辈份。 朝廷也有人明⽩过来,余靖上书道,元昊派吕尼如定幸舍等来,已于紫宸殿朝见,窍以为元昊上书有吾祖之称,臣朝夕思之,此乃西贼侮玩朝廷之举。古域外称单于、可汗之类,皆中外共知,元昊无故创此名目,且彼称陛下为⽗,却让陛下呼为我祖,此非侮玩为何?贼又言九州十三县是其故土,况且灵盐绥宥,其实都是家国旧地,若辨封域,请西夏归还家国。 这个吾祖也让欧 ![]() 又说,和若许贼不称臣,则虑契丹别索国中名分,此诚大患。使贼肯称臣,则契丹有邀功责报之惠,臣与不臣,皆有后害。如不得己,则臣而通好,犹胜不臣。然后患不免也,所以有识之士、忧国之人,不愿急和。 在这里,欧 ![]() ![]() ![]() ![]() ![]() ![]() 矛头对准了晏殊,可他官位小,没有敢直说。 韩琦先上七事。清政本,枢密院本兵之地,臣在枢密院所主多苛碎纤末之务,中书公事虽不预闻,恐怕也仿佛,应当让微琐悉归有司,只专论大事,使得从容谋议。念边,府政循旧例,才午即出,稍留恐疑众,退朝食罢,匆签书而支,何来时间议及疆事。都堂应延一时,以专论边。擢贤才,承平以来,用人以叙迁之法,故遗才甚多,两府求一武臣代郭承佑,累⽇不能得。宜仿祖宗旧制,于文武臣中选不能拨之,先试其能,看看能否能担当委用,用之正式叙迁,不能用者则退。备河北,与北通好三十几年,武备悉废,慢书之至, ![]() 前五条都是不错的,包括备河北,虽说契丹没有敌意,但也要防备,有备则无敌意,无备难免会生觊觎之心。但从第六条便出现误差,收民心,祖宗置內蔵库,乃备⽔旱兵⾰之用,非私蓄财充己 ![]() 国库空了,虽再库归三使司统管,东府也知道一些。他上书时未与范仲淹通气,所以才有了第六条。那来的财帛大佐边用? 第七条失误更大,营洛邑,这是为范仲淹声张的,帝都无城隍之固以备非常,议举葺则张皇劳民,不如 ![]() 可开封失守,还指望洛 ![]() 奇怪来哉,吕夷简就早为此事做过辨论,不知道为什么韩琦又将它翻出来。 接着又陈八事,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抑侥幸,进能吏,退不才,去冗食,谨官路,又说,然数事之举,谤必随之。愿委信辅臣,听其措置,虽有怨谤,断在不疑。则纲纪渐振而太平可期,二敌岂⾜为国之患哉! 已经更接近于庆历新政的种种变法。 有的想法还是不错的,但不当说类似的则纲纪渐振而太平可期,或者一年不到,家国大治便会来临。想要一个家国好,那有那么快?就是贞观之治,文景之治,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几年的时间,开元盛世时间更长,直到天宝初年,唐朝政治武功才达到巅峰。全部信口开河地说一年,马上,可期,赵祯也就相信了。好,给你们治治看,可是半年过去,一年过去,什么也没有动,反而朝野上下少成一锅粥,赵祯会不会失望? 但韩琦没有再说与西夏议和的事,一有欧 ![]() |
上一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一章 ( → ) |
午后方晴的最新架空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是午后方晴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