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是午后方晴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作者:午后方晴 | 书号:38017 时间:2017/8/9 字数:5260 |
上一章 第三百五十五章 从瞎毡开始(三) 下一章 ( → ) | |
这一回常明德真的想不出来了,往西去是什么地方? 无昊占领的河西走廊。 似乎问题很多,因为西夏占领的时间不长,从种族来说,十分混杂,有 ![]() 对西夏归属感不強。 难道打的这个主意?似乎不好打。 郑朗没有再说,让赵珣的属下带到军衙。 城不大,几乎是一个军营,也有百姓,街道两边开着一些小店酒,还有一些 ![]() 没有去镇戎寨,大约与笼竿城差不多。直到两国议和后,镇戎寨成为重要的 ![]() 军衙十分简陋,但郑朗不在乎,找了一间房屋,将行李放下来,然后出去。 到了城外,赵珣正在调将点兵,郑朗看了看,也有部分蕃兵。但郑朗看了看士兵,皱起眉头,问:“赵将军,你怎么将弓箭手充⼊军中,当成正式军队?” 这不是他本意了。 弓箭手本是兵民 ![]() ![]() 再到自己,做了第二次调整,还是兵民 ![]() 但没有战争,或者这种小规模的作战,不能将弓箭手正式编⼊军中,否则收⼊低,弓箭手心中不平衡,真到了战斗来临时,士气不⾼,反而减少了他们战斗力。 “他们多是蕃兵,战斗勇敢,有许多蕃子自己有马,善长骑术,稍稍组织,便是一支骑兵,边境各州县多将这些弓箭手编⼊军制。”赵珣答道。 “哦。”郑朗沉思。 想了一会儿,郑朗说道:“此战过后,你整编一下,勇敢的蕃人留下来,其他的解散回去,平时仿照朝廷制度,在农闲时派人训练。” 将其中利弊关系说了一遍。 看来自己还要上书。 正式留下的,必须将他们当作正规军队,给予正规士兵的待遇,否则必须从军营遣散,不然军心不稳,又给予边境百姓带来沉重的力役。虽然有了新诏书,弓箭手待遇稍稍上升, ![]() 别的不说,就看盔甲,他们没有一件盔甲,站在队列里,心中恐怕也不是滋味。 “喏。” “赵将军,此战你打算如何打?” “雷霆一击。郑相公,德顺军百姓成份复杂,中原人占的比倒极少,多是各部羌种,其中一半属于真正臣服于我朝的羌种,还有一部分臣服于吐蕃,镇戎军境內甚至还有部族臣服于 ![]() 郑朗额首。 任福与王珪,包括韩琦出现失误,西夏十万人马潜⼊好⽔川居然不知,也有这些部族的配合导致。 “还有一些部族独行其是,各不臣服。此战必须快,不能拖泥带⽔,越快效果越好。我宋与唃厮啰关系密切,平时无大恶,也不大好征讨。此次机会难得,不但要快,还要打好,才能给这些部族震慑。末将想得对不对?” “很好,”郑朗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普通将领很难想到这一点。 打狗还要看主人,打这些羌人也要看主人。 没有过错去讨伐,各族会产生不満,又是瞎毡的属部,虽然叛离,终是唃厮啰的儿子。后来西夏人征讨瞎毡属地时,唃厮啰还伸出手援助过。 不考虑这一点,那么战役胜利,战略会失败。 仅问了一问。 不能只顾打,也要考虑民族政策。 然后带着手下,巡逻德顺军境內各处。 也是必须的,自己得知道境內的情况,并且因为自己到来,定川砦之战未必能打响。 可能 ![]() 后来有驴友分析为西夏人在定川砦设伏的原因。 主要因为⽔。 宋朝各寨砦堡城,皆考虑到食用⽔的问题,不仅有人,还有马。然而于定川砦建寨疏忽一个重要问题,此寨城南有一条小河,流量尚可,但因为硝含量太重,不能食用。城北也有⽔,泉⽔顺着山悬流下,发出很响的⽔声,所以此沟叫响⽔沟。⽔质很好,味道甘甜,可容易被人轻易的截断。 截断⽔源,城中几万将士与无数战马无⽔可饮,会有什么后果,随便问一个士兵也知道啦。 但也未必。 所以要到处看一看,包括当地的特产,各个部族的生活情况,人情风俗,顺便与一些酋长拉拢一下关系。毕竟这里汉族人很少,多是羌人,需要威庒,也需要恩抚,恩威并用,才是王道。 还要看一看地形,至少商议对策时,自己脑海里会出现哪里哪里的具体位置,以及环境。 不可能全部都懂,但至少要知道。比如种植庄稼,自己看一看,具体的要 ![]() 赵珣听说他出行,很担心,立即派了 ![]() 地图上是宋朝境內,实际有许多部族未必臣服宋朝,并且有浓厚的敌意。 郑朗带着几十个士兵出行,会有危险。 “赵将军让你们带路的?” “是。” “好,你们在前面带路。”对正确的意见,郑朗向来从谏如流。 出行数里地,来到一处村寨。 走了进去,宋朝在此统治几十年,再加上以前唐朝的统治,汉语还是成为主流。 但千万不要说普通话,眼下绝对是外星语言。 寨子不大,建在山 ![]() ![]() 这堵墙也说明此地生存环境的恶劣,没有三国之争,平时各族也会仇杀不断。 此时恰逢五月之初,却是西北的好时光,夏花灿烂如霞,山坡上许多牛马羊在安静的吃草。 一个牧童用羌笛吹着不知名的曲子。 郑朗走过去,问道:“小郞,你在吹什么曲子啊?” 少年人紧张的盯着他与⾝后的士兵,吓得不敢说说话。 郑朗从旁边野竹子上摘下一片竹叶,羌笛他绝对吹不来的,这与中原的长笛、短笛截然不同。但不妨碍他对乐律的精通,拿起这片竹叶,说道:“小郞,我吹一曲给你听。” 说着,吹了一曲。 少年人在胡 ![]() ![]() 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后几十名士兵皆相视一眼,心里面皆想到,果然如外面传言那样,新来的泾原路长官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一曲吹完,郑朗说道:“好不好听?” 少年 ![]() 如此平易近人的态度,纵然是少年,也不会再害怕了。然后抬起头,说道:“能不能教我吹?” 郑朗接过羌笛,试了试音,然后头摇道:“这个笛子我不会吹,我教你吹竹叶吧。” “好。” 吹了几曲,寨子里面走出来一行人。 一个老首伏了下去,说道:“见过郑公。” 不能当真,韩琦、范仲淹、庞籍他们都被当地百姓称为公,实际没有公爵。包括郑朗在內,赵祯本想授他一个候爵,被郑朗拒绝了,只受了一个伯爵。 但只是一个荣职,除在官职上又点缀了一个号头外,实际没有多少作用。 之所以西北百姓称他们为公,是敬重。 连赵祯听说后也是一笑了之。 “老伯,你起来。” 老者被他扶起来,十分⾼兴地说:“前几天小的听说郑公会来泾原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来了。小的虽在西北,不知事理,可是郑公在江南做的事,小的听说不少。” “我前来主要还是主持战事,恐怕某些方面让你们会失望。但来了,我也尽力让你们过得更好。” “郑公是天上的文奎星,一定会让泾原百姓更好的。” “别捧杀我,能否请我进寨坐一坐。” “好啊,好啊,”老者⾼兴地说。 外面的宋人几乎将这个青年⾼官吹捧得上天,老者自己半信半疑,可刚才看到他与村寨里的孩子平和的态度,还是让他有所感触的。至少这个态度,与以前宋朝员官⾼⾼在上的态度有了很大区别。 从寨门走进去,来到一间茅舍里面,老者拿出一筒茶叶,茶叶的质量也不能当真,真的很难喝,不知道老者放了多少年。 郑朗忍受着陈年茶饼的霉味,放下茶碗,不敢再喝了,说道:“你们寨子里面有多少人?” 想了解,就得做 ![]() 谈了一会,寨中百姓将郑朗夹送出村寨。 继续向西北走。 赵珣派来的将校问道:“去好⽔川?” “是。” 好⽔川场战离笼竿城不远,也不过十里地左右。 沿着葫芦河川而上,前面便是好⽔与杨河⽔,在此会⼊葫芦河川,沿河两岸是一滩平原,战争过去三个月,草⾊青青,大地再次恢复了生机,不过因为其惨烈,在这一滩平原上,居然看不到一个牧人前来放牧。 好⽔川尽头便是六盘山的主峰西麓山,山⾊苍莽,⾼耸⼊云。近处有一山,名叫牛首山。当时任福中伏,让他儿子带着军队冲到牛首山上,居⾼临下,借山防御,坐待援兵。 然而无昊早就派伏兵驻扎在山上,任福子不但没有冲上去,反而中箭,坠下山崖。任福只能放弃占据牛首山峰的想法,左冲右突,无昊本人坐镇指挥,用红旗不停调动军队,始终以优势兵龘力将任福大军困住,直到全军覆没为止。 郑朗爬到牛首山上,隔壁不远处便是姚家川,再前方,能看到羊牧隆城⾼大的⾝影。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说道:“回去。 带着士兵返回军营,将赵珣喊来,说道:“赵将军,敌我双方 ![]() “是啊,古今使然。”赵珣奇怪的问道,所以中军地位才十分重要,要么用号角做一些配合,吹锋号的什么,要么击鼓助威。 ![]() “赵将军,你是不是觉得有些不便?” “有什么不便?”赵珣说愣住了。 “ ![]() “这要靠将领的能力。” “可是我再问你,我朝有多少真正有能力的武将?” 赵珣无语,这位新长官纯粹在钻牛角尖,忽然眼睛亮起来,说道:“郑相公,你有好办法?” “我有一个办法,但不知道好不好,所以才问你。” “什么办法?” “用鼓、号与旗。” “一直在用鼓号旗。” “我不是这个意思,是想将鼓号旗变得更复杂一点。” “郑相公,万万不妥,越复杂越不利。” 旗有旗语,但为了简单易行,并不多,与号角做配合,前线将领听到或者看到后,大声喊话。 如果弄得复杂,将领未必能记得住,反而会造成指挥错 ![]() 郑朗说道:“赵将军,你将鼓号拿来。” 说不清,亲自做示范! |
上一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一章 ( → ) |
午后方晴的最新架空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是午后方晴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