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是午后方晴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作者:午后方晴 | 书号:38017 时间:2017/8/9 字数:8478 |
上一章 第二百九十九章 琴瑟 下一章 ( → ) | |
“背什么黑锅?”富弼茫然地答道。如今司马池在河中府,与杭州有什么关系? 实真原因,郑朗不会说出来的。他还有一份成就感,怕的是自己能猜测出来历史走向,只要自己猜不出来,才能证明自己翅膀扇得才够大。 自己不是一个坏人,历史在改变,改得自己猜测不出来,说明宋朝会变得更良 ![]() 但郑朗不急,自己才二十二岁,即便到了朝堂,也没有资历。 慢慢来吧。 至于这两人,如果也象历史上那样,在杭州会很悲催,那么多虎狼在此,群小要速避啊。 正要离开,富弼又说道:“还有一个人也来到杭州。” “谁?” “石介。” “石介就石介,难道我会刻意为难他?” “我不是这个意思,郑知府,能不能帮他一下。” “你意 ![]() ![]() “郑知府…” “你与他们走得近,不是好事,石守道 ![]() “他也是想家国好。” “想家国好啊…”“郑知府,不能否认。” “他在江淮做得如何?” “难,很难。” “就不知道他这时有没有清醒。” 富弼不能回答。 “富兄相求,我再助他一臂之力,做事也如军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放在明处,仅是几百个大亭户,真正要处置的不会超过三百亭户,他们又不在一处,力量更弱。” “不错。” “为什么他在江淮很难?” “不仅是大亭户。” “这就是做实事的困难,如大亭户,表面看是大亭户,岂止是大亭户,在他们后面,有相关包庇的员官,他们瞒了盐地,多余的盐又销往何处,sī盐!有sī盐就会牵连更多的官吏、大户与船夫,大巨的利益将会绞成一张密集的蛛网。江准盐场仅是国全盐场一部分,还有登密二州的京东盐、滨沧二州的河北盐、长清场的建盐、广南盐、川峡的井盐、河东的解盐,浙盐与淮盐仅是其中的一部分。石介却做的不好。” 重点是sī盐,两浙最严重的地区乃是温州。 温州有永嘉、天富与双穗等特大盐场,产盐量很⾼,但因为临近海边,朝廷管制不力,sī盐现象更重,几乎所有官盐都卖不出去,非是收不到,收亭户也将盐 ![]() 当地几乎都在用sī盐,从盐场上转一转十文钱的成本也不⾜,可到了市场上即便销上十五文钱也有近半的利润。为什么老百姓要买朝廷二十几文钱一斤的官盐。 这是两浙,虔州的sī盐更严重,就差学方腊公开造反起义,到了虔州的官吏仅能唯唯诺诺,以免在自己任上不出事。若没sī盐,就没有这张网,石介此次也不会如此艰难。 “故难。” “错也,也不难,其一,看一看国全兼并的地区,夔州等不必说。” 富弼点头,夔州等地区是宋朝最落后的地区,如今还是农奴制,朝廷也无能为力,甚至夔州西南有许多地区是宋朝的国中之国,它位于宋朝国內,可宋朝无法管辖,不能向哪里出派一兵一卒,对此朝廷采用了妥协的办法,任这些山区百姓自生自灭。否则一管,要派兵派将派官吏,也甭想指望这些落后贫困的山区给朝廷带来任何收益,还有镇庒,打仗会花很多钱的,这些地区比李继迁当时在南河套的地形更复杂,打败他们容易,彻底击败难,朝廷大队人马来了,进⼊山区,大队人马走了,武装力量又出来了。可想他们自生自灭也不行,经常侵扰附近州县百姓。 郑朗没有过问,有人会去管,并且管得很成功。继续说道:“同样是山区,看一看王小波、李顺谋反的地区,如今兼并现象如何?因为豪強都让他们杀光了。” 富弼倒昅了一口冷气。 “富兄,你不要害怕,我不是王小波,仅是举一个例子。天下非是豪強的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所有百姓的天下,豪強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虽然平民力量最弱,但他们人数最多,不是弱,是没有凝聚,一旦凝聚,力量不可想像。比如亭户,主要还是中小亭户。石介在江淮做了什么?将查没的盐田 ![]() ![]() ![]() “是啊,这是一个好办法。”富弼道。 想让大亭户妥协,那是不可能的。就是他们妥协,后面的人也不会让他们妥协。换谁,都不能深查下去,会 ![]() “朝廷的收益,一是两税,二是商税,三是酒,四是盐。其他的税务还有,但占的比例很少,一亩盐地收益与一亩耕地收益相比,是耕地的多少倍?这等于是家国的 ![]() 说了这些,郑朗没有再说。 即便石介是一个只知道说呆话,梦话的书呆子,富弼不是。 可给了富弼的面子,道:“至于两浙的大亭户如何,过几天我给他一份名单,是苏、秀、杭、越、明五州的,至于台、温二州恕我无能为力。” 说着起⾝告辞。 回到家中换好⾐服,又去看望了张夏,老张还是不错的,一个做实事的人。 张夏与叶清臣正在府上 ![]() 郑朗摇了头摇,道:“不用,张转运使修的堤⾜矣。” “终是不美,”张夏道。他精通⽔利,自己做的事自己清楚,许多江堤是凑合修成的,可因为经费,只能如此。 “张转运使,我说的有原因,虽然我献了鱼鳞塘,它不是为现在,是为了后来,”郑朗将钱塘江地形变迁说出:“以后钱塘江会更恶劣,眼下有张转使这道堤⾜矣,我也不敢将所有钱帛一起纳到钱塘江堤上,西北有事啊。” 但说出这句后,郑朗想到了一件事,脸⾊变得很难看。 他看到的听到的,有许多不好的地方。 然而始终没有义愤填膺,因为这世界就没有绝对公平的存在,相比于其他朝代,特别是在这个落后生产力的古代,宋朝做得最好了。 不是多灾多难,象北宋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提前数百年时间 ![]() 就是这个最重內治的国度,多灾多难。有契丹、 ![]() ![]() 王安石变法错误百出,可确实改了宋朝许多弊端,却因为小冰河到来,数场大旱,成了熙宁变法的催命符,直接导致 ![]() 还有明朝,崇祯并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差,袁崇焕更没有那么伟大,崇祯应当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是陕西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的大旱,成就了清朝。 有人说是天命。 会不会有? 想到天命,又想到元蒙两次伐倭,汉人工匠不真心造船是一方面,可是遇到什么样的大风,才使得全军覆没?这是不是天命所在? 并且有更多的例子,比如元昊,这人其实真没有什么本事,就是运气好,遇到几十年没有打过仗的宋朝,还是文人势力強大的时候,遇到唃厮啰⽗子翻目成仇,遇到一场怪风,不然早让宋朝,或者吐蕃、契丹杀死十次八次。 会不会真有这个天命? 他不由抬起头看了看外面的天空。 外面的天很蓝,飘浮着几朵⽩云,有风吹动,吹来了阵阵热浪,到四月末,天已经开始热起来。但除了这股热风,老天是不会回答他的。 张夏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叹息一声道:“若是元昊不反,该多好啊。” “是啊,”郑朗也叹息一声。李元昊不反,宋朝弊端很多,然而主贤臣明,至少理论上接近这个词语,这群文臣领兵作战没有能力,外 ![]() 元昊一反,什么成为空谈了,就是不打仗,仅在西北的驻军,一年会浪费家国多少开支? 一年一千五百万缗是少的,三十年下来,是多少钱帛? 因此问了一句:“如何将元昊歼灭?” “这个,还是问你自己。” “对军事我也不懂,难不成让我与元昊谈中庸之道?” 叶清臣与张夏苦笑。 … 富弼与石介如何沟通,郑朗没有过问。反正因为自己的进谏,石介认为自己在公报sī仇,更认为自己是一个小人。两人没有任何共同的话题。 但富弼另一件事没有办好。 派人与这些寺院进行兑换,天下间寺观侵田之害,福建最重,次之两浙,然后江西,两浙排在第二位。 统治者已经意识到严重 ![]() 但寺观很⿇烦。 不象大户人家,利用矿蔵进行了捆绑,他们是出家人,不能出海的。还有一个群体也不在其列,大亭户,纵然郑朗想妥协,朝廷制度不准,后面的尾巴太多,也不让他们妥协。 只好直接换地。 劣地不可能的,换的都是侵占⽔泽的地,这些地一一丈量出来,退耕还河,还溪,还湖。否则不要整个杭州,连西湖都无法清治。但这些地正是膏腴之地,灌溉便利,产量颇丰。 富弼也用了良田与 ![]() 強行为之,是向整个神权挑战。 结果富弼气倒了,找到郑朗说:“郑知府,我明⽩你为什么让人唱⽩蛇传了。” “富兄,发生了什么事?”郑朗装腔作势问。 “这群刁和尚。” 郑朗只是笑,他对佛道两教不排斥,可佛教某些人的做为,却使他很失望。比如一个⾼僧,龙山少林寺大德如宝觉圆迟大师。寺中香火旺盛,多有余钱,于是放⾼利贷。 这个时代放⾼利贷懂的,那是一把杀人不见⾎的刀,年息六分是少的,是起步价,有的⾼达百分之三百,就是六分利,借一块钱,一年要偿还一块六⽑钱,还有利滚利,下一年从一块六⽑钱起算,不是偿还两块两⽑钱,而是两块五⽑六分,到第三年是四块多钱。过份的以季滚息,有月滚息,只要一年滚下来,六分利也能滚成两倍,三倍利能滚成八倍利。只要沾上这个物事,注定是家破人亡。就是有些豪強,都不好意思公开说俺是放⾼利贷的。 但听听这个⾼僧是怎么解释的。 有人问圆迟大师,别人能放,你是大德如宝觉僧,是举世闻名的⾼僧,精通佛法,慈悲为怀,为什么也做出这等罪孽深重的事? 圆迟大师从容答道,老衲用这个钱修葺寺院,普渡众生。 放了⾼利贷,还有脸面说普渡众生。 普他一个头生! ⾼僧如此,富弼悲催可以想像。 他去换地,换可以啊,我这里乃是一等一的地,一年收成能有七石,抛去成本,能得六石,你那些地收成三石,还旱涝不保,所以以一当五,当十。 富弼气得要骂娘。 “富兄,不必生气,他们之所以猖獗,是百姓的信仰,剥夺了百姓的信仰,他们等于什么也没有了。我再出几招吧,若不知道悔改,九月重 ![]() “什么惊喜。” “就是它们,”郑朗指了指书架,书架上放着许多佛经。 没有办法,想要驳倒他们,只能用彼之矛对彼之盾,郑朗不得不苦读经书,利用自己态变的记忆力,将这些佛经记下来,再做一个安排。什么安排,郑朗又不说了。 “出招吧,”富弼气愤地说。 豪強们还能说得过去,人家是俗人,要吃得好,喝得好,穿得好,因此兼并严重,但你们是出家人,四大皆空,如此黑心又为了什么? 几天下来,富弼气得快昏倒过去,失态的捋起袖子做揍人状,说:“难怪石守道痛恨老释。” 意识到兼并与畸形佛教危害的不是石介一人,余靖、小宋、张方平,包括夏竦都提出了佛教的危害。 但作为统治者,要靠宗教化民,老释正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并且统治者也信鬼神,因此即便打击了,一直无法 ![]() 这中间有意识的错误,这些佛教弟子,并不是真正的佛教弟子,更没有四大皆空,不将两者区分开来,就无法有效的打击。郑朗重 ![]() 出招便出招,让人将秦凤娘、安八娘与宜娘等美 ![]() 这些美 ![]() 一会儿人带了进来。 郑朗让她们坐下,这群妹妹们不管出⾝,长相很养眼的,扫视了一下,然后眼睛盯着一个年芳二八的少女⾝上,问道:“你叫宝华?” 少女脆声答道:“奴婢是。” 郑朗刻意问,富弼注视了一眼,这个宝华生着鹅蛋脸,施着薄粉,淡脂,脸孔比花儿还 ![]() ![]() ![]() ![]() 郑朗不解风情,继续用平淡的口wěn问道:“某听说你与石御史有来往?” “是。” 富弼拽了郑朗一下,郑朗低声对富弼说:“富兄,我不是找石介⿇烦,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有的人喜 ![]() ![]() ![]() ![]() ![]() ![]() ![]() ![]() 让皇帝做太监,谁敢啊?但君子们某些行为有何区别,富弼辨不好辨,只能说:“防患未然。” “即便防患为然,也要写清楚了。” 这件事使郑朗与石介发生了很大冲突,富弼不想夹在当中,两边都是他敬重的对象,因此不言。 “与此事无关,你放心吧,他不讲道理,我不能不讲道理,”说完后,抬起头,又看着这个青舂靓丽的少女,说道:“宝华,石御史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德 ![]() ![]() “是,”但宝华答这句时,神情有些不自然。 富弼反应过来,紧张地低声问:“郑知府…” “我看着呢,你放心吧,”郑朗说。别的不说,就冲宋元学案将孙复与石介排在第二位,也不能让石介在杭州 ![]() 提一个醒,没有再说,看着这些女子道:“某喊你们来,是准备端午节西湖赛龙舟时,于湖畔再唱两本戏。但某的 ![]() “奴等遵命。”这些美 ![]() 一出⽩蛇传,让她们⾝价更⾼。不敢拒绝,更不能拒绝。 扔给她们两个本子,一本是临江寺,就着临江寺的命案,郑朗自己写的本子,一本是老子化胡,两浙寺观不多,也不可能老释全部打庒,拉一手,打庒一手。 这是第二击。 若不醒悟,继续来几个本子,直到整个杭州百姓对佛教产生质疑,再施出最后一招终极杀着,然后強行拆田! 不然这时候,自己给百姓再多的好处,寺院闹将起来,百姓也能起哄的,临江寺百姓阻拦让郑朗至今记忆犹新。 宜娘忽然抬起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说:“上一次听到太守弹奏那首梅花三弄,奴侥幸记下来。” “你有这等好记 ![]() “奴对乐律稍有精通,记 ![]() “你来弹奏一下。” “奴斗胆邀请与太守合奏一曲。” “你能记得,某就答应你。”郑朗说着,对四儿吩咐道:“四儿,你将我那把琴拿来。” 四儿将琴拿来。 宜娘附在琴前,弹奏起来,虽记得,还是有差错的,但已是不易。 弹完后看着郑朗,郑朗道:“不错,你再听一遍。” 重新将那首曲弹子完,问道:“可记得否?” “谢过知府。” “你准备用什么与某合奏?” 外行人不明⽩这句话的含义,內行人却是懂的。不同的曲子,必须采用不同的乐器,比如汉宮秋月,用二胡最佳,古筝也行,但不能用古琴。十面埋伏连用古筝都十分吃力。 ![]() “奴只想与太守附和一曲,所以奴想用瑟。” “瑟啊,”郑朗道。 上有所喜,下有所爱,自己喜 ![]() 能听出好坏,可多是自己不会弹或者不会吹的。 也有一把瑟,古瑟五十弦,所以李商隐那首诗中,有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到了唐宋,没有五十弦,变成二十三弦与二十五弦。它的弹奏手法与古筝很相似,但瑟体比古筝大,虽都是单弦发音,音⾊各不相同,瑟的低音区空泛,⾼音区单薄,没有古筝那种 ![]() 心中默想一下,但能听不能弹,不会弹就不能打谱,默想亦是茫然,道:“试一试吧。” 又让四儿拿出瑟,置于桌子上。 其他美 ![]() ![]() 富弼眼中也流露出一丝赞许,这个女子,郑朗虽相助过她一回,但对音律的精通,常人难以相及,不但记 ![]() 起首便是勾弦泛音,从第一弦开始勾,到第二弦,第三弦,三次不同泛音结束,再反挑第三弦,瑟声响了起来。(注) 这次连郑朗眼中也闪过欣赏,对瑟不太懂,可这一和,十分巧妙,若从起首泛音开始附和,这一曲可能就会 ![]() 美妙的曲子,从二人手中的乐器象⽔银一般流淌出来,可郑朗眼中怜惜的意味变得更加浓厚。 注:蕉庵谱,许健琴箫版仅勾三弦泛一次音,直接挑四弦,勾三弦,挑七弦,两者⾼下,我不作评价。家中有事,昨天与前天也失信了,努力更吧,没有家务事 ![]() |
上一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一章 ( → ) |
午后方晴的最新架空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是午后方晴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