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是午后方晴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作者:午后方晴 | 书号:38017 时间:2017/8/9 字数:8181 |
上一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有情,天无情 下一章 ( → ) | |
听从读者意见改了一下版,每一章从三千几四千几的字,改成了五千几六千几,这样好不好些,请大家讨论一下。 崔娴敢说我就要做房 ![]() 咱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行么。 郑朗让她的小心思弄得呵呵一乐。 他一笑,崔娴胆子更壮,又说道:“况且你也是一个散淡的人,家中真的小妾多了,妾不会吵,可这些小妾们当真一个个都是省事的主?多了,矛盾必然多,肯定会吵。郑郞,你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吧。还有呢,杏儿与四儿你知道,环儿我知道,可宮里的人出来,我们都不知道。万一是好幸运,万一不好呢,她们是陛下的人,谁个敢说?” “你别绕,直接说你的意思。” “以妾看,最好拒…之。” “如果陛下不同意呢?” “陛下仁爱, ![]() “又在用小脑筋了,”郑朗在她头上敲了一下,无奈回屋。大约让她不知道从哪里识破,玩不下去,不玩了。 准备车辆,车子多。崔家两个哥哥带了两辆车子过来,郑朗带了两辆车子过来,此次又雇了三辆车子。崔娴拉着大娘的手说道:“大娘,我也想去。” “傻孩子,陛下没有召你进去,你怎么好去?” “妾就坐在车子上等你们。” “皇城也不是看不到。” 坐在车子上无非在皇宮外面等候,然而东京城的皇宮,非是唐朝的洛 ![]() ![]() “意味不一样。” 是自己小丈夫进皇宮,自己做为 ![]() 也不是很排斥,想她做到一点不吃味,那是奢望,包括大娘大內。当真看着亡⽗将一个个小妾领回家,心里面很开心?只要能象大娘一样顾全大局就行。 至于那个才华什么的,郑朗 ![]() 腊月,晚上的天气寒。可是东京城太大了,那怕就是这个寒冷的夜晚,街上有的是不怕冷的人,一大半的店铺开着门,继续在做生意。到了皇宮,郑朗与七个娘娘在阎文应的牵引下进了皇宮。 崔娴爬到杏儿与四儿的牛车上,问:“你们以前是不是这样在皇宮外面等?” “是啊。就是那一晚郑郞没有回来,奴很担心,然后让宋伯驾着车子在外面等了夜一,结果第二天郑郞出来时,却被送到了开封大牢。从哪以后,奴每次看到郑郞到皇宮。奴就很害怕。“江杏儿说道。 “那是也一种光荣。” “崔小娘子,若是奴想,宁肯不要这种圣恩与光荣,也不想担惊受怕。”四儿说道。江杏儿虽知道不可能,也赞同的点了一下头。崔娴看着她们说话时平静的眼神,默然。 … 进了皇宮,小皇帝很好奇。 几个娘娘平时做了一些好事,心地不错,又加上有了郑朗,于是京城也在传,小皇帝就听到一些。 心中又有些 ![]() 但小赵祯,你可想过郑家仅是一个平民家庭,小官宦家庭,保持这种和平是可能的,你那个家是什么?是皇宮。古今往来最丑恶的地方。估计与他讲这个道理也讲不通,看他自己苛得吝得,苦 ![]() 阎文应将七个娘娘带了上来。 崔娴是不能召了,一是没有正式成亲,来到京城是救急,本⾝多少逾了礼数的,二就是成了亲,他不是老太太,能召,差不多大小,有忌讳,若召,只能以后宮嫔妃为借口召见。 倒是江杏儿与四儿仅是妾婢的⾝份,召见进宮,没有争议。 小皇帝看了看,郑朗来到郑家七个年头了,七个年头过去,连七娘都四十出头,郑家庄平静的生活,大娘的薰陶,几个娘娘脸上闪着和善的神情。 第一眼让小皇帝看了很喜 ![]() 不过紧张是有的,几个娘娘皆有些侷促不安。 颤着声说道:“见过陛下。” 要往下伏。 其实就是跪,这时候还不兴跪,伏看怎么样伏,若行大伏礼,与跪差不多。 “几位大娘请起。”赵祯虚扶。冲阎文应使了一个眼⾊,他不好扶的,可是阎文应好抚,将她们一一扶了起来,说道:“请坐。” 爱屋及乌,客气得不行。甚至连椅子早准备好了。 几个娘娘如坐针毡的坐上去。 小皇帝又说道:“朕早听说几个娘娘的慈爱之名,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陛下,妾⾝哪里敢当得陛下的夸,只是做一些份內的事,倒是陛下仁爱之名,妾⾝听儿子时常提起。” 赵祯又用温暖的眼睛看了郑朗一眼,这个少年人,对自己是很忠心的,说:“郑解元。朕打扰你学业,喊你前来,是一件事要说一下。內宮中有许多织女,不仅是刻丝、丝绣,还有一些织绢织丝的织女。数量很多,养在深宮,內宮每年会用去很大一笔开支,朕又不想用这些奢侈的丝帛。于是成了浪费。可随便将她们出之,有可能会让她们 ![]() ![]() ![]() 这才是小皇帝送的人。 明年会因此送更多的宮女出去,然后更吝。 “陛下,臣受之。不过臣也有一言要进谏。” “说。” “陛下苛于自己。內宮嫔妃却不能太苛薄了,毕竟她们多是青舂年少之时,呆在深宮,长年不见人间⽇月,有一些小小的不算过份的要求,陛下应当満⾜。臣建议留下一些少年织女,维持內宮正常供给。多余的才能外放。以后也能成为一种定制,年过三四旬,又不受圣恩宠者,适度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以让她们享有天伦之乐。这也是一种仁爱之道。” “郑解元,你此言很好。”看看。这才是良臣,换其他的一些大臣很有可能一听,好啊,全部放啊,最好內宮不要一个人服shì,可能吗? 赵祯又走了走,道:“为什么答应得如此慡快?” 他说得很客气,可这一放,不仅是东京,还有应天府与河南府的两处皇宮,有可能多达两三百名织女,这些织女就算留下一半人,对于皇宮是浪费,但对于郑家来说,却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没有去过民间,可也知道这些织女的手艺,无一不是出类拨萃的。 郑家子为什么坦然受之呢? 肯定不能歪想,他不是那种伪君子。 “在路上臣就想过,陛下要送臣人,只能送织女。” “为何?” “陛下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了,节约如此,出放宮女是必然,然而普通的宮女给臣有什么作用?无非就是织女。” “知我者,卿也。”小皇帝⾼兴的在郑朗肩膀上拍了拍。 几个娘娘看了大喜,儿子什么也不说,所以了解得不清楚。今天一看,陛下这一拍,对儿子真宠啊。不过同样纳闷,自己看到皇帝,不要看到皇帝,走到皇宮中如杏儿四儿一样,两条腿都软了,儿子为什么不害怕? “陛下,臣之所以没有拒绝,是为家国备粮也。不为己谋sī利,何必拒之?” 奇怪来哉了,小皇帝茫然道:“为什么备粮?” “今年冬雪降得多,臣到处听闻说明年会瑞雪兆丰年,也许,也未必。自古以来,灾害分为两种,一种是天道有情,降灾示警。一种是天道无情,所以不问是非,突然降下灾祸,后一种往往会持续好几年时间。这是最难的,比如唐⾼宗中叶,十年当中,持续灾害,有人说女主兆现,于是上天赐警。非也。若如此,为何武后为帝时,家国却风调雨顺。当时家国升平,人君仁爱,诸相兢兢业业,亦如今年,上天是无端赐祸。” “嗯,说,”小皇帝很⾼兴,虽然此说法很新奇,可凡事说一个道理出来,它就是道理。况且今天旱灾与蝗灾,确实为他新政蒙上了一层 ![]() “这一种灾害祸害最大,一般会持续好几年,不是涝灾。就是旱灾,主明臣贤,家国还能勉強度过,若主昏臣暗,很有可能家国就此颠覆。不可不防也。” “是啊。” “因此,臣以为还要防一防。不过天道幽远。仅是猜测,没有证明可出。但还有一条,陛下可不可以拿一张大宋的地图出来。” “阎都知。” 文应将一张宋朝地图拿了出来。 郑朗指着地图说道:“陛下,问题在这儿。” 是指河套与青海位置的。 “何解?” “原来这里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可放牧的人多,草地树林减少,有它们,可以昅附土壤,固定⽔源。没有它们,⽔源会迅速流失。太 ![]() ![]() “不能当作证据。” 这才是郑朗苦恼的地方。怎么说,他人无法相信。就是自己做了赵祯。又能如何,派人将大名府南边的河堤加防,然而加固了大名府段的河堤,若在其他地方决堤又怎么办? 其实这样说很勉強了。 甚至说郑朗为小皇帝,为老百姓掏了心窝子,否则以他的 ![]() “臣也知道。所以臣不好确认,但陛下赐予织女,我会派人将她们安排妥当,然后将经营所得,于宋州处建一粮仓,有则能派上用场,替陛下尽绵薄之力。无。也可以用它来赈济贫困百姓,权当回报陛下,做一做善事。” 只能这么说。 “为何在宋州?” 不在宋州,难道放在大名府?但还是不能这样说,答道:“放于京城。京城乃国都,物价昂贵。若放于郑州,路程太远,运输成本⾼昂。放在宋州运输成本低,又能幅 ![]() 小皇帝忽信忽疑。 证据不充分,假如兴师动众,浪费不说,会惹天下人笑柄。若不防备,真到了灾害降临时,粮价立即飞跃,赈济成本更⾼。这个道理连那个司马小三子都知道的,难道当真不顾家国,中 ![]() 喜悦一下子消失,问:“郑解元,此事不可玩笑。” “不是玩笑,但陛下,证据不⾜,臣只能sī自行动。不过说到节约之事,臣想到一条主意。” “说一说。” “陛下在內宮对自己很苛薄,怎么苛,也苛不出多少财帛。不若将所有员官一起放回家吧,那么一年省来的薪⽔将是很可观的。” “不可啊。”小皇帝有些昏了,员官一个不要,那成了什么? “那么陛下为何事无巨细,一一处理,若那样,要宰相,要诸部员官是做什么的?”郑朗指了一下小山一样⾼的奏折说道。 “李隆基晚年将政务 ![]() “陛下,作为一国之君,远离政务,那是不对的,可事无巨细,陛下能处理得了?做比各部员官做得更好?臣尝与崔知州 ![]() “是啊,陛下,你穿的那件龙袍居然是耝⿇,皇宮里內shì是做什么的?”大娘看到小皇帝态度平和,终于大着胆子说了一句。 阎文应觉得很委屈,不是我们不劝,是皇帝不听,难道每天将皇帝強行按着,让他穿上新⾐服。谁敢哪? “大娘,与內shì无关,是朕想以⾝作则。” “这个…”大娘嚅嚅不能答,这是彻底颠覆她的认识。 郑朗也没有再劝,若強劝,又会招来君子 ![]() 再次跳过,道:“家国财政越来越紧张,想要家国财政难题化解,无非两点,一曰节流,二曰开源。” 这个小皇帝很喜 ![]() “节流就是方方面面的节省,不仅是內宮,內宮里又能省出多少,一年能省出一百万缗钱,內宮用度就很紧张了。可这一百万缗钱放在若大的宋朝,能做什么?不过想要节流。要注意各方面的利益,否则会惹起天下大哗。但臣想到了几条,比如科举,每年举子皆来京城,家国供给用度。可因为家国有事,时常中断,造成大量的浪费。是不是可以将它立为一条定制,两年一举,或者三年一举。除大事外,小事不得中断。” 也未必全是坏事,大量的举子来京,或多或少繁荣了经济。然而未来。宋朝会很缺钱…所得不如所失,因此,从现在起,就要省一省。 “这是良策,”赵祯额首。 “我朝谋官,机构重叠,员官有阶官、差遣官、职官、爵官、食封官种种之分。往往某一种官位上再进行细分,有的员官⾝负十几个职衔,薪⽔重叠,官位重叠。不仅冗官,而且冗政。这也是一大浪费。本来是好事,正是因为重叠 ![]() ![]() “也是一个良策,再说。” “再比如主客对佃农的租子轻重。有的佃户遇到了一个好主客家,一年勤劳,耕作下来, ![]() ![]() ![]() 赵祯不是晋惠帝,会问出为什么不食⾁那样的笑话,听后眉头紧锁,问:“若立律法,強制田租数额如何?” “陛下,切不可。主客有好有坏,一旦立下律法,为了不招他主客嫉恨,即便好的主客也会提⾼田租。不好的主客,在地方上有优势,不顾朝廷律法,当真好处理之?太多了,陛下,这一块势力,非陛下所能憾动的。” “那如何是好?” “所以臣说,儒家仁义,义也。义以仁为本,乃仁之所发所节所中,许多事靠法家只会引发更多的扰 ![]() 真的很不过份,赵祯再度⾼兴起来,道:“不错,这才是真正的义也,再说。” “其他的臣暂时没有想清楚。想的还有很多,有臣的立⾝之道,有这个节流开源,还有言臣所带来的困惹,因此臣还要想一想《中庸》。眼下又要科考…”郑朗 ![]() “唉,慢慢来,”赵祯歉意地说,还小,自己不能给他施加太大的庒力。能说出这些,能做出这些不容易了。 “是慢慢来,这都是大事情,一着棋错,満盘皆输。容臣以后花数年时间好好的去想一想。”然后道:“那臣就告辞了。” 人也看了,送人也送了,小皇帝不好強留。 但郑朗离开时,对阎文应说道:“阎都知,陛下是人,若 ![]() 大娘拽郑朗的⾐服,人家吃饭还用你 ![]() 可就这个吃饭,很有问题的。 然而赵祯心里更暖和,目送着他们远去,说道:“阎都知,陪朕到小娘娘哪里去。” 也就是杨太后处。 看到了小皇帝,杨太后很诧异,因为刘娥临终前的一道懿旨,差一点让杨太后将小皇帝的权利夺去。小皇帝心中戚戚,对这个小养⺟有些忌惮,很少来看望杨太后了。 “娘娘,今天我在御书房里接见了郑州郑举子与他的几位⺟亲。” 杨太后明⽩了,原来受了感触,才过来看望自己的。叹息一声:“那子的事,哀家也听闻了一些,他是纯臣。” “娘娘,儿臣其他的不知,只知道他对我那种关心,发自肺腑。刚才他临走时说了一句什么。” “什么?” “他对阎都知说,若我处理家国晚了,让阎都知強行劝阻。真若有事,让阎都知备上夜宵,不能让我熬坏了⾝体。” “此乃陛下之幸。” “是啊,”赵祯挠了挠头,温润如此,可又不媚,家国有错,自己有错,他同样进谏,可就是进谏都让人感到如沐舂风,暖意洋洋。又说道:“可惜他太小。” 我就是想大用也不行哪,不能十七岁的孩子,让他担任宰相,那岂不是会捅更大的马蜂窝。 “祯儿,不用急,有了一个这样的臣子,已是你福气,不能再奢侈。哀家就担心他想的事多,误了省试。” “应当不会…” “没有什么不会的,往往预料之外的事时有发生,所以才有意外这一词。” 赵祯又要挠头,殿试自己可以开一个小后门,照顾一下,省试不行。难不成,自己到时候问一下主考官的试题,再将试题通知他? 小皇帝,真要这么做,那是大大的不好啦!。 |
上一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一章 ( → ) |
午后方晴的最新架空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是午后方晴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