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是傲骨铁心创作的经典穿越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儿不为奴 作者:傲骨铁心 | 书号:37778 时间:2017/8/5 字数:3597 |
上一章 第一千二十九章 经济越发达,粮食就越少 下一章 ( → ) | |
第一千二十九章 经济越发达,粮食就越少 大体上,松江和苏州等地的清欠已经到了一个尾声,清欠所得的赋税数目堪称惊人数字,这要在从前,那定然是笔可观收⼊,⾜以缓解定武朝廷眼下的财政危机。然而,如今是 ![]() ![]() ![]() ![]() 万历以后,边患并非大明亡国主要原因,而在流寇农民起事。农民之所以奋而抗争,却是因为天灾使得他们没有可以果腹的食物。为了求活,他们揭杆而起造了大明的反,直至将大明朝推翻在地。汉人的农民,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也最听话的一个群体,不到绝境,哪怕每天吃糠咽菜,能够勉強不死,他们都不会造反。逆来顺受,可以说是汉人农民的最典型写照。然而,他们还是起来造反了,因为他们实在是活不下去,卖儿卖女都活不下去。 农民造反,明朝自然要镇庒,但除了镇庒还有一个手段能够瓦解帝国的危机,那就是有效赈灾。只可惜,明朝也没有粮食,有钱都买不到粮食,况且那钱都收不上来。清朝⼊关后大规模屠城,不仅仅是要威摄汉人,让他们不要反抗,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也没粮食。想要不重蹈明朝的覆辙,减少人口是唯一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粮食去了哪里,周士相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天灾肯定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再大的灾难,也不可能同时遍及国全,事实上明末的天灾一直集中在西北地区,中原、江南几乎没有波及,或者说严寒的气候还不⾜以摧毁这些地方的生产,只能减产,当地的百姓依旧可以活下去。但为何中原之地却变得那么残破,成为重灾区,在周士相看来,这是因为农民军和明军不断来回祸害所致。 没有 ![]() 低效的明朝府政和庞大的士绅阶层也是摧毁明朝的关键原因,前者皇权不下乡,导致府政运转十分低下,征收到的赋税和能用下去的少之又少, ![]() 不做安安饿殍,尤效奋臂螳螂! … 江南,经济极度发达,可是明朝却很难从中获益,并且江南自⾝有一个很大的致命缺点在,那就是经济越发达,就越没有粮食。这个结果就导致北方大 ![]() ![]() 周士相从来不是一个坐在家里就拍脑门决定事情的人,他需要钱来解决现在的财政问题,但他比朝堂上的员官们看得更清楚,也抓住了明末问题的本质所在,那就是粮食才能决定一切。为了获得粮食,自起兵起来,周士相就在着手恢复生产,甚至于发兵安南。 有了粮食,人饿不死,才能谈其他。没有粮食,光有一堆金银,又有什么用。 光复南都,占领江南以后,周士相顶着庒力进行清欠,自然不是他财 ![]() 清欠也只是一个开始,并非结束。清欠的目的达到,那必然就要“建村设乡”解决效率低下的行政运行体系,让皇权下乡,对地方实行有效动员,无疑就是“建村设乡”的本质所在。周士相来松江,便是为“建村设乡”坐镇,亲自监督来的。松江是江南开展“建村设乡”的第一个府,松江⼲好了,做出成绩来了,其它地方也就⽔到渠成了。 “建村设乡”的下一步自然是大力生产,用广东的办法来整合田地,进行集中有效的耕作,类似于“屯田”模式,只不过并非由军队来完成,而是由被彻底掌握了地方行权政力的乡村自行完成。这中间,士绅阶层被抛到一边,取而代之的是太平军的伤残及役退人员,由这些太平军出⾝的乡长、村长们执行从齐王府发出的每一道命令,并且落实并督促。层层环环,将所有人置于一个集体之中,动则全动,静则全静。 来松江的第一天,周士相还秉承着来之前的想法,就是削弱松江的纺织业,恢复耕地,成为一个大粮仓。他划了一个红线,粮食重于一切。正如他前世,哪怕经济体量已经大巨无比,可耕地的红线却一点也不能动。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文明如何进步,维持这个体系的不是什么法律,也不是道德,而是粮食。没有粮食,再富裕的地方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没有粮食,再安份守己的百姓也会成为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 江南好,可江南之外不好。周士相打下来的地盘很大,可和当年的崇祯皇帝一样,其实也是个烂滩子。两广残破、江西残破、湖南残破、安徽残破、也就江南和浙江稍微好些。广东经几年治理,稍稍好些,却要承担广西及⽇后云贵的接济,安南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输⼊广东,又源源不断从柳江运往广西,再一点一点的消耗。因为海路不通,周士相不可能指望安南的粮食能够一直输送到北方,走陆路的话,更是个浩大及无底洞的投⼊,得不偿失。所以周士相必须要有一个新的粮仓所在,如此才能接济江西、安徽、江北,并保证⽇后北伐所到之处,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跟上。 只是在松江走访多处后,周士相却改变了主意。他发现近二十年的兵灾没有破坏当地的商业生态,农民们对于种植⽔稻的积极 ![]() 直接利益驱动下,松江的农民们不想种粮食,那些商人作坊主们也不会想什么“改桑为田”周士相很奇怪,连年战 ![]() ![]() 种棉花、种桑、养蚕的农民,作坊里打工的织工、买卖的商人、跑货的行帮等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甚至于松江不少地方,农民家中都有织机,⽩天在田里忙完之后,便在油灯下挑夜织布。如果不断了这些纺织品的销路,想要強制在松江种植粮食,恐怕不仅不会让百姓感恩戴德,反而会让他们生出怨意。但是真要強制摧毁松江的纺织业,弊端也是极大。清欠牵连范围甚广,但是也只限于士绅阶层,对于商人和百姓并无触动,真要再让商人和百姓对太平军产生抵触、敌视,哪怕太平军的刀再快,恐怕也是杀之不绝。 而杀人,肯定不是周士相的本意。 人已经不多了,他反清不是为了让不多的人口再少下去。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松江的农民又肯种田,又让纺织业可以有序的生存下去,周士相当真是绞尽脑汁。 ……。 互动一下,读者们有什么好想法,集思广议嘛。 傲骨铁心说 谢谢我将往事菗离书友20元打赏;谢谢蒹葭舞、英雄隋风、美利堅特別行政區黨委書記三位书友10元打赏;谢谢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永廷汉祀5元打赏;谢谢就是孤独、里海塘、杀鞑子的好哥、吃清屎的叫兽延虫年、自由仁、汉族网麦冬、(_獨溈ni訫動、⽩荻秋瑟瑟1元打赏。 |
上一章 汉儿不为奴 下一章 ( → ) |
傲骨铁心的最新穿越小说《汉儿不为奴》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汉儿不为奴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汉儿不为奴是傲骨铁心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