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是拉丁海十三郎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 书号:36709 时间:2017/7/30 字数:4697 |
上一章 第973章 北直隶,长城,古北口 下一章 ( → ) | |
第973章北直隶,长城,古北口 (第一更送到! 北直隶,长城,古北口。 张准骑着战马,站在古北口的豁口处,静静的向北凝视。 十一月份的天气,在塞上,已经相当的寒冷了。豁口四周的植物,都已经全部凋零了。那些⼲枯的败草,在北风的吹送下,不断的飘 ![]() 北风一阵一阵的吹过,将张准的披风,都吹得⾼⾼的飘 ![]() 张准专门到古北口来看一下,是有特殊原因的。作为未来新帝国的缔造者,对国全的地形地貌,当然要有基本的了解。在前世,张准并没有到过古北口这里,对这里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一片的空⽩。偏偏这里距离京师又很近,他不能不亲自来察看一番。 有史以来,古北口的战略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数千年的历史上,塞外的游牧民族,经常都是从这里⼊塞的。后世的东北野战军,有部分大军,也是也从这里⼊塞的。可见,古北口,已经是往来塞外和原的重要的战略要道。 从这里出塞,就是蒙古哈喇慎部落的领地。向东北方继续走,就是后世闻名的承德避暑山庄的所在地。但是,在四百年前,美丽的承德地区,还处在蒙古人的控制下。而蒙古人也 ![]() 其实,在当时, ![]() 可以说,古北口,还有东面的喜峰口,是威胁京师全安的最严重的两个关隘。为了京师的全安起见,虎贲军是需要在这里安排防守队部的。张准的初步计划,是每个关隘,部署三百人左右。 嗯,就是三百人。在张准看来,三百人⾜够了。他们的目的,只是监视蒙古大草原的动静,而不是和蒙古人战斗。张准相信,在这个时候,就算给蒙古人一个鲸鱼的胆子,他们都不敢⼊寇。 事实上,对于长城这样的防御 ![]() ![]() 以张准的个 ![]() ![]() 相反的,要是原地区的权政,本⾝就是黑暗**透顶的,不需要游牧民族发起进攻,自己国內就首先闹起来了。好像汉末,好像明末,都是自己国內首先闹起来,然后才有游牧民族大举南下的。只要自己国內不闹,游牧民族基本上没有南下的机会,除非游牧民族已经強大到昔⽇成吉思汗那样的态变地步。 “大人,有蒙古人来了。” 忽然间,独孤猎急匆匆的赶来报告。 “嗯。”张准不动声⾊的点点头。 片刻之后,几个蒙古人,步行来到张准的面前。显然,对于张准的到来,蒙古人是有点紧张的。他们在张准的面前,甚至不敢骑马。到来以后,也是诚惶诚恐的,连话都不敢多说。 这些边境地区的蒙古人,对原地区的局势变化,了解的是最清楚的。虎贲军目前是什么状况,他们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在这个时候,不要说他们,就算是他们的大汗,哈喇慎的首领,哈丹巴特尔,都不敢对张准说半个不字。 张准看看自己⾝后的骑兵队部,內心会意的一笑。看来,蒙古人是误会了,以为自己是要来找他们的⿇烦。说实在的,张准喜 ![]() “你们的过冬物资储备的怎么样了?” 张准语调 ![]() 他不是真的关心那些蒙古人的情况,只是出于礼貌 ![]() 蒙古人过冬的物资,当然不会很好。在南略的时候,他们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还折损了大量的人员和战马。在回去大草原以后,只能是吃老本。同时,他们还尽可能的通过所有的渠道,囤积物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能够得到的物资,的确是太有限了。 后来,虎贲军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大,北直隶的边塞地区,基本上都被虎贲军控制了,蒙古人得到的物资,就更加的少了。他们想要得到物资,必须有虎贲军的批准。当时的虎贲军,一心一意的想要消灭鞑子,自然不可能对蒙古人有太多的援助。 不过,和以前相比,蒙古人从虎贲军这里得到的好处,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在茶叶和盐巴上,张准基本上是敞开供应的,价格也算是比较公道。只要你蒙古人舍得出钱,虎贲军有的是茶叶和盐巴,就算你一下子要几万斤都没有问题。 直到完全的掌握了边塞地区的贸易权以后,张准才发现,天底下,再也没有比茶叶和盐巴,利润更⾼的生意了。难怪以前朝廷主持边塞贸易的员官,都个个肥头大耳,富得流油的。铁器和丝绸、瓷器、yào材之类的,都完全比不上。海上贸易的利润,同样比不上。 可惜,就是游牧民族的人口稍微少了一点,无法消化太多的茶叶和盐巴。张准忍不住幻想,如果全世界的游牧民族,都需要虎贲军的茶叶和盐巴,那就发达了。不知道西域那边的情况如何?美洲的印第安人,不知道喝不喝茶呢? 张准是不担心蒙古人捣鬼的。现在的他,已经完全不将蒙古人放在眼里了。只要虎贲军自⾝強大,游牧民族 ![]() “缄默。” 张准回头叫道。 作为见面礼,张准送给那些蒙古人,每人三十斤的盐巴,三十斤的茶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这可是好东西啊!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就可以换取⾜够的物资,安然过冬了。 … 从古北口下来,张准再次路过昌平。 昌平,是明代列祖列宗的所在地,除了朱元璋的陵寝不在这里之外,其他皇帝的陵墓,都在这里。这就是后世著名的明十三陵…嗯,崇祯皇帝的陵墓不在这里,相信也没有机会埋葬在这里了。 ![]() “缄默。” 张准忽然叫道。 “大人有什么吩咐?” 缄默急忙过来,小心谨慎的说道。 “注意保护这些陵寝,不要让盗墓贼都挖空了。” 张准缓缓的说道。 “明⽩。” 缄默语调低沉的说道。 看得出,缄默对这项任务,也是感觉有点难度的。现在的顺天府,可谓是一片⽩纸,百废待兴,他需要做的事情,的确是太多了。好像看管昌平陵寝的任务,只怕是难以完成的。不过,张准既然提到了,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必须想办法完成。 其实,张准也知道,自己的要求,下面的人,未必有能力做到。这里面埋葬的,可都是皇帝啊。陪葬的东西,随便拿一件出来,就是举世罕见的宝物。在大巨的利润刺 ![]() 为了保护皇帝的陵寝,不受盗墓贼的犯侵,朝廷有专门的一卫军队,叫做孝陵卫,就是专门看守这些陵寝的。后世关于孝陵卫的传说,非常多,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但是现在,这个孝陵卫,却是彻底的消失了。 张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看守陵寝的孝陵卫,后来有很多人,都成了专业的盗墓贼。他们盗取的,正是他们以前看管的皇帝陵寝。有关他们的故事,⾜可以写成几十本的小说。 … 从昌平一路西行,张准很快就到达了宣府。 宣府是京师西北防卫的支撑点,九边重镇里面,就有一个宣府镇。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的确十分的重要,在后世的张家口,也是有一个集团军驻扎的。不过,现在的张家口,还是一个不大的军事堡垒。在正常的情况下,只有三百多个军户驻扎。 宣府的主要统治机构,原来是万全都司。宣府周围生活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军户。后来,又增加了宣府总督、宣府巡抚之乐的头衔,由⾼级的官担任。在官的品级上,宣镇和辽东,几乎是平起平坐的,只是没有辽东那么昅引人的眼球而已。 在进⼊京师的时候,张准就已经下令,撤销万全都司,撤销保安州,撤销延庆州,撤销宣府军镇,将其辖区,都全部纳⼊顺天府的管辖。这样做的目的,只要是为了方便治理风沙,更加有效的统筹人力物力财力。 在虎贲军到来之前,宣府地区的军户,有相当数量,都跟着崇祯皇帝向关迁徙了。但是,留下来的人也是不少的。跟着崇祯皇帝逃跑的,自然是军镇的⾼层。留下来的,则是军镇的底层。 明朝的军队,大体分为京军、边军(即九边的军队)、垛集军(即一般卫所的军队)。总的来说,边军的战斗力,是最強的,生活也是最残酷的,每天都要面对死亡的威胁。由于环境残酷,他们的忍耐力和生命力,也是最強的。只要有一丝丝的可能,他们都会顽強的生存下去。 ![]() 宣府军镇的军户数量,从建立的时候开始,就没有多少。加上有人不断的逃亡,数量总是减少的。每年,朝廷都要将大量的囚犯,充军到宣府等地,以补充逃亡的人数。要是在內地,三万军户,加上各自的家眷,肯定超过二十万人了。 由于鞑子连续⼊寇的影响,宣府各地的生存条件,都非常的恶劣。主要的表现,就是⽔资源稀缺,⽔利设施严重受损,土地⼲旱情况严重,大部分的田地,都无法耕种。大部分人都人心惶惶的,没有心思耕种,生怕又有别的敌人杀过来。 “第一,你们的军籍被解除了!从今以后,你们可以自由的往来!” “第二,每人都将获得五亩的田地!谁也不会抢走你们的!” “第三,边境地区,从此定安,你们可以安心的耕种! 张准郑重的承诺。 |
上一章 刺明 下一章 ( → ) |
拉丁海十三郎的最新架空小说《刺明》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刺明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刺明是拉丁海十三郎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