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是六军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宋行 作者:六军 | 书号:29028 时间:2017/7/16 字数:7180 |
上一章 第二百九十一章 建炎大变 下一章 ( → ) | |
要下雨了,将军,众位大人,我们是不是去凉棚坐一个侍卫提醒杨华等人。 从校场到军营房还有一段路程,眼见着头顶的天空黑如浓墨,雷声一阵紧似一阵,现在赶回去只怕已来不及。 杨华点点头,说:“也好,诸位大人且随我来。”较场旁边有一圈凉棚,⽇常用出新兵休息场所,地方不大,但要容纳这么多人却不成问题。 这次随吴敏前来的有一百来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前钦宗朝廷的官吏,还有不少已在太原就职的公卿的家眷。二帝并立,各方政治势力都要寻一个地方安⾝。不是南京就是太原,非此既彼,非黑既⽩,法统之争,要想置⾝事外 ![]() 进了凉棚,分主次座好,卫兵端来熬好的酸梅汤给大家解渴。 杨华这才仔细端详起⾝边的吴敏,同上次在东京见面时的神采飞扬不同,眼前的吴大人看起来神⾊憔悴,眉宇间隐约有一丝颓废。 风渐渐大起来,吹动⾐摆吴敏好象有些发冷的样子,端着小碗的手不为人察觉地哆嗦。 杨华终于从陈东的死讯中平静下来,斟酌着语气说:“吴大人,李相就任赵构的宰相没几个月,怎么就被罢免了呢?陈少 ![]() ![]() 吴敏浅浅地喝了一口酸梅汤,紧了紧⾝子:“茂先的问题是在太多,其中牵涉大巨,容我慢慢说了。” “好,您慢慢说,不急。”杨华点点头,让人给吴敏拿来一件外套。吴敏这次能够前来投奔天承朝让他有些意外,又大感惊喜。 吴敏此人声望极⾼。政治上也非常成 ![]() 李纲倒台时。他受到牵连。被罢免。 吴敏宦海沉浮多年。又长期位于中枢。官声极佳。这样地人物若能投到太原。已经⾜以振奋河东镇地民心士气了。 而且。在杨华地关中经略计划中。也需要这么一个有威望有能力地大人物坐镇。才能节制住西军那群骄兵悍将。显然。现在地河东镇还没有合适地人选。 杨华自己要攻掠西夏。脫不了⾝。再说。经略陕西。政治先于军事。并不是谁地拳头硬谁就能取得最后地胜利。拼地是政治手腕、法统和计谋。 而太原地那群宰相中。赵明诚是政治新丁;王孝迪是太上地老臣。有奷臣地坏名声;张孝纯要总管山西政务。脫不了⾝。 所以,吴敏是最佳人选。 吴敏这一年来很是倒霉,精神气不⾜,看起来⾝体不太好。他接过⾐服裹在⾝上,这才说:“事情还得出僭王登基时说起。” 吴敏说,赵构登基明面上靠的是军方各路大将军的拥戴,其实将军们未必将他放在眼里。大家之所以选他,那是因为赵构在就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时有节制各路军马的权力。这个权力地来自钦宗皇帝,而且,钦宗皇帝最后给大元帅府下的命令是接收河北失地, ![]() 而且,赵构的⽟玺和百官来自伪楚权政,在天下人看来,赵构继承大统其实在法理上不那么站得住脚。这时,天下已 ![]() 在天下人眼里,建炎朝也好、天承朝也好,跟张邦昌的伪楚权政没什么实质地区别,都是不合法的。 位于太原地天承朝偏居一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目前看来,建炎朝好象更正统一些,前景也一片光明。 当然,两个皇帝地处境相同,也都在凑合。只不过,天承皇帝乐得当太平天子,什么事都不想管。而雄才大略的赵构却想有所作为。他在考虑找一个有⾜够威望地大臣来帮忙。 这个人就是李纲。 可惜他错了。 李纲从一开始就不认同赵构的法统,他心目中唯一的皇帝是赵桓。赵桓驾崩之后,皇帝人选应该由太上道君皇帝来定,这才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这也是李纲所坚持的从一而终的传统观念。 在李纲看来,赵构不过是一个兵马大元帅而已,老实带兵去救太上才是正经。现在却登基称帝,简直就是悖逆之行。 有着这样看法的人不在少数。 “李纲太刚直,有时候,他的想法不太切合实际。”说到这里,吴敏微微叹息一声。 雷声更烈猛,须臾“哗啦!”一声,暴雨从天而降,眼前全是朦胧⽔气。 远方,那群坐在地上的天武军士兵因为没有接到命令,依旧 ![]() 侍卫 ![]() 杨华抬起头,从缸中舀了一勺酸梅汤给吴敏续上:“李相的人品我是很佩服的,可是…有的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吴大人的分析很有见地,杨华佩服。你继续吧。”吴敏刚才这席话直接从皇权和天下人心着手,说得头头是道,让杨华心中一亮,似乎把握到一些什么。 他以前是一个单纯的武将,一遇到事总喜 ![]() 不过,吴敏同自己说这些做什么,难道他看透了自己的野心。 想到这里,杨华心中一惊,抬头盯了吴敏一眼。 吴敏好象很冷地样子,⾝体有些抖瑟,但却回了杨华一个雪亮的眼神,嘴角竟挂着一丝淡淡地微笑:“李伯纪食古不化,不知变通,当有此劫。 且说,僭 写信给李纲请他就任建炎朝的宰相后,朝中有人便看能为相。” “哦,赵构手下也有明⽩人。”杨华有些意外。 吴敏,喝了一口酸梅。这个时候凉棚开始漏雨了。随他一同来文⽔的官吏和家眷们纷纷撑开油纸伞。 一个卫兵张开雨伞罩在杨华头上,杨华一把将他推开:“给吴大人。” “是。” ⽔珠一滴滴落下,落到雨伞上,落到杨华的铠甲上,发出轻微的声音。 吴敏有开始了他漫长地叙述。 当赵构提出让李纲来应天府做宰相的时候,遭到了一众新贵的強力反对。其中,御使中丞颜歧反对得特别 ![]() 当时,之所以拿金人举例,也不过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若再深说下去,就要扯到皇权法统,颜大人还没笨到在赵九面前说李纲不认同新朝的地步。 可惜年轻地赵构听不出颜大人的弦外之音,痛斥颜歧说,金国讨厌的何止是李纲,只怕更讨厌我这个皇帝吧。 本来,李纲对赵构是很不感冒的,也不打算去应天府当这个劳什子宰相。可一听到颜歧这么说,他的牛脾气就上来了,还非得当这个宰相不可。于是,李纲一路急奔,在很短的时间內就赶到了南京。 李纲到南京就如吴敏到太原,让赵构大感惊喜。这样地重量级政治人物的到来像是给建炎朝打了一剂強心针。赵构亲派百官 ![]() 见了赵构,李纲老实不客气地答应做这个宰相,并献上十策,请赵构遵照执行。 “十策,这么多?”杨华菗了一口冷气。 吴敏讽刺地一笑:“李伯纪好大喜功,说地都是废话。其实,这十策中只有两个內容。一,杀张邦昌,清算伪楚员官;二,进攻金国。” 杨华骇然变⾊:“李相真这么说?” “真的。”吴敏面⾊惨然“李伯纪糊涂啊!”他端酸梅汤地手定在空中,一动不动。一串雨⽔从上漏下,滴滴答答落在碗中。 凉棚里很静,没有一个人说话。 吴敏以为杨华不知道这两条的厉害,良久才重重将手中地杯子杵在桌上,解释说。张邦昌虽然有越之为,但也是被 ![]() 而且,赵构的皇位和⽟玺来至张邦昌。对张,赵构又是感 ![]() 如此一来,王赵构的统治基础就要被动摇了。 至于进攻金国,现在新朝初立,实力微薄,首要任务是建炎和天承的法统之争。李纲现在提议去打金国,就算顺利接回太上皇帝,实力也将大损。而且,接过太上皇帝之后,到时候谁做皇帝还说不清楚呢! “的确如此。”杨华苦笑;“李相的脾气也太拧了!” 吴敏:“可惜僭王赵构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加上朝野清流中要求惩处张邦昌的呼声甚⾼。赵构以为只要除掉张,就能获取名声。于是,他免去张邦昌的职务,蜂充军,并于半路下诏赐死。” “张邦昌死了。”杨华⾝上的铠甲已经完全被雨⽔打 ![]() ![]() “哦!”吴敏面上带着一丝微笑:“将军说说,李伯纪这么做为什么不对?” 杨华黯然道:“别的人可以杀张邦昌,李相不能,因为他是宰相啊。” “对。”吴敏一拍桌子:“将军说得对,因为李伯纪是宰相啊!宰相的职责是调 ![]() ![]() 宰相地作用就是以宽容之心调和矛盾,使家国政务能够顺利运转。因此,宰相一定是一个心 ![]() “对。”杨华神⾊大变:“吴大人,道理不说不透,杨华佩服。”他对李纲的人品是非常佩服的,以前在山西和东京也建立了深厚地人私友谊。虽然知道他这么做都是错的,可內心中还是为他感到难过。 “杨将军客气,这也是吴敏的一点浅见。”吴敏说:“今年两河、京畿颗粒无收,⾝为宰相,本该想办法救灾,维持朝廷地正常运转。可清算伪楚朝附逆大臣,却弄得人心遑遑。” “大概是李相也没想到今年的灾害如此严重,有些措手不及。政治清算一但开始,一发却不可收了。” “杨将军说得是。”吴敏叹息“伯纪也没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 外面的雨突然停止,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山西旱了许久,这一场酣畅淋漓地暴雨应该能让地里的庄稼不至于死绝吧。 杨华心神有些恍惚,他暗暗计算了一下山西今年秋收的预计产量,即便是没有灾害的影响,地里的收获也无法养活这么多人口。 凉棚里的众人都收起了雨伞,但积⽔还是从顶棚上渗下来。于是,众人都说笑着走了出去,只杨华和吴敏还静静地坐在凉棚里。 吴敏继续说:“李伯纪之所以下狠心收拾伪楚降官,其实也有他地打算。” 他说,李纲以政治正确大帽子 ![]() 但实质上与靖康朝在国力上有了天壤之别。 而且,太原还有赵楷这个天承朝立在那里。 饼去,宋是天朝大国,辽金再怎么強,也是化外藩邦。而今,大宋二帝并立,建炎朝虽然比太原势力雄厚,却只有半壁江山而已,几乎是一个偏安权政。 李纲地內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恢复。”他认为:若要恢复河北,就要打掉官僚集团內的怕死情绪与投降倾向。如果整个上层官僚毫无家国荣辱观,遇敌则降,不肯抵抗,且事后⾼官照做,不受惩罚,那么还能指望谁来推动恢复大业惩治叛变行为,就是为了制造中兴、光复地浓厚氛围,以便今后整个家国机器能有效地围绕恢复做文章。 如此,建炎朝才能占到大义和正统的⾼度,以衬托出天承朝伪权政的不合法。 “他这个想法也不是不对,只是有些不切实际。”吴敏摇了头摇“事情始于宋齐愈的被杀。” “宋齐愈?”杨华想了想“他不是赵构伪权政的谏议大夫吗,言官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无罪的呀!” 吴敏苦笑:“可在李伯纪的眼里,这就是一个挑衅。” 吴敏见杨华不解,解释说,宋齐愈也是伪楚的员官之一。当时,李纲向皇帝上了一个条陈,提了三个建议:一,各郡自行招募士兵,每郡增加三千个士兵;二、买马;三,让老百姓捐献家产资助宋军北征金国和太原。 宋齐愈作为一个言官,自然要提出自己的意见。 他说,首先,让老百姓捐献家产这一条 ![]() ![]() ![]() ![]() ![]() 而且,现在朝廷声威不显,地方上 ![]() 于是宋齐愈准备上书赵构,提出自己的看法。按说,他是言官,上奏论政是他地职责。 可是,还没等他写完这份奏折,消息就走漏到李纲那里去了。 于是,宋齐愈下狱,并以附逆僭伪之罪处死。 “杀士大夫,这个先例竟然开了…”杨华很是无语。 吴敏也很是气愤:“当初,所有人都以为宋齐愈会被充军岭南。朝廷一但开了杀戒,风气立即大坏。”他有些悲愤:“李伯纪是宰相啊,治国不是治军。慈不掌军,军令如山,军队之中,杀一个人固然可以不讲任何理由。可他是宰相啊!赵构希望获得一个合格的宰相,可伯纪却在朝中行军法。” 说到这里,吴敏越发地 ![]()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吴敏感觉有些可渴,顾不得许多,端起已接満雨⽔地碗一口喝尽,长啸一声:“李伯记的狠辣固然使群臣大感震惊,但宋齐愈的⾎也让赵构明⽩了一件事。” “是什么?”杨华⾝上的铠甲**地闪着光,他没想到建炎朝地政治斗争居然残酷到这等地步,已经听得有些心寒了。 吴敏:“赵构突然明⽩过来,他需要的是一个宰相,而李纲却拿他当一个能够施展 ![]() ” “于是…”杨华伸手紧了紧面⽪。 “于是,李纲罢相。”吴敏苦笑:“可李纲一走,问题更严重了。” 吴敏说,因为建炎朝财政吃紧,因此所有的军事行动都被停止。这让朝野清流大感失望,认为赵构有投降金人的打算。 清流们当初之所以没有发生变 ![]() 可现在李纲一被罢免,所有地不満都爆发出来。愤怒的太学士陈东抬着棺材去闯宮,直接挑战赵构地权威,大声疾呼:“ ![]() 不但如此,陈东甚至给赵构来了一句:“⽇后太上归来,不知何以自处?” 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捣 ![]() ![]() ![]() ![]() 赵构的 ![]() ![]() 不管是陈东还是欧 ![]() ![]() 现在的赵构虽然麾下有二十万之众,但嫡系队部并没多少。大家之所以跑南京来,不过是来领工资,找饭吃的。一旦钱粮不继,这些人未必听话。 赵构很是头疼,可是李纲已经教会了他该如何处理这种棘手的问题----一个字,杀!于是,陈东和欧 ![]() 宋朝不杀士大夫的传统已经彻底变成了历史。 “因为河北、京畿局势混 ![]() ![]() “河北又出什么事了?”杨华忙问。 |
上一章 宋行 下一章 ( → ) |
六军的最新架空小说《宋行》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宋行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宋行是六军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