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是六军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宋行 作者:六军 | 书号:29028 时间:2017/7/16 字数:5950 |
上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字验 下一章 ( → ) | |
彻底击溃太行山孔彦舟贼寇之后,私盐道路算是彻底打通了。 于是林虑的军事行动告一段落。不⽇曹成兄弟和诸位相州乡勇头领都来告别,金国东路军已经从开封撤退,而相州正处于他们回师的大路边上。上一次宗望大军南下的时候已经将相州扫 ![]() 毕竟是自己的故乡,走的时候,曹成忧心忡忡地说要早点回家将家人迁走避祸,等金人走了再说。 既然连曹成都这么说了,大家也都说只能这么办了。 于是,不等杨华点头,五千乡军尽数散去。 走的时候,杨华同曹成兄弟和杨再兴依依不舍,并赐下大量财物。对曹成兄弟,杨华不怎么放在心上,他有心笼络杨再兴。不过,那小子收了杨华的金银之后却不是很在意,倒是曹成弟兄感 ![]() 最后杨华索 ![]() 对于回到相州城的乡军,汪伯彦是很 ![]() ![]() 于是,杨华出派一支上千人的辅兵打着龙卫军的旗号向河东出发了。 龙卫军现在的编制只有一千五百人,但辅兵和民夫有五千多。主力战兵是不可能调出派去的。未来同金人作战又是在相州地盘上,后勤补给就地取材,又有汪大人和种师中 ![]() 这五千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派去跑几趟生意。 五千人虽然不多。可全都是林虑两万流民家地主劳动里。解决好他们地就业问题。林虑这个大后方也就安稳了。 乡军刚一离开。种师中就派了一个信使。用急脚递送来一封奇怪地信。信由两个部分组成。正文很简单。不外乎是种师中地一些客套话。说了一些久仰杨华将军地威名。这次龙卫军归⼊种家军战斗序列。望同舟共济。杀敌报国之类地话。 氨本就奇怪了:“国破山河在。城舂草木 靶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头搔更短。浑 ![]() 看到这封秘令,龙卫军诸将都面面相觑,満头都是雾⽔。 “这是啥玩意儿。像人话吗?”李鹞子恼火地一拍桌子,大声对来人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来的那个信使凑到信前端详了半天,这才缓缓地说:“禀将军,小人不识字。” “你不识字还看半天,不是浪费我家将军的时间吗?”李鹞气得额上青筋真跳。 那个信使不好意思地红了下脸“请将军恕罪,小人送了这么多年军令,也没机会见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一时好奇。就看了两眼。” “滚,快滚!” “算了。”杨华说:“来人,将这他领到驿站休息,多赏些好酒好⾁。等下我就回信给种帅。” 等信使离开,杨华笑着扬了扬手中那封秘信,对众将军说:“这是军中用于传达紧急军令的字验,是封密码信,你们不识得也是正常的。这是唐朝诗人杜甫地一首诗,名字叫舂望。你看。这字下是不是有小黑点做了标志。每个做了标志的字代表一项命令。” “是啊,真是这样啊!”众将军都啧啧称奇。 不过,有人提出疑问了“杨军主,你知道小种将军给我们下了什么命令吗?” 他这话一问,众将军都大觉得头疼。要知道,字验这种秘信一般只有军中⾼级将领才能读懂,而龙卫军诸将军在两个月前,职位最⾼的杨华也不过是小小的一个都头。 ![]() 北宋场战信息传递有一套简便的密码。 ![]() 大将出征的时候,选用一首四十个字不出现重复地五言绝句,规定每一个字代表一种军情。各军主将各留一本存 ![]() ![]() 传递报情时,就在普通书状中 ![]() 杨华见大家都傻了眼,笑笑,也不责备他们,顺手将信递给古松“文书一直都是由你负责的,这事就 ![]() 众人因为不忿古松在屠孔彦舟老巢时的嚣张,见他接下这颗烫手地热山芋,不噤有些幸灾乐祸。 迸松知道自己在龙卫军中不受人待见,也不在意,只说了一声稍待,带着信就出去了。 过不了一壶茶时间,这家伙硬是将这封秘信破译了:“敌有意攻打相州,立即移营,阻敌归路,待我大军至,聚歼顽敌于河北。”恩,原来是这样,明⽩了。”杨华接过信,又看了一眼,问:“你是怎么弄懂的?” “禀将军,你忘了杨志这个家伙了。”古松笑道:“他以前就是西军的军官,后来又做了王相公的幕僚,自然明⽩西军的字验。说起来也有意思,这一套字验他们用了五年了,也不知道换。哄鬼啊,郭葯师的人中有不少都接到过童贯的军令,这信若真落到金人手里,还不一看就明⽩?” “这个杨志倒也可以用。”杨华沉昑。 “我那里也缺人。”古松立即反对。 杨华气恼地将信扔到一边:“军队这套通讯系统也太僵化了!算了,不说西军了。现在宗望大军应该已经渡过了⻩河,如果走得快。两天之內就能攻到相州城下。敌远来军疲,定 ![]() 有仗打总是好地,龙卫军新建,虽然同孔彦舟打过两仗,可对孔贼的战斗力,杨华是很鄙夷地。这样的战斗并不能说明问题。实际上,杨华对自己的士兵能够承受多大的牺牲,是否能够打恶仗。打苦仗没任何认识。 这个世界再没有拿金人试手最好的对象了,军队是打出来的,死出来地。养是养不出強兵地。 而且,依杨华看来,宗望归心似箭,未必有同宋军在河北死磕的战斗决心。最多大家相互打上几仗,然后偃旗息鼓,两下罢斗,你走你的 ![]() 他不在乎龙卫军在这一仗中再死上几百人,在主将看来,重要手头有钱有粮,又朝廷大义,要征兵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这话也不能明着说。杨华只是淡淡地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家国有难,作为军人。岂有袖手不理的道理?” “我们拿过朝廷一文钱军饷吗?”赵明堂骨子里的刻薄 ![]() “不然。”古松冷笑“赵副指挥使这话不对。我们是谁。我们是大宋地军队,我们不是割据地藩镇。”赵明堂冷笑。挖苦道:“古虞候,不是自己练出地兵不知道心疼。你老人家在相州享福地时候,我们可在校场上晒太 ![]() “都住口,你们现在是龙卫军军官,可不比从前在都里厮混。”杨华将目光投向李鹞子。 李鹞子:“我懒得费这个脑子,反正将军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照我看,队部还是要打仗的。” “好,就这样,准备开拔吧。”杨华不想让他们争论下去,不管赞成还是反对,队部必须上场战同金人较量一番。遇事,大家可以讨论,一旦决定就只能执行。军中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他杨华。 队部开拔的时候,杨华又找古松说了一次调杨志过来的事情。他装出很随便的样子对古松说:“我这里缺人,龙卫军新建,没什么人才,你手下的那个杨志不错,借来用几天。你也知道,我需要人参赞军机。这个杨志做过西军军官,又通军律法,武艺还成。” 迸松嗅到一丝 ![]() 队部出发前,有个好消息串来。去隆德府买种子地人回来,有了这批种子,流民今年的口粮算是有着落了。 两万流民同时开荒,到三月播种季节前应该能开出三万亩生地,也不知道这年头的粮食作物产量如何。 一声令下,一千五百龙卫军隆隆开拔。 一个老者带着一群百姓拦住杨华,他们都跪在地上。老者还将一碗酒⾼举过头,大声道:“林虑县的⽗老乡亲前来送龙卫军将士,为将军壮行,愿我大宋男儿马到功成,立不世功勋。” “为将军壮行!”几十个百姓同时大喊。 杨华有些感动,忙从马上跳下来,一把扶住老者,温言问:“老人家,快起来。” 老者大声说:“将军。请喝了这碗酒,听说将军要出征杀敌,我十几户人家凑了十五斤上好糯米,这才新酿出这坛上好美酒。请将军饮了此酒。” 杨华更是欣喜,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有这样的声望了。说句实在话,他的名声也只开封人知道。还被取了个杨俘虏的外号。可在林虑,因为杀伐果断,百姓畏他多于尊敬。今天居然有百姓前来为自己送行,叫他如何不 ![]() 他忙端起陶碗,一饮而尽,⾼举着已经喝⼲的酒碗,大声说:“乡亲们的心意,我杨华感 ![]() “谢杨将军!”众百姓这才拍着⾝上地土站了起来。 杨华扶老者走到一边“老人家。这里风大,天气又冷,你还是回去吧。” “将军有一事小老儿不知当问不当问…”老头 ![]() “但问无妨。”杨华温和地笑着。开玩笑地说:“当然,若事关军机大事,我就不能说了。” 老头子忙道“不是军队上的事,小老儿又不懂。我想问…想问。” “说吧,说吧。”杨华将鼓励地目光落到他⾝上。 老头子一咬牙:“请问将军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这个…说不好,你也知道,打仗这事没个准。” “还请将军早⽇凯旋,早些回来。”老头子胆子大了起来。小声在杨华耳边道:“将军,我们新开垦的地实在贫瘠,村子里的人都指望着龙卫军的茅房呢!” “啊…”气愤地回到队伍之中,杨华半天没说话。 “怎么了?”梁红⽟关切地问他:“刚才你们说什么了?” “说…说了些农家肥的事情。”杨华恨恨地说:“老百姓的觉悟还真他娘地低啊!”到傍晚时分,龙卫军总算回到阔别已久地相州城。听到龙卫军回来,汪伯彦大喜,亲自出城 ![]() 北宋时军人地位极低,在品秩上。杨华和汪大人平级,但实际上,杨华一直都以下属自居。彼此都很习惯这样相处。 汪伯彦穿着一件宽大的官服,骑着一头大叫驴,在一群人地簇拥下 ![]() ![]() ![]() 看到杨华大军的到来。汪知府伸手在大叫驴庇股上拍了一巴掌,朝他冲过来。 虽然內心中对这个地方官很不以为然。在杨华看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北宋官僚,心机深沉,胆大妄为,却又不肯承担责任。但因为汪伯彦在未来的一段⽇子里还是相州的地方官,龙卫军驻扎在人家地地盘上,怎么说也得看他的脸⾊。 杨华微微一笑,一把抓住那匹驴子的缰绳“汪大人慢些,我地马凶,可别摔了。” 果然,话音刚落,杨华座下的战马见那头驴子靠来,一声长嘶,就要发作。若不是他大声呵斥,没准还真把汪知府的驴子给踢了。 汪伯彦一声轻笑,道:“恭喜杨将军凯旋归来,如此我相州再无匪患了。” 杨华忙说声不敢“这都是大人你在相州运筹帷幄之功,若没有大人的粮秣支援,采出大量乡丁和民夫,这仗还真打不赢。” 汪伯彦见杨华如此恭敬,心中⾼兴:“军情紧急,我们边走边说吧。对了,盐路之事可有眉目。” 正是三月,连⽇ ![]() ![]() 不过,舂风拂面,却让杨华和汪伯彦感觉非常舒服。二人都是宽⾐大袍,走在队伍前有些风度翩翩的味道。 听汪知府问起着事,杨华忙将这事情同他说了。他有些担心地说:“汪大人,眼看着金人大军就要从相州过境,这仗一打起来。我们的盐运回来卖给谁呀?” 汪伯彦哈哈大笑,有马上庒低声音说:“茂先,你是军人,这经济事务你却是不了解的。越是打仗,盐卖得越贵。我还怕宗望不来呢。他一来,你今年地军饷,我今年的夏秋两税就算是有着落了。” 杨华也不觉得宛尔。 打仗的事情固然不好,不过看这个汪知府好象不惧金兵,这一点让他颇觉得意外“对了,宗望的队部到哪里了?” “听说已经过了⻩河,现正在安利军境內。”汪伯彦笑道:“我看金人归心似箭,我相州城墙⾼厚。他们上一次都没能打下来,这次估计也只绕道而行了。” “呵呵…”原来他还不知道宗望要取相州的粮草啊。不过,这也正常,一个小小地方员官,自然不知道这种紧急军情。杨华善意地提醒他,说:“汪大人,我刚接到小种将军的军令,让我移防相州,据说宗望要打相州城。” “啊!”汪伯彦差点从驴子上摔下来,浑⾝颤抖地说:“我说磁州宗泽怎么这么急要带兵过来,还说什么磁、相两州驻军、乡勇都要统一军令。原来是这样。” “宗大人要来?” “已经在路上了,估计明天就到。” |
上一章 宋行 下一章 ( → ) |
六军的最新架空小说《宋行》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宋行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宋行是六军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