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湄文集是阿湄创作的经典短篇文学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阿湄文集 作者:阿湄 | 书号:1094 时间:2016/9/25 字数:4759 |
上一章 永远的新月(读书征文我最喜欢的外国作家) 下一章 ( → ) | |
“他的无边的想象与辽阔的同情使我们想起惠特曼;他的博爱的福音与宣传的热心使我们记起托尔斯泰;他的坚韧的意志与艺术的天才使我们想起造摩西像的米盖朗琪罗;他的诙谐与智慧使我们想象当年的苏格拉底与老聃!他的人格的谐和与优美使我们想念暮年的歌德…他是喜马拉雅积雪的山峰,一般的崇⾼,一般的纯洁,一般的壮丽,一般的⾼傲,只有无限的青天枕藉他银⽩的头颅。” 这是徐志摩1924年5月12⽇在京北真光剧场的演讲中的一段话,话中的“他”指的就是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一、诗歌土壤中诞生的天才 泰戈尔于1861年5月7⽇出生在印度孟加拉省的加尔各答市。⽗亲德本德拉纳特温文尔雅,生活简朴纯洁,在当地有“大圣人”的美誉。德本德拉纳特有15个子女,泰戈尔是他最小的儿子。这个家庭充満了文化气息,经常举行哲学讨论会、诗歌朗诵会和音乐会等,使泰戈尔自幼便昅收了大量智慧和美的养份,8岁便能写诗,14岁时不但发表了第一首长诗《野花》,而且用无韵诗体把莎士比亚的诗剧《麦克⽩》译成了孟加拉文。 1878年,泰戈尔到英国伦敦大学,自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等人的作品中获得了积极的西方文化素养。1880年回国后,先后写成了两部歌剧和若⼲ ![]() 1883年12月,泰戈尔与穆里娜莉妮·黛薇结婚,婚后生活十分美満。1886年他发表诗集《刚与柔》,开始直面现实的人生,描写世俗的爱情、童年的纯真和⺟ ![]() 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他出版了四部重要的诗集:《金帆船》、《缤纷集》、《收获集》和《薇思集》。 1901年,泰戈尔在尚迪尼坦克创办了一所学校。此后一直到去世前,他不断地世界各地聘请作家、艺术家和学者来任教,进行教育⾰新,并把自己获得的全部奖金,包括后来所获的诺贝尔奖金及讲学、戏剧演出等的收⼊,全都倾注于学校的建设。这所学校后来被人们称为东方“际国大学” 1905年,英国府政决定实行裂分孟加拉的政策,这一决定引起了強烈反对,接着便掀起了抵制英货运动。泰戈尔积极投⼊这一运动,发表演说,谱写爱国歌曲,创爱作国诗篇和剧作等。他的两首最著名的歌曲《印度的历程》和《印度的命运之神》被广泛传唱,后者后来被定为印度国歌。他最出⾊的长篇小说《戈拉》也于此时问世了。后来使他获得际国声誉的诗集《吉檀迦利》中的诗歌,也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1902年,泰戈尔的 ![]() ![]() 所以,一个印度人说:“泰戈尔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个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的,这就是我们所以爱他的原因了。” 二、服征西方世界的亚洲人 1912年3月,泰戈尔将《吉檀迦利》译成英文,带到了伦敦。 最早读到这部英文诗集的人是英国画家威廉·罗森斯坦,他感到这是一部伟大的诗作,便写信给英国诗人叶芝。叶芝并没有太在意,他甚至没有回信,毕竟他常常收到不知名而又被人吹捧得很⾼的稿子。罗森斯坦坚信自己的眼光,再次致函叶芝,陈述这批诗歌的重要。这次叶芝回信了,但只说可以把这批诗稿寄给他看看。不料,读了泰戈尔的诗歌之后,叶芝被震动了:“当我坐在火车上,共公汽车上或餐厅里读到它们时,我不得不经常阖上本子,掩住自己的脸,以免不相识的人看见我是如何 ![]() 得到了大诗人的赞扬,罗森斯坦也非常振奋。7月30⽇晚上,他邀集了一批朋友到自己家里作客,招待客人的是绝妙而精美的诗歌大餐。这些客人中间,有国美诗人庞德、英国诗人迈奈尔等,而叶芝是专程赶到伦敦的。奋兴的叶芝用他那 ![]() 1912年11月1⽇,《吉檀迦利》英文本面世,它几乎受到所有英国报纸的 ![]() ![]() 三、坚持正义的社会活动家 20世纪初期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庒迫,经济上受到剥削,民人陷⼊贫穷与愚昧之中。为了醒唤这个沉睡的巨人,两位伟人应运而生,一位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泰戈尔,泰戈尔是最早给予甘地支持的人。 1919年发生阿姆利则惨案,泰戈尔愤而放弃英国府政封他的“爵士”称号,以议抗其“分治”和杀屠政策。1941年,他写下《文明的危机》,控诉“西方文明”:“我放眼四望,看见灿烂文化的一个支离破碎的遗迹…但我不会因此而去犯对人类失去信心的严重错误。正相反,我要向前看,在这场大 ![]() 泰戈尔对国中 民人始终怀着友好感情。1881年,年仅20岁的泰戈尔对英国向国中倾销鸦片并迫使清府政割地赔款的罪行给予了严厉谴责,他在著名论文《在国中的死亡贸易》一文中说:“英国坐在亚洲最大文明古国的 ![]() 泰戈尔一生曾三度访华。1924年3月21⽇,应梁启超、蔡元培之邀,他第一次来到国中。一踏上国中的领土,他就情不自噤地说:“朋友们,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国中便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觉,印度是国中极其亲近的亲属,国中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爱的兄弟。”5月7⽇是泰戈尔64岁寿辰,国中学术界的朋友齐聚一堂为之庆祝。梁启超致贺词后,说:“今天是我们所敬爱的天竺(古代印度的称呼)诗人在他所爱的震旦(从前印度对国中的称呼)过他64岁生⽇。我用极诚恳、极喜悦的心情,将两个国名联起来,赠给他一个新名叫‘竺震旦’!”泰戈尔庄重而喜悦地接受了这个国中名字。主持人胡适幽默地说:“今天一方面是祝贺老诗哲64岁生⽇,另一方面是祝贺一位刚生下来不到一天的小孩的生⽇。”临别之际,泰戈尔对国中显出了无限的留恋,有朋友在离开旅馆时问他:“Anythingleft?(落下什么东西没有?)”他惆怅地说:“Nothingbutmyheart!(除了一颗心之外,我没有落下什么东西!)”多么深情而富有诗意的一句话!后来,泰戈尔又于1929年两次到海上小住。 1941年8月7⽇,泰戈尔在加尔各答平静地离开人世。 国中 民人一直铭记着这位同国中 民人休戚与共数十年的际国友人,铭记着他慷慨 ![]() ![]() 四、为人类托起新月的圣徒 泰戈尔多才多艺,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20余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他的《沉船》、《戈拉》、《摩诃摩耶》等小说都享有际国 ![]() 《吉檀迦利》是一部抒情哲理诗集,表达的是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对理想的探索和追求。《园丁集》则是关于人生与爱情的,诗人自愿做一个“为爱情、人生培植美丽的繁花的园丁”《飞鸟集》实际上是诗人內心历程的记录,犹如飞鸟留下的点点⾜迹,揭示了生活中的许多真理。《新月集》中,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活泼的想象,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童心世界中,勾起了我们美好的童年记忆,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珍蔵。“新月”是指儿童像新月那样纯洁,宁静,美好。 在这些诗中,诗人常常以不加修饰的⽩描和宁静的调子,叙述着那些一般不会令人 ![]() 他既具有儿童的纯真,又具有圣徒的⾼洁。他把孩子们比作新月,其实他更是。他的纯洁,他的热情,他的毫无代价的仁爱,他对⾝边一切的感恩…就如同天上初生的一轮月,是很近、很亲切、给我们无限慰藉与向往、实真得仿佛自己童年生活的那种新月。正如诗人自己说的那样:“圣者天生是个孩童,当他去世的时候,他把伟大的童年留给了世界。” 陨落了,这轮新月呵。永远明亮吧,这轮新月!人们会永远记着你的话的: 我的歌将坐在你眼睛的瞳仁里,将你的视线带⼊万物的心里。 当我的声音因死亡而沉寂时,我的歌仍将在你活泼泼的心中唱着。 |
上一章 阿湄文集 下一章 ( → ) |
阿湄的最新短篇文学《阿湄文集》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阿湄文集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阿湄文集是阿湄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