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周玉冰文集是安徽周玉冰创作的经典短篇文学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安徽周玉冰文集 作者:安徽周玉冰 | 书号:957 时间:2016/9/24 字数:2159 |
上一章 雷池烟波今何在 下一章 ( → ) | |
成语“不越雷池一步”几乎每个国中人都知道,但它的渊源与出处却不一定清楚。其实,雷池曾经在我省望江县,但今天,它几乎消失了,只留下几个湖泊,诉说着沧桑变迁。 胡耀邦挂念的雷池 有这么一个故事:1983年,胡耀邦总记书访问⽇本,⽇首相中曾 ![]() 回国后,胡耀邦念念不忘雷池。有一次,便对进京的时任安徽省委记书⻩璜说,一定要挤时间到古雷池所在地望江看一看。⻩璜曾在望江工作多年,于望江有感情,特意指示望江县委、县府政为 ![]() 1986年初,雷池宾馆楼如期竣工,专候胡耀邦总记书的到来。但是胡耀邦因故没有成行,这成了望江民人的永久遗憾! 雷池宾馆楼位于望江县老府政大楼前,紧邻原望江中学,闹中取静。直到今天,它还保留着。它是不是真的为 ![]() 渺渺烟波何处寻? 还是要说说那个成语。晋成帝司马衍年幼,太后的哥哥庾亮大权独揽。公元327年,历 ![]() ![]() 《太平御览》有记载:“孟宗为雷池监,作鲊一器以遗⺟,⺟不纳。”孟宗,民间传说的二十四孝之一,曾在雷池地域任监鱼官,相当于今天的⽔产局局长吧。 古雷池是什么样的旑旎风光?著名文学家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是文学史上与《岳 ![]() 今天,许多人到了望江都会询问?雷池在哪?当地人只能遗憾地告诉你,沧海桑田,雷池几乎消失了,仅留下的地名或事物名雷港、雷沙、雷池乡、雷 ![]() ![]() “雷池”曾经起波澜 雷池曾经几度寂寞。即使人们说起“不越雷池”的成语,也很少去考究它的出处。在商业大嘲的兴起中,人们又认识到了它潜在的价值“雷池”被注册成了许多商标。还曾经上演了争抢故地的波澜。比如,湖北⻩梅在争论是⻩梅戏故乡后,再次抛出是古雷池的所在地的说法。 在家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梅戏方面,安徽与湖北都列⼊其中。但是,我个人认为,⻩梅戏与它的渊源⻩梅采茶调是有本质区别的,湖北是⻩梅采茶调的故乡并不是⻩梅戏的故乡,⻩梅戏的代表人物、代表剧目都出在安徽。 不过,⻩梅戏与⻩梅采茶调的渊源关系的还是不能否认的。地理上,也是这样,比如,雷池⽔与雷池。 2009年,郭因、翁飞、王彬彬、何峰、余家林等一批专家学者聚首望江, ![]() 沧桑演变沃野良田 看到昔⽇雷池⽔ ![]() 望江县原图书馆馆长刘富強认为,雷池与长江本来是江湖一体,由于江⽔改道、泥沙沉积中逐步升⾼而萎缩成为今⽇面貌的。另一方面也因为后来的同马大堤锁住了长江。弄一张1954年洪⽔时的受灾区域⽔文图,便不难想见雷池当⽇的气势。今天,菗掉同马大堤,江⽔上涨,还是能感受古代雷池风韵的。今天的码头、长岭埠已经是望江的“后山”在过去可是真正的码头与船埠。后来的望江县,从宿松到怀宁,在当⽇其实是只有从大桥、新桥到麦元、香茗山一小片陆地与太湖县域的陆地相接的。整个雷池监东、南、西南、东北三方都是汪洋⽔域的。 任舂松先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雷池文化的研究,他认为雷⽔⽔系,发源于湖北⻩梅,流经宿松,串湖经雷池,从雷港⼊江,宋以后改从华 ![]() 说到武昌湖,许多人是知道的。它是安徽省立独⽔面仅此于巢湖的第二大湖泊,四周没有工业,因而碧波 ![]() ![]() 雷池变迁,是自然力量的结果。它留在文学史上那优美风景、良好生态是令人无限神往的。 |
上一章 安徽周玉冰文集 下一章 ( → ) |
安徽周玉冰的最新短篇文学《安徽周玉冰文集》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安徽周玉冰文集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安徽周玉冰文集是安徽周玉冰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