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是月关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阿珂小说网
阿珂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望唐晶 情栬生活 特殊嗜好 娇妻呷吟 纵卻紫筠 萝莉女仆 美女何姎 希灵滛国 疯狂夜空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争之世  作者:月关 书号:20825  时间:2017/6/14  字数:8020 
上一章   第292章 大鹏敛翼候风云    下一章 ( → )
  庆忌的书案上,堆満了来自南线和西线的各种‮报情‬。

  贝践登基为王三⽇后自尽,越国王族宗室拥戴其子姒与跪受吴王之封,得到世袭罔替代代相传的会稽君的爵位,越国从此除名。

  庆忌再下旨意,把整个越国划分为四郡,分别派遣郡守管理,少宰范蠡、上將军荆林暂时留守南越四郡,武震文治,以靖越地。提拔三夷部落首领做官,同时安抚留用原越国的地方牧守官吏,以百越族和三夷族互相制衡。

  从吴国宗室中挑选博学之士,赴会稽君府担任会稽君姒与的老师和家宰,打点会稽君府的一切。

  贝践原配越太子妃雅鱼,和姒与的生⺟侧妃刘氏等妃嫔全部迁往姑苏城造府居住,由吴国朝廷供养

  拟完了一道道诏令,庆忌长长地吁了口气,捏捏眉头,又拿起有关南线战事的‮报情‬。

  在偃將师和子西两路大军夹击之下,费无忌节节败退,李寒叛逃的消息传来后,他的士气更加沮丧,只得放弃柏举,翻越大别山,退守楚国一向控制不力的东部地区。这里,有着大大小小的伯国和部落,皖国、宗国、桐国℃国、巢国、钟离国、焦国、州来国等,有的‮家国‬小的可怜,不过一城之地,亦称一国。原本楚国对这一地区因鞭长莫及,所以一向采取恩威并抚的原则。各伯国不听话时就派兵剿一剿,剿完了再给点甜头,如此反复,勉強保持着楚国对这一地区地统治权和控制权。但是现在费无忌已是丧家之⽝,哪里还肯像当初做楚国令尹时有诸般顾忌。他缺兵、缺粮、缺钱,于是对这些伯国敲榨勒索,无所不用其极。

  这真是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昔⽇舛傲不驯地各个伯国在费无忌的屠刀之下变得比绵羊还要驯服,为了活命乖乖的给他送兵送粮,在费无忌的威之下被迫同吴人作战。吴人也是毫不含糊,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哪管你是自愿还是被迫。

  吴国四路大军,梁虎子、⾚忠、平布、吕迁四员虎將,就像四只铁犁,在皖东大地上犁来犁去。犁得人仰马翻、⾎流成河。

  费无忌的军队疲于奔命,在四路大军的围歼下到处逃窜,到处裹胁新的伯国。把他们绑上自己的战车。到目前为止,费无忌自己地实力受损有限,原属当地的各个伯国却已在战争中然无存,当地的‮权政‬全部溃散,再也无法实施有效统治,整个潜山以东地区狼烟四起,兵祸连连。

  “差不多了,费无忌的利用价值已尽,该是收口地时候了。”

  庆忌思忖着,提起笔来。向正在南线做战的梁虎子又签署了一道尽快全歼费无忌军队的命令。

  “臣蔡义求见大王!”

  门口忽传来一声传报。庆忌挥毫如飞,头也不抬地道:“进来。”

  大行人蔡义手持一封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这时书卷文件多用竹简、木简,只有秘信或者相当等级地重要文件。才用昂贵的丝绢书写。庆忌抬头瞥了他一眼,匆匆写完最后一句话,拿起竹简轻轻吹了吹,这才问道:“什么事?”

  “齐国遣使来讯。”

  “哦?”庆忌眉头微耸:“齐国?”

  “是!”“拿来我看。”

  蔡义立即举步向前,双手將帛书奉上,同时小声说道:“来使现在前殿等候。”

  庆忌微微颔首,接过信来看了看,封口完好还未打开,他从桌上拿起小刀挑开封口,菗出一封制书,展开看了起来。

  此时他的心中也有些忐忐不安,生怕齐国趁他正出兵灭越呑楚之际再度发兵难下进犯东夷。按照他与群臣原来的分析,齐国田氏与晏氏两大政治集团一向意见相左,因为这个,齐国国力內耗严重,未必便有决心南下与吴一战。因为东夷建国之后,虽然因內战造成一定的人员损失,但是整合起来的力量远比原来的一盘散沙更具战斗力,而这支队伍明显是和吴国站在一起的。

  此外鲁国为了阻止齐国南下,已经同他们大战一场,在鲁国看来,吴国并不具备呑并鲁国的实力,而齐国则不然,因此联吴抗齐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齐国南下,鲁国也不会坐视。

  最重要地是,齐国那个老而不死地长寿国君,念念不忘在他有生之年,让齐国重新成为天下霸主。他此时正在筹划召开诸侯大会,议立天下霸主,这才是齐人心中最重要求事。如果此时与吴国一战,且又不幸败上两仗,那么他也就没有脸面在天下诸侯面前担当霸主之职了,这种因小失大的举措,齐国是不会冒险去做地。

  可是不管依据多么充分,预计就是预计,人不是机器,有时候事情的发展不一定按照最理地可能去进行。但是展开书信仔细一看,庆忌的心事却放了下来。这封信的內容竟是齐国国君邀请他参加明年年初⻩池之会的。

  周天子已经正式承认了分晋的五位诸侯的合法地位,也同意了明年年初在⻩池召开天下诸侯大会,并决定派使节参加。吴国如今已算是东南大国,如果吴国不参加,那么即便⻩池之会推举出一位霸主来,也不算是得到了天下诸侯的承认,所以庆忌知道他是一定在被邀请之列的。

  不过他原以为这封邀请函会出自周天子的使臣之手,亦或是通过与吴国好的某个中原‮家国‬。比如卫国、鲁国辗转传达,却万万没有想到竟是出自齐国国君之手。

  仔细想了半晌,庆忌微微笑了。吴国对拥立霸主一事地态度,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楚国、秦国、鲁国、东夷四国以及依附于他们的各路小诸侯的态度,齐国这番举动虽然显得突兀。其实却是在试探吴国对推举天下霸主一事的态度,尤其是现在天下间已经开始风传北方诸侯將推举齐国为天下霸主,吴国接不接受齐国的邀请,以什么方式接受,一定程度上便会暴露出吴国地态度,那么齐国便可以早早的做出应对。

  如果所料不差,这件事应该是晏婴的手笔,只有这个行事谨慎的矮子。思虑才如此周详。如果换了田乞那种为达目的不计后果的人,他现在未必会考虑吴国的态度。这么说来,齐国两大权臣田乞和晏婴至少在称霸这一点上达成了共鸣,他们都属意于把齐国推上天下霸主的位子。

  是啊。上一任齐国霸主地风光岁月已经过去太久了,那时还是桓公时候,桓公的一世功绩。成就了千古贤相管仲的大名,即便以晏婴之贤,面对可以成为管仲那样的千古名相地惑,也不由他不动心。

  酒⾊财气四堵墙,多少贤人在‮央中‬…,晏婴,又何能例外?

  庆忌叩着桌案,仔细沉思良久,抬头一看,见蔡义还拱手立在面前。便笑着摆手道:“你去吧。对齐国使节就说寡人正忙于国事,明⽇再择时见他。嗯…。你亲自送他去馆驿,隆重款待。不得失礼。”

  蔡义会意,立即应声退下。

  庆忌把刚刚写好的几封诏令和‮报情‬一一卷起,对站在壁角的两个贴⾝小寺人道:“把这些亲给內史‮记书‬,登记在案,所有诏令立即发出!”

  “是,大王!”舒克和申生两个小太监慌忙跑上来,一个张开双臂,另一个捡起一卷卷竹简放到他怀里。

  庆忌用手指把玩着⽑笔,又道:“还有,马上召相国、大司徒、大司空…唔,召集现在姑苏地所有上卿,⼊宮议事。”

  “是!”舒克庇股一撅,深施一礼,撇下怀里抱満奏章的申生一溜烟跑了。

  庆忌看看正从奏章隙里瞄着他,一脸难⾊的舒克,不噤笑骂道:“浑小子,一次运不了,不会分两批来么?这样出去,小心跌一个大大的跟头!”

  ⻩池是宋国领土,接近卫国。据说周穆王曾乘九骏,游于此处,歌曰:⻩之池,其马噴沙,⻩之泽,其马噴⽟。是以此处从此便叫⻩池。庆忌曾在卫国住了一年有余,两次南下讨伐阖闾,都曾经过⻩池附近,对那里的地理很清楚。

  此前的几次天下诸侯会盟争霸,地点也都在宋国。选择宋国做为议盟地点,一方面是因为宋国在舂秋诸国中少有野心,除了常与齿相依的卫国共同出兵抗拒晋国。对他国很少有什么战争。

  另外,有资格争霸的一直只有楚、晋、齐三国。宋国和以上三国能够直接控制的势力范围还要隔着一些‮家国‬,这样一来,三国诸侯带领大军到宋国会盟,长途跋涉,深⼊他国纵深,军队供给绝对不能支撑连番作战,因此这里便成了各方公认的势力均衡处,对各方诸侯来说最是‮全安‬。此番选择⻩池,主要原因也是为此。

  诸侯会盟,是各国君主展示自己地国力和‮家国‬形象地一件大事,即便志不在霸主之位,也都希望自己能够令诸国刮目相看,予以重视。因此诸侯会盟时,出动倾国兵力作为仪仗那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战车、战车】卒、兵甲,都要选择最好地,把自己最光鲜的一面呈现出来。

  吴王庆忌欣然接受齐国国君之邀,决定出度⻩池之会地消息传开后,国內一片忙碌,人人都以为大王要尽快结束周边战事,率领吴国精兵赶赴⻩池了。如今积聚到吴国的越来越多的各国商人们更是先行一步,开始织染大量⾐料,制作了大批美观的⽪甲。从北方运来⾼大结实地战车和雄健的骏马,等着吴国重金采购装扮大军,以便大大地赚上一笔。

  孰料,这个吴王最近虽声誉鹊起,名震诸侯。但是直到寒风吹起启行在即,吴国还没有采购的动静,那些商人们挖门盗洞的一通打听,才听说吴国连年征战,国库太寒酸了,本没有⾜够的财力派遣大量军队、采购全新地装备,此次⻩池之行,吴王只带一万五千人。而且就穿平时军中所用的服装。

  这一下商人们傻了眼,再將他们采购来的东西运往别处的话加上运费价钱提⾼了不止一筹,而且还错过了最佳的兜售时机,他们只得悻悻地搞了场吐⾎大甩买。就地便宜处理了,然后采购了大批吴国土特产,咬牙切齿的准备运往他国把损失再赚回来。

  吴国国力疲弱。连出席诸侯会盟都没钱购买大批装备、无力‮出派‬大量军队的消息通过这些行商们传开了,因为吴国近来一连串气势汹汹的军事扩张行动而对吴国有所警惕地中原诸国立生轻蔑之心。

  虽然吴国也是姬姓诸侯,与中原诸侯同气连枝,算是宗周嫡系,不过吴国偏居东南,几百年来与中原诸侯没什么往来,风俗习惯都已被当地人同化了,再加上前些年吴国国力一直不上台面,因此在中原诸侯眼中,吴国一直是落后野蛮的地方。

  试想在后世声讯如此发达的年代。还有大部分民众对别的‮家国‬一知半解。何况是那个时代呢,庆忌这番造势。成功地隐蔵了自己地实力,把借着晋国內昅引了中原诸侯的注意。从而迅速在东南展开扩张行动的锋芒隐蔵了起来。

  在当时地年代,成为天下霸主便是诸侯们最大的理想。不能成为天下霸主,也要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不必向霸主朝贡、或者受到霸主礼遇和敬重的強大诸侯,这便是各国君主们的念头。因此,没有人怀疑庆忌的用心,庆忌的举动反而惹来了两个人的愤愤不平。

  一个是东夷女王嬴蝉儿,昔⽇的成碧夫人;另一个则是卫国君夫人南子。不希望自己的男人光采夺目,成为诸侯中最耀眼地一颗政治明星。可是庆忌…

  不知就里地南子私下派人给他送来一封密信,信中还生怕伤了他的自尊似地,很是委婉地绕了一大圈儿,最后才提出卫国可以帮助他解决一部分路费、车马费、服装费…,希望庆忌能带领一支看起来光鲜強大的军队赴⻩池之会,成就他中兴吴国之愿。

  庆忌看罢南子字迹娟秀地密信,笑昑昑地提起笔来,在一张素绢上只写了八个大字:“但得一人,余愿⾜矣。”

  只这八个字,不知把那爱情路上受坎坷的中原第一美人儿南子哄得有多开心,只是八个字,她快的看了半宿,然后亲手把那密信蜡封了,蔵在一支空心⽟簪里,整⽇戴在青丝秀发之间,再也不舍得丢开半步。

  成碧同样不知道庆忌的真正目的所在,她还以为庆忌自知目前仍不具备称霸的条件,所以不想把钱花在这些无谓的方面。在她看来,展示強大的国力,绝不是无谓之举,它可以在这次会盟之后,迅速扩大庆忌在诸侯间的影响,所以便慷慨地提出由东夷国向宗主国朝贡的方式,由她来提供这笔费用。

  成碧当初在鲁国时铺设的商圈,在弟弟成了吴国大夫后进一步扩张开来,而且在诸侯之战中大发战争财,财力较之当初还要雄厚一倍,要拿出这些钱来自然不难。

  成碧与南子不同,南子对他的情感庆忌绝不怀疑,但是如果她知道庆忌怀有呑并天下诸国,建立一统天下的志向,尽管庆忌的布局设计,其结果已在几代以后,出于对宋卫的感情,她的心中难免还是有些芥蒂。而成碧则不然,是以庆忌给她回复的书信便要‮诚坦‬的多,庆忌给她的回信比南子多了一字,只有九个字:“⾼筑墙、广积粮、缓称霸。”

  斑筑墙、广积粮好理解,吴国向南已经呑掉了越国,向北势力遍及东夷,向西北呑掉了陈国,向西兼并了潜山以东的所有土地。这样一来,后方已无腹心之患,淮泗江汉尽皆纳⼊吴国版图。进可窥视中原,经营天下;退可闭关锁钥,称霸东南。地理条件已经打好。但是一口气呑下这么大地疆域,要彻底消化昅收,同化居民、稳固统治,绝不是短时间便能办到的事。这件事不解决,便像是踩着一块舢板过江,看起来轻快,用不了多大风浪就能把他倾覆。

  何况吴国內政虽有一班贤臣精心打理,变法改⾰。但是要见成效,也非一年两年之功。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储备;吴国的仗打的太频繁了,扩张地领土尚未见利益,原来的积蓄已消耗將尽。此时应该休养生息、积蓄国力。

  但是缓称霸则大可玩味,吴国现在还没有称霸诸侯的实力,庆忌不说成碧也明⽩。因此他这个缓称霸绝不是指这一次的诸侯会盟,那么他是指什么时候?如果有朝一⽇吴国有能力称霸了,庆忌却仍不想做这个天下霸主,那么他想要什么呢?

  庆忌并没有想到,他这封信竟让成碧心中为了一个念头犹豫挣扎,如此绞尽脑汁…

  东夷女王嬴蝉儿的寝宮里也是整整半宿***未熄,侍卫女官玄鸟经过女王寝宮时,偶然看到她坐在灯下。端详着一封密信久久不语…

  越往北行。天气越冷。清晨刚刚起行,漫天大雪又起。庆忌放下车帘,在暖炉烘得暖洋洋的王车中倚着软绵绵的锦衾拿起一卷管仲所著的简书仔细地看了起来。

  到了中午时分。雪停了,庆忌掀起轿帘,一阵清慡地风扑面而来。庆忌不由精神一振,起⾝走出车厢,站在车辕上舒展了一下⾝子,只见遍地⽩雪,绵延直至天际,大军踏着积雪,抖擞精神,在雪原上行进着。

  “阿仇,距⻩池还有多远?”

  阿仇一提马缰,向他靠近了些,⾼声答道:“大王,还有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嗯!”庆忌点点头,微一扭头,忽见无垠的雪原上有一条黑线正向这里动,与此同时,负责警戒的游骑一边向这里狂驰,一边舞动手中的黑旗。

  庆忌看见旗语,知道也是赴会地诸侯队伍,不噤好奇地笑道:“不知是哪一路诸侯到了,雪中相逢,也算缘份。”

  片刻功夫,游骑赶到近前,抱拳禀道:“启禀大王,秦国国君的队伍到了。”

  “哦?”庆忌还没见过这位大舅哥,连忙吩咐道:“暂且停下,候一候秦公。”

  过了一阵儿,那支队伍行到面前,双方游骑斥侯互相通报了消息,对方的中‮车军‬队便向竖着吴国龙凤大旗地中军靠拢过来。车驾到了跟前,轿帘一掀,里边走出一个弁服男子。一出车子,便立在车上大笑道:“前方可是吴王车驾?”

  这男子⾝材魁梧,三十多岁,一⾝黑⾊弁服,下⾐用大红的围裳,系茅菟草染的绛⾊韦末韦后,⾚红的脸膛,说的虽是周天下通用的官方语言,不过还是带着点儿关中的方言味道,与季嬴口音十分相似。

  庆忌一听大感亲切,站在车上大笑道:“这位便是秦公了?幸会幸会,在下便是庆忌,见过秦公阁下。”

  那男子一听,一提袍裾便跳下车来,踏得积雪“吱吱”作响地走过来,庆忌一见忙也跃下车去,两人走到近前,四只大手握在一起哈哈大笑。

  “难得难得,若非齐侯召开诸侯大会,你我还没有机会见上这一面哩。”秦公大笑说罢,庒低嗓音道:“我那妹子可好?”庆忌笑道:“王后一切安好。”

  秦公松了口气道:“那就好,那就好。我就说嘛,成了妇人总会懂事一些的,我这妹子在秦国时,可是时不时闹的我的宮中⽝不宁,幸亏有你…啊…不是…,哈哈哈哈…”他目光四下一扫,说道:“难得你我在此相遇,可愿与嬴襄同车而行否?”

  “固所愿,不敢请耳!”两人相视一笑,携手登上秦公地座车,两军并作一路继续前行,二人在车中先叙了番亲戚之情,转而便谈起了此次⻩池之会。

  秦公笑容敛起,问道:“吴王以为,此次⻩池之会,谁可称天下霸主?”

  庆忌把玩着车窗帘上地垂苏,随意地道:“天下间不是早已风传,西北方立的五位诸侯要推举齐国为天下霸主么?不知秦公有何意见,可是有意争夺这霸主之位?”

  秦公嬴襄连忙摇手笑道:“秦国僻居西陲,素不为中原诸侯所重,岂敢问鼎天下霸主之位?齐国乃东方大国,自晋国‮裂分‬之后,若论实力,确也只有齐国当得起霸主之称。只是…齐国是东方北方诸侯之首,如今又得中原诸侯拥戴,若齐国得了霸主之位,恐对我南方诸国不利啊。吴国近来北夺东夷,南灭越国,西与楚国争风,兵威赫赫,天下为之侧目,或可与齐国一较长短?”“哈哈,秦公过奖了,吴国是东南小柄,如今纵有些声名,也是难以与齐国抗衡地。其实要说起来,我南方诸侯之中,还是楚国最为強大。只是…楚王难幼,难以服众啊…”嬴襄眉头一皱,说道:“秦吴路途遥远,⻩池之会的⽇期又有些紧迫。所以彼此之间事先不曾互通声息,我原来便打算到了⻩池之后再与大王商议一下地,还望大王能‮诚坦‬以待。鲁国是不会希望齐国称霸的,听说宋国争彭城失利,亦被迫与吴国议和结盟。如果大王有意与齐国争霸,秦国、楚国、东夷国是一定赞同的。嬴襄有把握说服郑国也站在我们一边,鲁国和宋国只要我们软硬兼施,至少也不会反对,那样的话吴国未必没有与齐国抗衡的力量。大王真的想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吗?”

  庆忌微微一笑,道:“天下霸主,诸侯之长,代天子号令礼乐,征伐诸侯。吴国实无此力,庆忌实无此心。不瞒秦公啊,吴国连番征战,国力大损,此番⻩池之会,三军仪仗也凑之不齐,试想这样情形,吴国以何为恃去争天下霸主?”

  秦公顺着庆忌指向窗外的目光一看,果见吴军⾐着破旧,甲胄灰败。吴人是南人,有些怕冷,所以⾝上穿的比较臃肿,外边再套上磨损破旧的甲胄,看来真是威风尽丧。再看吴人所用的兵器、旌旗、战车…,秦公不噤皱了皱眉,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啊,吴国国力还真是够衰弱的。

  可秦公虽无争霸野心,却也不希望从来不曾把秦国放在眼里的齐国成为天下霸主。他仔细想了想,说道:“各国诸侯正陆续赶往⻩池,大会之期还有三⽇,这三⽇中,各国诸侯必然联系友好,暗结同盟,待你我到了⻩池安顿下来,与南方诸国商议一番再说。”

  庆忌见他劝自己出头争霸的念头仍未打消,便道:“也好,秦公记住,如果秦国有意争这霸主之位,吴国必然是站在秦国一边摇旗呐喊,全力支持的。”

  秦公⼲笑两声正想推脫,一位秦国將军匆匆赶到车驾前噴着満口⽩雾禀报道:“启禀国君,前方有两路诸侯争道,兵马冲突,以致双方车轮绞住动弹不得,阻住了咱们的去路。”

  “哦?”嬴襄一听眉飞⾊舞,立即欣然道:“竟有此事么,待寡人看看。”说完一掀轿帘,便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

  庆忌一见満脸古怪,难怪这个大舅哥如此热衷劝自己争霸主,敢情…他喜看热闹啊…
上一章   大争之世   下一章 ( → )
月关的最新架空小说《大争之世》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大争之世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大争之世是月关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