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龙腾是云无风创作的经典官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宦海龙腾 作者:云无风 | 书号:14866 时间:2017/5/14 字数:10067 |
上一章 第017章 交锋常委会(中) 下一章 ( → ) | |
第017章![]() 争不争,其实不是问题,在华夏体制內,谦让理论上来说是美德,但在实际 ![]() 争是肯定要争的,关键是怎么争。省委秘书长的话,绝大多数情况下代表了省委记书的意思,韩平秘书长既然这么“看好”郭林盛,想必肯定是得到过李记书的授意——或者至少是暗示。那么这个时候再要发言表示异议,就比较有庒力了。 但杨耀民说话了,他略微翻了翻面前的笔记本,面⾊平静地说道:“郑明军同志今年已经五十八岁,年底就是五十九,在副长省位置上的年纪已经快到了,前次中组部派来考察的同志曾经要求我们组织部提供一些意见,组织部一共推荐了三位同志,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郭林盛同志。组织部之所以这样推荐,是有原因的。郑明军同志在省政fǔ內部排名第四位,在正江同志、可为同志和董建同志之后,分工就是分管农业农村经济、⽔利、人口和计划生育、粮食、海洋、林业、扶贫方面工作,而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农业农村。与此同时,郭林盛同志虽然年轻,但已经全面负责农业厅(实际名称为农业委员会,厅长实为主任)工作数年,对农业农村工作比较 ![]() 杨耀民这番话顿时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周正江心里一下子就明⽩过来,萧系方面这是宁可丢一个副长省,也要把发改委抓在手里。只是他略微有些奇怪,丢一个副长省不要,只拿个发改委,是不是有点亏了? 但在他旁边的李元焯记书却是心里感慨,萧宸能在三十出头就跟他们坐在一起博弈,靠的果然不仅仅是萧老的深仁厚泽,他自己的综合能力之強,也是十分罕见的了。 李元焯知道,正像周正江疑惑的,萧宸拿一个副长省换发改委主任,看起来的确是亏了,属于赔本买卖,因为郑明军本⾝是萧系的人,当初王昆和游靖在江东,还有很多时候都得力于他的支持。如今郑明军年龄要到站,萧宸却把这顶乌纱帽丢出来,换了一顶小帽,看起来自然殊为不智,可李元焯却一下子就明⽩了萧宸释放的信息。 萧宸的意思是,你李记书要提拔徽派⼲部,可以,郭林盛这个人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而且有年龄上的优势,我同意提拔。但是咱们可以打个商量,换个位置。 然后,萧宸准确的抓住了李记书的意图——实际上李记书要提拔人,主要在于把对方的级别拉上来,为什么呢?因为年轻⼲部只要级别上来,一旦某些位置出缺,跟人一对比,他有年龄优势,很容易上位。而且李记书本人作为记书,当一个他想提拔的⼲部各种硬 ![]() ![]() ![]() 李记书的心思被萧宸一眼看穿,所以他才会让出一个一两年后的副长省缺,来换一个近在眼前的发改委副主任。这笔买卖对于李记书来说,是有赚不赔的——那副长省现在是萧系地⼲部不去说,发改委方面虽然原先是三不帮,但实际上是之前向 ![]() ![]() 但李元焯心里清楚,萧宸也未必就真亏了。首先,萧宸深知一件事,作为徽出派⾝的⼲部,他李记书肯定是要紧跟央中脚步狠抓三农问题的,而要把这件事做出成效,手下最听指挥的人只有一个农业厅长是不够的,最好分管副长省也对李记书的意思言听计从才方便。所以届时郑明军到站之后,李记书肯定要出手,而且决心一定很大。于是,萧宸⼲脆提前了一步,主动表示这个位置他不争了,让给李记书,条件很显然就是现在的发改委主任这个位置。 “既然中组部有这样一个考虑,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站在更⾼的位置来看待问题,郭林盛同志还是先在农业委员会继续锻炼,看明年中组部的决定吧。”李元焯记书很快想明⽩其中关键,对杨耀民的意见表示了赞同。 “那么,耀民同志,组织部对发改委主任的人选,有什么看法?”李元焯记书这时候想起组织部的看法来了。 周正江知道情况开始变得不妙,但记书让组织部说说对人事问题的看法,即便他这个长省,也没有理由揷嘴,只能在一边沉着脸听下去。 杨耀民打开小笔记本,不慌不忙道:“刚才几位同志对发改委主任梁必齐同志即将退居二线后发改委主任职务空缺表达了各自的看法,虽然看法不尽相同,但也都是为了全省发展改⾰工作能够在一把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组织部对此表示感谢。至于组织部方面,我们首先按照惯例,征求了梁必齐同志本人对于目前全省经济工作以及对目前发改委內部诸位主要负责人的看法…” 杨耀民这话有点暗讽的意思,按说他这样级别的大员应该不至于城府不够,但他个 ![]() 不过他的话虽然有点刺耳,但能坐在这里的十几号人说到城府,其实谁也不比谁差多少,耳朵里都有过滤器,这些不好听地话早就直接过掉了。在这不断內斗的官场中,要是没有这个本事,恐怕早被气死了。 其实说起来,良 ![]() ![]() ![]() ![]() ![]() ![]() ![]() 由于传统的主流文化是不允许內斗的,讲究和为贵,所以官场上的人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內斗一般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因此险恶无比。古代华夏的官场之所以充満了狡诈和残酷,就是这种暗中进行的恶 ![]() 由于內斗,一个单位或一个群体內,往往真正业务能力強的人不能脫颖而出,因为他们是內斗时重点的矛头指向,因为自认为能力強,所以这类人在向⾼位者献忠诚、与平级之间拉关系等方面不很重视,而他的能力強又可能对平级,甚至对⾼位者也构成威胁,因此这类人很容易招致⾼位者与平级一起来斗他,这种情势下,他的业务能力再強,受多方的打庒、排挤、扯后腿,也难以做出成绩。 內斗,特别是暗中进行的无序內斗,给精于內斗、善于內斗的个人带来的好处自然不少,但內斗让一个单位、一个群体的对外合力大幅下降。而对一个民族来说,內斗的盛行是灾难 ![]() 但內斗仍在继续。只见杨耀民微微抬头,把目光从小笔记本上移开:“梁必齐同志向组织部推荐了省发改委副主任李其昌同志。李其昌同志今年四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強之时,而他在计委战线已经工作了整整十年,经验非常丰富,从其主要分管的项目来看,能力也比较突出…组织部因此对发改委內部进行了主民评测的先期准备,分别与十一名正处级⼲部、二十三名副处级⼲部和四十四名科级⼲部进行谈话,结果比较理想。所以组织部认为,应当尊重必齐同志和发改委⼲部们的意见,慎重考虑李其昌同志担任省发改委主任职务的可能。” 这番话说出来,几乎是天⾐无 ![]() 于是,李元焯记书微微转头,脸上带着笑容,朝萧宸问道:“组织部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啊…萧记书的意思?” 萧宸的话无比简单明了,他微笑道:“我同意耀民同志的意见。”竟然没有多说半句话。 李元焯越发觉得萧宸不可小觑,是个真正的聪明人。要知道,在这种场合,咄咄 ![]() 让别人犯错,从而名正言顺地将犯错的人拉下马,既清除了对手,又清除得理直气壮,所以聪明人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设法让对手犯错,这是最常用的一招辣手。这一招,基本属于权术的范畴了,只不过现在的聪明人太多,又急功近利,让这一招的痕迹太过明显,弄得这一招的技术含量大大降低,才变成了聪明人的普通技艺。 让别人犯错,使用这一招最圆 ![]() ![]() ![]() 郑庄公小名叫寤生,是郑国国君郑武公的长子,他⺟亲是申侯之女武姜,武姜生寤生时难产,所以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很可能是他的深沉狠毒的 ![]() ![]() ![]() 武公死后,寤生继位做了国君,这就是郑庄公了,⺟亲武姜对做了国君的大儿子仍然厌恶如故,她千方百计为小儿子叔段谋利益,利用自己的⾝份要郑庄公将京邑封给叔段,京邑辖地人口多、物产丰富,邑城又⾼又大,封叔段在这儿,隐然有一国二主的嫌疑,但郑庄公同意了。叔段于⺟亲的支持下,在京邑招兵买马,扩充实力,郑庄公却假装不知道,大臣跑来告诉他,说不制止叔段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郑庄公却坚决不制止,还说什么“多行不义必自毙”让大臣们不要管,等着叔段自毙。 叔段在庄公的默许下,不断扩充势力,他后来又向庄公提出,要将自己管辖的范围再扩大,庄公也答应他了,将西北边境一带的地方以及两座城池一并 ![]() ![]() 等到这时候,郑庄公才开始反击,一举就将叔段打垮了, ![]() 郑庄公可能早看到了叔段在武姜的支持下,对自己有严重威胁,但叔段没造反之前,他驱赶叔段或者杀了叔段,都会背负不好的名声,所以他⼲脆就鼓励、怂恿、默许叔段犯错,给他创造条件让他犯错,等叔段起兵造反,这错可是犯得无法挽回了,此时庄公才放心地笑了,一举将他的势力迁灭,将他驱赶出国,既除了害,还半点坏名声也不落,⺟亲武姜也因为支持叔段造反,被庄公以此为借口将她撵出了京城,软噤起来。 让别人犯错,给自己制造借口,这是郑庄公的权谋。后世的聪明人将这个权谋进一步简化,进一步降低实施的难度,简化到现在,几乎所有的聪明人都会运用这种方法了,同时,在具体实施上,也有了很多变种,在很多时候,让人犯错并不一定就是为了整治这个人,而是在别人的错误里为自己谋利,有点类似于让别人在火中为自己取栗,火没烧着别人的手,那是他的幸运,烧着了,聪明人自己是感觉不到疼的。 当然,既然是权谋,不可能如此简单,让人犯错也不能是傻等,还得有手段。这第一个手段就是 ![]() ![]() ![]() ![]() ![]() ![]() ![]() ![]() 有很多与“ ![]() ![]() ![]() ![]() ![]() ![]() ![]() ![]() ![]() ![]() ![]() ![]() ![]() ![]() 在历史上,有很多帝王在感觉到臣下潜在的威胁后,往往比较难以处置,因为威胁是隐 ![]() ![]()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很形象地描写了康熙 ![]() ![]() ![]() ![]() ![]() ![]() 在某些聪明员官假造政绩、谎报各种指标时,就常常采用 ![]() ![]() ![]() ![]() 可是,怎么完成任务呢,马上就是年底,再怎么苦⼲,可时间就剩不多的这么几天了,就是打死累死,也无法真的完成任务了。当然,下面不会真的累死的,下属们也是聪明人,对导领的意思心领神会,年报上的那些数字还不都是人写的嘛,导领要多少,我们就给写多少,至于什么《统计法》、《会计法》,这些法律难道还会比导领的威力更大! 数字上夸大成绩的作假,无一例外是被 ![]() 在个别地方的个别单位,遇到难以化解又极难解决的矛盾时,聪明的掌舵者会 ![]() ![]() 别人犯错,自己得利,这就是聪明人的聪明。所以強拆过后,被撤职的往往都不是“真凶”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个办法是yòu人犯错。yòu人犯错,难度与技术含量都相对较大,需要有机敏的头脑和对人心理的准确把握,并能制造出一种让人跃跃 ![]() 比如某地一个镇子的镇政fǔ里,镇长虽然是二把手,但他手握财政大权,镇上公务活动的报销全要由他的一支笔来签批之后,才可以报销。镇长初⼊官场,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猛劲,将一把手记书不放在眼里,记书在外面喝酒吃饭的票据也不好好给签字,有一次竟然当面批评记书胡吃 ![]() ![]() ![]() yòu人犯错主要的技术就在这个“yòu”字上,要引yòu对方在不知不觉间犯错,时机的选择、气氛的调动、引yòu他犯什么错等等,这都是有一套讲究的,既要针对人 ![]() ![]() ![]() 明代中后期,嫖赌盛行,很多民间的浮浪弟子就引yòu钱多人傻的富家公子狂嫖滥赌,借机设套骗他的钱,也有的富公子不怎么喜 ![]() ![]() 不过话说回来,一经引yòu就犯错的人,首先是自己立场不坚定、缺乏 ![]() ![]() 李元焯记书回想起前几⽇看报纸,看到某要人宣称犯了大错被拿下马的员官90%和美女有关,因而谆谆告诫员官远离美女,又看到某地发文件噤止员官与女人进行不正当的 ![]() 不可否认的是,聪明人在yòu人犯错上,首先考虑的yòu饵就是美⾊,这类事情古今都极多,只是,很多红颜惹祸的事,很难分清是别人相yòu的,还是犯错者本人 ![]() 萧宸能不能用美⾊yòu惑继而被自己庒制呢?李记书心里也有些疑惑,按说萧宸这样的年纪,在美⾊上犯错是很正常的,但似乎萧宸对此颇为注意——李记书听过一些风言,说萧宸与前吴城安公局常务副局长燕微雨有些暧昧,但没有任何人有什么证据,而且他事后打听才知道,萧宸跟燕微雨的表哥顾乐曾经是搭班子的同事,萧宸还是人家的直接导领,所以他跟燕微雨在吴城任上之前就认识也属正常,吴城方面肯定是见风就是雨,瞎说罢了… 那么还有第三个办法,指人犯错。指人犯错的意思就是认定某人犯了错,你即便没犯错那也不行,非说你犯错不可,因为只有你犯了错,指认你的人才能得到好处,所以,他们就千方百计,甚至不惜动用暴力来整治你,以便让你承认犯了错。 秦桧对岳飞就用的这种办法,将他抓进大理寺严刑拷打,要他承认谋反的罪名。秦桧的聪明在于:大部分人在经受不住拷打之后,几乎是要他们承认什么他们就承认什么,只要能将他抓起来并能任意拷打,那就不怕他不承认错误。秦桧的失败在于岳飞并非一般人,他是宁死也不肯承认自己谋反的硬汉子,这让秦桧很尴尬,虽然捏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还是将岳飞杀了,但秦桧自己非常丢面子,惹得后世的人不断咒骂,还在那儿边立下跪像,一跪不起,旁边写着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铁无辜铸佞臣。 不过指人犯错绝非秦桧一个,东汉时候的益州刺史侯参,贪赃爱钱,利用自己主管监察的职务之便,见到家中广有钱财的富人,就指称他们准备谋反,然后将富户抓起来杀掉,富人的财物于是就进了侯参的 ![]() 想来侯参指人谋反,用的办法只能是屈打成招,芸芸众生虽多,类似于岳飞这样的硬汉子毕竟是少数,严刑之下,还不是想让你招什么你就得招什么,因此可以说指人犯错并不是秦桧的发明,他也是有所继承有所参照的。 秦桧之后,指人犯错这种聪明并没有失传,被后世的聪明人不断地变换花样应用着,以便为自己谋取利益。直到如今,看到处女卖yín的新闻出了一个,又出了一个,李元焯痛恨之余,就想起了那位秦桧秦大人,千年之前的岳飞宁死不屈,千年之后竟有弱质女流与他一样,在刑讯 ![]() ![]() ![]() 说刑讯 ![]() ![]() ![]() ![]() 在历史上,严刑拷打之下取供,一直是官家的法宝。“民心似铁,刑法如炉”的话,就反映了这种思维,在这种思维下,被拷打的人已经不再被当人对待,只是一块顽铁,只要炉子的火⾜够的烈,不愁顽铁不被烧成⽔。武则天时候的 ![]() 当然,指人犯错并不只是 ![]() ![]() 利用权威指人犯错在很多领域都非常流行,这种聪明有极深的文化背景,与封建社会长时间的人治关系密切,在封建社会,权威人士说某人错了、该杀,那这个人的命可能就保不住了,因为权威人士的话即便不对,社会也予以认可。所以这种聪明很明显是強者为王规则的另一种体现形式。 华夏官场虽然进⼊了二十一世纪,但依旧是強者为尊的时代。指人犯错本⾝也是可行而且又很多人行的,但要对萧宸来这招,李记书也只能头摇。 萧宸的话说完,数秒没有人搭腔,会议室陷⼊一阵诡异的静谧之中,若不是空调在那边吹着冷风,恐怕真是落针可闻了。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了吧。”李元焯记书感慨归感慨,面⾊却是如常:“下面讨论一下彭城市的两个缺位,一个是市委副记书,一个是副长市。”—— 还有一章五千字的… |
上一章 宦海龙腾 下一章 ( → ) |
云无风的最新官场小说《宦海龙腾》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宦海龙腾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宦海龙腾是云无风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