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曾国藩家书 作者:曾国藩 | 书号:12633 时间:2017/4/18 字数:2126 |
上一章 禀叔父母·勿因劳累过度 下一章 ( → ) | |
【原文】 侄国藩谨禀 叔⽗⺟大人礼安。十六接家信二件,內⽗亲一谕,四弟一书,九弟季弟各一书,欧 ![]() 江岷樵有信来,告渠已买得虎骨,七月当亲送我家,以之熬膏:可医痿痹云云,不知果送来否? 闻叔⽗去年起公屋,劳心劳力,备极经营。外面极堂皇,工作极坚固,费钱不过百千,而见者拟为三百千模范。焦劳①太过,后至吐⾎,旋又以祖⽗复病,勤劬②弥甚;而⽗亲亦于奉事祖⽗之余,撰理家政,刻不少休,侄窃伏思⽗亲叔⽗二大人年寿⽇⾼,精力⽇迈,正宜保奏神气,稍稍休息,家中琐细事务,可命四弟管理。至服侍祖⽗凡劳心细察之事,则⽗亲叔⽗躬任之,凡劳力耝重之事,则另添用雇工一人,不够则雇二人。 侄近年以来,精力⽇差,偶用心略甚,癣疾即发,夜坐略久,次⽇即昏倦。晃以力加保养,不甚用功,以求无病无痛,上慰堂上之远怀。外间作文,求写字,求批改诗文者,往往历久而莫偿宿诺,是以时时抱疚,⽇⽇无心安神恬之时,前四弟在京,能为我料理一切琐事,六弟则毫不无能管;故四弟归去之后外问之回信,家乡应留心之事,有免疏忽发驰。 侄等近⽇⾝体平安,合室大小皆顺。六弟在京若劝其南归,一则免告回避,二则尽仰事俯蓄之态,三则六弟两年未作文,必在家中、⽗亲叔⽗严责,方可用功。乡试渠不肯归,侄亦无如之何。 叔⽗去年四十晋一,侄谨备袍套一付;叔⺟今年四十大寿,侄谨备棉外套一件,皆 ![]() 侄今年光景之窘,较甚于往年,然东支西扯,尚可敷衍。若明年能得外差,或升侍郞。便可弥 ![]() 【注释】 ①焦劳: ![]() ②劬:劳苦,劳累。 【译文】 侄儿国藩谨此禀告 叔⽗⺟大人礼安。十六⽇接家信两件,其中⽗亲的谕示一封,四弟信一封,九弟季弟在省的信各一封,欧 ![]() 江岷樵有信来,告诉我他已买到虎骨,七月份当会送到我家,用它熬膏,可以医治痿痹病,不知真的送了没有? 听说叔⽗去年起公房,劳心劳力,尽心尽力经营,外面很堂皇,工程很坚固,花钱不过百千,而参观的人都觉得三倍百千也不为过。但由于焦劳大过分了,以致后为竟吐起⾎来,接着祖⽗又生病,勤恳的眼侍非常累。而⽗亲也在奉侍祖⽗的闲余,管理家政,一刻也不休息。侄儿心想⽗亲、叔⽗两位大人年纪一天天大了,精力也一天天老迈起来,正合适保养神气,稍微休息,家里的琐细事务,可以叫四弟管,至于服侍祖⽗,凡属劳心耝细的事,由⽗亲、叔⽗亲自担任。凡属耝重的事,可以添一名雇工做,不够还可雇两个。 侄儿近年来精力一天天差了,偶尔用心多一点,癣疾便会发。晚上坐得久了,第二天便感到疲倦。所以努力保养⾝体,不很用功,以便求得没有病痛,上慰堂上大人远方怀念。外面的人来求写文章、题字、批改诗文的,往往很久都不能如愿以偿,因此,经常抱着歉疚,天天没有心安神恬的时候,从前四弟在京,可以帮我料理一切琐事,六弟却毫不能管。四弟回去以后,侄儿对于外面的回信和家乡应当留心的事,不免就疏忽了。 侄儿等近⽇⾝体平安,全家大小都顺遂。六弟在京城,侄儿苦苦劝他回湖南,一是免得别人说我不知回避;二是尽他上事堂上大人,下养儿孙的诚意;三是六弟两年来没有作文,一定要在家里,⽗亲、叔⽗严加督责,可以用功,乡试他不肯回去参加,侄儿也不有办法。 叔⽗去年四十晋一岁,侄儿谨备了袍套一付。叔⺟今年四十大寿,侄儿谨备棉袍一件。都 ![]() 侄儿今年窘困的情形,还过于往年。但东支西扯,还勉強可以敷衍过去,明年如能得一外差,或升侍郞,便可以弥补亏空了。家里今年季弟办喜事,不知窘迫不?侄儿在八月接到俸银,马上寄五十金回家,就是去年我说的每年一百金的许诺。在京城的一切张罗,侄儿自己调停妥当,并不费力,堂上大人,不必挂念。侄儿谨禀。(道光二十八年七月二十⽇) |
上一章 曾国藩家书 下一章 ( → ) |
曾国藩的最新历史小说《曾国藩家书》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曾国藩家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