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盛世是轩樟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阿珂小说网
阿珂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望唐晶 情栬生活 特殊嗜好 娇妻呷吟 纵卻紫筠 萝莉女仆 美女何姎 希灵滛国 疯狂夜空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崇祯盛世  作者:轩樟 书号:12125  时间:2017/4/12  字数:3182 
上一章   第0804章 一条鞭法    下一章 ( → )
  崇祯皇帝朱由检只能够从大明的历史,来对几个经济学概念匮乏的朝廷阁臣进行教育,皇帝并不是一个老师,但是对于这几个现在他的最重要的助手们,崇祯皇帝朱由检又不得不说的详细一些,否则,没有办法让他们了解经济学,没有办法了解经济,货币,以及这些的关系,和这些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十分菗象的概念,并不容易用语言表述清楚!

  崇祯皇帝朱由检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老师,在跟郑月琳耳鬓厮磨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又恢复了自己的热诚,恢复了自己想要将大明带⼊这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核心的理想!

  不管一个‮家国‬強大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最终控制整个世界的,永远不可能是武力!只能够是通过经济,通过货币,辅助以武力!

  此外1580年,西、葡两国合并两艘澳门商船,据合并时订立的《八项和平条款》,原葡萄牙各属地(包括澳门)可以自由地同西班牙各属地(包括马尼拉)贸易,西班牙各属地则不拥有对等权利。两艘澳门商船于当年抵达马尼拉,澳门--马尼拉航线投⼊运营。澳门至马尼拉的葡船装载的货物以‮国中‬货为主,其次是⽇本、印度产品;返程时装运的绝大多数是⽩银。1610年,横行南海的荷兰人与西班牙人达成妥协,转向抢劫‮国中‬商船,仅1617年一年就有11艘‮国中‬商船在南下马尼拉途中遭到荷兰人劫掠。南下菲律宾的‮国中‬商船帆樯⽇稀,澳门--马尼拉贸易则迅速扩大,1619-1631年间几乎独占了‮国中‬和马尼拉之间的贸易。

  输⼊马尼拉的‮国中‬货物有生丝、丝织品、天鹅绒、绫绢、绸缎、棉布、⿇织品、珠宝、工艺品、钢铁锡铅制品、硝石、火药、食品、家禽、家畜等。尤以纺织品为大宗。由于西属美洲市场需求甚殷。‮国中‬丝织品和棉织品很快跃居马尼拉大商帆输往美洲货物榜首。并一直保持到大商帆贸易的终结。直至18世纪末,‮国中‬丝绸等商品仍占墨西哥进口总值的63%。对华贸易的兴盛,使太平洋贸易量一度超越大西洋贸易, 这从贸易投资方向可见一斑:1618-1621 年间, 美洲投⼊对欧贸易资金为150万比索,而对东方贸易资金为165万比索。

  早在周代‮央中‬财政“九赋”之中的“关市之赋”已经征收帛布,但直到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已相当发达的唐、宋以后,各朝仍以实物为正赋。货币收⼊在‮家国‬财政收⼊中依然只占小部分。直至明代推行一条鞭法,⽩银成为正赋,财政制度才发生了本转变,其中对外贸易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首先对外贸易的发展,直接增加了‮府政‬的货币收⼊。在明初朝贡贸易中,明‮府政‬对外国贡船夹带的私货一律免税,加之回赐一般大大超过贡品价值,朝贡贸易对明朝财政实际上是一种负担。其后,朝贡贸易⽇趋衰落,民间贸易兴起。弘治、正德年间。明‮府政‬对民间贸易进口货物实行“菗分”制度,菗取一定比例的货物作为进口税。至迟到万历初年。各通商口岸已先后对⼊口番货改征货币。尽管走私猖獗,⼊口货物“其报官纳税者,不过十之一二”但官府舶税收⼊仍然相当可观,仅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一个港口,万历二十二年舶税收⼊就达2。9 万余两。在某些对外贸易发达的地区,对外贸易市舶收⼊甚至成为当地财政的支柱。自正德以来,广东文武‮员官‬俸禄已多以市舶收⼊代支。嘉靖初年废广东市舶司后,自两广巡抚以下当地各级‮员官‬屡屡上疏请求重开,所持论点即是粤中公私诸费多资市舶商税。

  更为重要的是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国中‬迟迟难以确立先进的货币财政制度,与钱荒的影响不无关系。明代巨额对外贸易顺差消弭了困扰‮国中‬数百年之久的钱荒,从而间接推动了货币财政制度的确立。

  唐代税收兼用钱币和⾕帛,而穆宗长庆年间户部尚书杨于陵针对钱荒提出的对策之一就是‘今宜使天下两税、榷酒、盐利、上供及留州、送使钱,悉输以布帛⾕粟‘,实质上是企图以财税制度的倒退来减少对钱币的需求,从而缓解钱荒。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 统一以钱征税。由于钱币本已不⾜,实行两税法又增加了对钱币的需求,致使钱重物轻现象⽇趋严重。至穆宗长庆元年(821年),40年间, 米一斗由200文跌至50文,绢一匹由400文跌至80文,纳税人实际负担成倍增长,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唐廷最终不得不于长庆元年废除两税法。元代课征赋税已广泛使用纸币,明太祖鉴于元末的恶通货膨,倒退为实行实物财政制度,田赋以征收米、麦为主,附征丝、⿇、棉等土产及货币,前者称本⾊,后者称折⾊,百姓还要承担徭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实物财政制度弊端的⽇益暴露,从明朝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陆续扩大征收折⾊,减征本⾊。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明廷允许南京、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福建将原征米麦400万担折纳“金花银”100余万两。正德元年,官方又正式承认“银差”允许部分徭役折征银两。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进行历史的财政税收制度改⾰,在‮国全‬全面推行浙江巡按御史庞尚鹏等人所创的一条鞭法,一切赋税、徭役统一折银缴纳,标志着‮国中‬货币财政制度最终确立。

  一条鞭法没有像两税法一样引起物价暴跌而失败,原因就在于⽩银不断內流,尽管实行一条鞭法加大了对⽩银的需求,⽩银供给依然较为充裕。而一条鞭法发端于对外贸易发达的浙江、广东、赣南等地,也决非偶然。

  一条鞭法的全面推行,表明明朝‮央中‬
‮府政‬正式承认了⽩银的本位货币地位。

  货币财政制度本⾝是在已相当发展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而一切税课、力役折银缴纳,又直接扩大了⽩银货币的使用范围,同时大大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家国‬的人⾝依附关系,更多的农民得以摆脫土地的束缚去从事工商业,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也间接扩大了⽩银货币的使用范围。凡此种种,都使⽩银本位币的地位更加巩固。

  明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使⽩银大量流⼊‮国中‬,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银本位的确立。

  在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平的前提下,⽩银成为本位货币的物质前提是国內市场⽩银存量⾜够満⾜流通之需。在西方世界,早在古希腊时期,金银铸币就已广为流通。而在‮国中‬,虽然早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就铸行了⽩金币, 但⽩银一直未能摆脫辅币地位,甚或主要用于贮蔵。自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币制以来,外圆內方的铜币历经朝代更迭,盘踞本位货币宝座长达一千多年。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国中‬金银矿蔵相对贫乏。据明史籍所载银课收⼊数字计算,自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以来百余年间,‮国中‬⽩银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万两左右,明代前期约20万两左右,较之美洲、⽇本、 欧洲只不过是个零头而已。而且我国银矿品位不⾼,开采往往得不偿失。据全汉升统计,明代‮国中‬银矿含银量在0。003%-12。5%之间,一般在1%以下;而同期秘鲁波托西银矿含银量为50%,新西班牙银矿含银量为5%-25%。《明史。食货志。坑治》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嘉靖二十五年(即西历1546年)七月命采矿,自十月至三十六年,委员四十余,防兵千一百八十人,约费三万余金,得矿银二万八千五百,得不偿失。”梁方仲就此指出:“‮国中‬向来是一个产银不多的‮家国‬。自近代与欧洲各国通商以来,银的供给,大部分依赖外国的来源;本国产量,殊不重要。”

  对于张居正的改⾰,在座的众人都是读经史的博学大臣,当然十分的清楚,但是听见崇祯皇帝朱由检一阵深⼊浅出的具体分析,方才恍然大悟!

  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的道“都做好笔记,不管你们听不听的明⽩,朕都希望你们慢慢的,都能够搞懂朕在说一些什么?”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语气是淡淡的,众人在稀里糊涂的同时,勤勉的记录着皇帝说的话,耳朵崇祯皇帝朱由检本人,却并没有准备什么演讲稿。(未完待续。。)
上一章   崇祯盛世   下一章 ( → )
轩樟的最新架空小说《崇祯盛世》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崇祯盛世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崇祯盛世是轩樟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