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是易中天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易中天品三国 作者:易中天 | 书号:272 时间:2016/9/13 字数:7929 |
上一章 第一讲 大江东去 下一章 ( → ) | |
这是一个三⾜鼎立的舞台,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 ![]()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 ![]() ![]() 在本集节目中,易中天教授将就几个大家 ![]() 易中天: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三国。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壁之战,而说起⾚壁之战,我们就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著名的《⾚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郞⾚壁。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可真是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苏东坡这首词是他47岁的时候在湖北⻩州⾚壁所写,⻩州⾚壁不是三国周郞⾚壁,这一点苏东坡是知道的,因此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郞⾚壁,也就是有人这么说。但他还是写了这首词,因为当他站在⻩州⾚壁岸边,看着那万里长江滚滚东流⽔的时候,他没法不想到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就说周瑜吧,周瑜是⾚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时34岁, ![]()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壁之战当时的场景,⾚壁之战打响的时候,曹 ![]() ![]() ![]() ![]() ![]() ![]() ![]() ![]() ![]() ![]() ![]() *通过以上易中天先生对《⾚壁怀古》这首词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壁之战的主角周瑜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少年英雄形象。而 ![]() ![]()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确实是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他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郞将,吴中呼为周郞,就是当时他们这个地方的人都管他叫周郞,叫孙策为孙郞。“郞”是小伙子的意思,这个时候呼他们为郞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郞就是孙帅哥,周郞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招美女喜 ![]() ![]() ![]() 想想看吧,一个24岁的年轻人,担任了一个地方的⾼级将领,驰骋场战,建功立业,而且娶得这个地方最美丽的女孩子为 ![]()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 ![]() 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少年英雄 他不可能因为嫉妒别人 而被别人气死 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 ![]() 器重颇大 雅量⾼致 事实上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历史学家主张的样子,比方说《三国志》的记载。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还有一种,是一般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方说民间信仰中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历史人物的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因此一个历史剧,电视连续剧,或者电影拍出来以后,我们的观众会发表评论说某某演员演得不像,这个曹 ![]() 这三种形象是有差距的,对于三国来说,形象最离谱的是诸葛亮。 *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到空城计,而说起空城计,则展现出了人们对诸葛亮军事天赋的无比推崇。那么,诸葛亮的空城计究竟发生过没有?人们对诸葛亮的追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易中天先生对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又有着怎样独辟蹊径的品评呢? 诸葛亮这个人,至少从晋开代始就已经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当时有一个叫郭冲的人,郭冲这个人大概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觉得现在大家对诸葛亮的评价远远不够,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这里还有五件事情是你们大家不知道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空城计。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见于郭冲的这篇文章。 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这个材料,并予以驳斥,说当时在 ![]() ![]() ![]() 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自若,琴声不 ![]() ![]() ![]() 其他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编出来的。其中最可笑的是借东风,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三国演义》,当时诸葛亮借东风是个什么形象?披头散发,光着脚丫,穿一⾝道袍,所以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个妖不是妖精也不是妖怪,是妖人。妖人就是当时那些装神弄鬼的,什么巫婆啊,神汉啊,这类的人物。诸葛亮当然不是妖人,诸葛亮不但不是妖人,而且是帅哥。《三国志》说诸葛亮⾝长八尺,这个八尺是汉尺,汉尺的八尺合现在市尺五尺五寸,相当于一米八四。而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年龄是多少呢?26岁,大家想一想26岁的年龄一米八四的个子该是什么形象?和我们心目中的,我们舞台上的一样不一样?借东风这个事情当然也是没有的。而且就算有,去借东风的人也不该是诸葛亮,该是周瑜啊。我们读杜牧的诗“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舂深锁二乔”没说东风不与诸葛便啊。 实际上诸葛亮在⾚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现在成都的武侯祠还有清人赵藩写的一对攻心联,他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一幅攻心联其实是委婉地批评了诸葛亮,批评他在刘备去世以后主持蜀国工作的时候穷兵黩武,宽严戒误。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就变成杰出的军事家了,而且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其他的军事将领都变成了提线木偶,傻乎乎地带着军去打仗,走到地方掏出一口袋,军师给我的锦囊妙计,打开看看,哦,这么办。这个实在是太离谱了,这个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崇拜。 *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而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像以上分析的空城计和借东风等,只不过是文学家们把诸葛亮神话了,所以历史形象并不等于文学形象。而对三国人物崇拜达到最不可思议的当属关羽,关羽已经成为民间信仰的对象,而且他还被奉为行业祖师爷。那么,民间为什么那样崇拜关羽呢?易中天先生对民间的关羽崇拜又有着怎样的精彩点评呢? 文化人是非常崇拜诸葛亮的,而民间信仰更多的是崇拜关羽,关羽也是一个值得崇拜的人,因为关羽特重情义,这是关羽最大的特点。关于被曹 ![]() ![]() ![]() ![]() ![]() ![]() ![]() ![]() ![]() 但是这个民间信仰呢有时候想起来也是有点怪怪的,我们知道这个民间信仰受两本书的影响最大,一本是《⽔浒传》,一本是《三国演义》。虽然在文化人那里《红楼梦》的地位最⾼,认为《红楼梦》是国中古典小说的NO。1,但是民间喜 ![]() 这是一个奇怪的事情,还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关羽现在变成财神爷。你看我们现在很多的企业里面,民营企业,或者是个体商贩他的家里面都供者关羽的像。这个关羽是一个军事将领,你说他是战神这个话还说得过去,他怎么是财神呢?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财都是 ![]() ![]() ![]() ![]() ![]() ![]() ![]() 不过曹 ![]() ![]() ![]() ![]() ![]() ![]() ![]() *历史上的空城计看来是有的,但是它不属于诸葛亮,而是属于曹 ![]() ![]() 现在我们知道了,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呢?我个人的看法还是首先要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弄清楚历史形象。 对于三国来说,还是要读《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叫陈寿,是现在四川省南充市人。陈寿完成《三国志》这部著作的时间距离西晋统中一国只有五年,就是相隔的时间不是很久。第二点呢,陈寿这个人治学非常严谨,他收集来的材料但凡是他觉得可疑的,他宁肯不用,留下来的应该说是基本可靠。但是正是因为陈寿有这样一个特点,所以《三国志》这本书非常地简略,不是太好看。所以过了130年,又有裴松之来为《三国志》做了注。一般人为古书做注主要是进行一些解释,比方说名词解释、动词解释、时代背景介绍,怕你看不懂,做一个注。裴松之的注不一样,裴松之把陈寿弃而不用的材料,以及陈寿写《三国志》所看不到的材料有选择地补充了进去。补充的时候裴松之也做了一个甄别工作,就是他认为不可靠的材料,他会在后面加以说明,就是我认为这个东西是靠不住的,我认为这个时不可能的,理由是什么什么什么。那么如果几个材料是矛盾的,裴松之就采取并存的方式,罗列在这里,让后来的读者自己去甄别。所以裴松之的注也是比较可靠的。 所以要弄清三国的历史面目,历史形象,也就是这两个东西: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寿志裴注。但是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比方说空城计这个故事,钱钟书先生就认为是“不欺售欺”的典型,什么叫“不欺售欺”呢?就是以不欺骗来欺骗。我这里面没有人,我明明⽩⽩就告诉你是没有人啊,结果呢,对方还不相信。你越是说我这城里面真的没有兵,他越不相信。这叫做“不欺售欺”钱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典型。 因此《三国演义》这本书历来被当作兵书来看。明清之际,清人要⼊关,他们就用《三国演义》做教材。当时把《三国演义》翻译为満文,印了一千份,作为內部文件发给一定级别的贵族和员官阅读。甚至还有这样的故事,说是有一个満洲将军结识了一个汉人,成了朋友以后这个満洲将军说,你这汉人不错,来来来,你到我房间来,我给你看一个內部文件,不公开的。打开一看,《三国演义》。因为哪怕就像空城计那样的例子,它也有心理学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战。所以为三国演义做批文的⽑宗岗⽗子他有个说法,他说只有谨慎的人才不会做大胆的事,也只有谨慎的人才最能够做大胆的事,因为这个谨慎的人他一生都小心谨慎,他突然大胆一回没人相信。诸葛亮就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叫做诸葛一生惟谨慎,他谨慎了一辈子突然来一个空城计,那司马懿不相信了,因为只记住了他平时的小心谨慎。当然这个事情也就是碰上了司马懿是个知识分子,想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后来有个叫魏禧的人说了,他说如果是碰上一伙山贼,一伙強盗,土匪,他哪想那么多,管他娘的老子进去再说!诸葛亮不就抓走了吗? 所以,三种形象,各有各的道理。那么我们这个系列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三种形象都告诉观众朋友,然后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三件工作:第一是还原,就是还原到历史的本来面目;第二是比较,就是比较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有什么不同;第三是分析,就是分析一下这个形象为什么会演变。实际上,品读历史也可以有三种意见,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历史意见;第二种是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做时代意见;第三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做个人意见。 任何人研究历史都难免会有这三种意见,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也就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宋代词人张升的词说“多少六朝兴废事,尽⼊渔樵闲话”实际上进⼊渔樵闲话的又何止是六朝兴废事呢?那是可以包括一切历史的,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今后的节目里,我将给大家笑谈三国,品读三分。而我们要讲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在历史上争论最大、意见最分歧、形象最多样的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请看下集——真假曹 ![]()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脸的奷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奷贼,是奷雄,还是英雄?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个是实真的曹 ![]() ![]() |
上一章 易中天品三国 下一章 ( → ) |
易中天的最新综合其它《易中天品三国》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易中天品三国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易中天品三国是易中天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