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是冯梦龙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警世通言 作者:冯梦龙 | 书号:10229 时间:2017/3/27 字数:6971 |
上一章 卷二十六 下一章 ( → ) | |
唐解元一笑姻缘 三通鼓角四更 ![]() 时序秋冬又舂夏,舟车南北复东西。 镜中次第人颜老,世上参差事不齐。 若向其间寻稳便,一壶浊酒一餐奇。 这八句诗乃吴中一个才子所作。那才子姓唐名寅,字伯虎,聪明盖地,学问包天。书画音乐,无有不通;词赋诗文,一挥便就。为人放浪不羁,有轻世做物之志。生于苏郡,家住吴趋。做秀才时,曾效连珠体,做《花月昑》十余首,句句中有花有月。如“长空影动花 ![]() 伯虎会试至京,文名益著,公卿皆折节下 ![]() ![]() ![]() 伯虎还乡,绝意功名,益放浪诗酒,人都称为唐解元。得唐解元诗文字画,片纸尺幅,如获重宝。其中惟画,尤其得意。平⽇心中喜怒哀乐,都寓之于丹青。 每一画出,争以重价购之。有《言志诗》一绝为证: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便人间作业钱。 却说苏州六门:药、盘、肴、阎、娄、齐。那六门中只有间门最盛,乃舟车辐辕之所。真个是: 翠袖三千搂上下,⻩金百万⽔东西。 五更市贩何曹绝,四远方言总不齐。 唐解元一⽇坐在阎门游船之上,就有许多斯文中人,慕名来拜,出扇求其字画。解元画了几笔⽔墨,写了几首绝句。那闻风而至者,其来愈多。解元不耐烦,命童子且把大杯斟酒来懈元倚窗独酌,忽见有画肪从旁摇过,肪中珠翠夺目。內有一青⾐小捶,眉目秀 ![]() ![]() ![]() 正要教童于去觅船,只见城中一只船儿摇将出来。他也木管那船有载没载,把手相招, ![]() ![]() 舟子知是唐解元,不敢怠慢,即忙撑篙摇橹。行不多时,望见这只画舫就在前面。解元分付船上,随着大船而行。众人不知其故,只得依他。次⽇到了无锡,-见画肪摇进城里。解元道:“到了这里,若不取惠山泉,也就俗了。”叫船家移舟去惠山取了⽔,原到此处停泊,明⽇早行。“我们到城里略走一走,就来下船。” 舟子答应自去。 解元同雅宜三四人登岸,进了城,到那热闹的所在,撇了众人,独自一个去寻那画肪,却又不认得路径,东行西走,并不见些踪影。走了一回,穿出一条大街上来,忽听得呼喝之声。解元立住脚看时,只见十来个仆人前引一乘暖轿,自东而来,女从如云。自古道:“有缘千里能相会。那女从之中,阊门所见青⾐小授,正在其內。解元心中 ![]() ![]() 恰好船上取了⽔才到。少顷,王雅宜等也来了,问:“解元那里去了?教我们寻得不耐烦”解元道:“不知怎的,一挤就挤散了。又不认得路径,问了半⽇,方能到此。”并不题起此事。至夜半,忽于梦中狂呼,如匣兢之状。众人皆惊,醒唤问之。 解元道:“适梦中见一金甲神人,持金柠击我,责我进香不虔。我叩头哀乞,愿斋戒一月,只⾝至山谢罪。天明,汝等开船自去,吾且暂回;不得相陪矣。雅宜等信以为真。 至天明,恰好有一只小船来到,说是苏州去的。解元别了众人,跳上小船。 行不多时,推说遗忘了东西,还要转去。袖中摸几文钱,赏了舟子,奋然登岸。到一饭店。办下旧⾐破帽,将⾐中换讫,如穷汉之状,走至华府典铺內,以典钱为由,与主管相见。 卑词下气,问主管道:“小子姓康,名宣,吴县人氏,颇善书,处一个小馆为生。近因拙 ![]() ![]() 次早,解元便到典中,主管引进解元拜见了学士。学士见其仪表不俗,问过了姓名住居,又问:“曾读书么?解元道:“曾考过几遍童生,不得进学,经书还都记得。”学士问是何经。解元虽习《尚书》,其实五经俱通的,晓得学士习《周易》,就答应道:“《易经》。”学士大喜道:“我书房中写帖的不缺,可送公子处作伴读。”问他要多少⾝价,解元道:“⾝价不敢领,只要求些⾐服穿。待后老爷中意时,赏一房好媳妇⾜矣。”学士更喜。就叫主管于典中寻几件随⾝⾐服与他换了,改名华安。送至书馆,见了公子。 公子教华安抄写文字。文字中有字句不妥的,华安私加改窜。公子见他改得好,大惊道:“你原来通文理,几时放下书本的?”华安道:“从来不曾旷学,但为贫所迫耳。”公子大喜,将自己⽇课教他改削。华安笔不停挥,真有点铁成金手段。有时题义疑难,华安就与公子讲解。若公子做不出时,华安就通篇代笔。 先生见公子学问骤进,向主人夸奖。学士讨近作看了。头摇道:“此非孺子所及,若非抄写,必是请人。”呼公子洁问其由。公子不敢隐瞒,说道:“曾经华安改审。”学士大惊。唤华安到来出题面试。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学士见其手腕如⽟,但左手有枝指。阅其文,词意兼美,字复精工,愈加 ![]() 华安时买酒食与书房诸童子共享,无不 ![]() ![]() 学士一⽇偶到华安房中,见壁问之词,知安所题,甚加称奖。但以为壮年鳏处,不无感伤,初不意其有所属意也。适典中主管病故,学士令华安暂摄其事。 月余,出纳谨慎,毫忽无私。学士 ![]() ![]() 当晚夫人坐于中堂,灯烛辉煌,将丫鬟二十余人各盛饰装扮,排列两边,恰似一班仙女,簇拥着王⺟娘娘在瑶池之上。夫人传命唤华安。华安进了中堂,拜见了夫人。夫人道:“老爷说你小心得用, ![]() ![]() 舂媚,掌首饰脂粉。 夏清,掌香炉茶灶。 秋香,掌四时⾐服。 冬瑞,掌酒果食品。 管家老姆姆传夫人之命,将四个唤出来。那四个不及更⾐,随⾝妆束,秋香依旧青⾐。老姆姆引出中堂,站立夫人背后。室中蜡炬,光明如昼。华安早已看见了,昔⽇丰姿,宛然在目。还不曾开口,那老姆姆知趣,先来问道:“可看中了谁?”华安心中明晓得是秋香,不敢说破,只将手指道:若得穿青这一位小娘子,⾜遂生平。”夫人回顾秋香,微微而笑。叫华安且出去。华安回典铺中,一喜一惧,喜者机会甚好,惧者未曾上手,惟恐不成。偶见月明如昼,独步徘徊,昑诗一首: 徙倚无聊夜卧迟,绿扬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次⽇,夫人向学士说了。另收拾一所洁净房室,其 ![]() ![]() 夜半,秋香向华安道:“与君颇面善,何处曾相会来?”华安道:“小娘子自去思想。”又过了几⽇,秋香忽问华安道:“向⽇阎门游船中看见的可就是你?华安笑道:“是也。”秋香道:“若然,君非下 ![]() 华安道:“女子家能⼲流俗中识名士,诚红拂、绿绔①之流也!”秋香道:“此后于南门街上,似又会一次。”华安笑道:“好利害眼睛!果然果然。”秋香道:“你既非下流,实是甚么样人?可将真姓名告我。”华安道:“我乃苏州唐解元也,与你三生有缘,得谐所愿,今夜既然说破,不可久留。 ![]() ![]() ![]() 拟向华 ![]() 愿随红拂同⾼蹈,敢向朱家②惜下流。 好事已成谁索笑?屈⾝今去尚含羞。 主人若问真名姓,只在廉宣两字头。 是夜雇了一只小船,泊于河下。⻩昏人静,将房门封锁,同秋香下船,连夜往苏州去了。 天晓,家人见华安房门封锁,奔告学士。学士教打开看时, ![]() 忽一⽇学士到苏州拜客。从阎门经过,家童看见书坊中有一秀才坐而观书,其貌酷似华安,左手亦有枝指,报与学士知道。学士不信,分付此童再去看个详细,并访其人名姓。家童复⾝到书坊中,那秀才又和着一个同辈说话,刚下阶头。家童乖巧,悄悄随之,那两个转湾向潼子门下船去了,仆从相随共有四五人。 背后察其形相,分明与华安无二,只是不敢唐突。家童回转书坊,问店主适来在此看书的是什么人,店主道:“是唐伯虎解元相公,今⽇是文衡山相公舟中请酒去了。”家童道:“方才同去的那一位可就是文相公么?”店主道:“那是祝枝山,也都是一般名士。”家童一一记了,回复了华学士。学士大惊,想道:“久闻唐伯虎放达不羁,难道华安就是他?明⽇专往拜谒,便知是否。” 次⽇写了名帖,特到吴趋坊拜唐解元。解元慌忙出 ![]() ![]() ![]() 少顷,解元暂起⾝⼊內。学士翻看桌上书籍,见书內有纸一幅,题诗八句,读之,即壁上之诗也。解元出来,学士执诗问道:“这八句诗乃华安所作,此字亦华安之笔。如何有在尊处?必有缘故。愿先生一言,以决生学之疑。”解元道:“容少停奉告。”学士心中愈闷道:“先生见教过了,生学还坐,于然即告辞矣。” 解元道:“禀复不难,求老先生再用几杯薄酒。”学士又吃了数杯,解元巨砒奉劝。学士已半酣,道:“酒已过分,不能领矣。生学倦倦请教,止 ![]() ![]() 拜罢,解元携小娘子近学士之旁,带笑问道:“老先生请认一认,方才说生学颇似华安,不识此女亦似秋香否?”学士 ![]() ![]() 学士回到舟中,将袖中诗句置于卓上,反复玩味。“首联道‘拟向华 ![]() 有唐解元《焚香默坐歌》,自述一生心事,最做得好。歌曰: 焚香嘿坐自省己,口里啸啮想心里。 心中有甚害人谋?口中有甚欺心语? 为人能把口应心,孝弟忠信从此始。 其余小德或出⼊,焉能磨涅吾行止。 头揷花枝手把杯,听罢歌童看舞女。 食⾊ ![]() 及至心中与口中,多少欺人没天理。 ![]() ![]() 请坐且听吾语汝,凡人有生必有死。 死见阎君面不惭,才是堂堂好男子。 |
上一章 警世通言 下一章 ( → ) |
冯梦龙的最新历史小说《警世通言》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警世通言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警世通言是冯梦龙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