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是冯梦龙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警世通言 作者:冯梦龙 | 书号:10229 时间:2017/3/27 字数:6486 |
上一章 卷二十三 下一章 ( → ) | |
乐小舍弃生觅偶 一名《喜乐和顺记》 怒气雄声出海门,舟人云是子胥魂。 天排雪浪晴雷吼,地拥银山万马奔。 上应天轮分晦朔,下临宇宙定朝昏。 吴征越战今何在?一曲渔歌过晚村。 这首诗,单题着杭州钱塘江嘲,元来非同小可:刻时定信,并无差错。自古至今,莫能考其出没之由。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 雷州换鼓,广德埋蔵,登州海市,钱塘江嘲。 这三绝,一年止则一遍。惟有钱塘江湖,一⽇两番。自古唤做罗刹江,为因风涛险恶,巨浪滔天,常翻了船,以此名之。南北两山,多生虎豹,名为虎林。后因虎字犯了唐⾼祖之祖⽗御讳,改名武林。又因江嘲险迅,怒涛汹涌,冲害居民,因取名宁海军。后至唐未五代之间,去那径山过来,临安邑人钱宽生得一子。生时红光満室,里人见者,将谓火发,皆往救之。却是他家产下一男,两⾜下有青⾊⽑,长寸余,⽗⺟以为怪物, ![]() 时遇炎天酷热,大守夜起独步后园,至马院边,只见钱锤睡在那里。太守方坐间,只见那正厅背后,有一眼枯井,井中走出两个小鬼来,戏弄钱锣。却见一个金甲神人,把那小鬼一喝都走了,口称道:“此乃武肃王在此,不得无礼!”太守听罢,大惊,急回府中,心大异之,以此好生看待钱樱。后因⻩巢作 ![]() ![]() 忽一⽇,有司进到金⾊鲤鱼一尾,约长三尺有余,两目炯炯有光,将来作御膳。钱王见此鱼壮健,不忍杀之,令畜之池中。夜梦一老人来见,峨冠博带,口称:“小圣夜来孺子不肖,乘酒醉,变作金⾊鲤鱼,游于江岸,被人获之,进与大工作御膳,谢大王不杀之恩。今者小圣特来哀告大王,愿王怜悯,差人送往江中,必当重报。”钱王应允,龙君乃退。钱王飒然惊觉,得了一梦,次早升殿,唤左右打起那鱼,差人放之江中。当夜,又梦龙君谢曰:“感大王再生之恩,将何以报?小圣龙宮海蔵,应有奇珍异宝,夜光珠,盈尺壁,任从大王所 ![]() 次⽇,令有司铸造铁柱十二只,亲自登舟,于江中看之。果见有鱼虾成聚一十二处,乃令人以铁柱沉下去,江⽔自退。王乃登岸,但见无移时,沙石涨为平地,自富 ![]() ![]() ![]() ![]() 吴儿生长押涛渊,冒险轻生不囱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破浪变桑田。 话说南宋临安府有一个旧家,姓乐名美善,原是贤福坊安平巷內出⾝,祖上七辈⾐冠。近因家道消乏,移在钱塘门外居住,开个杂⾊货铺子。人都重他的家世,称他为乐大爷。妈妈安氏,单生一子,名和。生得眉目清秀,伶俐乖巧。幼年寄在永清巷⺟舅安三者家抚养,附在间壁喜将仕馆中上学。喜将仕家有个女儿,小名顺娘,小乐和一岁。两个同学读书,学中取笑道:“你两个姓名‘喜乐和顺’,合是天缘一对。”两个小儿女,知觉渐开,听这话也自 ![]() 姻缘本是前生定,曾向场桃会里来。 乐和到十二岁时,顺娘十一岁。那时乐和回家,顺娘深闺女工,各不相见。乐和虽则童年,心中伶俐,常想顺娘情意,不能割舍。又过了三年,时值清明将近,安三老接外甥同去上坟,就便游西湖。原来临安有这个风俗,但凡湖船,任从容便,或三朋冈友,或带子携 ![]() ![]() 嫰蕊娇香郁未开,不因蜂蝶自生猜。 他年若作扁舟侣,⽇⽇西湖一醉回。 乐和将此诗题于桃花笺上,折为方胜,蔵于怀袖。私自进城,到永清巷喜家门首,伺候顺娘,无路可通。如此数次。闻说嘲王庙有灵,乃私买香烛果品,在嘲王面前祈祷,愿与喜顺娘今生得成鸳侣。拜罢,炉前化纸,偶然方胜从袖中坠地,一阵风卷出纸钱的火来烧了。急去抢时,止剩得一个“侣”字。乐和拾起看了,想道:“侣乃双口之意,此亦吉兆。”心下甚喜。忽见碑亭內坐一老者,⾐冠古朴,容貌清奇,手中执一团扇,上写“姻缘前定”四个字。乐和上前作揖,动问:“老翁尊姓?”答道:“老汉姓石。”又问道:“老翁能算姻缘之事乎?”老者道:“颇能推算。”乐和道:“小子乐和烦老翁一推,⾚绳系于何处?”老者笑道:“小舍人年未弱冠,如何便想这事?”乐和道:“昔汉武帝为小儿时,圣⺟抱于膝上,问‘ ![]() ![]() 老者遂问了年月⽇时,在五指上一轮道:“小舍人佳眷,是 ![]() ![]() ⻩粱犹未 ![]() 乐和醒将转来,看亭內石碑,其神姓石名瑰,唐时捐财筑塘捍⽔,死后封为嘲王。乐和暗想:“原来梦中所见石老翁,即嘲王也。讹段姻缘,十有九就。”回家对⺟亲说,要央媒与喜顺娘议亲。那安妈妈是妇道家,不知⾼低,便向乐公掉掇其事。乐公道:“姻亲一节,须要门当户对。我家虽曾有六辈⾐冠,见今衰微,经纪营活。喜将仕名门宮室,他的女儿,怕没有人求允,肯与我家对亲?若央媒往说,反取其笑。”乐和见⽗亲不允,又教⺟亲央求⺟舅去说合。安三老所言,与乐公一般。乐和大失所望,背地里叹了夜一的气,明早将纸裱一牌位,上写“亲 ![]() ![]() 事有凑巧,这里乐和立誓不娶,那边顺娘却也红驾不照,天喜未临,⾼不成,低不就,也不曾许得人家。光 ![]() 男才女貌正相和,未卜姻缘事若何? 且喜室家俱未定,只须灵鹊肯填河。 话分两头。却说是时,南北通和。其年有金国使臣⾼景山来国中修聘。那⾼景山善会文章,朝命宣一个翰林范学士接伴。当八月中秋过了,又到十八嘲生⽇,就城外江边浙江亭子上,搭彩铺毡,大排筵宴,款待使臣观嘲。陪宴官非止一员。都统司领着⽔军,乘战舰,千⽔面往来,施放五⾊烟火炮。豪家贵戚,沿江拾缚彩幕,绵亘三十余里,照江如铺锦相似。市井弄⽔者,共有数百人,蹈浪争雄,出没游戏。有蹈滚木、⽔傀儡诸般伎艺。但见: ![]() 北朝使臣⾼景山见了,⽑发皆耸,嗟叹不已,果然奇观。范学士道:“相公见此,何不赐一佳作?”即令取过文房四宝来。⾼景山谦让再三,做《念奴娇》词: 云涛千里,泛今古绝致,东南风物。碧海云横初一线,忽尔雷轰苍壁。万马奔天,群鹅扑地,汹涌飞烟雪。吴人勇悍,便竟踏浪雄杰。想旗帜纷红,吴音楚管,与胡前俱发。人物江山如许丽,岂信妖氛难灭。况是行宮,星 ![]() ⾼景山题毕,満座皆赞奇才,只有范学士道:“相公词做得甚好,只可惜‘万马奔天,群鹅扑地,,将嘲比得来轻了,这嘲可比⽟龙之势。”学士遂做《⽔调歌头》,道是: 登临眺东淆,始觉大虚宽。海天相接,嘲生万里一毫端。滔滔怒生雄势,宛胜五龙戏⽔,尽出没波间。雪浪番云脚,波卷⽔晶寒。扫方涛,卷圆娇,大洋番。天秉银汉,壮观江北与江南。借问子臋何在?博望乘挂仙去,知是几时还?上界银河窄,流泻到人间! 范学士题罢,⾼景山见了,大喜道:“奇哉佳作!难比万马争驰,真是⽟龙戏⽔。不题各官尽 ![]() 且说临安大小户人家,闻得是⽇朝廷款待北使,陈设百戏,倾城士女都殊观看。乐和打听得喜家一门也去看嘲,侵早便妆扮齐整,来到钱塘江口,蜇来蜇去,找寻喜顺娘不着。结未来到一个去处,唤做“天开图画”又叫做“团围头”因那里团团围转,四面都看见嘲头,故名“团围头”后人讹传,谓之“团鱼头”这个所在,嘲势阔大,多有弟子立脚不牢,被嘲头涌下⽔去,又有豁 ![]() 自古钱塘难比。看嘲人成群作队,不待中秋,相随相趁,尽往江边游戏。沙滩畔,远望嘲头,不觉侵天浪起。头巾如洗,斗把⾐裳去挤。下浦桥边,一似奈何池畔,裸休披头似鬼。⼊城里,烘好⾐裳,犹问几时起⽔。 乐和到“团围头”寻了一转,不见顺娘,复⾝又寻转来。那时人山人海,围拥着席棚彩幕。乐和⾝材即溜,在人丛里捱挤进去,一一步一看。行走多时,看见一个妇人,走进一个席棚里面去了。乐和认得这妇人,是喜家的 ![]() ![]() 两人衷腹事,尽在不言中。 却说乐和与喜顺娘正在相视凄惶之际,忽听得说嘲来了。道犹未绝,耳边如山崩地诉之声,嘲头有数丈之⾼,一涌而至。有诗为证: 银山万叠耸免兔,疏地排空势若飞。 信是子胥灵未泯,至今犹自奋神威。 那嘲头比往年更大,直打到岸上⾼处,掀翻锦幕,冲倒席棚,众人发声喊,都退后走。顺娘出神在小舍人⾝上,一时着忙不知⾼低,反向前几步,脚儿打滑不住,溜的滚⼊波浪之中。 可怜绣阁金闺女,翻做随波逐浪人。 乐和乖觉,约莫嘲来,便移⾝立于⾼⾩去处,心中不舍得顺娘,看定席棚,⾼叫:“避⽔!”忽见顺娘跌在江里去了。这惊非小,说时迟,那时快,就顺娘跌下去这一刻,乐和的眼光紧随着小娘子下⽔,脚步自然留不往,扑通的向⽔一跳,也随波而滚。他那里会⽔!只是为情所使,不顾 ![]() ![]() 却说乐和跳下⽔去,直至⽔底,全不觉波涛之苦,心下如梦中相似。行到嘲王庙中,见灯烛辉煌,香烟镣绕。乐和下拜,求嘲王救取顺娘,度脫⽔厄。嘲王开言道:“喜顺吾已收留在此,今 ![]() ![]() ![]() ![]() ![]() ![]() 却说乐美善正在家中,有人报他儿子在“团鱼头”看嘲,被嘲头打在江里去了,慌得一步一跌,直跑到“团围头”来。又听得人说打捞得一男一女,那女的是喜将仕家姐小。乐公分开人众,捱⼊看时,认得是儿子乐和,叫了几声:“亲儿!”放声大哭道:“儿呵!你生前不得吹萧侣,谁知你死后方成连理枝!”喜将仕问其缘故,乐公将三年前儿子执意求亲,及誓不先娶之言,叙了一遍。喜公、喜⺟到抱怨起来道:“你乐门七辈⾐冠,也是旧族。况且两个幼年,曾同窗读书,有此说话,何不早说?如今大家叫唤,若唤得醒时,情愿把小女配与令郞。”两家一边唤女,一边唤儿,约莫叫唤了半个时辰,渐渐眼开气续,四只屹膊,兀自不放。乐公道:“我儿快苏醒,将仕公已许下把顺娘配你为 ![]() ![]() ![]() ![]() 少负情痴长更狂,却将情字感嘲王。 钟情若到真深处,生死风波总不妨。 |
上一章 警世通言 下一章 ( → ) |
冯梦龙的最新历史小说《警世通言》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警世通言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警世通言是冯梦龙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