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是班固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书 作者:班固 | 书号:10148 时间:2017/3/26 字数:26011 |
上一章 五行志上 下一章 ( → ) | |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师位而典之。周既克殷,以箕子归,武王亲虚己而问焉。故经曰:“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乌呼,箕子!惟天![]()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旪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艾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乡用五福,畏用六极。”凡此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所谓天乃锡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以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舂秋》。则《乾》、《坤》之 ![]() ![]() 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舂秋》,始推 ![]() ![]() 经曰:“初一曰五行。五行:一曰⽔,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土Ebbc稼穑。” 传曰:“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奷谋,则木不曲直。” 说曰:“木,东方也。于《易》,地上之木为《观》。其于王事,威仪容貌亦可观者也。故行步有佩⽟之度,登车有和鸾之节,田狩有三驱之制,饮食有享献之礼,出⼊有名,使民以时,务在劝农桑,谋在安百姓:如此,则木得其 ![]() ![]() 《舂秋》成公十六年“正月,雨,木冰”刘歆以为上 ![]() ![]() ![]() ![]() ![]() 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以 ![]() 说曰:火,南方,扬光辉为明者也。其于王者,南面乡明而治。《书》云:“知人则哲,能官人。”故尧、舜举群贤而命之朝,远四佞而放诸野。孔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矣。”贤佞分别,官人有序,帅由旧章,敬重功勋,殊别適庶,如此则火得其 ![]() ![]() 《舂秋》桓公十四年“八月壬申,御廪灾”董仲舒以为先是四国共伐鲁,大破之于龙门。百姓伤者未廖,怨咎未复,而君臣俱惰,內怠政事,外海四邻,非能保守宗庙终其天年者也,故天灾御廪以戒之。刘向以为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之臧以奉宗庙者也,时夫人有 ![]() 严公二十年“夏,齐大灾”刘向以为齐桓好⾊,听女口,以妾为 ![]() ![]() 釐公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宮灾”《穀梁》以为愍公宮也,以谥言之则若疏,故谓之西宮。刘向以为釐立妾⺟为夫人以⼊宗庙,故天灾愍宮,若曰,去其卑而亲者,将害宗庙之正礼。董仲舒以为釐娶于楚,而齐媵之,胁公使立以为夫人。西宮者,小寝,夫人之居也。若曰,妾何为此宮!诛去之意也。以天灾之,故大之曰西宮也。《左氏》以为西宮者,公宮也,言西,知有东。东宮,太子所居。言宮,举区皆灾也。 宣公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榭者,所以臧乐器,宣其名也。董仲舒、刘向以为十五年王札子杀召伯、⽑伯,天子不能诛。天戒若曰,不能行政令,何以礼乐为而臧之?《左氏经》曰:“成周宣榭火,人火也。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榭者,讲武之坐星。 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宮灾”《穀梁》以为宣宮,不言谥,恭也。刘向以为时鲁三桓子孙始执国政,宣公 ![]() ![]() 襄公九年“舂,宋灾”刘向以为先是宋公听谗,逐其大夫华弱,出奔鲁。《左氏传》曰,宋灾,乐喜为司城,先使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陈畚■,具绠缶,备⽔器,畜⽔潦,积土涂,缮守备,表火道,储正徒。郊保之民,使奔火所。又饬众官,各慎其职。晋侯闻之,问士弱曰:“宋灾,于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是以知有天道。”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 ![]() ![]() 三十年“五月甲午,宋灾”董仲舒以为伯姬如宋五年,宋恭公卒,伯姬幽居守节三十余年,又忧伤家国之患祸,积 ![]() ![]() 《左氏传》昭公六年“六月丙戌,郑灾”是舂三月,郑人铸刑书。士文伯曰:“火见,郑其火乎?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臧争辟焉。火而象之,不火何为?”说曰:火星出于周五月,而郑以三月作火铸鼎,刻刑辟书,以为民约,是为刑器争辟,故火星出,与五行之火争明为灾,其象然也,又弃法律之占也。不书于经,时不告鲁也。 九年“夏四月,陈火”董仲舒以为陈夏征舒杀君,楚严王托 ![]() ![]() ![]() ![]() ![]() ![]() ![]() 昭十八年“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董仲舒以为象王室将 ![]() ![]() ![]() ![]() 定公二年“五月,雉门及两观灾”董仲舒、刘向以为此皆奢僭过度者也。先是,季氏逐昭公,昭公死于外。定公即位,既不能诛季氏,又用其琊说, ![]() 哀公三年“五月辛卯,桓、釐宮灾。”董仲舒、刘向以为此二宮不当立,违礼者也。哀公又以季氏之故不用孔子。孔子在陈闻鲁灾,曰:“其桓、B341之宮乎!”以为桓,季氏之所出,釐,使季氏世卿者也。 四年“六月辛丑,毫社灾”董仲舒、刘向以为亡国之社,所以为戒也。天戒若曰,国将危亡,不用戒矣。《舂秋》火灾,屡于定、哀之间,不用圣人而纵骄臣,将以亡国,不明甚也。一曰,天生孔子,非为定、哀也,盖失礼不明,火灾应之,自然象也。 ⾼后元年五月丙申,赵丛台灾。刘向以为,是时吕氏女为赵王后,嫉妒,将为谗口以害赵王。王不寤焉,卒见幽杀。 惠帝四年十月乙亥,未央宮凌室灾;丙子,织室灾。刘向以为元年吕太后杀赵王如意,残戮其⺟戚夫人。是岁十月壬寅,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其乙亥,凌室灾。明⽇,织室灾。凌室所以供养饮食,织室所以奉宗庙⾐服,与《舂秋》御廪同义。天戒若曰,皇后亡奉宗庙之德,将绝祭祀。其后,皇后亡子,后宮美人有男,太后使皇后名之,而杀其⺟。惠帝崩,嗣子立,有怨言,太后废之,更立吕氏子弘为少帝。赖大臣共诛诸吕而立文帝,惠后幽废。 文帝七年六月癸酉,未央宮东阙罘思灾。刘向以为,东阙所以朝诸侯之门也,罘思在其外,诸侯之象也。汉兴,大封诸侯王,连城数十。文帝即位,贾谊等以为违古制度,必将叛逆。先是,济北、淮南王皆谋反,其后吴、楚七国举兵而诛。 景帝中五年八月己酉,未央宮东阙灾。先是,栗太子废为临江王,以罪征诣中尉,杀自。丞相条侯周亚夫以不合旨称疾免,后二年下狱死。 武帝建元六年六月丁酉,辽东⾼庙灾。四月壬子,⾼园便殿火。董仲舒对曰:“《舂秋》之道举往以明来,是故天下有物,视《舂秋》所举与同比者,精微眇以存其意,通伦类以贯其理,天地之变,家国之事,粲然皆见,亡所疑矣。按《舂秋》鲁定公、哀公时,季氏之恶已孰,而孔子之圣方盛。夫以盛圣而易孰恶,季孙虽重,鲁君虽轻,其势可成也。故字公二年五月两观灾。两观,僭礼之物。天灾之者,若曰,僭礼之臣可以去。已见罪征,而后告可去,此天意也。定公不知省。至哀公三年五月,桓宮、釐宮灾。二者同事,所为一也,若曰燔贵而去不义云尔。哀公未能见,故四年六月毫社灾。两观、桓、釐庙、毫社,四者皆不当立,天皆燔其不当立者以示鲁, ![]() ![]() ![]() 先是,淮南王安⼊朝,始与帝舅太尉武安侯田分有逆言。其后胶西于王、赵敬肃王、常山宪王皆数犯法,或至夷灭人家,药杀二千石,而淮南、衡山王遂谋反。胶东、江都王皆知其谋, ![]() ![]() 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未央宮柏梁台灾。先是,大风发其屋,夏侯始昌先言其灾⽇。后有江充巫蛊卫太子事。 征和二年舂,涿郡铁官铸铁,铁销,皆飞上去,此火为变使之然也。其三月,涿郡太守刘屈釐为丞相。后月,巫蛊事兴,帝女诸邑公主、 ![]() ![]() ![]() ![]() 昭帝元凤元年,燕城南门灾。刘向以为时燕王使琊臣通于汉,为谗贼,谋逆 ![]() 元凤四年五月丁丑,孝文庙正殿灾。刘向认为,孝文,太宗之君,与成周宣榭火同义。先是,皇后⽗车骑将军上官安、安⽗左将军桀谋为逆,大将军霍光诛之。皇后以光外孙,年少不知,居位如故。光 ![]() ![]() ![]() 宣帝甘露元年四月丙申,中山太上皇庙灾。甲辰,孝文庙灾。元帝初元三年四月乙未,孝武园⽩鹤馆灾。刘向以为,先是前将军萧望之、光禄大夫击堪辅政,为佞臣石显、许章等所谮,望之杀自,堪废黜。明年,⽩鹤馆灾。园中五里驰逐走马之馆,不当在山陵昭穆之地。天戒若曰,去贵近逸游不正之臣,将害忠良。后章坐走马上林下烽驰逐。免官。 永光四年六月甲戌,孝宣杜陵园东阙南方灾。刘向以为,先是上复征用周堪为光禄勋,及堪弟子张猛为太中大夫,石显等复谮毁之,皆出外迁。是岁,上复征堪领尚书,猛给事中,石显等终 ![]() 成帝建始元年正月乙丑,皇考庙灾。初,宣帝为昭帝后而立⽗庙,于礼不正。是时,大将军王凤颛权擅朝,甚于田分,将害家国,故天于元年正月而见象也。其后浸盛,五将世权,遂以亡道。 鸿嘉三年八月乙卯,孝景庙北阙灾。十一月甲寅,许皇后废。 永始元年正月癸丑,大官凌室灾。戊午,戾后园南阙灾。是时,赵飞燕大幸,许后既废,上将立之,故天见象于凌室,与惠帝四年同应。戾后,卫太子妾,遭巫蛊之祸,宣帝既立,追加尊号,于礼不正。又戾后起于微 ![]() ![]() 永始四年四月癸未,长乐宮临华殿及未央宮东司马门灾。六月甲午,孝文霸陵园东阙南方灾。长乐宮,成帝⺟王太后之所居也。未央宮,帝所居也。霸陵,太宗盛德园也。是时,太后三弟相续秉政,举宗居位,充塞朝廷,两宮亲属将害家国,故天象仍见。明年,成都侯商薨,弟曲 ![]() ![]() ![]() 哀帝建平三年正月癸卯,桂宮鸿宁殿灾,帝祖⺟傅太后之所居也。时,傅太后 ![]() 平帝元始五年七月己亥,⾼皇帝原庙殿门灾尽。⾼皇帝庙在长安城中,后以叔孙通讥复道,故复起原庙于渭北,非正也。是时,平帝幼,成帝⺟王太后临朝,委任王莽,将篡绝汉,堕⾼祖宗庙,故天象见也。其冬,平帝崩。明年,莽居摄,因以篡国,后卒夷灭。 传曰:“治宮室,饰台榭,內 ![]() ![]() 说曰:土,央中,生万物者也。其于王者,为內事。宮室、夫妇、亲属,亦相生者也。古者天子诸侯,宮庙大小⾼卑有制,后夫人媵妾多少进退有度,九族亲疏长幼有序。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故禹卑宮室,文王刑于寡 ![]() ![]() ![]() ![]() 严公二十八年“冬,大亡麦禾。”董仲舒以为,夫人哀姜 ![]() ![]() ![]() ![]() ![]() ![]() ![]() 传曰:“好战攻,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 说曰: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故立秋而鹰隼击,秋分而微霜降。其于王事,出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 ![]() ![]() ![]() ![]() 《左氏传》曰昭公八年“舂,石言于晋”晋平公问于师旷,对曰:“石不能言,神或冯焉。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宮室崇侈,民力雕尽,怨讟并兴,莫信其 ![]() ![]() 成帝鸿嘉三年五月乙亥,天⽔冀南山大石鸣,声隆隆如雷,有顷止,闻平襄二百四十里,野 ![]() ![]() ![]() ![]() 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不润下。” 说曰:⽔,北方,终臧万物者也。其于人道,命终而琪臧,精神放越,圣人为之宗庙以收魂气,舂秋祭祀,以终孝道。王者即位,必郊祀开地,祷祈神祇,望秩山川,怀柔百神,记不宗事。慎其齐戒。致其严敬,鬼神歆飨,多获福助。此圣王所以顺事 ![]() ![]() ![]() ![]() ![]() ![]() ![]() ![]() 桓公元年“秋炁大⽔”董仲舒、刘向以为桓弑兄隐公,民臣痛隐而 ![]() ![]() ![]() 严公七年“秋,大⽔,亡麦苗”董仲舒、刘向以为,严⺟文姜与兄齐襄公 ![]() ![]() ![]() ![]() 十一年“秋,宋大⽔”董仲舒以为时鲁、宋比年为乘丘、鄑之战,百姓愁怨, ![]() 二十四年“大⽔”董仲舒以为夫人哀姜 ![]() ![]() ![]() ![]() ![]() 宣公十年“秋,大⽔,饥”董仲舒以为,时比伐邾取邑,亦见报复,兵仇连结,百姓愁怨。刘向以为,宣公杀子⾚而立,子⾚,刘出也,故惧,以济西田赂齐。邾子玃且亦齐出也,而宣比与邾 ![]() ![]() 成公五年“秋,大⽔”董仲舒、刘向以为,时成幼弱,政在大夫,前此一年再用师,明年复城郓以強私家,仲孙蔑、叔孙侨和颛会宋、晋, ![]() ![]() 襄公二十四年“秋,大⽔。”董仲舒以为,先是一年齐伐晋,襄使大夫帅师救晋,后又侵齐,国小兵弱,数敌強大,百姓愁怨, ![]() ![]() ⾼后三年夏,汉中、南郡大⽔,⽔出流四千余家。四年秋,河南大⽔,伊、雒流千六百余家,汝⽔流八百余家。八年夏,汉中、南郡⽔复出,流六千余家。南 ![]() 文帝后三年秋,大雨,昼夜不绝三十五⽇。蓝田山⽔出,流九百余家。汉⽔出,坏民室八千余所,杀三百余人。先是,赵人新垣平以望气得幸,为上立渭 ![]() ![]() 元帝永光五年夏及秋,大⽔。颍川、汝南、淮 ![]() 成帝建始三年夏,大⽔,三辅霖雨三十余⽇,郡国十九雨,山⾕⽔出,凡杀四千余人,坏官寺民舍八万三千余所。元年,有司奏徙甘泉泰畴、河东后土于长安南北郊。二年,又罢雍五畦,郡国诸旧祀,凡六所。 译文 《易》上说:“上天显示征兆,显出吉凶,圣人就加以观察;⻩河出现了图,雒⽔出现了书,圣人就加以效法。”刘歆认为处羲氏继承天命而称王,被授予《河图》,他加以仿效并把它们画了出来,就成了八卦;大禹治理洪⽔,被赐予《雒书》,他加以效法并进行陈述,就成了《洪范》。圣人遵行他们的思想并以他们的思想作为宝典。到了殷朝,箕子宮为⽗师,以它们为准则。周朝战胜殷朝后,由于箕子归顺,武王亲自谦逊地向他请教。所以经上说:“十三年,武王拜访箕子,武王就说道: ‘啊,箕子!上天默默地定安天下百姓,帮助他们安居,我不知道天地人的常道和它们所在的次序。,箕子就说道:‘我听说在从前,鲧堵塞洪⽔, ![]() ![]() “第一叫五行;第二叫羞用五事;第三叫农用八政;第四叫叶用五纪;第五叫建用皇极;第六叫艾用三德;第七叫明用稽疑;第八叫念用庶征;第九叫飨用五福,畏用六极。”这一共六十五字,都是《雒书》的本文,就是上天赐给大禹大法九章常事所表现的次序。他认为《河图》、《雒书》互相为经纬,八卦、九章互相作为表裹。从前殷朝道德衰退,文王就推演《周易》;周朝道德衰败后,孔子就撰写《舂秋》。以《⼲》《坤》的 ![]() ![]() 汉朝兴起,承接秦朝毁灭学术之后,在汉景帝、汉武帝两朝,董仲舒研究《公羊舂秋》,开始寻绎 ![]() ![]() 经上说:“第一是五行。五行:一是⽔,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的自然之 ![]() ![]() ![]() ![]() ![]() ![]() 传上说: “外出打猎不遵照规定的时间,饮酒吃饭的时候不行享献之礼,出征作战没有节制,侵占了耕种的时间,以及有琊恶 ![]() ![]() 解释说:木,代表东方。在《易经》上说,地上之木为《观卦》。对于君王之事而言,威严、仪表、音容笑貌也要讲求观瞻之效。所以走路时,有⾝上佩戴⽟佩的法度,乘车时,有车马上悬挂金铃的礼节,出外打猎,有一年衹行三次的制度,饮食席宴有敬享呈献的礼节,征伐要有正当的理由。让老百姓服役要在合适的时间。致力于号召百姓发展农业生产,营求定安百姓。做到以上这些,木就可以得保其 ![]() ![]() ![]() 《舂秋》载,鲁成公十六年“正月,下雨,有木冰”刘歆认为这是上边的 ![]() ![]() ![]() ![]() ![]() ![]() ![]() 传上说:“废弃法律,放逐功臣,杀害太子,以妾为 ![]() ![]() ![]() 《舂秋》载,桓公十四年“八月壬申H,皇宮粮仓发生火灾”董仲舒认为,先前四个家国一起征伐鲁国,在龙门一战大破鲁国。鲁国受伤的百姓没有痊愈,怨恨之气还没乎复,君臣们却都懈惰起来,对內怠于政事,对外受辱于四邻,他们不是能够守住宗庙社稷使之能够维持到天帝所给予的期限的人,所以天帝降灾于皇宮粮仓来告诫他们。刘向认为,皇宮的粮仓是国君的夫人和八妾舂米收蔵以便奉献宗庙之享的所在,当时夫人有 ![]() ![]() 严公二十年“夏季,齐国大灾’刘向认为,齐桓公好⾊,听从女人之言,把妾当成正 ![]() ![]() ![]() ![]() 僖公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宮遭灾”《⾕梁传》说是愍公所住的宮室,从谧号上说是显得疏远,所以称之为西宮。刘向认为,鲁僖公追立⾝份为妾的生⺟为夫人而⼊祭宗庙,所以天降灾于愍公旧居之宮,似乎是说,撤去这⾝份卑 ![]() 宣公十六年“夏季,成周洛 ![]() ![]() 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曰,新落成的宮室发生火灾” 《⾕梁传》认为这座新宮是鲁宣公居住的,之所以不按谧号称作宣宮,是出自对宣公的恭敬。刘向认为,当时鲁国三桓的子孙开始把持家国的权政,鲁宣公想要除掉他们,担心不能成功,就派遣大夫公孙归⽗到晋国去谋划求助。公孙归⽗还没有返回,鲁宣公死了。三桓这三家就向鲁成公诬告公孙归⽗。鲁成公竟在⽗亲去世还没埋葬之际,听信谗言而驱逐了⽗亲的大臣,让他逃奔齐国。因此,天帝降火灾烧了宣公的宮室,象征成公不遵行⽗命的错误。一种说法是,出⽩鲁宣公的造三家是最亲的宗室却不遵行礼义,和当年鲁宣公杀了同⽗异⺟的兄弟即前太子⾚,而得立为君一样,都是不遵礼义而又是亲人。天帝降灾烧毁宣公之庙,就是表示应该废黜这三家的意思。董仲舒认为,鲁成公为⽗服丧之期没有哀痛的心情,竟多次兴兵打仗,所以天帝降灾烧了他⽗亲的庙堂,揭示他有失为子之道,没能尊奉宗庙。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次火灾是在告诉人们,鲁宣公杀了国君而自立,本不应居于鲁国列祖列宗之位。 襄公九年“舂季,宋国发生了火灾”刘向认为这是因为先前宋公听信了谗言,放逐了大夫华弱,使他投奔鲁国而引起的。《左氏传》上说:“宋国发生了火灾。当时乐喜为宋国的司空,他先派人在火还没有烧起时就做了各项灭火的准备:拆撤小的房子,不便拆的大屋子则涂上泥巴防火,摆列好盛土、装土的畚辈等工具,备齐汲⽔用的绳子、瓦罐,准备好盛⽔的大缸等容器,池塘蓄好⽔,堆积沙土,修缮防守设备,立好指明火来趋向的标志,调集常备的役夫,郊外村镇的农民,也命令他们赶赴火灾现场。还饬令各官,都要谨慎执行各自的职责。晋侯听说后,问他的大夫士弱说: “宋国发生了火灾,从这件事知道了天道,这是怎么回事?”士弱回答说:“古代的火正之官,有的配祭于心星,有的配祭于味星,分别是为了用火和噤止用火。这是因为味星是鹑火星,心星是大火星。陶唐氏即尧时的火正是关伯,他住在商丘,祭祀大火星,用大火星来做标志计算时节。后来相土沿用了这一做法,所以说商朝是以大火星为祭祀的主星。商朝人观察到他们所发生的灾祸或败亡的端倪或征兆都先从大火星的变化上表现出来。因此这样他们知道有天道。”晋侯说: “是必然有天道的显示吗?”回答说:“这还在于人道。如果家国动 ![]() ![]() 三十年“五月甲午曰,宋国发生火灾”董仲舒认为,鲁国伯姬嫁到宋国五年,宋恭公去世,伯姬幽居深宮守节三十多年,还为家国的祸 ![]() ![]() ![]() 《左氏传》载,昭公六年“六月丙戌曰,郑国发生火灾”在遣一年舂三月,郑国人把刑法条款铸刻在鼎上。晋国大夫士文伯说:“火星出现在天空,郑国将要发生火灾了吧?当火星还没出现的时候,他们那裹就用火冶炼铸成了载有法律的器具,法设而下争,现在出现了火星的天象,不预示着火灾还会预示什么呢?”解释说:火星出现在周朝的五月,而郑国在三月起火冶炼铸造大鼎,刻上法律条文,作为民众遵守的约规,造就是寓刑之器、蔵争之法。所以火星出现了,要与五行的火竞争,看哪个更明亮,发生了火灾。这一天象就是这个意思。他们又放弃丁关于法律的占卜。这件事情没载于《舂秋经》,是因为当时郑国没有通告鲁国。 九年“夏季四月,陈国发生火灾”董仲舒认为:陈国的夏征舒杀了他的国君,楚严王藉此事要为陈国讨伐贼寇,陈国打开国门以待楚军的到来,楚军来到之后就灭掉了陈国。陈国的臣子太毒太狠了, ![]() ![]() ![]() ![]() ![]() ![]() ![]() ![]() ![]() 《坎位》为⽔,为次子,《离位》为火,为次女,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从大梁星四年而到鹑火星,然后再经过四个周期共四十八年,加上开始的那一次,共五次到鹑火星,四加四十八共五十二年然后陈国终于灭亡。火盛⽔衰,所以说“天道所定”后来鲁哀公十七年七月己卯⽇,楚国灭了陈国。 昭公十八年“五月壬午曰,宋、卫、陈、郑四国发生火灾”董仲舒认为这是预兆周王室要发生动 ![]() ![]() ![]() ![]() 定公二年“五月,宮城的南门和两个阙楼遭到火灾”董仲舒、刘向都认为这都是对那些过度奢侈僭越者的报应。在此之前,季氏驱逐了鲁昭公,鲁昭公死于外地。鲁定公即位,已然不诛罚季氏,反而信用季氏的琊恶的主意,沉湎于女乐,从而使孔子退避而离去。天帝的谴告似乎在说,除掉这些地位⾼贵显要但却奢侈僭越的人。一种说法是,门阙是发布号令的地方,现在舍弃伟大的圣人而放纵犯罪的人,没什么号令可发了。京房的《易传》说: “国君不向往道,由之而生的妖异就是火烧宗庙。” 哀公三年“五月辛卯曰,祭祀鲁桓公、鲁僖公的两座宗庙被烧”董仲舒、刘向都认为这两座庙不应当建立,因为这违反了礼制。当时鲁哀公又因为信用季氏的缘故不任用于L子。孔子在陈国听到鲁塱发生火灾的消息,就说:“大概被烧的是桓、僖二公的两座宗庙吧!”因为鲁桓公本是季氏的直系之祖,鲁僖公则是让季氏做世代承袭卿大夫的国君。四年“六月辛丑曰,亳社发生火灾”董仲舒、刘向认为,亳社就是已亡之国即星适的社庙,立这一社庙本来是为了使当世国君经常以亡殷为鉴,小心谨慎治理家国。天帝降灾的告诫似乎在说,家国就有危机将亡了,不必再以此社庙为借鉴了。《舂秋经》上所记的火灾,多次发生在鲁定公、鲁哀公两朝之间,这是因为当时国君不任用圣人而放纵骄横之臣,将因此导致亡国,他们太糊涂了。有一种说法是,天帝降生孔子于世上,不是为了拯救鲁定公、鲁哀公,一般地说,不遵礼制治国不清明,就会有火灾的报应,这是自然而然的天意之象。 ⾼后元年五月丙申曰,趟国的丛台发生火灾。刘向认为,当时吕氏的女儿做了赵王的王后,因嫉妒赵王对其他王妃的宠爱,要向⾼后进奏谗言来陷害赵王。趟王没有醒悟,后来终于被 ⾼后囚噤杀害。惠帝四年十月乙亥曰,未央宮的蔵冰屋子发生火灾,丙子⽇,织作室也发生火灾。刘向认为,惠帝元年吕太后杀了赵王刘如意,残刑戮死趟王的⺟亲戚夫人。当年即四年十月壬寅曰,太后册立惠帝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为皇后。当月乙亥曰,蔵冰的屋子起火,第二天,织作室又起火。蔵冰之室是用以供养饮食的地方,织作之室是用以制作供奉宗庙所需⾐服的地方,遣两处与《舂秋经》所说的皇宮的粮仓的 ![]() 汉孝文帝七年六月癸酉⽇,未央宮束阙楼的叫做罘思的花格屏墙发生火灾。刘向认为,东阙是用以会见诸侯的大门,罘思在门的外边,是诸侯的象征。汉朝建立后,大封诸侯王,各王都有数十座城池相连属。孝文帝即位后,买谊等人认为这种情况是违反古代封建制度的,一定会引起叛 ![]() ![]() ![]() 孝景帝中元五年八月己酉曰,未央宮束阙楼发生火灾。在此之前,栗太子被废黜,贬为临江王,又因为犯罪被征召到中尉听审,因而杀自。丞相条侯周亚夫因为不附和皇帝的旨意,以有病为由免去官职,两年后被收噤下狱而死。 汉孝武帝建元六年六月丁酉H,辽东的⾼庙发生火灾。四月壬子H,⾼园的便殿着火。董仲舒对答武帝说:“《舂秋经》的意义在于举以往的事例来明示未来之事。所以对天下各种事物,要比照《舂秋经》中所举的与之同类的事例,精心观察细微处寓存的含意,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中的道理,这样,天地间的变化,家国的各种事情,便可一览无余,全都明⽩了。考查《舂秋经》,鲁定公、鲁哀公的时候,季氏的恶势力已经形成,而孔子的圣德之光正盛。用強盛的圣德来克服而替代形成的恶势力,虽然当时季孙氏的权势重,鲁君的权势轻,从形势上看也是可能的。所以定公二年五月两阙楼发生火灾。两阙楼是僭越礼制之物,天帝降灾烧掉它们,似乎在说,僭违礼制之臣可以除掉。罪证已出现了,然后又告诉可以除掉,造就是天意。鲁定公没有醒悟过来。到了鲁哀公三年五月,桓宮、僖宮毁于火灾。这两起火灾 ![]() ![]() ![]() 在建元六年的两次火灾之前,淮南王刘安⼊朝,开始跟漠武帝的舅舅即太尉武安侯田蚣有叛逆之言。火灾之后胶西于王、趟敬肃王、常山宪王都多次犯法,有的甚至杀人全家,用药毒死二千石这样的地方长官,接着,淮南王、衡山王就 ![]() 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未央宮的柏梁台发生火灾。先前,大风刮坏了那裹的屋子,夏侯始昌预先说出将要遭灾的⽇子。灾后发生了江充以巫蛊案陷害卫太子之事。 征和二年舂天,涿郡铁官铸铁的时候,铁熔化,都飞上天,这是火发生变异造成的。这年三月,涿郡太守刘屈厘做了丞相。一个月后,巫蛊案发起,漠武帝的女儿诸邑公主、 ![]() ![]() ![]() ![]() ![]() ![]() 昭帝元凤元年,燕城南门发生火灾。刘向认为,当时燕王正派琊臣奷细勾结朝廷大臣,进谗言施诡计,谋划叛 ![]() 元凤四年五月丁丑曰,漠孝文帝庙的正殿发生火灾。刘向认为,孝文帝是汉朝第二代皇帝即太宗之君,所以这次火灾与西周成王时宣榭着火意思相同。在此之前,皇后的⽗亲车骑将军上官安、上官安的⽗亲左将军上官桀⽗子 ![]() ![]() ![]() 宣帝甘露元年四月丙申曰,中山太上皇庙发生火灾。甲辰⽇,孝文帝庙发生火灾。元帝初元三年四月乙末⽇,孝武园的⽩鹤馆发生火灾。刘向认为,在此之前,前将军萧望之、光禄大夫周堪辅佐朝政,被奷佞之臣石显、许章等人诋毁诬陷,萧望之杀自,周堪被废黜。第二年,⽩鹤馆发生火灾。园中那周围五里供人驰骋追逐跑马游玩的离宮别馆,本不应当建在祖宗陵墓所在之地。天帝的警告似乎在说:“除掉这些显贵亲近衹知逸游玩乐行为不汇的臣子,他们将会陷害忠良。”后来许章因犯在上林苑跑马举火追逐 ![]() 永光四年六月甲戌曰,孝宣帝杜陵园束阙楼的南面发生火灾。刘向认为,在此之前元帝再次征召任命周堪为光禄勋,并任命周堪的生学张猛为太中大夫,石显等人又诋毁陷害,于是都被调离外迁。造一年,皇帝又征召周堪任尚书,张猛马给事中,而石显等人始终要陷害他俩。陵园小于朝廷,阙楼在司马门裹面,应是宦官石显的象征。孝宣帝,亲而尊贵;阙楼是宣布法令的地方。天帝的警告似乎在说: “违背法令,宦官受宠而显贵,必将成为家国的祸害。”后来周堪很少能进见皇帝,祇能通过石显上奏,朝政取决于石显之1:1。周堪患病喑哑不能说话。石显诬告张猛,张猛在公车內杀自。汉成帝即位后,石显终于被正法。 成帝建始元年正月乙丑⽇,皇考庙发生火灾。当初,宣帝作为昭帝的后嗣却给他的亲生⽗亲立庙,不符合礼制。此时大将军王凤专权独揽朝政,专横超过往⽇的田蚣,这将危害家国。所以天帝在元年正月降灾警告。后来情况曰益严重,五个大司马世代掌权,朝政也就失去正道。 鸿嘉三年八月乙卯曰,孝景庙的北阙楼发生火灾。这年十一月甲寅⽇,许皇后被废黜。永始元年正月癸丑曰,大官令丞的冰室发生火灾。戊午曰,戾后园的南阙楼发生火灾。当时,趟飞燕大受宠爱,许皇后既然已被废黜,汉成帝将要立她为后,所以天帝将征兆降灾于冰室,这与汉惠帝四年那次冰室之灾相对应。戾后是卫太子的妾,武帝时遭受巫蛊案那场大祸而⾝亡,宣帝即位后,追加尊号为戾后,不合礼制。再者,戾后出⾝卑 ![]() ![]() 永始四年四月癸未⽇,长乐宮的临华殿和未央宮的束司马门发生火灾。六月甲午Et,孝文霸陵园束阙楼的南面遭受火灾。长乐宮是成帝的⺟亲王太后所居住的地方。未央宮是成帝所住的地方。霸陵是太宗孝文帝盛美大德的陵园。当时王太后的三个弟弟相继执掌朝政,整个王氏宗族都占据了官位,充塞朝廷,王太后、趟皇后这两宮的亲属将危害家国,所以天象一再出现。第二年,成都侯王商去世,他的弟弟曲 ![]() ![]() ![]() 哀帝建平三年正月癸卯曰,桂宮之鸿宁殿遭受火灾,那是哀帝的祖⺟傅太后所住的地方。当时,傅太后要与成帝的⺟亲等号齐尊,大臣孔光、师丹等人执掌朝政,认为不可以这样,太后都免去官爵等级,就称尊号。三年后,哀帝去世,傅氏被诛灭。 平帝元始五年七月己亥曰,⾼皇帝以前宮庙的殿门受灾烧光。⾼皇帝庙在长安城中,后来因为叔孙通讥谏漠惠帝在通往庙的道路上架设复道,所以再建一庙在渭⽔之北,不是正庙。这时平帝年幼,成帝之⺟王太后临朝听政,朝政委任王莽掌管,王太后要篡位汉朝,毁掉⾼祖宗庙,所以天帝降示灾象。这年冬天,平帝驾崩。第二年,王莽临朝摄政,就此而篡国,后来终于灭亡。 传上说:“修建宮室,装饰台榭,耽好 ![]() ![]() 解释说:土,居天地之央中,是生长万物的 ![]() ![]() ![]() ![]() ![]() ![]() 《舂秋经》载,鲁严公二十八年“冬天,麦苗大量死掉”董仲舒认为,严公夫人哀姜荒 ![]() ![]() ![]() ![]() ![]() ![]() ![]() ![]() ![]() 传上说:“黩武好战,不顾百姓,整饰城防,侵⼊边境,就会造成金属失 ![]() ![]() ![]() ![]() ![]() ![]() ![]() ![]() 《左氏传》上说“在昭公八年舂天,晋国有石头说话”晋平公就此事询问大夫师旷,师旷回答说:“石头不能说话,可能是神灵藉石而言。劳作之事不合时宜,怨恨不満之情在民众中沸腾,造就会有不能说话的东西说话。现在宮室修得追么⾼大华丽,民力耗尽,怨声四起,民不聊生,石头说出话来不也正好吗!”当时晋侯正修筑魇祁之宮。叔向说:“君子师旷所言,可信而有验证。”刘歆认为金与石是同类之物,石头说话和金不能冶铸一样,都是失去了本来的 ![]() 汉成帝鸿嘉三年五月乙亥It,天⽔冀县的南山有大石头呜叫,声音隆隆如雷,遇了一会儿不叫了,又听到在平襄方圆二百四十里的地区,野鹦齐鸣。发声那块巨石长一丈三尺,宽厚与长度大致相等,一侧附着山崖的半 ![]() ![]() ![]() ![]() ![]() 传上说:“简慢宗庙之礼,不祈祷神祠,废弃祭祀,违逆天时,就会⽔不润下。”解释说:⽔代表北方,是最终收蔵万物之所。就人的生死之道而言,生命终结之后就要把形骸埋蔵起来,而精神则放逸超脫,圣人为此就创造了宗庙用以收殓游 ![]() ![]() ![]() ![]() ![]() ![]() ![]() ![]() ![]() ![]() ![]() 桓公元年“秋季,大⽔”董仲舒、刘向认为,当时鲁桓公杀死了他的哥哥鲁隐公,臣民们哀痛隐公而鄙视桓公之所为。⽔灾由此引发。后来,宋国的华⽗督犯上杀死了其国君,诸侯各国聚会,要讨伐宋国,鲁桓公接受了宋国的贿赂而撤回军队,然后又背弃宋国。诸侯各国因此而征伐鲁国,于是 ![]() ![]() ![]() ![]() 鲁严公七年“秋季,发大⽔,麦苗淹死”董仲舒、刘向认为,鲁严公的⺟亲文姜与她的哥哥齐襄公 ![]() ![]() ![]() ![]() ![]() ![]() 十一年“秋季,宋国发大⽔”董仲舒认为,当时鲁、宋两国连年进行乘丘之战与郡之战,百姓忧愁怨愤, ![]() 二十四年“大⽔”董仲舒认为,这是夫人哀姜 ![]() ![]() ![]() ![]() ![]() 宣公十年“秋季大⽔,发生饥荒”董仲舒认为,这是当时鲁国频频征伐邾国,夺取都邑,同时也遭到反击报复,于是兵祸连接不断,百姓们忧愁怨愤所致。刘向认为,是鲁宣公杀死子⾚而自立为君。子⾚是齐国姜氏之女所生,所以害怕齐国问罪,就把济西的田地送给了齐国。邾子攫且也是齐国女子所生,现在宣公同邾国打仗,臣民们都担心齐国強大,会惩罚鲁国对邾国的危害,为此都鄙视或不満宣公的行事不正当。这才是引发大⽔的原因。 成公五年“秋季,大⽔”董仲舒、刘向认为,当时成公尚在幼弱之年,朝政由大夫执掌,在此之前,曾一年两次用兵打仗,第二年又修建郫城增強人私的势力,仲孙蔑、叔孙侨如二人擅自与宋、晋两国盟会,如此 ![]() ![]() 襄公二十四年“秋季,大⽔”董仲舒认为,在此前一年,齐国征伐晋国,鲁襄公派大夫率领军队去救晋国,后来又犯侵齐国,自己国小兵力弱,却多次与強国为敌。百姓为此忧愁怨愤, ![]() ![]() ⾼后三年夏季,汉中、南郡发大⽔,淹没四千多家。四年秋天,河南发大⽔,伊、雒两河滥泛,淹没一千六百多家,汝⽔滥泛,淹没八百多家。八年夏季,汉中、南郡又发大⽔,淹没六千多家。南 ![]() 汉文帝后三年秋天,下大雨,昼夜不停一连下了三十五天。蓝田山洪暴发,冲毁九百多家。汉⽔滥泛,冲毁民房八千多所,死三百多人。在此之前,趟地人新垣⼲靠会看云气知风⽔受到皇帝的宠幸,就为汉文帝在渭⽔北边建立五帝庙,想要周鼎再现,需在夏季四月,举行郊祀拜见天帝。进行了一年多,骗局败露,害怕被处死,就 ![]() ![]() ![]() 汉元帝永光五年夏季及秋季,都发生大⽔灾。颖川、汝南、淮 ![]() 成帝建始三年夏天,大⽔,长安地区的京兆、冯翊、扶风三辅之地连下大雨三十多天,各郡县与封国下了十九天,山洪暴发,共淹死四千多人,冲坏官衙民舍八万三千多所。建始元年,有关员官奏请把甘泉的泰时与河东的后土两庙分别搬迁到长安城的南、北郊。建始二年,又撤销了雍地的五时庙以及地方郡国的各个旧有祀所,共六处。 |
上一章 汉书 下一章 ( → ) |
班固的最新历史小说《汉书》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汉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汉书是班固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