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是列御寇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列子 作者:列御寇 | 书号:10140 时间:2017/3/26 字数:15373 |
上一章 说符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矣。”列子曰:“愿闻持后。”曰:“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关尹谓子列子曰:“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长则影长,⾝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也者,影也。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故圣人见出以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尝观之《神农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书,度诸法士贤人之言,所以存亡废兴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 严恢曰:“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子列子曰:“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幸哉余未汝语也!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 ![]() ![]() ![]() 列子学 ![]() ![]() 列子曰:“⾊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故不班⽩语道失,而况行之乎?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 ![]() 宋人有为其君以⽟为楮叶者,三年而成。锋杀茎柯,毫芒繁泽, ![]()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客有言之郑子 ![]() ![]() ![]() ![]() ![]()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宮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子叩 ![]() 晋文公出会, ![]() ![]() ![]() 晋国苦盗,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恶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郄雍也。“遂共盗而残之。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郄雍死矣!然取盗何方?”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且君 ![]()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有悬⽔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弗能游,鼋鼍弗能居,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曰:“此悬⽔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弗能游,鼋鼍弗能居也。意者难可以济乎?”丈夫不以错意,遂度而出。孔子问之曰:“巧乎?有道术乎?所以能⼊而出者,何也?”丈夫对曰:‘始吾之⼊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而复出者,以此也。”孔子谓弟子曰:“二三子识之!⽔且犹可以忠信诚⾝亲之,而况人乎?” ⽩公问孔子问:“人可与微言乎?”孔子不应。⽩公问曰:“若以石投⽔,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曰:“若以⽔投⽔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公曰:“人故不可与微言乎?”孔子曰:“何为不可?唯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公不得已,遂死于浴室。 赵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胜之,取左人中人;使遽人来谒之。襄子方食而有忧⾊。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何也?”襄子曰:“夫江河之大也,不过三⽇;飘风暴雨不终朝,⽇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施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者所以为昌也,喜者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卒取亡焉,不达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为能持胜。”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故善持胜者以強为弱。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居一年,其⽗无故而盲,其牛又复生⽩犊。其⽗又复令其子问孔子。其子曰:“前问之而失明,又何问乎?”⽗曰:“圣人之言先迕后合。其事未究,姑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复教以祭。其子归致命。其⽗曰:“行孔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壮者皆乘城而战,死者大半。此人以⽗子有疾皆免。及围解而疾俱复。 宋有兰子者,以技⼲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寡人者,技无庸,适值寡人有 ![]()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耝,在其內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治而国 ![]() ![]()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孙叔敖曰:“吾爵益⾼,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地不利而名甚恶。楚人鬼而越人禨,可长有者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辞而不受,请寝丘。与之,至今不失。 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郸,遇盗于耦沙之中,尽取其⾐装车,牛步而去。视之 ![]() ![]() 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钱帛无量,财货无訾。登⾼楼,临大路,设乐陈酒,击博楼上,侠客相随而行,楼上博者 ![]() 东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狐⽗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餔之。爰旌目三餔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之人丘也。”爰旌目曰:“譆!汝非盗耶?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狐⽗之人则盗矣,而食非盗也。以人之盗,因谓食为盗而不敢食,是失名实者也。 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为不知己,去居海上。夏⽇则食菱芰,冬⽇则食橡栗。莒敖公有难,柱厉叔辞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为不知己,故去。今往死之,是知与不知无辨也。”柱厉叔曰:“不然;自以为不知,故去。今死,是果不知我也。吾将死之,以丑后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凡知则死之,不知则弗死,此直道而行者也。柱厉叔可谓怼以忘其⾝者也。 杨朱曰:“利出者实及,怨往者害来。发于此而应于外者唯请,是故贤者慎所出。”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 ![]() ![]() ![]() ![]() ![]() ![]() 杨朱之弟曰布,⾐素⾐而出。天雨,解素⾐,⾐缁⾐而反。其狗不知, ![]() 杨朱曰:“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 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不捷,而言者死。燕君甚怒其使者,将加诛焉。幸臣谏曰:“人所忧者莫急乎死,己所重者莫过乎生。彼自丧其生,安能令君不死也?”乃不诛。有齐子亦 ![]() ![]()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 ![]() ![]()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 ![]() 齐有贫者,常乞于城市。城市患其亟也,众莫之与。遂适田氏之厩,从马医作役,而假食。郭中人戏之曰:“从马医而食,不以辱乎?”乞儿曰:“天下之辱莫过于乞。乞犹不辱,岂辱马医哉?”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蔵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人有枯梧树者,其邻⽗言枯梧之树不祥。其邻人遽而伐之。邻人⽗因请以为薪。其人乃不悦,曰:“邻人之⽗徒 ![]() 人有亡鈇者,意者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窃鈇也;言语,窃鈇也;作动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而得其鈇,他⽇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公胜虑 ![]() 昔齐人有 ![]() 译文 列子向壶丘子林学习。壶丘子林说:“你如果懂得怎样保持落后,就可以和你谈怎样保住自⾝了。”列子说:“希望能听你说说怎样保持落后。”壶丘子林说:“回头看看你的影子,就知道了。”列子回头看他的影子:⾝体弯曲,影子便弯曲;⾝体正直,影子便正直。那么,影子的弯曲与正直是随⾝体而变化的, ![]() ![]() 关尹对列子说:“说话声音好听,回响也就好听;说话声音难听,回响也就难听。⾝体⾼大,影子就⾼大;⾝体矮小,影子就矮小。名声就像回响,行为就像影子。所以说:谨慎你的言语,就会有人附和;谨慎你的行为,就会有人跟随。所以圣人看见外表就可以知道內里,看见过去就可以知道未来,这就是为什么能事先知道的原因。法度在于自⾝,稽考在于别人。别人喜爱我,我一定喜爱他;别人厌恶我,我一定厌恶他。商汤王、周武王爱护天下,所以统一了天下;夏桀王、商纣王厌恶天下,所以丧失了天下,这就是稽考的结果。稽考与法度都很明⽩却不照着去做,就好比外出不通过大门,行走不顺道路一样。用这种方法去追求利益,不是很困难吗?我曾经了解过神农、有炎的德行,稽考过虞、夏、商、周的书籍,研究过许多礼法之士和贤能之人的言论,知存亡废兴的原因不是由于这个道理的,从来没有过。” 严恢说:“所以要学习道义的目的在于求得财富。现在得到了珠宝也就富了,还要道义⼲什么呢?”列子说:“夏桀、商纣就是由于重视利益而轻视道义才灭亡的。幸运啊!我没有告诉你。人如果没有道义,只有吃饭而已,这是 ![]() ![]() 列子学习 ![]() ![]() ![]() ![]() ![]() 列子说:“气⾊強盛的人骄傲,力量強盛的人奋勇,不可以和他谈论道的真谛。所以头发没有花⽩就谈论道,必然出⽑病,又何况行道呢?所以自己奋勇,便没有人再教他。没有人教他,那就孤独没有帮助了。贤明的人任用别人,因而年纪老了也不衰弱,智力尽了也不昏 ![]() 宋国有个人给他的国君用⽟做成楮树叶子,三年做成了。叶子的肥瘦、叶茎和树枝、毫⽑与小刺、颜⾊与光泽, ![]() 列子穷困,容貌有饥饿之⾊。有人对郑国宰相子 ![]() ![]() ![]() ![]() ![]() ![]() ![]() ![]() ![]() ![]() 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学问,一个爱好打仗。爱好学问的用仁义学术去劝齐侯,齐侯接纳了他,用他做各位公子的老师。爱好打仗的到了楚国,用作战方法去劝楚王,楚王很⾼兴,用他做军正的官。俸禄使全家富裕起来,爵位使亲人荣耀起来。施氏的邻居孟氏同样有两个儿子,所学的东西也相同,却被贫困所窘迫。羡慕施氏的富有,便去请教上进的方法。这两人把实真情况告诉了孟氏。于是孟氏的一个儿子到了秦国,用仁义学说劝秦王。秦王说:“现在各国诸侯用武力竞争,所做的不过是征集兵士与粮食罢了。如果用仁义来治理我的家国,便是灭亡的道路。”于是施以宮刑并驱逐了他。另一个儿子到了卫国,用作战方法去劝卫侯。卫侯说:“我国是个弱小的家国,却夹在大国之中。对大国我顺服,对小国我安抚,这是求得平安的方法。如果依靠兵权,灭亡也就很快了。如果让你保全⾝体回去,到了别的家国,那么我国的祸患就不轻了。”于是砍断他的脚,送回到了鲁国。回家以后,孟氏的⽗子捶 ![]() 晋文公出去参加盟会,要讨代卫国。公子锄抬头大笑。文公问他笑什么。他说:“我笑我的邻居有个人送他的 ![]() ![]() 晋国苦于強盗太多。有一个叫郄雍的人,能看出強盗的相貌,看他们的眉目之间,就可以得到他们的真情。晋侯叫他去查看強盗,千百人中不会遗漏一个。晋侯大为⾼兴。告诉赵文子说:“我得到一个人,国全的強盗都没有了,何必用那么多人呢?”文子说:“您依仗窥伺观察而抓到強盗,強盗不但清除不尽,而且郄雍一定不得好死。”不久一群強盗商量说:“我们所以穷困的原因,就是这个郄雍。”于是共同抓获并残杀了他。晋侯听说后大为惊骇,立刻召见文子,告诉他说:“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郄雍死了。但收拾強盗用什么方法呢?”文子说:“周时有俗话说:‘眼睛能看到深渊中游鱼的人不吉祥,心灵能估料到隐蔵着的东西的人有灾殃。’况且您要想没有強盗,最好的办法是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使上面的政教清明,下面的好风气流行,老百姓有羞聇之心,那还有谁去做強盗呢?”于是任用随会主持政事,而所有的強盗都跑到秦国去了。 孔子从卫国到鲁国去,在河堤上停住马车观览。那里有瀑布⾼二三十丈,旋涡达九十里远,鱼鳖不能游动,鼋鼍不能居住,却有一个男人正准备渡过去。孔子派人沿着⽔边过去制止他,说:“这里的瀑布⾼二三十丈,旋涡达九十里远,鱼鳖不能游动,鼋鼍不能居住。想来很难渡过去吧?”那男人毫不在乎,于是渡过河去,从⽔中钻了出来。孔子问他说:“真巧妙啊!有道术吗?所以能钻⼊⽔中又能钻出来,凭的是什么呢?”那男人回答说:“我开始进⼊⽔中时,事先具有忠信之心;到我钻出⽔面的时候,又跟着使用忠信之心。忠信把我的⾝躯安放在波涛中,我不敢有一点私心,我所以能钻进去又钻出来的原因,就是这个。”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记住:⽔都可以以忠信诚心而用⾝体去亲近它,又何况人呢!” ⽩公问孔子说:“人可以和别人密谋吗?”孔子不回答。⽩公又问道:“如果把石头投⼊⽔中,怎么样?”孔子说:“吴国善于潜⽔的人能把它取出来。”⽩公又问:“如果把⽔投⼊⽔中,怎么样?”孔子说:“淄⽔与渑⽔合在一起,易牙尝一尝就能辨出来。”⽩公说:“人本来就不可以和别人密谋吗?”孔子说:“为什么不可以?但只有懂得语言的人才能这样说吧!所谓懂得语言的人,是指不用语言来表达意思的人。争抢鱼虾的沾 ![]() ![]() 赵襄子派新稚穆子攻打翟人,打败了他们,夺取了左人、中人两个城邑,派信使回来报捷。襄子正在吃饭,听到后面带愁容。旁边的人问:“一个早晨就攻下了两个城邑,这是大家都⾼兴的事,现在您却有愁容,为什么呢?”襄子说:“江河的嘲⽔再大也不过三天便退,暴风骤雨不到一个早晨便停,太 ![]() 宋国有个好行仁义的人,三代都不懈怠。家中的黑牛无缘无故地生下了⽩牛犊,便去询问孔子。孔子说:“这是好的预兆,可以用它来祭祀上帝。”过了一年,他⽗亲的眼睛无缘无故地瞎了,家中的黑牛又生下了⽩牛犊,他⽗亲又叫儿子去询问孔子。儿子说:“上次问了他以后你的眼睛瞎了,再问他⼲什么呢?”⽗亲说:“圣人的话先相反后吻合,这事还没有最后结果,姑且再问问他。”儿子又去询问孔子。孔子说:“这是好的预兆。”又叫他祭祀上帝。儿子回家告诉了⽗亲,⽗亲说:“按孔子的话去做。”过了一年,儿子的眼睛也无缘无故地瞎了。后来楚国攻打宋国,包围了宋国的都城,老百姓 ![]() 宋国有个会杂耍技艺的人,用杂技求见宋元君。宋元君召见了他。他的技艺是用两 ![]() 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们家族中有可以用来相马的吗?”伯乐回答说:“良马可以从形状、容貌、筋骨看出来;至于天下之马,好像灭绝了,好像隐没了,好像消亡了,好像丢失了,像这样的马,跑起来没有尘土,没有车辙。我的儿子都是下等人才,可以教给他们怎样相良马,却不可以教给他们怎样相天下之马。我有一个一道挑担予卖柴草的伙伴,叫九方皋,这个人对于相马下在我之下,请您接见他。”穆公接见了他,派他巡行求马,三个月以后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儿。”穆公问:“什么样的马?”九方皋回答道:“⺟马,⻩⾊的。”穆公派人去取这匹马,却是一匹公马,纯黑⾊的,穆公不⾼兴,召见伯乐并对他说:“你派去找马的人太差了,颜⾊、公⺟都不能知道,又怎么能知道马的好坏呢?”伯乐长叹了一口气说:“竟然到了这种程度吗?这就是他比我強千万无数倍的原因啊!像九方皋所观察的,是马的天机,得到了马的精华而忘掉了马的耝相,进⼊了马的內核而忘掉了马的外表;见到了他所要见的,没有见到他所不要见的;看到了他所要看的,遗弃了他所不要看的。像九方皋这样看相的人,则有比相马更宝贵的东西。”那匹马到了,果然是一匹天下少有的好马。 楚庄王问詹何说:“治理家国应该怎样?”詹何回答说:“我知道修养⾝心,不知道治理家国。”楚庄王说:“我能成为祀奉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怎样保持它的办法。”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心修养好了而家国反而混 ![]() ![]() ![]() 狐丘丈人对孙叔敖说:“一个人有三种被人怨恨的事,你知道吗?”孙叔敖问:“说的是什么呢?”狐丘丈人回答说:“爵位⾼的,别人妒嫉他;官职大的,君主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包围着他。”孙叔敖说:“我的爵位越⾼,我的志向越低;我的官职越大,我的雄心越小;我的俸禄越厚,我施舍得越广。用这种方法来避免三种怨恨,可以吗?” 孙叔敖病了,快要死的时候,告戒他儿子说:“大王多次封我食邑,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封给你。你一定不要接受好地方。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叫寝丘的地方,那里土地不肥沃,名声很不好,楚人相信鬼神,越人相信祈祷,可以长久保持的只有这个地方。”孙叔敖去世后,楚王果然用好地方封他儿子。儿子推辞不接受,请求换成寝丘,楚王给了他,直到现在也没有失去这个地方。 牛缺是上地的一位大儒,往南到邯郸去,在耦沙遇到了強盗,把他的⾐物车马全部抢走了。牛缺步行而去,看上去还是⾼⾼兴兴的样子,没有一点忧愁吝惜的面容。強盗追上去问他是什么缘故,他说:“君子不因为养⾝的财物而损害了⾝体。”強盗说:“唉!真是贤明啊!”过了一会儿強盗们又互相议论说:“以这个人的贤明,前去进见赵君,假使说了我们抢劫的事,一定要来围困我们,不如杀了他。”于是一道追上去杀了他。一个燕国人听到这事,集合族人互相告戒说:“碰到了強盗,不能再像上地的牛缺那样了。”大家都接受了教训。不久,这个燕国人的弟弟到秦国去,到了函⾕关下,果然遇上了強盗,想起了他哥哥的告戒,便和強盗尽力争夺。強盗不给,又追上去低声下气地请求还他财物。強盗发火说:“我让你活下来已经够宽宏大量的了,你却追我不止,痕迹已经快要暴露出来了。既然做了強盗,哪里还要什么仁义?”于是杀了他,又牵连杀害了他的同伴四五个人。 虞氏是梁国的富人,家产充盈丰盛,金钱布帛无法计算,资财货物无法估量。他与朋友登上⾼楼,面临大路,设置乐队,摆上酒席,在楼上博赌。一帮侠客相随从楼下走过,正值楼上博赌的人在投骰子,骰子掷出五个⽩眼,于是翻了两条鱼,众人大笑起来。恰好这时天上一只老鹰张嘴掉下了嘴里衔着的死老鼠,打中了从楼下路过的侠客。侠客听见笑声,以为是从楼上扔下来的,便共同议论说:“虞氏富⾜快乐的⽇子过得太久了,经常有看不起人的意思。我们现在没有犯侵他,他却用死老鼠来侮辱我们。对这样的事还不报复,便无法在天下树立我们勇敢的名声了。希望大家合力同心,率领徒弟们一定消灭他全家,才算是我们的同伍。”大家都表示同意。到了约定的那天夜里,聚集了众人,会拢了武器,攻打虞氏,把他全家消灭得一⼲二净。 东方有个人叫爰旌目,到别的地方去,饿倒在道路上。狐⽗城的強盗名字叫丘,看见后便把自己壶里装的饭倒出来喂他。爰族目吃了三口以后便睁开了眼睛,问:“你是⼲什么的?”強盗说:“我是狐⽗城的人丘。”爰旌目说:“呀!你不是那強盗吗?为什么要喂我饭呢?我宁死也不吃你的饭。”于是两只手爬在地上呕吐,吐不出来,喀喀地咳了两声,便趴在地上死了。狐⽗城的那个人虽然是个強盗,但饭却不是強盗。因为人是強盗就说他的饭也是強盗而不敢吃,是没有搞清楚名与实的区别啊。 柱厉叔服事莒敖公,自己认为莒敖公不了解自己,便离开了他,住到了海边。夏天吃菱角 ![]() ![]() ![]() 杨朱说:“把利益给出去,就会有实惠返回来;把怨恨给出去,就会有祸害返回来。从这里散发出去,在外面能得到响应的,只有人情,所以贤明的人对于应把什么散发出去十分谨慎。” 杨朱的邻居走失一只羊,邻居既率领他一家人去追,又请杨朱的仆人去追。杨子说:“唉!走失一只羊,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追呢?”邻居说:“岔路太多。”追羊的人回来以后,杨朱问:“找到羊了吗?”回答说:“跑掉了。”杨朱问:“为什么跑掉了?”回答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里去追,所以回来了。”杨子忧愁地变了脸⾊,好久不说话,整天也不笑。门人觉得奇怪,请问说:“羊是不值钱的牲畜,又不是先生所有,您却不言不笑,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门人没有得到老师的答复。弟子孟孙 ![]() ![]() ![]() ![]() ![]() ![]() ![]() ![]() ![]() ![]()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布⾐服外出,天下雨了,脫下了⽩布⾐服,换上了黑布⾐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 ![]() 杨朱说:“做好事不是为了名声,而名声却跟着来了;有名声不是希望获得利益,而利益也跟着来了;有利益并不希望同别人争夺,而争夺也跟着来了。所以君子对于做好事必须谨慎。” 过去有个说自己知道长生不死方法的人,燕国国君派人去 ![]() ![]() ![]() 邯郸的百姓在正月初一⽇向赵简子敬献斑鸠,简子十分⾼兴,重重地赏赐了他们。客人问他什么缘故,简子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有恩德。”客人说:“老百姓知道您要释放它,因而互相争着捕捉它,被杀死的斑鸠就更多了。您如果想要它们生存,不如噤止老百姓去捕捉。捕捉了又释放,恩惠和过错并不能互相弥补。”简子说:“是这样的。” 齐国的田氏在厅堂中为人饯行,来吃饭的客人有千把人。座位中有人献上鱼和鹅,田氏看着这些菜,便叹道:“天对于人类太丰厚了,殖生五⾕,又生出鱼类和鸟类供人食用。”客人们像回声一样附和他,鲍氏的儿子只有十二岁,也在座位中,走上前说:“事实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天地万物与人共同生存,都是同类的生物。同类中没有贵 ![]() 齐国有个穷人,经常在城中讨饭。城中的人讨厌他经常来讨,没有人再给他了。于是他到了田氏的马厩,跟着马医⼲活而得到一些食物。城外的人戏弄他说:“跟着马医吃饭,不觉得聇辱吗?”要饭的人说:“天下的聇辱没有比讨饭更大的了。我讨饭还不觉得聇辱,难道跟着马医吃饭会觉得聇辱吗?” 宋国有个人在路上行走时捡到了一个别人遗失的契据,拿回家收蔵了起来,秘密地数了数那契据上的齿。告诉邻居说:“我发财的⽇子就要来到了。” 一个人家有棵枯死了的梧桐树,他邻居家的老人说枯死了的梧桐树不吉祥,那个人惶恐地把梧桐树砍倒了。邻居家的老人于是请求要这棵树当柴烧。那个人很不⾼兴,说:“邻居家的老人原来仅仅是想要我这棵树当柴烧才教我砍倒树的。他和我是邻居,却这样 ![]()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他邻居家的孩子偷了,看那个孩子的走路,像偷斧子的;脸⾊,像偷斧子的;说话,像偷斧子的;动作态度无论⼲什么没有不像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山⾕里掘地,找到了那把斧子。过了几天又见到他邻居家的孩子,动作态度便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人了。 ⽩公胜恩谋作 ![]() 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趁机拿了金子就走。官吏抓到了他,问道:“人都在那儿,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看不见人,只看见了金子。” |
上一章 列子 下一章 ( 没有了 ) |
列御寇的最新历史小说《列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列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列子是列御寇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