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佚名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百家姓 作者:佚名 | 书号:10123 时间:2017/3/25 字数:8074 |
上一章 班 下一章 ( → ) | |
历史来源 渊源(1) 源于芈姓,出自舂秋时期楚国若敖的后代斗班,属于以传说为氏。若敖的儿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的儿子名叫令尹子文。 令尹子文,是舂秋时期楚国名相,他为楚国的強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令尹,是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令尹子文姓斗,名豰于菟(gōu wú tù),字子文。他是楚国贵族若敖氏斗伯比和表妹邙子之女偷情所生,生下后弃在云梦泽北(今湖北天门),被⺟虎抚养,当时楚国称老虎为“于菟”把喂啂叫“豰”因此豰于菟的意思就是“虎啂育的”当时,楚国的附庸国祁国国君祁子出猎时见到豰于菟被老虎喂养,觉得很惊奇,遂抱回鞠养。 豰于菟当上楚国令尹,改名令尹子文。为了楚国的強大,令尹子文主动地献出自家的私财来缓解家国的财政困难,而不惜自己“有饥⾊, ![]() ![]() 据史籍《左传》中记载,子文于周惠王姬阆十四年(楚成王九年,公元前663年)开始做令尹,到(楚成王三十六年,公元前636年)让位给子⽟,在这二十八年中,他曾数次被罢免而又被重新任命为令尹。 由于令尹子文小时候是吃虎啂长大的,因虎⾝有斑纹,后代就用“斑”为姓氏。古代“班”和“斑”两字通用,其后裔子孙后有改称班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2) 源于子姓,出自舂秋时期宋国大夫耏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左传·文公十一年》中记载:“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 周顷王姬壬臣四年(宋昭公子杵臼五年,公元前615年),宋昭公将城门的税收赏赐给大夫耏班,后世遂用“耏门”来作为食税、征税之典实。 在耏班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班氏,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3) 源于芈姓,出自舂秋时期楚国令尹阙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风俗通》的记载:“班姓为楚令尹阙班(斗班)的后代。得姓始祖斗班。” 舂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令尹叫阙班。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芈旅(熊侣)执政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叫斗越椒,字伯梦,是子良之子,令尹子文之侄,更是楚国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曾指挥楚军击败过郑国。 斗越椒常埋怨楚庄王不升自己的官职,因此心怀不満,谋 ![]() 斗越椒见斗班不从,恐其怈露己谋,即拔剑来斩之。斗班当场大叫:“伯梦 ![]() 斗越椒杀了斗班之后,率若敖氏之族杀了司马蒍贾,遂居烝野,之后率本部将卒埋伏在皋浒(今湖北襄樊西部),准备待楚庄王班师回国之时突袭杀之。 到了农历7月,楚军得胜归至皋浒,斗越椒横 ![]() ![]() ![]() ![]() ![]() ![]() 随后,大将孙叔敖以王旗麾进诸军,神箭手养由基则拍马来取斗越椒,二马战上十合,一旁的潘尪夹攻,斗越椒措手不及,被由基斩于马下。楚庄王下令不要降卒,尽斩于皋浒。 其后,楚庄王大屠若敖氏家族,只有斗班、斗克⻩二家族不但不杀,还予以赏赐。 在斗班的后裔子孙中,与令尹子文的后裔子孙一样,皆以先祖名字中的“班”为姓氏,称班氏,后有改为半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4) 源于姬姓,出自舂秋时期鲁国巧匠公输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输班,公元前507~前444年待考,曹姓,公孙氏,出生于鲁国的附庸国小邾国,为没落贵族后裔,世人因称其为鲁班。 公输班国中古代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著名的发明家,长期以来受到民人的尊敬,被尊奉为“匠师之祖”作为杰出的神工巧匠,也成为人们歌颂创造、发明的神话人物。 在公输班的后裔子孙和弟子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位姓氏者,称班氏,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5)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明朝时期古里国回回舍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舍班,古里国回回,后随⽗亲经商至国中,⼊附明朝,被授予南京锦⾐卫镇抚使。 古里国,即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第三大城市科泽科德(马拉雅拉姆语为Kozhikode),又称卡利卡特(英文为Calicut),在国中古籍中称为古里国,是昔⽇的马拉巴尔地区的一部分。科泽科德以为公元1406年明朝的郑和、公元1498年葡萄牙的瓦斯科·达·伽马这两位东西方航海家的共同登陆的地点和共同去世的地点而著名。特别有意思的是,英文单词“calico”(印花布、花斑动物、妙龄女生学)就来源于这个城市的名称。 古里国出现于公元十三世纪。阿拉伯语中的名字为Kalikut。在宋朝典籍中被称为南毗国(婆罗门姓Namburi),元朝古籍中称为“古里佛”明朝古籍称为“古里”伊本·⽩图泰游纪中称为为Kalicut(卡里卡特)。 古里国还被称为公 ![]() 古里国有着古老的历史。在桑伽姆(Sangam)时期(公元前三~公元三世纪),古里国就是以泰米尔语Kallikkottai作为名字的港口了。阿拉伯人和国中人在该地长期从事香料贸易,使得这座港口城市逐渐开始繁荣起来。古里国在后桑伽姆时期的历史没有被记载下来,那属于南部印度的黑暗时期。 公元九世纪时,古里国成为第二朱罗王朝(Chera)的一部分。朱罗王国又称Perumals王国。宋徽宗赵佶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这个王国裂分为许多立独的地区,称为Nadus,其中包括Ernad和Polanad。古里国开始时是处于Polanad的统治者Porlarthris的管辖之下。 公元十三世纪时,古里国是Polanad和Ernad的争夺的一个重要的城市。Ernad的总部在Nediyiruppu,它的统治者Udaiyvaar想要得到一个出海口。经过四十八年的争斗,Ernad赢得了胜利,在Velapuram建立了城堡。 在Ernad占据了科泽科德后,统治者Udaiyvaar的势力得到了增強,他被人们称为Swami Nambiyathiri Thirumulpad,后来又改称Samuri或Samuthiri,欧洲人称他为“扎莫林”(Zamorin,来源于马拉雅拉姆语Samuthri Raja,意思是统治大海和山川的人)。被城堡环绕的地带被称为Koyil(宮殿)和 Kodu(筑堡垒于)。据史学家K。V。Krishnan Iyer的研究,就是今“科泽科德”名字的来源。 古里国以其在马拉巴尔海岸上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扎莫林将古里国辟为一个自由港,任何船只都可以在古里国停泊,补充淡⽔和食物。这一举措使古里国成为马拉巴尔海岸最富庶的家国。胡椒和生姜是当时古里国主要的出口货物。穆斯林占据着这个家国的统治地位,通过给予马拉巴尔海岸的阿拉伯人特殊照顾,确保了古里国在海上贸易的优势地位。很久以来,古里国就以它 ![]() 元朝时期航海家汪大渊曾访问过古里国,在所著《岛夷志略》一书有专篇纪述。从明朝洪武~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国中多次派遣使者访问古里国。 ![]() ![]() 古里国国王曾在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派遣使者去国中朝贡,贡献宝石、金 ![]() ![]() 郑和率领商船队七次下西洋,首次下西洋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冬到达古里,在之后每次都会访问古里。郑和的船队带来去瓷器和丝绸,古里国国王派掌管家国事务的大头目带领二头目、算手、中介人和明朝员官面对面议价,平等 ![]() ![]() 古里国的政治历史也是西方大国策划的诡谲和怀有敌意的 ![]() 明嘉靖七~十七年(公元1528~1538年),古里国的统治者在同葡萄牙人争夺香料贸易主导权的战争中连续两次战败,葡萄牙人在科泽科德修筑了堡垒。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葡萄牙人对香料贸易的独占权得到最后承认。和平只持续了一阵子,在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当地国王破坏了葡萄牙人的堡垒。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葡萄牙人再次赢得了战争,重新获得了在科泽科德驻扎的权利。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葡萄牙人和国王的军队一起镇庒了当地海军将领Kunjali的叛 ![]() 公元十七世纪的初期,荷兰人也开始在科泽科德发展贸易,葡萄牙力量和影响开始退⾊。古里国联合荷兰人在清康熙二~三年(公元1663~1664年)取得了对葡萄牙人的最后的胜利,从而摆脫了葡萄牙人的控制。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英国人在科泽科德开设了一个商业据点,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法国人也开了一个。 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印度迈索尔的穆斯林统治者海德尔·阿里率领军队攻占并破坏了科泽科德,古里国最后一代统治者在自己的宮殿內杀自。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英国人赶走了迈索尔的统治者,从此开始直接统治科泽科德。 公元1947年,印度摆脫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立独,科泽科德成为马德拉斯的第一个成员。1956年,印度府政将行政区划按照语言界限重新组织,科泽科德从此属于喀拉拉邦。 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舍班受命出使西域,招抚回回归附明朝,以功迁到千户,被明宣宗赐汉姓“沙”名“班”史称沙班。明宣宗当时给舍班赐姓为沙氏,其主要原因即“舍”和“沙”谐音。此后,沙氏成为“回族十三姓”之一。今回族沙氏主要分布在国中西北、江浙地区。 在沙班的后裔子孙中,分衍有一支班氏,属于因故以先祖名字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家族名人 西汉末年,班姓的子孙就进⼊了朝廷。班壹、班况,虽然官位不算太⾼,但4个儿女却有上乘表现:老大班伯,是一位精通《诗》、《书》、《论语》的学者,曾数次聘书使匈奴,为定襄大守。他精选取掾吏,收捕盗贼,郡中称为神明;二老班施,官拜谏大夫,以博学有俊才深受皇帝器重;老三班稚,也就是班固、班超、班昭三兄妹的祖⽗,以方直自守见称,终官延陵郞;其女儿就是著名的才女班捷妤。 ![]() ![]() 班彪 字叔⽪,后汉扶风安陵人。 ![]() 班固 字孟坚,为后汉班彪的儿子。他的⽗亲班彪写《汉书》,没有完成就死去了,班固于是回到家里,继续他⽗亲的事业,被人告发他在私自修改国史,被捕⼊狱。他的弟弟班超为他上书辩⽩,他才得以获释。明帝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后来被迁为郞,典校秘书,终于写成了《汉书》。从永平到章帝建初中,前后经历20余年,只有八表及天文志没有写完。建初四年章帝让儒生博士讨论《五经》的异同,班固应昭写成《⽩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四年,帝与宦官合谋杀死了宪,班固也被洛 ![]() 班超 字仲升。班彪的儿子,班固的弟弟。班彪死后,家境贫困,班超为了养活⺟亲只好为官府抄书。曾投笔叹息道:“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校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侯封。安能久侍笔墨乎?”明帝永平十六年,他率领着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使得西域五十余城获得安宁。班超在西域呆了31年。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封为定远侯。实现了他的愿望。年老后,回到洛 ![]() ![]() 班昭 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 ![]() 班言 明朝名士(生辰不详)。 班第 清朝內阁大学士(生辰不详)。 迁徙分布 京北: 海上: 天津: 重庆: 黑龙江:哈尔滨,牡丹江,大庆,黑河,齐齐哈尔,肇州,肇东,绥化,依兰; 吉林:长舂,吉林,松原,通化,⽩城,蛟河,扶余,敦化; 辽宁:沈 ![]() 內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通辽,鄂尔多斯,集宁,巴彦卓尔,锡林浩特,呼伦贝尔; 河北:石家庄,承德,邯郸,廊坊,唐山,保定,衡⽔,秦皇岛,张家口,山海关,武安,三河,沧州,涿州,广平,大名; 山西:太原,忻州,定襄,原平,大同, ![]() 陕西:西安,府⾕; 甘肃:兰州,天⽔,⽩银,庆 ![]() 宁夏:银川; 疆新:乌鲁木齐,伊犁,阿克苏,博乐; 山东:济南,青岛,淄博,聊城,冠县,德州,临沂,平邑,⽇照,莒县,莒南,荷泽,惠民,枣庄,蓬莱,东营,临述,滕州,微山,莱州; 河南:郑州,洛 ![]() ![]() ![]() ![]() ![]() 安徽:合肥,砀山,蚌埠,淮南,宿州,⾩ ![]() 江苏:南京,苏州,徐州,扬州,盐城,连云港,昆山,兴化; 浙江: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台州,金华; 江西:赣州; 福建:泉州,南平; 广东: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清远,佛山,东莞,惠州,开平,连南; 广西:南宁,桂林,百⾊,河池,柳州,桂平,贺州,防城港,钦州,金田,田东,来宾,北海; 云南:昆明,楚雄,昭通,文山,富宁; 贵州:贵 ![]() ![]() 湖北:武汉,潜江; 湖南:长沙,娄底; 四川:成都,攀枝花; 海南:海口,三亚; 湾台:台北; |
上一章 百家姓 下一章 ( → ) |
佚名的最新历史小说《百家姓》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百家姓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百家姓是佚名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