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是易中天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阿珂小说网
阿珂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望唐晶 情栬生活 特殊嗜好 娇妻呷吟 纵卻紫筠 萝莉女仆 美女何姎 希灵滛国 疯狂夜空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易中天品三国  作者:易中天 书号:272  时间:2016/9/13  字数:7384 
上一章   第四讲 能臣之路    下一章 ( → )
一生可以说是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易中天先生给他的评价是:可爱的雄。难道,曹在刚出道时就想做雄吗?年轻时的曹又有着怎样的理想和抱负呢?《易中天品三国之能臣之路》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汉朝,孝廉科是一项重要的用人制度,只有被推举为孝廉的人才会步入仕途。曹因为被推举为孝廉,又有身为高官的的父亲做后台,所以在二十岁的时候就顺利进入官场。然而不久一件突发事件却令曹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政治漩涡:进,则得罪当今权贵,失去大好的政治前途;退,则违背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权贵同合污。那么,意气风发的曹该何去何从呢?易中天先生将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为您精彩品三国之——能臣之路。

  易中天:

  在上一集我们讲到当时的最有名的人物鉴赏家和品评家许劭,对曹又一个评价,就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世之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世就是雄;第二种解释,你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扰天下就是雄。那么曹到底是做能臣还是做雄呢?其实曹原本是想做能臣的。

  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被举为孝廉,担任郎官。孝就是孝子,廉就是廉士,一个人如果被举为孝廉,那么他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就好比现在你有了一个学历、有了一个文凭你就可以去考公务员。那么担任郎官是怎么回事呢?汉代的官制,皇帝要从亲贵子弟当中挑选一些大家认为道德品质、思想表现和外部形象都比较好的年轻人做郎。郎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年轻人或者小伙子,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侍卫,实际上到宫廷里面去做郎,也就是做皇帝的侍卫,因为这个皇帝的侍卫是要在皇宫的走廊里站岗的,所以他称之为郎,侍卫长就叫做郎中令。那么在皇帝的身边做了郎就参与了帝国的政治,耳濡目染可以得到锻炼,所以做了郎官以后很快就可以去担任别的官职,这是汉代培养干部的一种方式,在皇帝身边,它不过是走向仕途的一个资格和阅历。

  那么曹举为孝廉,担任郎官,这就向仕途迈出了第一步。再加上曹是朝中有人,曹的祖父曹腾是皇上信任的宦官,曹的父亲曹嵩也在朝中为高官,所以曹没过多久就被任命为洛北部尉,洛北部尉是一个什么官职呢?洛当时是帝国的一个县,但是是首县,因为洛是东汉王朝的首都所在。汉代的这个制度,县一级的正印官,就是一把手,大的县叫县令,小的县叫县长,县令和县长有两个副手,一个叫丞,一个叫尉,丞负责的是民政、财政,尉负责的是军事、治安。但是洛是一个大县,它是首县,所以它的尉不是一个人,曹是担任洛尉当中的一个,负责北部地区的治安,叫洛北部尉,他的级别是秩四百石,也就是说曹担任的是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

  这个官是曹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所以曹对于这件事记忆非常地深刻,后来曹被汉献帝封为魏王,已经是王爵了,他还记得这件事,他还记得推荐他担任洛北部尉的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叫司马防,是司马懿的父亲。曹担任魏王以后,就把司马防请到了他魏王王国的都城邺城,摆开盛宴,款待司马防。酒过三巡以后曹就想起这件事来了,就跟司马防说,司马公,你看看孤王今天还可不可以再去当一次洛北部尉啊?这里面是有一点小人得志的嘴脸啊。司马芳说什么呢,司马防说大王啊,当年老夫推荐你去做洛北部尉的时候,你做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正合适啊!曹听了以后哈哈哈哈,史书上的记载是曹大笑。曹为什么笑呢?那么一般的人认为这就是小人得志了,自鸣得意了。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曹这个时候想起了他当年担任洛北部尉的那些往事。

  洛北部尉这个职务是不好担任的,为什么呢,洛是京都所在,是帝国的心脏啊,这个地方城都是冠盖,都是权贵,这些权贵和他们的家属,和他们的子弟,和他们的仆人,从来都是横行霸道的,从来就是不把王法放在眼里的,从来就是要为非作歹的,也从来就是没有人惹的起的。可是首都地区的治安是不能不维护的,怎么办呢?所以非得有一个特殊的人,这个人得不信,这个人还得有很多鬼点子,能够治住这些权贵,必须有这样的人去担任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才镇得住这个地方。而曹恰恰是这样一个人,胆子又大,点子又多,谁都不怕,愣头青一个,所以说他去当这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那是非常的合适。司马防这个话还不完全是给自己打圆场,确实还是实事求是。

  事实上曹担任的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洛北部尉以后不辱使命。曹上任以后,看见这个衙门破败不堪,一看这公安局就是不管事的,自己办公室都没有打扫干净。曹做的第一件事是装修,先把咱公安局装修一遍,像模像样;然后做了十几,挂在县衙门两边;然后贴出一个告示来说,现在是我曹主管这个工作了,我把我们帝国的这个法令重申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哪些是不可以做的,然后谁要是违反了法令,五伺候。然后自己就坐在衙门里,准备审案子,果然就来了个不怕死的。因为这些权贵他哪里把王法放在眼里,他横行霸道惯了,来了个什么不怕死的呢?蹇硕的叔叔蹇图,蹇硕是什么人,蹇硕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宦官,权重一时,炙手可热,所以他的叔叔也不把什么法令呐衙门呐放在眼里,公然违在晚上走,喝醉了就在街上走。当时发布了戒严令,也叫宵令,就是晚上是不能在外面走来走去。他不但晚上在外面走而且是喝醉了酒,被曹手下抓了进来,曹升堂:蹇图,知罪吗?蹇图这个时候大概酒也醒了,哎呀,好像是不是犯了宵令哪?曹说对了,知道怎么惩罚吗?蹇图说这个我就不大想得起来了,要不你问问我侄子?曹说你侄子是谁呀?蹇硕呀!曹说我不认识,我谁也不认识,我只认得法律,不知道该怎么惩罚吧?本官告诉你,打死,来啊,打。打死了,就把这个当时最牛的宦官的叔叔就在堂下当场打死。

  *曹是聪明的,所以他才会想出五的施政策略;曹胆子大,所以他才敢秉公执法,杀蹇图。在这里,曹的能臣形象跃然纸上。但是,聪明的曹难道不知道杀蹇图有可能葬送他的政治前途吗?易中天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曹杀气腾腾的这一呢?

  曹这一是打得所有的人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他要干什么!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年轻人刚刚走入官场就得罪权贵他是没有好下场的,这个道理难道曹他不懂?蹇图是蹇硕的叔叔,这个关系难道曹不知道?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曹的祖父——实际上是应该说是养祖父——这个曹腾他也是宦官,太监的孙子打死了太监的叔叔你说这事怎么说啊?所有人都想不通。那么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种可能,曹要一鸣惊人,有没有证据呢?有一点旁证,曹后来写过一篇文章叫《述志令》,又叫《让县自明本志令》,他一开始就说了这样的话: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曹回忆起他二十岁举孝廉的那个时代,他说我那个时候很清楚,我年纪太轻,又没有什么名气,恐怕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所以我当时就想做一个好官,做一点惊天动地的事情让大家知道我曹还是蛮能干的。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曹应该说条件是不太好,一个是出身不好,是个太监的家庭,这个让士人的家庭就是那些不是太监家庭的那些人是不大看得起的。第二呢年纪太轻,只有二十岁。第三呢,名声不好,因为曹小时候是调皮捣蛋、飞鹰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专门做一些胡作非为的事,名声也不太好。另外估计形象也不是太好。

  我们去读《三国志》,但凡是形象好的,《三国志》上都有记载,比方说周瑜啊,诸葛亮啊这些人《三国志》上都有记载。而对于曹的容貌、长相,《三国志》是没有一个字的,《三国志》它是以魏为正统的,如果曹的形象高大魁梧、英俊潇洒,它肯定大书特书,避而不谈说明形象恐怕不怎么样。那么其他的史书对他的形象有描述,据其他的史书记载曹叫做容貌短小,就是个子不高,估计也跟我差不多,和那个一米八四的诸葛亮比起来就基本上属于不太合格的产品,残次品一类。另外《世说新语》里面有一个故事,就说曹当了魏王以后,匈奴派使节来见曹,曹自惭形秽,说自己这个矮小的个子不足雄远国,因此请崔琰代替他穿上魏王的服饰,坐在魏王的椅子上接见匈奴的来使,自己拿了一把刀站在旁边。结果接见完了以后,曹就派人去问匈奴的使节了,你感觉怎么样,匈奴使节说魏王确实十一表人才,不过他旁边那个拿刀的,捉刀的那个人那是英雄。可见一个英雄倒不一定高大英俊,关键是在他的气度。

  问题是曹这个人这个时候还谈不上气度,所以他必须有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才能扬名立万,杀蹇硕的叔叔就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这是第一种猜测。

  那么第二种猜测,就是曹要严明法纪。曹这个人是主张法治的,他执法非常之严,令行止,不容含糊,这个性格可能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曹这个重法治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形势所迫,一个是性格使然。所谓形势所迫,因为当时是一个世,世用重典,世就得严,这是形势所迫。另外曹这个人哪,他也是很严肃的。曹生活上确实很随便,吃不讲究,穿不讲究,长期在外行军打仗对于女人估计也不能讲究只能将就。但是他的这种性格并不意味着他轻浮,很多人认为曹是个轻浮的人这是看错人了,曹确实是说笑话、听音乐、穿便服、作诗词,那是他紧张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也是他内心世界丰富的表现,说不定还是他惑敌人的烟雾弹,你要把曹当做轻浮的人那你就错了。曹其实是很深沉的人,曹身上也是有杀气的,这种杀气就在这一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碰巧,这个时候的曹因为刚刚出道,二十岁还不太懂得官场,是个生瓜蛋子。以为他当了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就怎么了不起了,他放出话来谁敢违令格杀勿论,结果蹇图这个大尾巴狼撞上来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好硬着头皮把他打死。

  但是不管哪一种猜测,我们可以肯定,我们无法准确知道曹当时的想法,但是可以准确知道的是曹这一下把权贵是得罪了,把宦官集团也得罪了。但是宦官集团拿他没有办法,因为第一,曹是对的,执法如山嘛,你有什么话说。第二,曹有后台。那么宦官集团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就跟皇帝说,皇上,曹可是个人才,执法如山啊,让他当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委屈了,应该升为正县级,但是调到边远地区。升你一级你给我滚,别在我跟前晃。于是曹就担任了顿丘令,没过多久曹又被朝廷调回来,担任议郎,议郎是什么概念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调研员,是个闲差;然后后来又派到地方上,又调回来当议郎。曹想了,议郎就议郎吧,我就好好调研吧,到地方上就到地方上吧,我就好好执政吧,可是怎么样呢?曹把他治国的方略,以及对当前政治的一些建议写成文章上去,泥牛入海无消息,根本没人搭理。他在地方上打击豪强,整顿秩序,如以卵击石,蚍蜉撼树,根本没有什么大的效果。

  曹到地方上执政也是很严厉的,据说是给曹的调令一下,比方说把曹调到去当济南相,当地大大小小的权贵闻风遁逃啊,说曹来了我们在这个地方还能呆啊?窜入他郡,都跑别的地方去了。小报告一封一封地送达御前,不停地有人去告曹的刁状。这个时候曹感到,他在官场上恐怕是混不下去了,他感觉到大汉王朝已江河下,这个政权也行将就木,他做的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只会给自己招来祸灾。之所以没有惹出杀身之祸来,是因为他有曹嵩这个大后台,他的父亲官居太尉,也就是当时名义上的三军总司令,权贵还不敢把他怎么样。但是长此以往,是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的,于是曹谢绝了朝廷的再一次任命,这次是任命他做两千石,级别两千石的东郡太守,曹辞掉了这个任务,借口自己有病,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闭门读书,闲暇的时候打打猎来娱乐自己。但是曹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他仍然关心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年轻的曹的确是个“治世能臣”不管是做拥有实权的洛北部尉,还是做虚职的议郎,曹都尽职尽责。然而当时权归当道,使他空有以腔报国热情却难以施展,最终曹托病辞官。曹难道不想做能臣了吗?做能臣究竟需要什么条件呢?

  实际上呢,年轻的曹可能还不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做一个能臣是要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呢?第一,要看时世,只有在治世才可能做能臣,如果在世,那恐怕就只能像诸葛亮《出师表》说的那样“苟全性命于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第二呢,要看政局,政局如果混乱那也是做不成能臣的,连孔子都说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什么叫愚呢,就是装傻,比装疯含蓄一点;第三要看人主,就是这个皇帝是个昏君呢还是个明君,如果是昏君你也做不成能臣;第四,即便是治世、是明君、是一个好的政局,那你还要看皇帝的心情和兴趣。比方说汉文帝,那不是昏君,汉文帝的时代也是西汉王朝最好的时代,号称文景之治,汉文帝也非常欣赏贾谊这个人,应该说是贾谊做能臣的条件都具备了,但是怎么样了最后?“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还是不用他,最后把他打发到长沙,害得贾谊终以泪洗面哭死在那里。所以做能臣是要有条件的,而曹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具备这个条件。

  曹出仕的时候,还不能算是世,但已经是世的前夜。曹这个出仕是在汉灵帝时期,而灵帝和桓帝,和他的叔叔桓帝,这两朝是政治最黑暗腐败的代名词,一提起最坏的时代:桓、灵两朝。所以诸葛亮最后的《出师表》不是说嘛,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灵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兴趣在哪里,他的兴趣不在国家大事,在文学艺术,据说灵帝辞赋是写得很好的,对建筑艺术也有研究。他当时在宫殿里研究什么呢,研究自来水和排水系统,在宫殿里设计了一整套上下水系统,非常之好。成功以后灵帝又下令说,要让老百姓都喝上自来水,于是在京城里面大动土木。这个你是皇帝啊,你要管的是天下的兴亡,不是上下水,那么朝政交给谁呢?两拨人:外戚、宦官。而且这个灵帝他因为要做这么多事情,他要有钱,钱从哪里来,卖官。灵帝朝是卖官的,而且明码实价、公开招标。价钱大概是级别一石是一万,比方说你要买一个四百石的副县级的官做,四百万;你要买一个两千石的正部级的官做,两千万;如果你想位列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再加一千万,明码实价。这是公开买卖,如果朝廷的正式任命也要钱,不过可以只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可以讲价。

  当时有一个叫司马直的人被任命为巨鹿太守,委任状一到,朝廷就伸手,拿钱来。司马直说,我哪儿有钱,我是个清官。朝廷说知道,你生活困难,减免三百万,你。司马直说我实在不起,这个官我不做了行不行?朝廷说那不行,你不能辞官啊!司马直没有办法,只好在上任的路上自杀,临终前写下一份遗书,痛斥朝廷卖官,实在是祸国殃民,是亡国的象征!

  但是司马直我们现在看来是白死了,因为司马直死了以后朝廷卖官变本加厉。曹的父亲曹嵩官居太尉,都是花钱买的,太尉是三公啊,地位崇高啊,所以很多人都想去过一把三公的瘾,其中就包括一个叫崔烈的。崔烈也是个清官,家庭素有清名,靠着自己的工作努力当了郡守,当了九卿,但是他总觉得我们崔家该出个三公。正好这个时候皇帝的一个保姆姓程,路程的程,程夫人跑来跟崔烈说,哎,我可以搞到内部优惠价。崔烈说,优惠价是多少。五折。崔烈想这五折还是合算哪,就了五折的钱。了以后,哎果然皇帝就开会,正式宣布任命崔烈为司徒。话说完了以后,你看皇帝昏到了什么程度,他说哎呀,你这才了一半的钱啊,这个帝国做了一次赔本的买卖。他这个话音刚落程夫人不干了,程夫人马上跳出来说,崔大人是个好官,他的官怎么是花钱买的呢,是我帮他来的嘛。公卿哗然,说你这个崔烈靠女人个官来你还不如花钱买呢你,更没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曹把当时的官场和朝廷都看透了,他不再提意见,也不再担任任何官职。他觉得在这段时间自己应该好好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为将来能够为国家尽忠尽力的时候做一个准备。等到曹再次出山的时候,政局已经混乱不堪了。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留下两个儿子,十四岁的刘辩,和九岁的刘协,再加上刘辩的母亲何皇后,孤儿寡母根本控制不了局面。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士人集团,与宦官集团展开了烈的斗争和宫廷政变,两败俱伤。最后政权落到了西北军阀董卓的手里。

  董卓这一伙人在当时的士大夫看来,那简直就不是人。董卓是虎,吕布是狼,他们的手下是野狗。董卓进京以后干了什么?废立皇帝。他首先把在任的皇帝,就是那个十四岁的刘辩把他废掉,立那个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这是他一件事。第二,秽后宫,把先帝留下的女人全部收编了。第三,就是屠杀百官。据说当时董卓最大的兴趣就是大宴宾客,把朝中的文武百官都请来喝酒,他自己公然地当着百官的面搂着先帝留下的女人寻作乐,然后随机地从赴宴的大臣当中挑一个出去打死,或者是把反对他的人,被他抓来的那些反对他的人,当场拖过来挖眼睛,砍手,削鼻子,扔在这个汤锅里煮,听他们惨叫,这些人越是惨叫,他的食就越旺盛。他的手下则在洛城里烧杀掠抢,妇女,整个首都变成了惨绝人寰的重灾区。

  董卓的这种倒行逆施和胡作非为当然要引起公愤。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当时的情况是各州、郡的州牧、太守、刺史,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朝廷已经不大指挥得动他们了。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帝国的州、郡就宣布成立义军讨伐董卓。也就是说,在公元189年董卓入京以后,东汉王朝在事实上已经灭亡了,虽然在名义上还没有灭亡。天下从此大世英雄起四方,有就是草头王。这些拥有自己军队的州牧、刺史、太守们开始了地方割据、诸侯兼并。在这样的一个时局下,曹肯定是做不成能臣了,因为他遇到的是世。实际上在世呢,也有三种选择,可以做世英雄,可以做世枭雄,可以做雄。董卓、袁绍、袁术的选择是做世枭雄,那么曹的选择是什么呢?请看下集。
上一章   易中天品三国   下一章 ( → )
易中天的最新综合其它《易中天品三国》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易中天品三国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易中天品三国是易中天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