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佚名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墨子 作者:佚名 | 书号:10137 时间:2017/3/26 字数:4618 |
上一章 10章 尚贤(下) 下一章 ( → ) | |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皆![]() 今若有一诸侯于此,为政其家国也,曰:“凡我国能 ![]() ![]() ![]() ![]() ![]() ![]() ![]() 而今天下之士君子,居处言语皆尚贤;逮至其临众发政而治民,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何以知其然乎?今王公大人有一牛羊之财不能杀,必索良宰;有一⾐裳之财不能制,必索良工,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虽有骨⾁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实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是何故?恐其败财也。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则不失尚贤而使能。王公大人,有一罢马不能治,必索良医;有一危弓不能张,必索良工。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虽有骨⾁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实知其不能也,必不使。是何故?恐其败财也。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则不失尚贤而使能。逮至其家国则不然,王公大人骨⾁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则举之,则王公大人之亲其家国也,不若亲其一危弓、罢马、⾐裳、牛羊之财与?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此譬犹喑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是故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 ![]() ![]() 古者圣王既审尚贤, ![]() 曰:今也天下之士君子,皆 ![]() ![]() ![]() ![]() ![]() 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今王公大人骨⾁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家国,则其家国之 ![]() 今天下之士君子,皆 ![]() ![]() ![]() ![]() 推而上之以,是故昔者尧有舜,舜有禹,禹有皋陶,汤有小臣,武王有闳夭,泰颠,南宮括,散宜生,而天下和,庶民⾩。是以近者安之,远者归之。⽇月之所照,舟车之所及,雨露之所渐,粒食之所养,得此莫不劝誉。且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实将 ![]() ![]()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墨子说:天下的王公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国富⾜,民人众多,政治定安。但却不知道以尚贤作为对家国百姓为政的原则。王公大人从来就不知道尚贤是政治的 ![]() ![]() 现在假定这里有一个诸侯,在他的家国治理政事,说道:“凡是我国能 ![]() ![]() ![]() ![]() ![]() ![]() 而今天下的士君子,平时言谈都知道尚贤,而一到他们面对民众发布政令以治理民人,就不知道尚贤使能了。我由此知道天下的士君子,只懂得小道理而不懂得大道理。怎么知道这样呢?现在的王公大人有一只牛羊不会杀,一定去找好的屠夫;有一件⾐裳不会做,一定去找好的工匠。当王公大人在此之时,虽然有骨⾁之亲,和无缘无故得到富贵者,以及面貌美丽的人,如果确实知道他们没有能力,就不会让他去做。为什么呢?因为担心损失自 己的财物。当王公大人在此之时,尚不失为一个尚贤使能的人。王公大人有一匹病马不能治,一定要找好的兽医,有一张坏弓拉不开,一定要找好的工匠,当王公大人在此之时,虽然有骨⾁之亲,和无缘无故得到富贵者,以及面貌美丽的人,如果确实知道他们没有能力,就不会使他去做。为什么呢?因为担心损失自己的财物。当王公大人在此之时,尚不失为一个尚贤使能的人。但一到他治理家国就不这样了。王公大人的骨⾁之亲,无缘无故富贵以及面貌美丽的人,就举用他。如此看来,则王公大人爱他自己的家国,还不如爱他的一张坏弓、一匹病马、一件⾐裳、一只牛羊 ?我因此知道天下的士君子只看到小处,没有看到大处。这就好像一个哑巴去充当外 ![]() 所以,从前舜在历山下耕田,在河滨制陶器,在雷泽捕鱼,在常 ![]() 古时的圣王既已明⽩了尚贤的道理,想以此为政,所以把它写在竹帛、雕在槃盂上,相传而遗留给后世子孙。在先王留下的书《吕刑》中这样记载:王说:“呵!来!有家国有领土的人,告诉你们用刑之道。在现今你们要安抚百姓,你们除了贤人,还有什么可选择的呢?除了刑罚,还有什么可慎重的呢?还有什么考虑,不能达到呢?”能选择人而敬重叫作刑,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就可以达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可以通过尚贤而达到。在先王之书、老人的话中这样说到:“寻求圣人、武人、智人,来辅佐你自⾝。”这是说先王治理天下,一定要选择贤能的人,做他的僚属辅佐。 现在天下的士君子,都希望富贵而厌恶贫 ![]() ![]() ![]() ![]() 现在的王公大人,他所富的所贵的,都是王公大人们的骨⾁之亲、无缘无故富贵以及面貌美丽的人,这样的人怎能一定聪明呢?如果不聪明,让他治理家国,那么家国的混 ![]() 现在天下的士君子,都希望富贵而厌恶贫 ![]() ![]() ![]() 不会是暴人。他所赏的人是没有功的,所罚的也是没有罪的。所以使百姓人心涣散,阻止他们向善:怠惰他们的肢体,而不相互勉励帮助;使多余的财物腐臭变质,而不相互资助;隐蔵自己好的学问,而不相互教导。如此,饥饿的人就不会得食,寒冷的人就不会得⾐,混 ![]() 所以从前尧有舜,舜有禹,禹有皋陶,汤有伊尹,武王有闳夭、泰颠、南宮括、散宜生,从而天下太平,民人富⾜。因此,近的人安于其居,远的人前来归附。凡是⽇月所照、舟车所至、雨露所滋润、⾕食所养活的人们,得到这些贤人,无不相互劝勉和鼓励。假如现今天下的王公大人及士君子,心中真想行仁义,求做上士,上则想适合圣王之道,下则想符合家国与百姓之利,那就不可不认真考虑尚贤这一说法了。(总之),尚贤是天帝、鬼神、百姓的利益所在,也是政事的 ![]() 注释 (1)赏:当作“尝” (2)沮:止。 (3)罢:同“疲” (4)圜(yuán)土:狱。 (5)晞:通“希” (6)攸:疑为“散”字之误。 (7)垂:“堕”之借字。 (8)推而上之以:此句为衍文。 |
上一章 墨子 下一章 ( → ) |
佚名的最新历史小说《墨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墨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墨子是佚名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